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设拟测设AB的水平距离D0=18m,经水准测量得相邻桩之间的高差h=0.115m。精密丈量时所用钢尺的名义长度L0=30m,实际长度L=29.997m,膨胀系数α=1.25×10-5,检定钢尺时的温度t=20℃。求在4℃环境下测设时在地面上应量出的长度D。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问答题设拟测设AB的水平距离D0=18m,经水准测量得相邻桩之间的高差h=0.115m。精密丈量时所用钢尺的名义长度L0=30m,实际长度L=29.997m,膨胀系数α=1.25×10-5,检定钢尺时的温度t=20℃。求在4℃环境下测设时在地面上应量出的长度D。” 相关考题
考题 某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t=30+0.0025+1.25×10-5(t-20°)×30,用此钢尺丈量某一测段,得长度29.896m,两点间高差0.272m,测量时温度t=25.8°,则测段的水平距离为()。 A、29.900mB、29.896mC、30.000mD、29.892m

考题 已知钢尺检足场上两标志间距离L=149.864米,用一把名义长度l0=30米的受检钢尺去丈量得L`=149.9237米,求该钢尺的改正数?

考题 在地面上要测设一段D=84.200m的水平距离EF,用尺长方程式为lt=30+0.006+0.0000125×(t-20℃)×30m的钢尺施测,测设时的温度为28℃,施于钢尺的拉力与检定钢尺时的相同,EF两点的高差hEF=0.96m。试计算出在地面上需要量出多少长度?()A、86.180mB、94.190mC、84.180mD、83.190m

考题 测设的三项基本工作是( )。A.测设已知的高差、测设已知的水平角、测设已知的距离 B.测设已知的角度、测设已知的距离、测设已知的高差 C.测设已知的边长、测设已知的高程、测设已知的角度 D.测设已知的高程、测设已知的水平角、测设已知的水平距离

考题 拟测设距离D=49. 550m,两点间坡度均匀,高差为1.686m,丈量时的温度为27°C,所用的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t=30m+0. 004m+0. 0000125(t-20) X 30m,则测设时在地面上应量多少? A. 49. 546m B. 49. 571m C. 49. 531m D. 49. 568m

考题 拟测设距离D=49.550m,两点间坡度均匀,高差为l.686m,丈量时的温度为27℃,所用的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t=30m十0.004m+0.0000125(t-20)×30m,则测设时在地面上应量的距离为(  )。 A、49.531rn B、49.571m C、49.546m D、49.568m

考题 拟测设距离D=49. 550m,两点间坡度均匀,高差为1.686m,丈量时的温度为27°C,所用的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t=30m+0. 004m+0. 0000125(t-20) X 30m,则测设时在地面上应量多少? A. 49. 546m B. 49. 571m C. 49. 531m D. 49. 568m

考题 用名义长度为50m的钢尺量得AB距离为340.460m,丈量时的拉力等于标准拉力,温度为30℃,其尺长方程为L=50.000+0.003+0.0000125(t-20℃)×50,求AB的正确长度?

考题 设用30m钢尺丈量导线边AB的水平距离,往测8整尺,余长15.006m,返测8整尺,余长14.960m,计算丈量结果和丈量精度。

考题 已知两检尺桩间的实际距离D=320.005m,用名义长l0=30m的钢尺丈量结果为D`=320.117m,丈量时的温度t=+12℃,拉力为标准拉力,求钢尺在+12℃时的尺长方程式。

考题 在地面上欲测设一段水平距离AB,其设计长度为29.000m,所使用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t=[30+0.004+0.0000125(t-20℃)³30]m.测设时钢尺的工作温度为28℃,钢尺的拉力与检定时相同,概量后测得A、B两点间桩顶的高差h=+0.500m,试计算在地面上需要量出的实际长度。

考题 已知A1两桩间的水平距离为300.034m,某钢尺名义长为30m,在+10℃时使用标准拉力用该尺量得AB两桩间的水平距离为300mm,求钢尺在+20℃时的实际长度和尺长方程式。

