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女,33岁。左乳肿块2个月。手术中切除活检,见肿瘤剖面较多乳腺导管的断端有黄白色膏样物质溢出。显微镜下:癌细胞分布于乳腺导管内,未突破基底膜并有坏死物质积聚于乳腺导管内。病理诊断应是()。
A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B

湿疹样乳腺癌

C

乳腺粉刺癌

D

乳腺黏液癌

E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女,33岁。左乳肿块2个月。手术中切除活检,见肿瘤剖面较多乳腺导管的断端有黄白色膏样物质溢出。显微镜下:癌细胞分布于乳腺导管内,未突破基底膜并有坏死物质积聚于乳腺导管内。病理诊断应是()。A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 湿疹样乳腺癌C 乳腺粉刺癌D 乳腺黏液癌E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相关考题
考题 患者,女,18岁。左乳外上象限见一黄豆大小肿块,质地坚韧,表面光滑,边缘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极易推动,挤压无乳头溢液。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乳腺囊性增生症B、乳腺纤维腺瘤C、乳腺癌D、乳腺导管扩张症E、急性乳腺炎

考题 患儿,女,出生6天。洗澡时发现左乳腺有一个蚕豆大小的肿块,轻挤压有白色液体流出,下述措施正确的是A、无须处理B、手术切除C、挤出液体D、挑、割肿块E、应用抗生素

考题 患者,女,26岁。左乳房发现肿块1年,无疼痛。查体:左乳外下象限可扪及2.5cm×1.5cm大小肿块,形如鸡卵,表面光滑,活动度好。应首先考虑的诊断为A、乳腺增生病B、乳腺纤维瘤C、乳房结核D、乳腺癌E、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考题 患者,女,50岁。左乳房发现肿块2个月。查体:左乳头抬高,左乳外上象限可扪及一个2cm×3cm大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平,边界不清,皮肤橘皮样变。应首先考虑的是A.乳腺癌B.乳房结核C.乳腺增生病D.乳腺纤维瘤E.乳管扩张症

考题 患者,女,24岁。有先天性乳头凹陷史。近1个月来发现右乳晕内侧有一直径约3cm肿块,局部疼痛不适,形态不规则,边界尚清,质地硬韧,挤压后可见白色脂汁样物质自乳头溢出,形成瘘管。应首先考虑的是A.乳晕部痈疖B.乳腺癌C.浆细胞性乳腺炎D.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E.乳房部漏管

考题 女性,42岁,偶尔发现左乳包块半月余,无自觉症状,未见增大。检查,左乳外上象限有一约2.0cm×1.5cm×1.5cm包块,质地硬、无压痛,与皮肤有轻度粘连,左液下可扪及直径1cm大小结节。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乳腺囊性增生病B、乳管内乳头状瘤C、乳房脓肿D、乳腺癌E、乳腺结核如:B超检查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块直径1.5cm,提示左乳肿块,乳癌可能。首先应进一步的检查是A、乳腺钼靶X线摄片检查B、结核菌素试验C、乳房包块穿刺活检D、乳房包块切除活检E、同位素扫描如:术中病理检查证实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是A、乳房部分切除术B、乳房单纯切除术C、简化乳癌切除术D、乳癌根治术E、同位素扫描

考题 30岁,女性,左乳外上象限一1cm×1cm肿块,质硬,细胞学检查见癌细胞。应采取手术为A.乳腺单纯切除术B.乳腺癌局部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C.乳腺癌根治术D.乳腺癌改良根治术E.乳腺癌姑息切除术

考题 保乳手术和放化疗综合治疗乳腺癌的适应证为( ) A、肿瘤≤3cmB、肿块在乳腺中央区C、有胶原脉管性病史D、乳腺肿瘤大小与乳腺大小比例合适E、既往有乳腺放疗史

考题 患者,女性,36岁。因左乳肿块周期性疼痛3个月就诊。查体:左乳外下象限有多个肿块,串珠状,质韧不硬,界限不清。考虑最可能的疾病是A、乳腺囊性增生病B、乳腺纤维腺瘤C、乳房脂肪瘤D、乳管扩张症E、乳腺癌

考题 患者女,38岁。左乳发现一无痛性肿块,约"黄豆"大小,质较软,可推动,挤压乳头时有血性液体流出,钼靶X线摄片检查未见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乳房囊性增生病B、乳癌C、乳管内乳头状瘤D、乳房纤维腺瘤E、乳房结核外科治疗应采取A、乳腺单小叶切除B、乳腺多小叶切除C、乳腺导管内切除D、乳腺区段切除术E、乳腺两个区段切除

考题 女,33岁。左乳肿块2个月。手术中切除活检,见肿瘤剖面较多乳腺导管的断端有黄白色膏样物质溢出。 显微镜下:癌细胞分布于乳腺导管内,未突破基底膜并有坏死物质积聚于乳腺导管内。病理诊断应是 A.乳腺粉刺癌 B.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C.乳头乳头湿疹样癌 D.乳腺黏液癌

