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对承台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基桩竖向反力设计值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
A

B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判断题对承台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基桩竖向反力设计值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A 对B 错” 相关考题
考题 承台受冲切承载力、受剪承载力和抗弯承载力验算时,取用的单桩荷载为()。 A、单桩竖向力标准值。B、单桩竖向力设计值。C、单桩竖向力最大设计值。D、单桩净反力设计值。

考题 某办公楼柱下桩基础采用等边三桩承台,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直径d=600mm。框架柱为圆柱,直径为800mm,承台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0=20kN/m3。承台平面尺寸、桩位布置、地基土层分布及岩土参数等如题14~17图所示。桩基的环境类别为二a,建筑所在地对桩基混凝土耐久性无可靠工程经验。 假定,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3根桩的竖向反力设计值分别是1700kN、1750kN、1860kN。试问,在进行承台计算时,由承台形心至承台边缘距离范围内板带的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作答。A. 1200 B. 1300 C. 1500 D. 1600

考题 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要求,下列关于桩基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组合与相应的抗力,哪个选项进正确的? (A)确定桩数和布桩时,应來用传至承台底面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基桩或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 (B)计算灌注桩桩基结构受压承载力时,应采用传至承台顶面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桩身混凝土抗力应采用抗压强度设计值 (C)计算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沉降时,应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D)计算水平地震作用,风载作用下的桩基水平位移时,应采用水平地震作用,风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考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下列关于建筑桩基承台计算的说法,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当承台悬挑边有多排基桩形成多个斜截面时,应对每个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进行验算 B、轴心竖向力作用下桩基承台受桩冲切,冲切破坏锥体应采用自桩(墙)边或承台变阶处至相应桩顶边缘连线所构成的锥体 C、承台的受弯计算时,对于筏形承台,均可按局部弯矩作用进行计算 D、对于桩下条形承台梁的弯矩,可按弹性地基梁进行分析计算

考题 某柱下桩基采用等边三柱独立承台,承台等厚三向均匀配筋,如图4-7所示。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轴心竖向力为2100kN,承台及其上土重标准值为300kN。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该承台正截面最大弯矩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 A. 531 kN·m B. 670kN·m C. 247kN·m D. 814kN·m

考题 某柱下桩基采用等边三角形承台,承台等厚,三向均匀,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作用于基桩顶面的轴心竖向力为2100 kN,承台及其上土重标准值为300 kN, 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该承台正截面最大弯矩接近()。 (A) 531 kN ?m (B)670 kN ?m (C) 743 kN ?m (D) 814 kN ?m

考题 某工程采用打入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桩截面边长为400mm,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750kN。某柱下原设计布置A、B、C三桩,工程桩施工完毕后,检测发现B桩有严重缺陷,按废桩处理(桩顶与承台始终保持脱开状态),需要补打D桩,补桩后的桩基承台如图所示。承台高度为1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t=1.57N/mm2),柱截面尺寸为600mmx600mm。 提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承台的有效高度h0按1050mm取用。 假定,柱只受轴心荷载作用,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原设计单桩承担的竖向压力均为745kN,假定承台尺寸变化引起的承台及其上覆土重量和基底竖向力合力作用点的变化可忽略不计。试问,补桩后此三桩承台下单桩承担的最大竖向压力值(kN)与下述何项最为接近? (A)750(B)790(C)850(D)900

考题 某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30g) 的框架结构,采用摩擦型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基础,初步确定某中柱采用如下图所示的四桩承台基础,已知桩身直径为400mm,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桩间距有待进一步复核。考虑x 向地震作用,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底面标高处的竖向力,弯矩,水平力,承台有效高度,承台及其上土重可忽略不计。 假定x向地震作用效应控制桩中心距,x、y向桩中心距相同,且不考虑y向弯矩的影响。试问,根据桩基抗震要求确定的桩中心距s(mm) 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400 B.1800 C.2200 D.2600

