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在A地到B地的路测过程中发现,在基站附近的山洞口,没有及时切换导致掉话。山洞就在基站附近,进入山洞后目标小区功率较好为80dBm左右,但原服务小区信号迅速衰减到100dBm之下,因为山洞外两个小区的下行功率都很好,触发不了切换,但是在进入山洞后原服务小区电平迅速下降,在统计时间还没到达之前,已经掉话。这种情况下,可以调整()参数,减少掉话。
A

惩罚处理允许:否→是;

B

共BSC/MSC调整允许:否→是;

C

层间切换统计时间:5→3,层间切换持续时间:4→2;

D

边缘切换统计时间:5→3,边缘切换持续时间:4→2。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在A地到B地的路测过程中发现,在基站附近的山洞口,没有及时切换导致掉话。山洞就在基站附近,进入山洞后目标小区功率较好为80dBm左右,但原服务小区信号迅速衰减到100dBm之下,因为山洞外两个小区的下行功率都很好,触发不了切换,但是在进入山洞后原服务小区电平迅速下降,在统计时间还没到达之前,已经掉话。这种情况下,可以调整()参数,减少掉话。A 惩罚处理允许:否→是;B 共BSC/MSC调整允许:否→是;C 层间切换统计时间:5→3,层间切换持续时间:4→2;D 边缘切换统计时间:5→3,边缘切换持续时间:4→2。” 相关考题
考题 用户投诉:在某个基站下无法打通电话。可能的原因有:()。 A.基站的小区半径设置过小B.基站的LAC.CI等参数设置与交换侧数据不符C.基站附近存在干扰,导致基站的底噪(RSSI)太高D.基站信道板坏了

考题 在A地到B地的路测过程中发现,在基站附近的山洞口掉话较多。进入山洞后目标小区电平较好在80dBm左右,但原服务小区信号迅速衰减到100dBm之下,因为山洞外两个小区的下行功率都很好,触发不了切换,但是在进入山洞后原服务小区电平迅速下降,没有及时切换导致掉话次数较多。针对这种现象,请分析可行的解决方法:() A.将服务小区的“切换失败惩罚持续时间”由10改成20。B.将服务小区的“切换候选小区最小下行功率”由15改成30。C.将服务小区的“PBGT切换门限”由72改成68。D.将服务小区的“PBGT切换统计/持续时间”由“5/4”改成“10/8”。

考题 下行链路功率漂移的说法正确是()。A.功率漂移对系统性能基本没有危害B.在软切换中,由于基站发的功率控制命令有误码造成的下行链路功率漂移C.在软切换中,一个小区降低对某一移动台的发射功率而同时另一个小区却提高对该移动台的发射功率,最终导致下行链路功率偏移D.功率漂移不可能发生在两个RNC下的小区之间

考题 下面有关基于功率的小区下行链路负载估计方法错误的说法是()。A.小区下行链路的负载由下行链路总发射功率totalP决定B.基站总发射功率totalP没有给出关于系统运行时它与下行链路空中接口极限容量发射功率接近程度的精确信息C.基站总发射功率totalP在较小的小区对应的空中接口负载比在较大的小区低D.下行链路负载因子DLh可定义为当前总发射功率除以基站最大发射功率MaxP

考题 X2切换过程中发生重建立,可以重建立到哪个小区()A、源小区B、目标小区C、目标基站内其它小区D、源基站内的其它小区

考题 如果路测中发现TA值与电子地图上的测试点到基站的距离相差较大,可能的原因为()A、当前小区的信号为延伸系统的覆盖信号B、基站经纬度数据错误C、没有及时切换D、下行话音质量差

考题 RBS2000基站的两小区天线交叉接错后,()A、基站有VSWR告警B、掉话率高C、小区间切换频繁D、部分载波闭塞

考题 在LTE系统内X2切换过程中,如果发生重建立,可能会重建立到哪些小区()A、原小区B、目标小区C、第三小区D、原基站内的其他小区

考题 基站选址宜选择在()的基站位置附近。A、不规则蜂窝结构B、大功率C、规则蜂窝结构D、小功率

考题 目标基站视野开阔,其附近没有高于基站填写高度的高大建筑物阻挡。

考题 用户投诉:在某个基站下无法打通电话。可能的原因有:()。A、基站的小区半径设置过小B、基站的LAC、CI等参数设置与交换侧数据不符C、基站附近存在干扰,导致基站的底噪(RSSI)太高D、基站信道板坏了

