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关于K-B纸片扩散法结果判读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培养基中如果加有血液需打开皿盖

B

平板置于黑色无反光背景

C

参照标准解释结果

D

抑菌圈的边缘以肉眼见不到纲菌明显生长为限

E

加有血液的培养基应借透射光从正面测量抑菌圈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关于K-B纸片扩散法结果判读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培养基中如果加有血液需打开皿盖B 平板置于黑色无反光背景C 参照标准解释结果D 抑菌圈的边缘以肉眼见不到纲菌明显生长为限E 加有血液的培养基应借透射光从正面测量抑菌圈” 相关考题
考题 下列不会影响K-B纸片扩散法抑菌圈直径的因素是A.培养基中琼脂含量减少B.培养基pH7.2~7.8C.纸片吸水量10μlD.纸片直径8mmE.培养温度35℃

考题 关于纸片扩散法的质量保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准确量取培养基,以保证每个培养基厚度4 mm。配制当天使用或置密封袋中4 ℃保存B、检测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μs,MRS)菌株温度不超过35 ℃C、培养基的酸碱度以pH 7.2~7.4最适宜,碱性可扩大四环素类的抑菌圈,酸性可扩大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抑菌圈D、纸片密封贮存于2~8 ℃或-14 ℃以下无霜冷冻箱,避免反复冻融,β-内酰胺类药敏纸片应冷冻贮存E、抑菌圈测量时通常忽略抑菌圈边缘,仅能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细小菌落生长

考题 关于K-B法的抑菌圈直径与MIC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抑菌圈越大,MIC越小B、抑菌圈越小,MIC不变C、抑菌圈越小,MIC越小D、抑菌圈越大,MIC越大E、无关

考题 关于K-B纸片扩散法结果判读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板置于黑色无反光背景B.抑菌圈的边缘以肉眼见不到细菌明显生长为限C.参照标准解释结果D.培养基中如果加有血液需打开皿盖E.加有血液的培养基应借透射光从正面测量抑菌圈

考题 能使K-B纸片法抑菌圈直径增大的因素有A、接种细菌浓度超过规定标准B、孵育时间超过规定标准C、药敏纸片超过有效期D、M-H平板琼脂厚度3mmE、测量抑菌圈直径未经过纸片中心

考题 关于K-B纸片扩散法结果判读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板置于黑色无反光背景B、抑菌圈的边缘肉眼看不到细菌明显生长C、参照标准解释结果D、培养基中加有血液需打开皿盖E、加有血液的培养基应借反射光从正面测量抑菌圈

考题 纸片扩散法阅读系统不能够实现以下哪种功能 A、阅读平板抑菌圈直径B、包含用于抗菌药物敏感性判定的专家系统C、解释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D、阅读微量肉汤稀释法试验结果E、人工辅助检查、校正抑菌圈测量结果

考题 K-B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接种细菌浓度超过规定标准,会导致A、抑菌圈直径不变B、抑菌圈直径变小C、抑菌圈直径变大D、MIC不变E、MIC变小

考题 下列可使K-B纸片扩散法抑菌圈增大的因素是A.接种细菌浓度为1麦氏浊度B.浇制培养基时M-H琼脂厚度为3mmC.药敏纸片过期失效D.测量抑菌圈直径时未经过纸片中心E.孵育时间36h

考题 K-B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接种细菌浓度超过规定标准,会导致A.抑菌圈直径不变B.抑菌圈直径变小C.抑菌圈直径变大D.MIC不变E.MIC变小

考题 关于K-B纸片扩散法结果判读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板置于黑色无反光背景B.抑菌圈的边缘肉眼看不到细菌明显生长C.参照标准解释结果D.培养基中加有血液需打开皿盖E.加有血液的培养基应借反射光从正面测量抑菌圈

考题 纸片扩散法阅读系统不能够实现以下哪种功能A.阅读平板抑菌圈直径B.包含用于抗菌药物敏感性判定的专家系统C.解释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D.阅读微量肉汤稀释法试验结果E.人工辅助检查、校正抑菌圈测量结果

考题 关于K-B法的抑菌圈直径与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抑菌圈越大,MIC越小B.抑菌圈越小,MIC不变C.抑菌圈越小,MIC越小D.抑菌圈越大,MIC越大E.无关

考题 测量抑菌圈直径,抑菌环的边缘以肉眼见不到细菌明显生长为限,从平板背面测量最接近的整数毫米数,测量3次取平均值并记录。()

