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2017年12月20日,京津冀三省市将联合打造“2+4+46”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和()两个集中承载地,四大战略合作功能区及46个专业化、特色化承接平台。
A

滨海新区

B

曹妃甸协同创新示范区

C

雄安新区

D

张承生态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2017年12月20日,京津冀三省市将联合打造“2+4+46”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和()两个集中承载地,四大战略合作功能区及46个专业化、特色化承接平台。A 滨海新区B 曹妃甸协同创新示范区C 雄安新区D 张承生态区” 相关考题
考题 全方位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做到()。A.推进集中承载地建设B.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C.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率先突破D.主动承接好首都功能疏解

考题 在文化服务与就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B.新建更多的城市图书馆C.新建更多的博物馆D.完善城市副中心的文化服务设施

考题 德州市围绕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打造“一区四基地”,四大基地包括()A、产业承接基地B、科技成果转化基地C、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D、劳动力输送基点E、师资教育培训基地

考题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做到“三个精准”是( )。A.精准确定功能分区B.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C.精准打造发展平台和载体D.精准脱贫

考题 2015 年4 月30 日,中国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其核心是( )。 A.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B.合理布局京津冀三地产业 C.实现京津冀三地经济一体化 D.构建京津冀三地良好生态环境

考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北京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天津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先行示范区;河北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以上内容,意在阐述:A.京津冀三地的具体功能定位 B.京津冀三地产业应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C.顶层设计是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D.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

考题 材料一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北京加快产业转移和非首都功能疏解,天津、河 北主动承接。 然而相关调研发现,在相关规划文件尚未公布的情况下,“谁跑得勤快,项目就给 谁”成了承接地“招商竞赛”的潜规则。 盲目争抢导致产业承接园遍地开花,也出现项目布局无 序,同质化、重复建设较多的现象。 相关人士表示,当前正值“十三五规划”的酝酿发酵期,在协同发展的整体要求下,国家有 关部门及京津冀三地,应对区域产业布局及分工协作进行整体谋划,划定功能分区,以规划引 导重大项目转移和落地,避免走回“分散发展”的老路。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河北省省级以上开发区就达 197 家。 这些园区大都打着“承接”概念 赴北京招商,“僧多粥少”导致暗战频频。 而这些产业承接园区大都缺乏清晰的产业发展定位, 在规划上没有足够成熟的想法,对承接项目往往“饥不择食”。 北京市负责产业外迁的相关部门一年来感触颇深: 从河北过来进行招商对接的产业园区 可谓纷至沓来,“前脚刚送走一波,后脚又来了另一波,而且还是在同一个辖区内的。 ” “我们在北京设立的项目招商对接办公室,隔壁就是另一个临近县的对接办。 ”河北省唐山 市某工业区管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和北京的一些产业项目对接时,经常会遭到“邻居” 的明争暗抢。 北京某大型环卫项目原本计划落户河北省某县环保产业园。 他们看中的是该县的区位优势 和产业配套基础。 “原材料基地和最重要的合作伙伴都在这里。 ”但临近的另一家开发区却执意 通过领导施压,争取该项目到当地落户。 在市场主导和行政干预的夹缝中,这家企业左右为难。 产业承接园盲目争抢项目,导致产业同构、重复性建设的现象颇为突出。 业内认为,重复的 建设和对资源的争夺使区域内的竞争大于合作, 过度竞争不仅增加了区域内每个经济体的发 展成本,也可能削弱区域整体竞争力。 材料二 近年来,T 市 H 开发区为承接北京西直河石材批发市场迁移, 规划了总占地面积约 2 万 亩、总投资近 100 亿元、堪称全国最大的国际石材城,目前已吸引 130 多家北京石材企业签约 落户,其中 27 家已经开工建设。 但在与之相隔约 260 公里的 B 省 C 市某地区, 也在规划建设一个承接北京石材产业转移 的巨型平台———占地约 1.7 万亩的石材商贸城。 该项目于去年 5 月奠基,目前 36 万平方米的大 板批发市场一区、二区已基本建成,30 多家入驻企业也已经开工。 同样,北京动物园批发、大红门等服装批发市场的外迁也引发了廊坊永清、保定白沟以及天津的承接竞赛。 这些承接平台均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巨资, 比如廊坊永清国际服装城建于 2009 年,预计总投资达 800 亿元,天津电商城则提出打造京津冀消费品辐射集散中心、规划总 建筑面积 300 万平方米,但目前这些园区实际入驻的商户并不多。 京津冀三地曾达成政府间共识,确立构建“4+N”产业合作格局,其中四大承接主平台包括: 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张承生态功能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区和新机场临空经济区。 但众多承接平台大都把生物制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航空等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同质化竞争 趋势明显。 在素有“中国葡萄酒之乡”的 Z 市 Y 县,正在规划建设的京北生态新城计划到 2016 年打造 20 个产业承接载体,其中航天、智能制造装备、通信和环保几个产业园被作为建设和招商的重 点,看上去与当地的资源禀赋及产业链并无太大关联。 各承接地抢占先机、率先突破的冲动并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管控。 有关人士建议,下一 步,一定要使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承接等各项工作重新回归到规划引导的科学、可持 续发展范畴,克服产业布局同质化,避免无序竞争。 问题: 阅读上述两则材料,概括京津冀地区在产业转移中出现的问题。 (30 分) 要求:概括准确全面,语言简练,不超过 350 字。