考题 如图所示,某丙级建筑物有一柱下桩基础,采用8根沉管灌注桩,已知桩身设计直径d=377mm,桩身有效计算长度l=13.6m,桩中心距1.5m。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荷载有竖向力设计值F,弯矩设计值M和水平剪力设计值V。承台埋深1.5m,承台中间厚度为1.0m,其平面尺寸为见图5-31。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 假定基桩的总侧阻力设计值为360kN,总端阻力设计值为120kN,承台底1/2承台宽的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qck为320kPa。考虑桩群—土—承台的相互作用效应,当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进行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计算时,R的计算结果最接近于(  )kN。A.890 B.571 C.377 D.312

考题 某混凝土挡土墙墙高5.2m,墙背倾角a=60°,挡土墙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较硬岩。挡土墙剖面如图所示,其后有较陡峻的稳定岩体,岩坡的坡角θ=75。,填土对挡土墙墙背的摩擦角δ=10°。 提示:不考虑挡土墙前缘土体作用,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作答。 假定,补桩后,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A桩和C桩承担的竖向反力设计值均为1100kN,D桩承担的竖向反力设计值为900kN。试问,通过承台形心至两腰边缘正交截面范围内板带的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780(B)880 (C)920(D)940

考题 某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30g) 的框架结构,采用摩擦型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基础,初步确定某中柱采用如下图所示的四桩承台基础,已知桩身直径为400mm,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桩间距有待进一步复核。考虑x 向地震作用,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底面标高处的竖向力,弯矩,水平力,承台有效高度,承台及其上土重可忽略不计。 试问,当桩中心距s=2400mm,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承台A-A剖面处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500 B.3100 C.2800 D.2400

考题 某工程采用打入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桩截面边长为400mm,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750kN。某柱下原设计布置A、B、C三桩,工程桩施工完毕后,检测发现B桩有严重缺陷,按废桩处理(桩顶与承台始终保持脱开状态),需要补打D桩,补桩后的桩基承台如图5-16所示。承台高度为1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t=1.57 N/mm2),柱截面尺寸为600mm×600mm。提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承台的有效高度h0按1050mm取用。 假定,柱只受轴心荷载作用,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原设计单桩承担的竖向压力均为745kN,假定承台尺寸变化引起的承台及其上覆土重量和基底竖向力合力作用点的变化可忽略不计。试问,补桩后此三桩承台下单桩承担的最大竖向压力值(kN)与下述何项最为接近?(  ) A.750 B.790 C.850 D.900

考题 某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30g)的框架结构,采用摩擦型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基础,初步确定某中柱采用如图5-11所示的四桩承台基础,已知桩身直径为400mm,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700kN,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C30(ft=1.43N/mm2),桩间距有待进一步复核。考虑x向地震作用,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底面标高处的竖向力FEk=3341kN,弯矩MEk=920kN·m,水平力VEk=320kN,承台有效高度h0=730mm,承台及其上土重可忽略不计。 .试问,当桩中心距s=2400mm,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承台A—A剖面处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500 B.3100 C.2800 D.2400

考题 某工程采用打入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桩截面边长为400mm,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750kN。某柱下原设计布置A、B、C三桩,工程桩施工完毕后,检测发现B桩有严重缺陷,按废桩处理(桩顶与承台始终保持脱开状态),需要补打D桩,补桩后的桩基承台如图5-16所示。承台高度为1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t=1.57 N/mm2),柱截面尺寸为600mm×600mm。提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承台的有效高度h0按1050mm取用。 假定,补桩后,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A桩和C桩承担的竖向反力设计值均为1100kN,D桩承担的竖向反力设计值为900kN。试问,通过承台形心至两腰边缘正交截面范围内板带的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780 B.880 C.920 D.940

