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填空题
观测时或观测前有降水,但降水恰在正点(02、08、14、20)或正点之前停止应(),补测的降水量记在()。根据《GD-01Ⅲ》3.12.2.⑴的规定,这种情况下,允许()。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填空题观测时或观测前有降水,但降水恰在正点(02、08、14、20)或正点之前停止应(),补测的降水量记在()。根据《GD-01Ⅲ》3.12.2.⑴的规定,这种情况下,允许()。” 相关考题
考题 自动观测定时数据有缺测时,基准站用()代替;其他站一般时次不进行补测,仅在02、08、14、20时4个定时和规定编发气象观测报告的时次,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记录缺测时,用现有人工观测仪器或通风干湿表、轻便风向风速表等在正点后10分钟内进行补测;超过10分钟时不进行补测,该时数据按缺测处理。

考题 降水现象停止后,因翻斗雨量传感器翻斗滞后产生降水量,如果滞后时间超过2个小时,应(),以保证上传文件的正确。A、及时修改Z文件中的降水量B、日末在日数据维护中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C、正点后在日数据维护中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D、正点后及时启动OSSMO的定时观测,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

考题 08时降水量观测时和观测前无降水,但降水量观测之后至08时正点前有降水,并延续至08时以后,例如:755-916,这种情况下()。A、在08时正点补测降水量B、不用补测降水量C、补测或不补测均可D、是否补测由观测员自定

考题 为使天气现象栏的记录与降水量的记录配合一致,20时降水量观测时和观测前如无降水,而在其后至20时正点之间有降水,应于20时正点补测一次降水量。

考题 起止时分缺测,但各时段降水量记录完整者,“起止时分”栏填降水开始以前和结束以后正点分段观测的时间,但只记()不记分钟。A、小时B、日C、秒D、月

考题 MOI中,关于降水在正点观测编报界面中的开放及统计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8时只开放12小时降水输入B、14时和20时只开放6小时降水输入C、其它时次6小时降水输入和12小时降水输入均开放D、正点观测编报中的降水统计分为挂接雨量计(自动)和未挂接雨量计(人工)两部分

考题 观测时或观测前有降水,但降水恰在正点(02、08、14、20)或正点之前停止,则()。A、应进行补测,补测的降水量记在该时的RR栏B、应进行补测,补测的降水量记在下一时刻的RR栏

考题 自动观测定时数据有缺测时,基准站用()代替;其他站一般时次不进行补测,仅在02、08、14、20时4个定时和规定编发气象观测报告的时次,()、()、()、()、()、()记录缺测时,用现有人工观测仪器或()、()等在正点后()分钟内进行补测;超过()分钟时不进行补测,该时数据按()处理。

考题 目前自动观测降水量异常,需要人工干预操作时,只要在每个正点处理正确分钟和小时降水量,即可保证MDOS入库的小时和分钟降水量均正确。

考题 因调试翻斗雨量传感器造成自动气象站多采样,应(),以保证上传文件的正确。A、及时修改Z文件中的降水量B、正点后及时启动OSSMO的定时观测,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C、正点后在日数据维护中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D、日末在日数据维护中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

考题 定时降水量的观测时间是()。A、02时B、05时C、08时D、14时E、20时

考题 观测时或观测前有降水,但降水恰在正点(02、08、14、20)或正点之前停止应(),补测的降水量记在()。根据《GD-01Ⅲ》3.12.2.⑴的规定,这种情况下,允许()。

考题 20时降水量观测时和观测前无降水,而其后至20时正点之间(包括延续至次日)有降水;或20时观测时和观测前有降水,但降水恰在20时正点或正点之前终止。遇有以上两种情况时,应于(),使天气现象与降水记录相配合。

考题 为使天气现象栏的记录与降水量的记录配合一致,(),();(),()应于20时正点补测一次降水量。

考题 特殊情况如临近正点,补测降水量时,降水量记载与相关降水量编报的矛盾应以定时气候观测的记录为准,并在值班日记中说明。

考题 多选题定时降水量的观测时间是()。A02时B05时C08时D14时E20时

考题 单选题因调试翻斗雨量传感器造成自动气象站多采样,应(),以保证上传文件的正确。A 及时修改Z文件中的降水量B 正点后及时启动OSSMO的定时观测,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C 正点后在日数据维护中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D 日末在日数据维护中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

考题 判断题为使天气现象栏的记录与降水量的记录配合一致,20时降水量观测时和观测前如无降水,而在其后至20时正点之间有降水,应于20时正点补测一次降水量。A 对B 错

考题 填空题为使天气现象栏的记录与降水量的记录配合一致,(),();(),()应于20时正点补测一次降水量。

考题 单选题某日20时观测前和观测时有降水,降水量观测之后,在1959降水停止,而后2005降水又重新开始。这时()。A 不必进行补测待次日一并处理。B 应在正点补测一次降水量,仅作编报用。C 是否补测降水量由观测员自行确定。D 应在20时正点补测一次降水量,记入当日20时降水量栏。

考题 单选题起止时分缺测,但各时段降水量记录完整者,“起止时分”栏填降水开始以前和结束以后正点分段观测的时间,但只记()不记分钟。A 小时B 日C 秒D 月

考题 判断题特殊情况如临近正点,补测降水量时,降水量记载与相关降水量编报的矛盾应以定时气候观测的记录为准,并在值班日记中说明。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降水现象停止后,因翻斗雨量传感器翻斗滞后产生降水量,如果滞后时间超过2个小时,应(),以保证上传文件的正确。A 及时修改Z文件中的降水量B 日末在日数据维护中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C 正点后在日数据维护中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D 正点后及时启动OSSMO的定时观测,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

考题 多选题08时降水量观测时和观测前无降水,但降水量观测之后至08时正点前有降水,并延续至08时以后,例如:755-916,这种情况下()。A在08时正点补测降水量B不用补测降水量C补测或不补测均可D是否补测由观测员自定

考题 填空题自动观测定时数据有缺测时,基准站用()代替;其他站一般时次不进行补测,仅在02、08、14、20时4个定时和规定编发气象观测报告的时次,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记录缺测时,用现有人工观测仪器或通风干湿表、轻便风向风速表等在正点后10分钟内进行补测;超过10分钟时不进行补测,该时数据按缺测处理。

考题 单选题观测时或观测前有降水,但降水恰在正点(02、08、14、20)或正点之前停止,则()。A 应进行补测,补测的降水量记在该时的RR栏B 应进行补测,补测的降水量记在下一时刻的RR栏

考题 多选题MOI中,关于降水在正点观测编报界面中的开放及统计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8时只开放12小时降水输入B14时和20时只开放6小时降水输入C其它时次6小时降水输入和12小时降水输入均开放D正点观测编报中的降水统计分为挂接雨量计(自动)和未挂接雨量计(人工)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