考题 关于K-B法的抑菌圈直径与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抑菌圈越大,MIC越小B、抑菌圈越小,MIC不变C、抑菌圈越小,MIC越小D、抑菌圈越大,MIC越大E、无关

考题 下列不会影响K-B纸片扩散法抑菌圈直径的因素是()A、培养基中琼脂含量减少B、培养基pH7.2~7.8C、纸片吸水量10μlD、纸片直径8mmE、培养温度35℃

考题 关于纸片扩散法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测量抑菌环直径用肉眼判读,包括纸片直径。保持平板在反射光照明的非反射黑的背景上方几英寸,肉眼观察无明显生长的地区作为抑菌环边缘。在抑菌环边缘借助放大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菌落生长可忽略不计B、由于培养基中可能存在拮抗剂,甲氧苄啶和磺胺类药物抑菌环内可允许出现菌株轻微生长。因此,在测量抑菌环直径时可忽视轻微生长(20%或较少的菌苔)而测量较明显抑制的边缘C、变形杆菌可迁徙到某些抗菌药物抑菌环内生长,因此变形杆菌抑菌环内由于迁徙出现的淡淡云雾样生长可忽略不计D、用纸片扩散法能可靠地测定分离于囊性纤维化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但在作为敏感结果报告前,应将培养时间延长至20hE、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苯唑西林、万古霉素结果应用透射光阅读

考题 下列可使K-B纸片扩散法抑菌圈增大的因素是()A、测量抑菌圈直径时未经过纸片中心B、接种细菌浓度为1麦氏浊度C、孵育时间36hD、药敏纸片过期失效E、浇制培养基时M-H琼脂厚度为3mm

考题 单选题下列不会影响K-B纸片扩散法抑菌圈直径的因素是()A 培养基中琼脂含量减少B 培养基pH7.2~7.8C 纸片吸水量10μlD 纸片直径8mmE 培养温度35℃

考题 单选题下列可使纸片扩散法抑菌圈增大的因素有()A 测量抑菌圈直径时未经过纸片中心B 接种细菌浓度为1麦氏浓度C 孵育时间36小时D 药敏纸片过期失效E 浇制培养基时M-H琼脂厚度为3mm

考题 单选题下列可使K-B纸片扩散法抑菌圈增大的因素是A 测量抑菌圈直径时未经过纸片中心B 接种细菌浓度为1麦氏浊度C 孵育时间36hD 药敏纸片过期失效E 浇制培养基时M-H琼脂厚度为3mm

考题 单选题关于纸片扩散法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测量抑菌环直径用肉眼判读,包括纸片直径。保持平板在反射光照明的非反射黑的背景上方几英寸,肉眼观察无明显生长的地区作为抑菌环边缘。在抑菌环边缘借助放大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菌落生长可忽略不计B 由于培养基中可能存在拮抗剂,甲氧苄啶和磺胺类药物抑菌环内可允许出现菌株轻微生长。因此,在测量抑菌环直径时可忽视轻微生长(20%或较少的菌苔)而测量较明显抑制的边缘C 变形杆菌可迁徙到某些抗菌药物抑菌环内生长,因此变形杆菌抑菌环内由于迁徙出现的淡淡云雾样生长可忽略不计D 用纸片扩散法能可靠地测定分离于囊性纤维化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但在作为敏感结果报告前,应将培养时间延长至20hE 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苯唑西林、万古霉素结果应用透射光阅读

考题 单选题关于K-B法的抑菌圈直径与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抑菌圈越大,MIC越小B 抑菌圈越小,MIC不变C 抑菌圈越小,MIC越小D 抑菌圈越大,MIC越大E 无关

考题 单选题下列不会影响K-B纸片扩散法抑菌圈直径的因素包括(  )。A 纸片直径8mmB 培养基中琼脂含量减少C 纸片吸水量10μlD 培养基pH 7.2~7.8E 培养温度35℃

考题 单选题关于K-B纸片扩散法结果判读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平板置于黑色无反光背景B 抑菌圈的边缘以肉眼见不到细菌明显生长为限C 参照标准解释结果D 培养基中如果加有血液需打开皿盖E 加有血液的培养基应借透射光从正面测量抑菌圈

考题 单选题K-B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接种细菌浓度超过规定标准,会导致()。A 抑菌圈直径不变B 抑菌圈直径变小C 抑菌圈直径变大D MIC不变E MIC变小

考题 单选题能使K-B纸片法抑菌圈直径增大的因素有()。A 接种细菌浓度超过规定标准B 孵育时间超过规定标准C 药敏纸片超过有效期D M-H平板琼脂厚度3mmE 测量抑菌圈直径未经过纸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