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企业后续服务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可于提供服务的当期计提;但按税法规定于实际发生时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减,从而产生可抵减()。
A

间接性差异

B

时间性差异

C

暂时性差异

D

永久性差异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企业后续服务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可于提供服务的当期计提;但按税法规定于实际发生时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减,从而产生可抵减()。A 间接性差异B 时间性差异C 暂时性差异D 永久性差异” 相关考题
考题 下列关于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本公告所称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邸政服务、电信服务、规代服务、生活服务B、四项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新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C、纳税人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后,当年内如果有需要传调整的,可以再调整D、纳税人可计提但未计提的加计抵减额,可在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当期一并计提

考题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 ()

考题 纳税所得和税前会计利润之间容易发生差异,就其性质和产生的原因的不同可以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下列属于因时间性差而产生的有( )。A.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确认为收益B.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但按照税法规定需要待以后期间确认为应纳税所得额C.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和损失,按照会计制度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待以后期间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减D.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纳税所得额时则不允许扣减E.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和损失,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该于以后期间确认收益,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冲减

考题 关于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纳税人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不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其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B.纳税人兼营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且无法划分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C.纳税人应当单独核算加计抵减额的计提、抵减、调减、结余等变动情况D.未抵减完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不得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考题 关于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纳税人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不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其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B、纳税人兼营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且无法划分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按照公式计算: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劳务和发生跨境应税行为的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C、纳税人应单独核算加计抵减额的计提、抵减、调减、结余等变动情况D、未抵减完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不得结转下期继续抵减E、按照现行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

考题 纳税人按照加计抵减政策计算一般计税方法下的应纳税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抵减前的应纳税额等于零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部结转下期抵减。B.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大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额从抵减前的应纳税额中抵减。C.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以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抵减应纳税额至零。未抵减完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结转下期继续抵减。D.以上说法全都正确。

考题 为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只要企业当年"三新"费用比上年实际发生额增长达到了10%以上,均可将当年实际发生的"三新"费用再加扣50%,从应税所得额中扣减。( )

考题 下列关于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加计抵扣表述错误的是( )。 A.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B.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C.抵减前的应纳税额等于零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不得结转下期抵减 D.纳税人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不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其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

考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遵循的原则址( )。A.权责发生制B.谨慎性C.税法优先D.会计优先E.稳健性

考题 下列项目中,不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有( )。 A.企业发生的可用于抵减以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亏损额 B.会计计提的折旧大于税法规定的折旧 C.会计计提的折旧小于税法规定的折旧 D.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的公允价值上升

考题 关于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加计抵减政策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运输服务、建筑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B.纳税人符合加计抵减条件的,应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12%计提当期加计抵减额 C.纳税人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不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其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 D.纳税人按照现行规定计算抵减前的一般计税方法下的应纳税额,等于零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部清零,不能结转下期抵减

考题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这是对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原则的表述。A.权责发生制 B.税法优先 C.合理性 D.不得重复扣除

考题 下列各项中符合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规定的有( )。 A.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应纳税额 B.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30%的纳税人 C.纳税人可计提但未计提的加计抵减额,可在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当期一并计提 D.纳税人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后,当年内不再调整,以后年度是否适用,根据上年度销售额计算确定

考题 下列关于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加计抵扣表述错误的是( )。 A.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B.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性服务业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C.抵减前的应纳税额等于零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不得结转下期抵减 D.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生活性服务业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应纳税额

考题 下列关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A.提供邮政服务.建筑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可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B.按照现行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 C.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以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抵减应纳税额至零 D.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

考题 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待以后期间从应税所得中扣减,从而形成可抵减()。A、间接性差异B、时间性差异C、暂时性差异D、永久性差异

考题 企业后续服务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可于提供服务的当期计提;但按税法规定于实际发生时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减,从而产生可抵减()。A、间接性差异B、时间性差异C、暂时性差异D、永久性差异

考题 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为费用或损失,但按税法规定可以从当期应税所得中扣除,从而形成应纳税()。A、间接性差异B、时间性差异C、暂时性差异D、永久性差异

考题 多选题下列关于加计抵减政策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符合加计抵减政策的纳税人应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10%计提当期加计抵减额B按照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可以计提加计抵减额C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的,应在进项税额转出当期,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D纳税人当期可实际抵减加计抵减额,不得超过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E未抵减完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不得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考题 多选题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暂时性差异主要有()而税法上规定需等以后期间确认应税所得。A企业取得的某项收益在会计上已于本期确认B企业取得的某项收益按税法规定应在本期申报,计入应税所得,而会计上规定需等以后期间确认C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在会计上已于本期确认,而税法上规定应在以后期间从应税所得中扣减D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按税法规定于本期计税时扣除,而在会计上可于以后期间确认E超标列支的业务招待费

考题 多选题我国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原则为( )。A权责发生制原则B税法优先原则C收入全额纳税原则D收付实现制E收付实现制

考题 单选题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待以后期间从应税所得中扣减,从而形成可抵减()。A 间接性差异B 时间性差异C 暂时性差异D 永久性差异

考题 多选题下列表述方式正确的有(  )。A企业预计提供售后服务而确认预计负债,如税法规定,有关的支出应于发生时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为零,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B企业预计提供售后服务而确认预计负债,如税法规定对于费用支出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税前扣除时点,则所形成负债的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C企业涉及担保诉讼案件而确认预计负债,假定税法规定担保涉诉讼不得税前扣除,则所形成负债的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D企业涉及违约诉讼案件而确认预计负债,假定税法规定违约诉讼赔偿实际发生可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为零,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考题 判断题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A 对B 错

考题 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遵循的原则是( )。A权责发生制B谨慎性C税法优先D会计优先E稳健性

考题 多选题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税法两者的目的不同,从而导致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产生差异,其中时间性差异主要有()几种类型。A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但按税法规定需待以后期间确认为应税所得B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确认为收入C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待以后期间从应税所得中扣减D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收益,但按照税法规定需计入当期应税所得E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不允许扣减

考题 多选题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遵循的原则是(  )。A权责发生制B谨慎性C税法优先D会计优先E稳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