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某企业签订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合同,2019年4月进口料件到岸价格折合人民币400万元,当月将部分完工产品出口,FOB价折合人民币500万元。该企业进料加工计划分配率为65%,完工产品内销时适用的增值税征税率为13%,退税率为10%。按照实耗法计算,该企业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是(  )万元。
A

1.52

B

4.66

C

5.25

D

9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当期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500×65%=325(万元);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500-325)×(13%-10%)=5.25(万元)。
更多 “单选题某企业签订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合同,2019年4月进口料件到岸价格折合人民币400万元,当月将部分完工产品出口,FOB价折合人民币500万元。该企业进料加工计划分配率为65%,完工产品内销时适用的增值税征税率为13%,退税率为10%。按照实耗法计算,该企业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是(  )万元。A 1.52B 4.66C 5.25D 9” 相关考题
考题 生产企业出口应纳增值税货物“免、抵、退”税额中的“免、抵”税额计算的正确公式有( )。A.用国内料件生产出口产品,免、抵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税率-已退税额B.用国内料件生产出口产品,免、抵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税率C.以进料加工方式出口货物的,免、抵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的计税价格)×退税率-已退税额D.以进料加工方式出口货物的,免、抵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海关核销进口料件组成的计税价格)×退税率

考题 某外贸公司当月采用进料加工复出口方式进口免税原材料一批,CIF价格为100万元,以120万元销售给国内某工厂加工复出口产品,当月加工完毕后回购,不含税价款15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月该批产品全部出口,FOB价格为200万元。原材料、产品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3%,产品出口退税率为11%。根据上述资料,该外贸公司出口货物退税额为()元。 A.88000B.220000C.165000D.33000

考题 某外贸公司当月采用进料加工复出口方式进口免税原材料一批,CIF价格为100万元,委托国内某工厂加工复出口产品,支付辅助材料款565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月加工完毕后回购,支付加工费1130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月该批产品全部加工完毕,收回后全部出口,FOB价格为200万元。原材料、产品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3%,产品出口退税率为11%,辅助材料出口退税率为13%。根据上述资料,该外贸公司出口货物退税额为()元。A.16500B.18645C.220000D.17500

考题 进口设备的到岸价格是(). A、FOB价+进+口关税B、FOB价+海外运费关税C、到岸价格+海外保险费D、FOB价+海外运费+海外保险费

考题 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的出口货物全部为加工贸易出口,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和退税率分别为17%和15%,2002年1月开始执行“免、抵、退”税政策,按取得退税机关审批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审批表》核算免抵退税,2003年1月一3月有关财务资料和发生的业务如下:1、2003年1月,外购原材料—辅料1000万元,验收入库,取得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170万元;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折合人民币400万元验收入库,款项均未支付;上期留抵进项税额为10万元。2、2003年1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200万元;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出口销售收入折合人民币600万元(FOB,忽略佣金,下同);来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工缴费收入折合人民币100万元,上述款项均未收到。3、2003年2月16日,收到退税机关出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一份,注明按购进法批准免税核销进口料件组成过税价格400万元,“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8万元,“免抵退税额抵减额”60万元;2003年2月,未发生其他涉税业务。4、2003年3月15日,将退税单证及信息已齐全的600万元1月份的出口货物向退税机关申报免抵退税,并于当月取得退税机关审批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审批表》。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550万元款项全部收到。

考题 对进料加工贸易进口料件要按每期进料加工贸易复出口销售和( )计算“免税核销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向主管国税机关申请开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在进口货物海关核销后开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确定进料加工“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A.实际分配率B.计划分配率C.指定分配率D.平均分配率

考题 甲企业为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6月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1)外购原材料燃料以及电力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为800万元,增值税税额104万元,职工食堂使用其中的2%。   (2)外购服务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增值税42万元。   (3)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到岸价格折合人民币800万元,进料加工出口货物离岸价格折合人民币1425万元。   (4)内销货物和服务的销项税为109万元。   已知:增值税税率13%,退税率13%,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采用实耗法确定计税价格,计划分配率为60%。上月留抵税额22.8万元。当月取得的相关凭证符合税法规定。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关于甲企业经营业务的税务处理正确的是( )。 A.当月免抵退税额0万元 B.当月免抵税额16.38万元 C.当月应退税款16.38万元 D.当月应退税款74.1万元

考题 2019年5月A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口货物,海关审定的关税完税价格为500万元,关税税率10%,海关代征了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取得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保税进口料件一批,到岸价格400万元,海关暂免征税予以放行,从国内市场购进原材料支付的价款为140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为182万元。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出口离岸价为1000万元人民币。内销货物的销售额为1200万元(不含税)。该企业出口货物适用“免抵退”税的税收政策,上期留抵税额50万元。 (该企业按“实耗法”计算保税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进料加工计划分配率为23%;假定上述货物内销时均适用13%的增值税税率,出口退税率为10%) 要求: (1)计算当期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 (2)计算当期销项税额。 (3)计算当期应退税额。 (4)计算当期免抵税额或留抵税额。

考题 甲企业为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6月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1)外购原材料燃料以及电力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为800万元,增值税税额104万元,职工食堂使用其中的2%。   (2)外购服务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增值税42万元。   (3)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到岸价格折合人民币800万元,进料加工出口货物离岸价格折合人民币1425万元。   (4)内销货物和服务的销项税为109万元。   已知:增值税税率13%,退税率13%,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采用实耗法确定计税价格,计划分配率为60%。上月留抵税额22.8万元。当月取得的相关凭证符合税法规定。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甲企业6月份应纳增值税( )万元。A.-34.92 B.-14.2 C.-12.12 D.-57.72