考题 如图所示,某丙级建筑物有一柱下桩基础,采用8根沉管灌注桩,已知桩身设计直径d=377mm,桩身有效计算长度l=13.6m,桩中心距1.5m。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荷载有竖向力设计值F,弯矩设计值M和水平剪力设计值V。承台埋深1.5m,承台中间厚度为1.0m,其平面尺寸为见图5-31。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 假定F=3550kN,M=0,V=0时,复合基桩桩顶的反力设计值N=500kN,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设计值G=450kN。现要求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计算承台的弯矩,其弯矩设计值M最接近于(  )kN·m。A.1731 B.1744 C.1950 D.1997

考题 桩基设计确定桩数和布桩时,下述()是正确的。()A、采用传至承台底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B、相应抗力采用基桩或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C、采用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D、A+B

考题 柱下桩基承台的弯矩计算公式Mx=∑Niyi中,当考虑承台效应时,Ni不包括下列哪一部分荷载引起的竖向力?()A、上覆土自重B、承台自重C、上部结构传来荷载D、上覆土及承台自重

考题 对承台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基桩竖向反力设计值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

考题 对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进行抗震验算时,下述()不正确。()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B、单桩水平向承载力特征值可以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C、当承台周围回填土夯实度满足要求时,桩的水平承载力由桩与承台正面土共同承担D、当承台周围回填土夯实度满足要求时,桩的水平承载力由桩与承台正面土及承台底面与地基土间的摩擦力三者共同承担

考题 单选题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要求,下列关于桩基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组合与相应的抗力,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2012年真题]A 确定桩数和布桩时,应采用传至承台底面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基桩或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B 计算灌注桩桩基结构受压承载力时,应采用传至承台顶面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桩身混凝土抗力应采用抗压强度设计值C 计算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沉降时,应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D 计算水平地震作用、风载作用下的桩基水平位移时,应采用水平地震作用、风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考题 多选题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下列关于建筑桩基承台计算的说法,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3年真题]A当承台悬挑边有多排基桩形成多个斜截面时,应对每个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进行验算B轴心竖向力作用下桩基承台受桩冲切,冲切破坏锥体应采用自柱(墙)边或承台变阶处至相应桩顶边缘连线所构成的锥体C承台的受弯计算时,对于筏形承台,均可按局部弯矩作用进行计算D对于柱下条形承台梁的弯矩,可按弹性地基梁进行分析计算

考题 单选题确定群桩(桩数不小于4根)中复合基桩承载力设计值时,下述不正确的是()。A 对端承桩复合桩基,一般不考虑承台底土的作用效应B 当承台底面以下为可液化土时,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ηc2=0C 当距径比sa2/d6时,不考虑承台效应,取ηc2=0D 对采用后注浆灌注桩的承台,ηc2宜取低值

考题 单选题假定基桩的总侧阻力设计值为360kN,总端阻力设计值为120kN,承台底1/2承台宽的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qck为320kPa。考虑桩群—土—承台的相互作用效应,当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进行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计算时,R的计算结果最接近于(  )kN。A 890B 571C 377D 321

考题 单选题柱下桩基承台的弯矩计算公式Mx=∑Niyi中,当考虑承台效应时,Ni不包括下列哪一部分荷载引起的竖向力?()A 上覆土自重B 承台自重C 上部结构传来荷载D 上覆土及承台自重

考题 单选题桩基设计确定桩数和布桩时,下述()是正确的。()A 采用传至承台底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B 相应抗力采用基桩或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C 采用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D A+B

考题 单选题柱下桩基承台的弯矩计算公式中,当考虑承台效应时,不包括下列哪一部分荷载引起的竖向力?A 上覆土白重B 承台自重C 上部结构传来荷载D 上覆土及承台自重

考题 单选题某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为1200kN,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标准值为400kN,承台底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80kPa,承台面积控制系数为0.60,承台下均匀布置3根摩擦型桩,基桩承台效应系数为0.40,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一个选项?(  )[2013年真题]A 350kNB 375kNC 390kND 405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