考题 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有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任务,下列属于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措施的是( )。 A.规划建设集中承载地和“微中心” B.构建分工协作的港口群,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 C.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D.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联合开展河流.湖泊.海域污染治理

考题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包括( )。 A.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 B.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C.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 D.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 E.高起点高水平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考题 “十三五”期间,()三地要共同建设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将()区域打造成为国家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大数据应用先行区、国家大数据创新改革综合试验区、全球大数据产业创新高地。A、沪宁杭B、深港澳C、京津冀D、福厦泉

考题 推动东北地区与京津冀地区融合发展,在()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加强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能源保障、统一市场建设等领域务实合作,建立若干产业合作与创新转化平台。A、创新合作B、基础设施联通C、产业转移承接D、生态环境联合保护治理E、知识产权保护

考题 建设“东西两翼及山区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要点包括()。A、引导珠三角产业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B、鼓励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主要承接的产业C、明确禁止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承接的产业D、禁止产业转移省外区域

考题 京津冀三地将共同打造环首都()鲜活农产品流通圈,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加强产销对接。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肉蛋菜奶将实现()新鲜直达。A、1小时B、3小时C、6小时D、8小时

考题 2011年,安徽省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安徽省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条例》;2011年以来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成效凸显,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较快、民生指标领先全省较多,产业转移势头良好;从科技创新看,示范区充分利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加速推进的良机,加大创新工作力度,总体来看,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明显,但示范区要实现科学承接、创新承接、绿色承接仍任务艰巨,需进一步提升承载能力,持之以恒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加强区域经济协作,抢占发展先机,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引领全省科学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相关知识说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考题 2014年7月31日,北京与河北签署协议,共建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实验区,双方致力于把曹妃甸打造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区、首都()的最大承载地。A、市场外迁B、经济外迁C、产业外迁D、企业外迁

考题 未来三年,上海将累计投入资金超过300亿,从网络、平台、示范、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五个领域着手,建设新型()。A、VR城市B、无人驾驶城市C、无线城市D、机器人城市

考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和进一步推动协同发展有关工作,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实现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两线合一”。A、北京城市副中心B、上海城市副中心C、广州城市副中心D、重庆城市副中心

考题 实施“双核驱动”,要把()打造成为玉林新兴产业的聚集地、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A、玉林经济开发区B、玉东新区C、龙港新区D、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考题 推进西江经济带建设,要进一步打造()等合作平台。A、桂东南加工贸易区B、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C、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D、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考题 2018年北京市将推进市级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向()城市副中心搬迁工作,国家首批市郊铁路试点项目——北京城市副中心线已于2017年最后一天开通运营。A、大兴B、通州C、房山D、密云

考题 2017年12月20日,京津冀三省市将联合打造“2+4+46”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和()两个集中承载地,四大战略合作功能区及46个专业化、特色化承接平台。A、滨海新区B、曹妃甸协同创新示范区C、雄安新区D、张承生态区

考题 单选题未来三年,上海将累计投入资金超过300亿,从网络、平台、示范、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五个领域着手,建设新型()。A VR城市B 无人驾驶城市C 无线城市D 机器人城市

考题 多选题建设“东西两翼及山区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要点包括()。A引导珠三角产业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B鼓励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主要承接的产业C明确禁止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承接的产业D禁止产业转移省外区域

考题 多选题推进西江经济带建设,要进一步打造()等合作平台。A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B桂东南加工贸易区C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D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考题 单选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 )为重点。A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B 京津冀城市群建设C 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D 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

考题 单选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是( )。A 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B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C 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D 高水平建设北京市行政副中心

考题 单选题2014年7月31日,北京与河北签署协议,共建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实验区,双方致力于把曹妃甸打造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区、首都()的最大承载地。A 市场外迁B 经济外迁C 产业外迁D 企业外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