考题 设用30米钢尺丈量MN点间的距离,丈量结果为D往=129.86m,返测:D返=129.90米,求钢尺丈量的相对误差。

考题 设拟测设AB的水平距离D0=18m,经水准测量得相邻桩之间的高差h=0.115m。精密丈量时所用钢尺的名义长度L0=30m,实际长度L=29.997m,膨胀系数α=1.25×10-5,检定钢尺时的温度t=20℃。求在4℃环境下测设时在地面上应量出的长度D。

考题 [背景材料]已知水平角、已知水平距离、已知高程的测设是测设的三项基本任务,请完成下列关于已知水平距离测设相关问题。钢尺端点对不准属于系统误差,丈量时应尽量认真操作。

考题 在地面上要测设一段84.200米的水平距离AB,用尺长议程式为:lt=30+0.0071+0.0000125×30×(t-20℃)的钢尺施测,作业时t=11℃,施于钢尺的拉力与栓定钢尺时相同,AB两点间高差为h=-0.096米,地面上需要量出()米。A、84.1581B、84.1896C、84.1841D、84.2013

考题 用钢尺采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距离时,通常()A、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B、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C、需要先定出一点,然后进行归化D、不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

考题 拟从A点沿AC方向的自然地面测设B点,使AB的水平距离为40m,所用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t=30+0.003+1.25×10-5×30×(t-20℃)m,测设时的温度为25℃,AB两点间的高差为1.0m,测设时应丈量AB的长度为()m。A、39.982B、39.994C、40.006D、40.018

考题 拟测设距离D=49.550m,两点间坡度均匀,高差为1.686m,丈量时的温度为27℃,所用的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t=30m+0.004m+0.0000125(t-20)×30m,则测设时在地面上应量多少?()A、49.546mB、49.571mC、49.531mD、49.568m

考题 用一盘名义长度50m,在拉力150N,气温+20℃,高差为0的条件下,检定长度为50.0150m的钢尺丈量某段距离得49.8325m,丈量时的拉力仍为150N,气温为+15℃两端点高差为0.67m,问此段距离实长多少?

考题 问答题已知A1两桩间的水平距离为300.034m,某钢尺名义长为30m,在+10℃时使用标准拉力用该尺量得AB两桩间的水平距离为300mm,求钢尺在+20℃时的实际长度和尺长方程式。

考题 问答题在地面上欲测设一段水平距离AB,其设计长度为29.000m,所使用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t=[30+0.004+0.0000125(t-20℃)³30]m.测设时钢尺的工作温度为28℃,钢尺的拉力与检定时相同,概量后测得A、B两点间桩顶的高差h=+0.500m,试计算在地面上需要量出的实际长度。

考题 单选题用钢尺采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距离时,通常()。A 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B 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C 需要先定出一点,然后进行归化D 不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

考题 单选题已知某名义长度30m的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30m+2.8mm+α(t-20℃)×30m,现用该尺在水平地面丈量得AB距离S′=75.000m,AB间的高差为1.5m,丈量时钢尺温度为31℃。则计算得AB距离的水平距离()。A 75.002mB 75.032mC 74.968mD 74.998m

考题 问答题已知两检尺桩间的实际距离D=320.005m,用名义长l0=30m的钢尺丈量结果为D`=320.117m,丈量时的温度t=+12℃,拉力为标准拉力,求钢尺在+12℃时的尺长方程式。

考题 单选题拟从A点沿AC方向的自然地面测设B点,使AB的水平距离为40m,所用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t=30+0.003+1.25×10-5×30×(t-20℃)m,测设时的温度为25℃,AB两点间的高差为1.0m,测设时应丈量AB的长度为()m。A 39.982B 39.994C 40.006D 40.018

考题 问答题用名义长度为50m的钢尺量得AB距离为340.460m,丈量时的拉力等于标准拉力,温度为30℃,其尺长方程为L=50.000+0.003+0.0000125(t-20℃)×50,求AB的正确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