考题 患者女,54岁,右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经典型)术后3年,右腋下淋巴结(0/18),ER及PR均阳性,CerbB-2阴性,术后内分泌治疗中。现发现左乳内上象限肿物1周,活动度差,粗针穿刺活检诊断为浸润性癌,左腋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行乳房切除及同侧腋下淋巴结清扫术。大体检查:左乳肿瘤形态不规则,3.9cm×3.1cm×2.8cm,边界不清,质硬,切面灰白色。确诊依据除外()。A、癌细胞体积较小,均匀一致,彼此之间缺乏黏附性B、癌细胞围绕正常乳腺导管呈同心圆样(靶环状)排列C、见到正常的乳腺导管D、癌细胞单个散在弥漫浸润于乳腺小叶外的纤维间质中E、癌细胞呈单行线状排列

考题 患者女,50岁,因“左乳肿物伴皮肤溃疡1个月”来诊。查体:左乳外上象限4cm×4cm×3cm肿物,伴皮肤溃疡;左侧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融合固定。乳腺肿物粗针穿刺活检:浸润性导管癌Ⅱ级;ER(-),PR(-),HER-2(+)。腋淋巴结细针穿刺活检:发现癌细胞。其他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学治疗后胸壁复发,治疗首选()。A、化学治疗B、放射治疗C、内分泌治疗D、靶向治疗E、手术切除

考题 女,33岁。左乳肿块2个月。手术中切除活检,见肿瘤剖面较多乳腺导管的断端有黄白色膏样物质溢出。显微镜下:癌细胞分布于乳腺导管内,未突破基底膜并有坏死物质积聚于乳腺导管内。病理诊断应是()。A、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湿疹样乳腺癌C、乳腺粉刺癌D、乳腺黏液癌E、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考题 女,46岁,左乳无痛性肿块20余天,左乳外上象限有一约4.0cm×3.0cm肿块,质硬、无压痛,边界不清,与皮肤有轻度粘连。左腋下可扪及直径1.5cm大小淋巴结,质硬,钼靶X线摄片示左乳外上高密度肿块,边缘有毛刺,肿块内密集针尖样钙化最佳的手术方式是().A、单纯乳房切除术B、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C、乳腺癌扩大根治术D、术前化疗后行改良根治术E、术前放疗后行根治术

考题 中年妇女见乳头溢血,且在乳晕部可触及小肿块,压迫肿块可见血性液体从乳头溢出,应首先考虑下列何病()A、乳腺囊性增生病B、乳腺癌C、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D、乳晕部感染E、粉刺性乳痈

考题 女性,38岁。左乳发现一无痛性肿块,约"黄豆"大小,质较软,可推动,挤压乳头时有血性液体流出,钼靶X线摄片检查未见异常。外科治疗应采取()A、乳腺单小叶切除B、乳腺多小叶切除C、乳腺导管内切除D、乳腺区段切除术E、乳腺两个区段切除

考题 女,22岁。发现左乳下方肿块,光滑无粘连,2个月来,肿块无明显增大,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钼靶示弥散沙粒样钙化,病理证实为重度不典型增生,部分为小叶原位癌,部分为浸润性小叶癌,最佳的治疗方案是()A、改良根治术B、乳腺单纯切除C、乳腺单纯切除+术后放疗D、乳腺区段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E、乳腺局部切除+十腋窝淋巴结清扫

考题 患者女,43岁,因“发现左乳肿物1个月”来诊。有明确的乳腺癌家族史。查体:左乳内上象限可触及肿物,约2cm×2cm,质中,活动度可;腋窝及锁骨上、下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左乳肿物穿刺活检:小叶原位癌。BRCA1突变。 最佳治疗为()。A、保乳术B、双侧乳腺切除+乳房重建术C、左乳肿物局部切除D、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E、放射治疗

考题 单选题女,22岁。发现左乳下方肿块,活动,光滑,与皮肤无粘连,2个月来,肿块无明显增大,腋窝淋巴结阴性,有乳癌家族史。乳腺钼靶示弥散沙粒样钙化,病理证实为重度不典型增生,部分为小叶原位癌,部分为浸润性小叶癌,最佳的治疗方案是()A 改良根治术B 乳腺单纯切除C 乳腺单纯切除+术后放疗D 乳腺区段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E 乳腺局部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38岁。左乳发现一无痛性肿块,约“黄豆”大小,质较软,可推动,挤压乳头时有血性液体流出,钼靶X线摄片检查未见异常。外科治疗应采取()A 乳腺单小叶切除B 乳腺多小叶切除C 乳腺导管内切除D 乳腺区段切除术E 乳腺两个区段切除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43岁,因“发现左乳肿物1个月”来诊。有明确的乳腺癌家族史。查体:左乳内上象限可触及肿物,约2cm×2cm,质中,活动度可;腋窝及锁骨上、下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左乳肿物穿刺活检:小叶原位癌。BRCA1突变。 最佳治疗为()。A 保乳术B 双侧乳腺切除+乳房重建术C 左乳肿物局部切除D 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E 放射治疗

考题 单选题女,22岁。发现左乳下方肿块,光滑无粘连,2个月来,肿块无明显增大,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钼靶示弥散沙粒样钙化,病理证实为重度不典型增生,部分为小叶原位癌,部分为浸润性小叶癌,最佳的治疗方案是()A 改良根治术B 乳腺单纯切除C 乳腺单纯切除+术后放疗D 乳腺区段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E 乳腺局部切除+十腋窝淋巴结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