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填空题
经观测,某时某地海拔高度10m和30m处的气温分别为297.8K和297.5K,则两个高度之间的大气稳定度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填空题经观测,某时某地海拔高度10m和30m处的气温分别为297.8K和297.5K,则两个高度之间的大气稳定度是()。” 相关考题
考题 随着大气温度和海拔高度升高,燃气轮机的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将()。A、增大B、减小C、维持不变D、非单调变化

考题 经观测,某时某地海拔高度10m和30m处的气温分别为 297.8K和 297.5K,则两个高度之间的大气稳定度是() A.稳定B.中性C.逆温D.不稳定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点源调查的内容包括()。A: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B: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以及排气筒底部的海拔高度C:排气筒有效高度D: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温度

考题 高层住宅观测气温资料。高度3m气温10℃,高度10m气温10.1℃,高度30m气温10.3℃,计算γ3-10层大气的气温直减率,并判断大气稳定度( )。A、-1.5℃/100m,稳定 B、1.5℃/100m,不稳定 C、-1.0℃/100m,不稳定 D、1.0℃/100m,稳定

考题 大气层结稳定度主要取决于()。A、能见度随高度的变化情况B、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情况C、风随高度的变化情况D、气温随高度的变化情况

考题 ()的说法是不确切的A、大气压力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B、大气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C、大气密度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D、大气湿度随着季节的不同而不同

考题 自动气象站某时正点和分钟气温均缺测,仅有人工观测的温度自记记录,该时气温应用内插法求得。

考题 当地大气压与当地海拔高度、气温有关,与空气湿度无关。

考题 大气稳定度与气温垂直递减率和()有着密切关系。

考题 太阳能资源量的决定因素有()。A、阳光照射角度B、大气温度C、大气散射D、海拔高度

考题 随着海拔高度升高,气温降低、气温年较差减小等,导致植被和土壤出现(),进而引起土地类型和利用方式随海拔高度而变化

考题 大气层结的稳定度主要取决于()。A、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情况B、大气湿度随高度的变化情况C、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情况D、以上都是

考题 经观测,某时某地海拔高度10m和30m处的气温分别为297.8K和297.5K,则两个高度之间的大气稳定度是()。

考题 某地地转风随高度增加向右偏转,继续随高度增加则向左偏转,则该地大气稳定度如何变化?

考题 某雷达站天线喇叭口海拔高度1km, 最低探测仰角0°,则根据测高公式,在标准大气条件下,雷达对230km和460km处气象目标的最低探测高度分别为()。A、3.11kmB、4.11kmC、12.45kmD、13.45km

考题 潜水艇甲的海拔高度为-50m,潜水艇乙的海拔高度比甲高出20m,则潜水艇乙的海拔高度是()。A、-20mB、-30mC、-70mD、30m

考题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气温下降,其递减率为海拔高度每增高100米,气温下降()摄氏度。A、6B、5C、0.6D、0.5

考题 下列哪项环境参数变化对联合循环性能不产生影响()。A、大气温度B、大气压力和海拔高度C、空气绝对湿度D、氧气含量

考题 填空题随着海拔高度升高,气温降低、气温年较差减小等,导致植被和土壤出现(),进而引起土地类型和利用方式随海拔高度而变化

考题 问答题计算题:某地在200米处气温为19.9℃,在1300米处气温为7.8℃。试求200~1300米气层中干空气块的大气稳定度。

考题 问答题某地地转风随高度增加向右偏转,继续随高度增加则向左偏转,则该地大气稳定度如何变化?

考题 单选题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气温下降,其递减率为海拔高度每增高100米,气温下降()摄氏度。A 6B 5C 0.6D 0.5

考题 单选题下列哪项环境参数变化对联合循环性能不产生影响()。A 大气温度B 大气压力和海拔高度C 空气绝对湿度D 氧气含量

考题 单选题某地的气温垂直减温率为14℃/km,则表示大气()A 很不稳定B 很稳定C 有利于积云发展D 湿度很大

考题 填空题大气稳定度与气温垂直递减率和()有着密切关系。

考题 多选题太阳能资源量的决定因素有()。A阳光照射角度B大气温度C大气散射D海拔高度

考题 判断题压高公式可表示海拔高度和大气压力之间的定量关系。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