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根本上感觉不足。”此处省略的三个词分别是()。
A

器物制度文化

B

器物文化制度

C

文化制度器物

D

制度文化器物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题干中所引梁启超先生的观点,谈的就是中国人自晚晴的半个世纪的救亡图存的实践中由浅入深地认识到自身在器物、制度、文化上与西方世界存在着差距。这五十年间的“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正是中国人认识自身不足而发起的运动。故本题选择A项。
更多 “单选题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根本上感觉不足。”此处省略的三个词分别是()。A 器物制度文化B 器物文化制度C 文化制度器物D 制度文化器物” 相关考题
考题 “五四”以后中国史学的研究取得许多成果。梁启超在其研究领域对中国史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著作不属于梁启超的是( )。A.《中国史叙论》 B.《清代学术概论》 C.《中国史纲》 D.《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考题 古希腊阿波罗神庙门柱上刻着的德尔菲神谕是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这句话主要是指()A、知道自己姓甚名谁B、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C、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责任、人生价值D、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人生道路

考题 梁启超对“新文体”的解释,出自于他的()一书。A、《少年中国说》B、《清代学术概论》C、《夏威夷游记》D、《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考题 梁启超倡导文学革新的理论核心是“新民说”,代表作是()。A、《少年中国说》B、《清代学术概论》C、《夏威夷游记》D、《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考题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上感觉不足。”面对以上不足,中国人开展的探索分别有()①洋务运动②辛亥革命③新文化运动④五四运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考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 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五十年来中国政治诚然并无进化,但国民的自觉政治意识即民族建国精神和民主精神日益鲜明、扩大,而旧势力不过是旧时代的幽魂。一二十年的猖獗,势所难免,……经过一番后,政治上的新时代,自然会产生出来。 你是否赞同梁启超“五十年来中国政治诚然并无进化”的观点?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考题 1922年4月,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的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觉悟,一方面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改进这些不足,所进行的努力有()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运动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考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 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五十年来中国政治诚然并无进化,但国民的自觉政治意识即民族建国精神和民主精神日益鲜明、扩大,而旧势力不过是旧时代的幽魂。一二十年的猖獗,势所难免,……经过一番后,政治上的新时代,自然会产生出来。 一二十年后,中国是否产生了“政治上的新时代”?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考题 梁启超说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D、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考题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是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A、妇女B、外邦人C、成年男性公民D、奴隶

考题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有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部分人”是()A、妇女B、外邦人C、公民D、奴隶

考题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中可能的是本邦的() ①妇女 ②外邦人 ③全体公民 ④奴隶 ⑤奴隶主阶级A、①③⑤B、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⑤

考题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A、妇女B、外邦人C、奴隶D、全体公民

考题 梁启超认为中国人科学进步有三期,不包含以下哪一个?()A、器物上感觉不足B、制度上感觉不足C、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D、能力上感觉不足

考题 ()翻译的《天演论》中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中国人民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孙中山

考题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近代概论》一书中,从文化的三个递进层次十分精辟地概括了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近代中国思想认识的发展进程,这三个层次是:()。A、器物B、制度C、哲学D、文化

考题 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写道:“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以下观点与梁启超的认识相符的是()A、辛亥革命取得了彻底成功B、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革命成功的前提C、近代化的决定因素是人格的觉醒D、全面性的结构变革是近代化的必由之路

考题 儿童病人尿道下裂最佳分期手术年龄是( )A、第一期周岁,第二期6岁B、第一期2岁。第二期7岁C、第一期3岁,第二期6岁D、第一期3岁,第二期7岁E、第一期4岁,第二期6岁

考题 材料一:清政府限制国内商民出海贸易。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海贸易后,规定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备海口的“商民人等有欲出洋贸易者,呈明地方官,登记姓名,取具保结,给发执照。将船身烙号刊名,令守口官弁查验,准其出入贸易”,但是只‘许令承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康熙五十六年(1717)定例:“出洋贸易人民,三年之内,准其回籍,三年不归,不准再回原籍。” 清政府限制出口商品的品种和数量。康熙四十七年(1708),“禁商贩来出洋”。五十九年(1720)规定:“沿海各省出洋商船,炮械军器概行禁止携带。”乾隆二十四年(1759),“禁丝筋贩卖出洋”。 其他如火药、硝磺、铁器、大黄、绸缎、茶叶、书籍等商品也在限制之列。 材料二:随着世界市场的开拓,欧洲的经济发展愈以加快。18世纪在美国开始了技术革新和产业重组的浪潮,工业革命由此展开。工业革命不仅在空间上逐渐扩散,而且波澜起伏、连续不断。工业革命造成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改变了整个世界。 ——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第9课前言 材料三:粱启起在1923年2月发表的《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了……” 材料四:二战以后,为了争夺市场,各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1.组织参与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2.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3.积极参与世界性统一市场内的竞争。 据材科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三种方式中的具体措施。

考题 单选题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写道:“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以下观点与梁启超的认识相符的是()A 辛亥革命取得了彻底成功B 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革命成功的前提C 近代化的决定因素是人格的觉醒D 全面性的结构变革是近代化的必由之路

考题 单选题儿童病人尿道下裂最佳分期手术年龄是( )A 第一期周岁,第二期6岁B 第一期2岁。第二期7岁C 第一期3岁,第二期6岁D 第一期3岁,第二期7岁E 第一期4岁,第二期6岁

考题 单选题梁启超对“新文体”的解释,出自于他的()一书。A 《少年中国说》B 《清代学术概论》C 《夏威夷游记》D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考题 单选题()翻译的《天演论》中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中国人民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A 康有为B 梁启超C 严复D 孙中山

考题 多选题梁启超,字卓如,号沧江,饮冰室主人,在变法失败后,他流亡海外,发表了大量的政论、专著和诗文,在他后期就著有(  )。A《异哉国体问题者》B《墨子校释》C《清代学术概论》D《中国历史研究法》E《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考题 单选题梁启超认为中国人科学进步有三期,不包含以下哪一个?()A 器物上感觉不足B 制度上感觉不足C 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D 能力上感觉不足

考题 多选题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近代概论》一书中,从文化的三个递进层次十分精辟地概括了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近代中国思想认识的发展进程,这三个层次是:()。A器物B制度C哲学D文化

考题 单选题梁启超倡导文学革新的理论核心是“新民说”,代表作是()。A 《少年中国说》B 《清代学术概论》C 《夏威夷游记》D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