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在主井发生淹井事故后,如何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问答题在主井发生淹井事故后,如何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相关考题
考题 淹井事故应急预案是针对淹井的紧急情况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矿山淹井事故应急管理的理念强调的“预防”,就是防止事故发生。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淹井事故发生后,带班的矿领导立即通过井下固定电话报告指挥部。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淹井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点的现场人员首先要立即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当发现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可能引发淹井时,应当如何处理?

考题 某施工单位中标承建一矿井的风井井筒及井下相关巷道工程。井筒净直径5.5m,全深450m。根据该井筒地质检查钻孔所提供的地质资料表明:并筒穿越的岩层多数为厚层泥岩,其中央杂少量薄层砂质泥岩。井筒在深205~230m穿过两条落差小于5m的断层,断层的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预计涌水量4m3/h。该风井井筒工业广场地面较平坦。资料表明该地区历史最高洪水位为+501.5m,最近10年最高洪水位为+500.5m。施工单位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了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井筒的防治水方案如下:(1)考虑到预计涌水量较小,井筒施工排水采用了风动潜水泵加吊桶排水。(2)为防止地面洪水,井筒临时锁口标高按高于近10年的最高洪水位考虑,确定为+500.6m。施工期间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l:井筒施工到井深160m时突遇断层出水,涌水量达40m3/h,发生了淹井事故。 事件2:巷道施工期间钻孔探水时,由于钻孔设施问题和操作使用不当,发生了突水事故,影响了工期。 事件3:在工程即将完工时,恰逢雨季连续暴雨,加之附近山洪暴发,导致工业广场积水,水位高度达到+500.8m,致使积水迅速超过井口灌入矿井,发生了淹井事故,所幸并下人员及时撤离,未造成伤亡。 ?1.施工单位井筒施工组织设计防治水方案存在哪些问题?说明正确做法。 ?2.井筒施工期间突遇断层发生淹井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根据案例中所述事故,简述防止发生淹井事故的安全管理措施有哪些? ?4.淹井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淹井事故隐患未及时发现并排除,试简述淹井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主要内容。

考题 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 风,井田中央布置了 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净直径 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 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 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沙,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 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施工;在与风井贯通 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了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 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问题 (1)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矿井应采用哪种施工方案? (2)本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哪个单位负责编制? (3)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包括哪些? (4)在主井发生淹井事故后,如何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考题 (二) 【背景资料】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风井位于井田东部边界,主井装载系统位于副井运输水平上方,主、副井井筒深度基本相同,副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及硐室布置如图1所示。矿井施工组织安排主井先于副井3个月开工,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短路贯通后,主井改为临时罐笼提升,副井进行永久装备,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如图2所示。 【问题】 1.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线路如何安排?贯通点选择在何处? 2.主、副井同时到底后,应如何组织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 3.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矿井施工组织安排的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有何不当之处?如何调整? 4.主井井筒表土段施工时发生工期延误3个月,如果后续并筒施工进度不变,应如何安排才能保证原施工组织受影响最小?

考题 背景资料: 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风,井田中央布置了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净直径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沙,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施工;在与风井贯通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了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2.问题 (1)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矿井应采用哪种施工方案? (2)本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哪个单位负责编制? (3)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包括哪些? (4)在主井发生淹井事故后,如何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考题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风井位于井田东部边界,主井装载系统位于副井运输水平上方,主、副井井筒深度基本相同,副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及硐室布置如图1所示。矿井施工组织安排主井先于副井3个月开工,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短路贯通后,主井改为临时罐笼提升,副井进行永久装备,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如图2所示。? 问题? 1.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线路如何安排?贯通点选择在何处?? 2.主、副井同时到底后,应如何组织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 3.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矿井施工组织安排的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有何不当之处?如何调整?? 4.主井井筒表土段施工时发生工期延误3个月,如果后续井筒施工进度不变,应如何安排才能保证原施工组织受影响最小??

考题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风井位于井田东部边界,主井装载系统位于副井运输水平上方,主、副井井筒深 度基本相同,副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及硐室布置如图1所示。矿井施工组织安排主井先于副井3个月开工,箕斗装 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短路贯通后,主井改为临时罐笼提升,副井进行永久装备,井 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如图2所示。 【问题】 1.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线路如何安排?贯通点选择在何处? 2.主、副井同时到底后,应如何组织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 3.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矿井施工组织安排的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有何不当之处?如何调整? 4.主井井筒表土段施工时发生工期延误3个月,如果后续井筒施工进度不变,应如何安排才能保证原施工组织 受影响最小?