考题 某CDMA局在市区有两个基站,A站为单载频配置,频点160;B站为双载频配置,频点160和260。两站相距约1公里,存在异频硬切换。打开了手机辅助硬切换开关,但是话统中硬切换次数很少,一小时不到10次。现场测试发现:异频硬切换很难成功,往往直到目标站附近都没有发生切换,导频强度很差(-14dB),直到掉话。掉话后会重新初始化到目标基站,此时导频强度很强(-5dB)。请回答下面的问题:分析上述情况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考题 下面有关基于功率的小区下行链路负载估计方法错误的说法是()A、小区下行链路的负载由下行链路总发射功率决定B、基站总发射功率没有给出关于系统运行时它与下行链路空中接口极限容量发射功率接近程度的精确信息C、基站总发射功率在较小的小区对应的空中接口负载比在较大的小区低D、下行链路负载因子可定义为当前总发射功率除以基站最大发射功率

考题 某CDMA局在市区有两个基站,A站为单载频配置,频点160;B站为双载频配置,频点160和260。两站相距约1公里,存在异频硬切换。打开了手机辅助硬切换开关,但是话统中硬切换次数很少,一小时不到10次。现场测试发现:异频硬切换很难成功,往往直到目标站附近都没有发生切换,导频强度很差(-14dB),直到掉话。掉话后会重新初始化到目标基站,此时导频强度很强(-5dB)。请回答下面的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请给出建议。

考题 下行链路功率漂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功率漂移对系统性能基本没有危害B、在软切换中,由于基站发的功率控制命令有误码造成的下行链路功率漂移C、在软切换中,一个小区降低对某一移动台的发射功率而同时另一个小区却提高对该移动台的发射功率,最终导致下行链路功率偏移D、功率漂移不可能发生在两个RNC下的小区之间

考题 某CDMA局在市区有两个基站,A站为单载频配置,频点160;B站为双载频配置,频点160和260。两站相距约1公里,存在异频硬切换。打开了手机辅助硬切换开关,但是话统中硬切换次数很少,一小时不到10次。现场测试发现:异频硬切换很难成功,往往直到目标站附近都没有发生切换,导频强度很差(-14dB),直到掉话。掉话后会重新初始化到目标基站,此时导频强度很强(-5dB)。请回答下面的问题:手机辅助硬切换不成功的可能原因有哪些,请列出。

考题 华为掉话分析中,在A地到B地的路测过程中发现,在基站附近的山洞口掉话较多。进入山洞后目标小区电平较好在80dBm左右,但原服务小区信号迅速衰减到100dBm之下,因为山洞外两个小区的下行功率都很好,触发不了切换,但是在进入山洞后原服务小区电平迅速下降,没有及时切换导致掉话次数较多。针对这种现象,请分析可行的解决方法()A、将服务小区的“切换失败惩罚持续时间”由10改成20B、将服务小区的“切换候选小区最小下行功率”由15改成30C、将服务小区的“PBGT切换门限”由72改成68D、将服务小区的“PBGT切换统计/持续时间”由“5/4”改成“10/8”

考题 在A地到B地的路测过程中发现,在基站附近的山洞口,没有及时切换导致掉话。山洞就在基站附近,进入山洞后目标小区功率较好为80dBm左右,但原服务小区信号迅速衰减到100dBm之下,因为山洞外两个小区的下行功率都很好,触发不了切换,但是在进入山洞后原服务小区电平迅速下降,在统计时间还没到达之前,已经掉话。这种情况下,可以调整()参数,减少掉话。A、惩罚处理允许:否→是;B、共BSC/MSC调整允许:否→是;C、层间切换统计时间:5→3,层间切换持续时间:4→2;D、边缘切换统计时间:5→3,边缘切换持续时间:4→2。

