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位于可液化土及软土地基上的特大桥、大中桥墩台,应采用()或沉井等基础,底部应埋入稳定土层内至少2m以上。
A

扩大

B

整体

C

D

框构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位于可液化土及软土地基上的特大桥、大中桥墩台,应采用()或沉井等基础,底部应埋入稳定土层内至少2m以上。A 扩大B 整体C 桩D 框构” 相关考题
考题 对于主要承受竖向荷载的抗震设防区低承台桩基,计算桩顶作用效应时可不考虑地震作用的必要条件包括()。 A、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和基础抗震承载力计算的建筑物B、不位于斜坡地带和地震可能导致滑移、地裂地段的建筑物C、桩端及桩身周围无可液化土层D、承台周围无可液化土、淤泥、淤泥质土E、承台与土紧密接触

考题 关于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采用桩基穿透可液化土层,使桩端伸入稳定土层中,当土质为坚硬黏土时,伸入长度不应小于1.0m B.采用深基础,且埋入液化深度下稳定土层中的深度不少于0.5m C.采用加密法,如振冲振动加密、挤密砂桩和强夯等 D.全部或部分挖除可液化土层,置换砂石或灰土垫层

考题 十字板剪切强度值可用于(  )。A.测定地基土的灵敏度 B.地基土的渗透稳定分析 C.地基土的稳定分析 D.划分地基土层 E.检验软基加固效果

考题 下列关于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 )A.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于0.5m B.采用加密法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 C.采用换土法处理时,需要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或增加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 D.采用加密法或换土法处理时,在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3

考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02)下列哪些选项的设计计算应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A )计算地基变形 (B)计算挡土墙土压力、地基或斜坡稳定及滑坡推力 (C)验算基础裂缝宽度 (D)确定基础或桩台高度、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

考题 对于低承台桩基础,下列可考虑承台底土的分担荷载作用的是(  )。A.当承台底面以下是可液化土 B.砂土中的挤土摩擦群桩 C.非挤土摩擦群桩 D.软土中的挤土摩擦群桩

考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地震区的地基和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哪些选项的要求? (A)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 (B)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 (C)同一结构单元不允许采用不同基础类型或显著不同的基础埋深 (D)当地基土为软弱黏性土、液化上、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考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下列哪些做法与措施符合抗震设防区桩基的设计原则?(  ) A、桩应进入液化土层以下稳定土层一定深度 B、承台和地下室侧墙周围应松散回填,以耗能减震 C、当承台周围为可液化土时,将承台外每侧1/2承台边长范围内的土进行加固 D、对于存在液化扩展地段,应验算桩基在土流动的侧向力作用下的稳定性

考题 某桥墩基础位于水下,围堰施工困难,表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不足,持力层位于地面以下7~8m,且竖向和横向荷载均大,则该桥宜选用( )。 A、片石混凝土扩大基础 B、柔性扩大基础 C、挖孔灌注桩基础 D、沉井基础

考题 下列关于复合式沉井基础描述正确的是()A、复合式沉井基础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方形台阶式承台,下部是薄壁钢筋混凝土圆形沉井,宜用于施工难度大的流砂和软弱地层中。B、复合式沉井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应采用作用效应的基本组合。C、沉井每节高度可视地基土情况和施工、运输等条件而定,不宜高于4m。D、沉井直径的大小应根据地基土的承载能力确定。

考题 水闸地基处理的()的方法是工程上广为采用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软弱粘性土,包括淤泥质土。A、换土垫层法B、桩基础法C、碾压法D、沉井基础

考题 抗震设防区桩基的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A、桩进入液化土层以下稳定土层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算确定;对于碎石土,砾、粗、中砂,密实粉土,坚硬黏性土尚不应小于2~3倍桩身直径,对其它非岩石土尚不宜小于4~5倍桩身直径B、承台和地下室侧墙周围应采用灰土、级配砂石、压实性较好的素土回填,并分层夯实,也可采用素混凝土回填C、当承台周围为可液化土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40kPa(或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5kPa)的软土,且桩基水平承载力不满足计算要求时,可将承台外每侧1/2承台边长范围内的土进行加固D、对于存在液化扩展的地段,应验算桩基在土流动的侧向作用力下的稳定性