考题 甲公司是专营进料加工的外商投资企业,该公司设在武汉,海关经营企业分类为B类。2007年6月该投资企业委托南京某进出口公司与韩国某企业签订一批原材料的进口合同,合同金额为800万美元,该批货物属于允许加工类商品。合同中已规定,40%进口料件加工成品内销,60%加工成品销往韩国,料件在7月底在上海入境。10月份该企业与韩国企业签订了加工成品出口合同,货物在杭州湾装船出 境,出口日期为11月底。 根据以上所述,从以下各题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 以下各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40%进口料件按“一般贸易”贸易方式填报报关单,60%进口料件按“进料对口”填报 B.进口料件全部按“进料对口”方式填报报关单 C.进口料件全部按“一般贸易”方式填报报关单 D. 40%进口料件按“进料料件内销”贸易方式填报报关单,60%进口料件按“进料对口”填报

考题 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其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税依据是( )。 A.按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扣除出口货物所含的海关保税进口料件的金额后确定 B.出口货物的实际离岸价 C.出口货物的到岸价格 D.按出口货物的到岸价扣除出口货物所含的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的金额后确定

考题 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其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税依据是( )。A.出口货物的实际离岸价(FOB) B.按出口货物的离岸价(FOB)扣除出口货物所耗用的海关保税进口料件的金额后确定 C.按出口货物的离岸价(FOB)扣除出口货物所购进的海关保税进口料件的金额后确定 D.出口货物的到岸价

考题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劳务(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除外)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为出口货物劳务的()。 A、实际离岸价(FOB)B、实际到岸价(CIF)C、国内销售价格

考题 外贸企业从事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税务机关在计算抵扣进口料件税额时,一律按复出口货物的退税率计算抵扣。

考题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包括()。A、货物到岸价B、海关实征的关税C、海关实征的增值税D、海关实征的消费税

考题 购进法下,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为当期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

考题 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按出口货物的到岸价(CIF)扣除出口货物所含的海关保税进口料件的金额后确定。

考题 单选题生产企业增值税退(免)税计税依据中,说法有误的是()。A 任何情况下出口货物劳务,主管税务机关无权核定实际离岸价B 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计税依据为(出口FOB货值-保税进口料件货值)*退税率C 出口货物劳务实际离岸价应以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格为准D 海关保税进口料件,是指海关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监管的出口企业从境外和特殊区域等进口的料件

考题 判断题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按出口货物的到岸价(CIF)扣除出口货物所含的海关保税进口料件的金额后确定。A 对B 错

考题 多选题外贸企业从事的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业务,如果采取作价销售方式,那么在申报退税时,应按以下哪种方式计算抵扣进口料件的税额()A进口料件征税税率小于或等于复出口货物退税税率的,按复出口货物的退税税率计算抵扣B进口料件征税税率小于或等于复出口货物退税税率的,按进口料件征税税率计算抵扣C进口料件征税税率大于复出口货物退税税率的,按复出口货物的退税税率计算抵扣D进口料件征税税率大于复出口货物退税税率的,按进口料件征税税率计算抵扣

考题 单选题某企业签订进料加工复出口合同,5月,进口料件到岸价格折合人民币300万元,海关征收关税18万元,当月将部分完工产品出口,FOB价折合人民币400万元。该企业计划分配率为60%,征税率17%,退税率16%。则采用实耗法计算的该出口业务当期做进项税额转入外销成本的金额为()。A 0.8万元B 1.2万元C 1.6万元D 2万元

考题 单选题位于市区的某生产企业(具有出口经营权)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5月出口自产产品,进料加工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为1250万元人民币,内销货物取得不含税收入200万元人民币,当月发生的进项税额为80万元人民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且在当月抵扣进项税)。进料加工业务保税进口料件一批,组成计税价格为600万元人民币,海关暂免征税予以放行。假设该企业无上期留抵税额,增值税征税率为13%,出口退税率为9%,该企业采用“实耗法”核算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计划分配率为60%。则当期免抵税额为( )万元。A 45B 34C 11D 20

考题 多选题下列关于关税完税价格的表述,正确的有()。A加工企业内销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或者副产品,以海关审查确定的内销价格作为完税价格B租赁方式进口的留购货物,应以该同类货物进口时到岸价格作为完税价格C接受捐赠进口的货物如有类似货物成交价格的,应按一般进口货物估价办法的规定估定完税价格D进口时应当征税的进料加工进口料件,以该料件申报进口时的成交价为基础确定完税价格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进口关税完税价格的表述,正确的是()。A 内销进料加工进口料件,以料件原进口成交价格为基础审定完税价格B 转让进口的免税旧货物,以原入境的到岸价格为完税价格C 准予暂时进口的施工机械,以海关审定的留购价格为完税价格D 运往境外加工的货物,应以加工后入境时的到岸价格为完税价格

考题 单选题某企业签订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合同,2019年4月进口料件到岸价格折合人民币400万元,当月将部分完工产品出口,FOB价折合人民币500万元。该企业进料加工计划分配率为65%,完工产品内销时适用的增值税征税率为13%,退税率为10%。按照实耗法计算,该企业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是(  )万元。A 1.52B 4.66C 5.25D 9

考题 单选题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其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税依据是(  )。A 出口货物的实际离岸价(FOB)B 按出口货物的离岸价(FOB)扣除出口货物所含的海关保税进口料件的金额后确定C 按出口货物的离岸价(FOB)扣除出口货物所含的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的金额后确定D 出口货物的到岸价

考题 多选题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包括()。A货物到岸价B海关实征的关税C海关实征的增值税D海关实征的消费税

考题 单选题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劳务(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除外)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为出口货物劳务的()。A 实际离岸价(FOB)B 实际到岸价(CIF)C 国内销售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