考题 关于在同一RNC下的软切换与更软切换的区别,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软切换是发生在不同基站的同频小区之间,在增加链路时候的信令为radio link setup request,在RNC实现合并;更软切换是发生在同一基站的同频小区之间,更软切换在增加链路时候的信令为radio link add request,在NodeB实现合并。B、软切换是发生在不同基站的同频小区之间,在增加链路时候的信令为radio link add request,在RNC实现合并;更软切换是发生在同一基站的同频小区之间,更软切换在增加链路时候的信令为radio link setupr equest,在NodeB实现合并。C、软切换是发生在不同基站的同频小区之间,在增加链路时候的信令为radio link setup request,在NodeB实现合并;更软切换是发生在同一基站的同频小区之间,更软切换在增加链路时候的信令为radio link add request,在RNC实现合并。D、软切换是发生在不同基站的同频小区之间,在增加链路时候的信令为radio link add request,在NodeB实现合并;更软切换是发生在同一基站的同频小区之间,更软切换在增加链路时候的信令为radio link setup request,在RNC实现合并。

考题 服务小区信号电平弱主要由四种原因造成:周边基站稀疏、周边基站信号被建筑物遮挡、功控参数不合理、切换不及时导致MS驻留信号弱的小区。信号电平弱导致MS抗干扰的能力降低,很弱的干扰电平就能导致MS通话质量较差,下面能够对弱覆盖进行优化的方法是()A、如果电平值呈波浪状升降,开启功控复测B、如果邻区信号较好,修改切换参数,使MS能尽快切换到信号电平比较好的小区C、如果邻区信号也比较差,现场查勘事件发生地附近基站的信号覆盖情况,如果被小区天线被遮挡,可以尝试调整周边基站的天线指向和倾角,提供弱覆盖区域的主控小区D、新建基站或直放站

考题 启动负荷分担后()A、切换与回切都将增加B、BSC负荷将加大C、基站近端的用户都有可能因此而切换到其它小区D、只有切换带附近的用户可以切换到其它小区

考题 王某在山上游玩时,天气突然变化,雷电交加,王某应该立即()。A、躲到大树下B、躲到悬崖下C、躲到山洞口D、躲到山洞深处

考题 多选题RBS2000基站的两小区天线交叉接错后,()A基站有VSWR告警B掉话率高C小区间切换频繁D部分载波闭塞

考题 单选题在A地到B地的路测过程中发现,在基站附近的山洞口掉话较多。进入山洞后目标小区电平较好在80dBm左右,但原服务小区信号迅速衰减到100dBm之下,因为山洞外两个小区的下行功率都很好,触发不了切换,但是在进入山洞后原服务小区电平迅速下降,没有及时切换导致掉话次数较多。针对这种现象,可行的解决方法是:()。A 将服务小区的“切换失败惩罚持续时间”由10改成20B 将服务小区的“切换候选小区最小下行功率”由15改成30C 将服务小区的“PBGT切换门限”由72改成68D 将服务小区的“PBGT切换统计/持续时间”由“5/4”改成“10/8”

考题 单选题在A地到B地的路测过程中发现,在基站附近的山洞口,没有及时切换导致掉话。山洞就在基站附近,进入山洞后目标小区功率较好为80dBm左右,但原服务小区信号迅速衰减到100dBm之下,因为山洞外两个小区的下行功率都很好,触发不了切换,但是在进入山洞后原服务小区电平迅速下降,在统计时间还没到达之前,已经掉话。这种情况下,可以调整()参数,减少掉话。A 惩罚处理允许:否→是;B 共BSC/MSC调整允许:否→是;C 层间切换统计时间:5→3,层间切换持续时间:4→2;D 边缘切换统计时间:5→3,边缘切换持续时间:4→2。

考题 多选题用户投诉:在某个基站下无法打通电话。可能的原因有:()。A基站的小区半径设置过小B基站的LAC、CI等参数设置与交换侧数据不符C基站附近存在干扰,导致基站的底噪(RSSI)太高D基站信道板坏了

考题 多选题X2切换过程中发生重建立,可以重建立到哪个小区( )A源小区B目标小区C目标基站内其它小区D源基站内的其它小区

考题 单选题在A地到B地的路测过程中发现,在基站附近的山洞口掉话较多。进入山洞后目标小区电平较好在80dBm左右,但原服务小区信号迅速衰减到100dBm之下,因为山洞外两个小区的下行功率都很好,触发不了切换,但是在进入山洞后原服务小区电平迅速下降,没有及时切换导致掉话次数较多。针对这种现象,请分析可行的解决方法:()A 将服务小区的“切换失败惩罚持续时间”由10改成20。B 将服务小区的“切换候选小区最小下行功率”由15改成30。C 将服务小区的“PBGT切换门限”由72改成68。D 将服务小区的“PBGT切换统计/持续时间”由“5/4”改成“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