考题 某矿山工程公司中标承建一矿井工程,该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Mt/a,共设有3个立井井筒,主井净直径5.5m, 深度450m;副井净直径6.5m,深度470m;中央风井净直径5.0m,深度425m;风井井底水平高于主副井井底水平25m。矿井主井箕斗装载硐室采用上提结构。该矿井施工方案是主井先开工,风井落后2个月开工,副井采用永久井架凿井, 落后3个月开工,箕斗装载硐室与井筒同时施工,计划3个月井筒到底进行贯通后全面开展井底车场巷道的施工,井底车 场巷道施工网络计划如图所示。图中箭线上方英文字母为工序名称,括号内数值为每天的费用(单位:万元),箭线下 方为工作正常时间,括号内为最短时间(单位:天)。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主井井筒进行工作面治水,延误工期3个月,施工队及时调整了施工安排,确保了主井井筒与在 预定的时间完成,并与副井和风井贯通。井筒贯通后,主井改为临时罐笼提升,可满足井下6个施工队的掘进需要,其中 矿井关键线路施工队伍2个。在井底车场施工5个月(150天)后,业主要求加快施工进度,希望能够提前30天完成井底 车场的施工。 【问题】 1.由于主井井筒进行治水而延误工期,施工单位是如何进行调整的? 2.矿井过渡期改绞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井底车场施工期是多少天?施工队伍应当如何安排? 4.业主要求提前30天完成井底车场的施工,如何调整才能使增加的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多少?

考题 当发生水灾,副、主井无法提绞时,井下人员应如何升井()A、从风井、副井梯子间升井B、往井下标高高的巷道跑C、静静等待副井或主井恢复提绞

考题 煤层底板水水害往往会造成淹井事故。

考题 煤层底板水水害一般不会造成淹井事故。

考题 修井作业时发现地层压力异常时,发现溢流、井涌、井漏时,应()向有关部门汇报。A、关井求压B、及时调整修井液密度C、及时压井D、压漏后再堵

考题 煤层底板水害往往会造成淹井事故

考题 问答题在主井发生淹井事故后,如何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考题 问答题受主井涌水的影响,主井施工安排应做哪些调整?调整后施工难易程度有何变化?怎样安排施工程序使总工期少受或不受影响?

考题 问答题项目部应如何调整施工进度计划(表4)中施工内容的工作时间?为什么说该施工安排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考题 问答题背景:某施工单位承担一井底车场的施工任务,计划工期12个月,从主、副井贯通后开始计算工期。实际施工中,主井由于涌水大出现淹井,导致主井工期延误4个月。根据业主的意见,井底车场施工从副井到底完成改绞后开始计算工期,原定工期不变。施工中,由于通风能力不足,施工单位比原计划少安排3个工作面,直到主井到底形成通风回路才进行全面施工,这时已延误工期3个月,因通风系统困难多支出50万元。为了按预定的工期完成任务,施工单位增开了临时巷道,增加工作面展开剩余工程的施工。为了增开临时巷道,施工单位安排一掘进队用时25天,支出了100万元。最终按预定工期完成了施工任务。 针对业主的意见,施工单位应如何应对?

考题 问答题问题:受主井涌水的影响,主井施工安排应做哪些调整?调整后施工难易程度有何变化?怎样安排施工程序使总工期少受或不受影响?

考题 问答题背景: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风,井田中央布置了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直径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沙,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施工;在与风井贯通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了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在主井发生淹井事故后,如何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考题 问答题为保证主、副井两井同时到底,施工单位应如何调整主井井筒的施工组织方案?

考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担一井底车场的施工任务,计划工期 12 个月,从主、副井贯通后开始计算工期。实际施工中,主井由于涌水大出现淹井,导致工期延误4个月。根据业主的意见,井底车场施工从副井到底完成改绞后开始计算工期,原定工期不变,施工单位提出不同意见。施工中,由于通风能力不足, 施工单位比原计划安排少开3个工作面,直到主井到底形成通风回路才进行全面施工,这时已经延误工期3 个月。为了按预定的工期完成任务,施工单位增开了临时巷道,增加工作面展开剩余工程的施工,最终按预定工期完成了施工任务。问题:1)受主井淹井的影响,主井施工安排应做哪些调整?怎样安排施工程序使总工期少受或不受影响?调整后施工难易程度有何变化? 2)针对业主的意见,施工单位应如何应对?3)施工单位出现工期延误的原因是什么?责任应当由谁承担?4)施工单位按计划完成了预定的任务,能否向业主进行索赔?索赔内容是什么?

考题 问答题4.矿井工业广场积水灌入矿井,所发生的淹井事故是否可定为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事故?说明理由。

考题 单选题风井施工迟早,以不影响井巷工程建井总工期为原则。通常,安排风井()比较合理A 比主、副井提前开工B 与主、副井完成后开工C 不比主井或副井早开工D 与主、副井同时开工

考题 问答题发生溢流后及时关井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