考题 下述消除地基液化的措施中哪些为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A、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地层中足够长度的桩基础B、采用振冲挤密法处理,经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为3C、基础底面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0.5m以下的深基础D、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

考题 下列属于可液化地基处理常用的方法,并对其阐述正确的是()。A、桩基和深基础:采用桩基时,桩端深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按计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黏性土和密实粉土不应小于0.5m,对其他非岩土不宜小于1.5m。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小于0.5mB、强夯法:强夯法根据不同土质条件和夯击能,可处理4~10m深度范围C、加密法:包括振冲法、砂石桩法和强夯法等,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采用振冲法、砂石桩法加固后,桩间土的标贯击数应大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击数临界值D、换填法: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液化地基土的处理范围,采用加密法、强夯法或换土法,在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5

考题 在确定基础埋深时.下列错误的说法是()。A、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宜浅埋B、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持力层C、一般情况下,基础应位于地下水位之下,以减少特殊的防水、排水措施D、当表面软弱土层很厚时,可采用人工地基或深基础

考题 当地基土为欠固结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可液化土等特殊土时应对其进行适当的增强。

考题 位于可液化土及软土地基上的特大桥、大中桥墩台,应采用()或沉井等基础,底部应埋入稳定土层内至少2m以上。A、扩大B、整体C、桩D、框构

考题 地基上层土较硬,下层土较软时,基础宜采用()。A、深基础B、人工地基C、深埋D、浅埋

考题 多选题下列属于可液化地基处理常用的方法,并对其阐述正确的是()。A桩基和深基础:采用桩基时,桩端深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按计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黏性土和密实粉土不应小于0.5m,对其他非岩土不宜小于1.5m。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小于0.5mB强夯法:强夯法根据不同土质条件和夯击能,可处理4~10m深度范围C加密法:包括振冲法、砂石桩法和强夯法等,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采用振冲法、砂石桩法加固后,桩间土的标贯击数应大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击数临界值D换填法: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液化地基土的处理范围,采用加密法、强夯法或换土法,在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5

考题 单选题下述消除地基液化的措施中哪些为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A 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地层中足够长度的桩基础B 采用振冲挤密法处理,经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为3C 基础底面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0.5m以下的深基础D 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

考题 多选题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中,下列正确的是()。A用非液化土替换部分液化土层B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C采用加密法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D采取桩基时,桩顶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除应按计算确定外,对碎石土、砾石、粗砂、中砂、坚硬黏性土尚不应小于0.5m,对其他非岩石土不宜小于1.5mE采用深基时,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于0.5m

考题 单选题土石坝抗震计算中,(  )情况除采用拟静力法计算外,还应同时用有限元法对坝基和坝体进行动力分析。A 设计烈度为8度,70m以下的土石坝,或地基中无可液化土时B 设计烈度为7度,70m以上的土石坝,或地基中存在可液化土时C 设计烈度为8度、9度的70m以上的土石坝,或地基中存在可液化土时D 设计烈度为8度、9度的70m以上的土石坝,或地基中无可液化土时

考题 多选题在进行建筑抗震设计时,对地基和基础的设计应符合下述()原则。()A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B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础C同一性质的地基上不宜采用不同的结构类型D地基为软弱黏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时,应估计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其他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基础埋深的正确叙述是( )。A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前提下,基础应尽量浅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6mB 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稳定要求。位于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要求C 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当必须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措施使地基土在施工时不受扰动D 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一般大于原有建筑基础

考题 单选题地基基础抗震设计时,下述()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要求。()A 地基为软弱黏性土,软土、不均匀土或液化土时,应估计地震时不均匀沉降值或其他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B 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C 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础D 同一结构单元可视地基条件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础

考题 单选题在确定基础埋深时.下列错误的说法是()A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宜浅埋B 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持力层C 一般情况下,基础应位于地下水位之下,以减少特殊的防水、排水措施D 当表面软弱土层很厚时,可采用人工地基或深基础

考题 多选题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下列哪些做法与措施符合抗震设防区桩基的设计原则?(  )[2014年真题]A桩应进入液化土层以下稳定土层一定深度B承台和地下室侧墙周围应松散回填,以耗能减震C当承台周围为可液化土时,将承台外每侧1/2承台边长范围内的土进行加固D对于存在液化扩展地段,应验算桩基在土流动的侧向力作用下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