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大坝等主体工程不宜建在()及与之有构造活动联系的分支断层上。
A

活断层

B

可能的活断层

C

Ⅱ级区域性断层

D

Ⅲ级区域性断层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活断层会对水利水电工程造成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①在工程的设计基准期内(一般为50~200年),活断层错动(包括引起强烈地震的突然错动和无震蠕滑错动)对工程可能产生直接破坏;②由于活断层突然错动引发强烈地震动,其巨大动荷载造成水工建筑物结构的破坏、库岸崩塌或滑坡、软基液化失效等,影响工程正常运行。
更多 “单选题《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大坝等主体工程不宜建在()及与之有构造活动联系的分支断层上。A 活断层B 可能的活断层C Ⅱ级区域性断层D Ⅲ级区域性断层” 相关考题
考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土的渗透变形?(  ) A、流土 B、突涌 C、管涌 D、振动液化

考题 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断层抗剪断强度取值规定中,错误的是(  )A.断层应按岩屑夹泥或泥夹岩屑两种情况分别取值 B.当黏粒含量大于30%时,应采用流变强度作为标准值 C.当充填物厚度大于断层面起伏差时,应采用充填物的抗剪强度作为断层强度的标准值 D.规划及科研阶段试验资料不足时,可查表确定断层的抗剪强度

考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2008),下列(  )不属于土的渗透变形类型。A.流土 B.鼓胀溃决 C.管涌 D.接触冲刷与接触流失

考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根据黏粒含量把软弱夹层分为岩块岩屑型、岩屑夹泥型、泥夹岩屑型和泥型,当夹层中黏粒含量为15%时,其类型为( )。A.岩块岩屑型 B.岩屑夹泥型 C.泥夹岩屑型 D.泥型

考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 )应进行专门的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A. B. C. D.

考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大坝等主体工程不宜建在( )及与之有构造活动联系的分支断层上。A.活断层 B.可能的活断层 C.Ⅱ级区域性断层 D.Ⅲ级区域性断层

考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峡谷河流坝址勘察时,各比选坝址应布置一条勘探剖面线,坝高( )m及以上的主要坝址,应在主要勘探剖面线上、下游增加辅助剖面线。A.30 B.50 C.70 D.100

考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要求,规划阶段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应包括( )。A.了解可能威胁水库安全的滑坡、潜在不稳定岸坡、泥石流等的分布范围,并分析其可能影响 B.调查库岸稳定条件,初步预测水库运行后的坍岸形式和范围 C.初步查明可能产生浸没地段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预测水库浸没范围和严重程度 D.提出施工期和运行期工程地质监测内容、布置方案和技术要求的建议

考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大坝等主体工程不宜建在()及与之有构造活动联系的分支断层上。A、活断层B、可能的活断层C、Ⅱ级区域性断层D、Ⅲ级区域性断层

考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要求,规划阶段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应包括()。A、了解可能威胁水库安全的滑坡、潜在不稳定岸坡、泥石流等的分布范围,并分析其可能影响B、调查库岸稳定条件,初步预测水库运行后的坍岸形式和范围C、初步查明可能产生浸没地段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预测水库浸没范围和严重程度D、提出施工期和运行期工程地质监测内容、布置方案和技术要求的建议

考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峡谷河流坝址勘察时,各比选坝址应布置一条勘探剖面线,坝高()m及以上的主要坝址,应在主要勘探剖面线上、下游增加辅助剖面线。A、30B、50C、70D、100

考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应在()阶段查明各类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为建筑物设计和地基处理方案提供地质资料和建议。A、规划B、项目建议书C、可行性研究D、初步设计

考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定义的活断层是指()以来有过活动,今后还可能活动的断层。A、全新世B、早更新世C、中更新世D、晚更新世

考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和()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地区的地震地质条件,按规定进行。A、地震安全性评价B、地震破坏性分析C、地震危险性分析D、地震活动性分析

考题 某引水渠道工程进行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为查明渠道和渠系建筑物地基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而取原状样进行室内试验,取样要求为()。A、主要岩土层累计试验组数不应少于5组B、主要岩土层累计试验组数不应少于6组C、主要岩土层累计试验组数不应少于10组D、主要岩土层累计试验组数不应少于12组

考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坝址区的工程地质测绘应采用的比例尺为()。A、1:2000~1:10000B、1:5000~1:2000C、1:5000~1:10000D、1:50000~1:100000

考题 单选题《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和()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地区的地震地质条件,按规定进行。A 地震安全性评价B 地震破坏性分析C 地震危险性分析D 地震活动性分析

考题 单选题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中,将岩体完整程度分为如下类型,正确的是()。A 完整、完整性差、较破碎、破碎B 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C 完整、较完整、完整性差、较破碎、破碎D 完整、较完整、完整性差、破碎

考题 单选题某水电站作为近期开发梯级工程进行规划阶段坝址勘探,该坝址设计坝长400m,最大坝高为80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坝址轴线河床部位控制性钻孔设计深度宜为()。A 40mB 50mC 80mD 160m

考题 单选题某峡谷水库库容9.9亿m3,主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25m,坝顶长238m。坝址所在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该工程()工作。A 应进行专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B 应进行地震基本烈度复核C 应进行合成基岩地震动时程确定式D 可按现行《中国地震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地震基本烈度

考题 单选题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应在()阶段查明各类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为建筑物设计和地基处理方案提供地质资料和建议。A 规划B 项目建议书C 可行性研究D 初步设计

考题 单选题《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规定,大坝等主体工程不宜建在(  )及与之有构造活动联系的分支断层上。A 活断层B 可能的活断层C Ⅱ级区域性断层D Ⅲ级区域性断层

考题 单选题某水电站作为近期开发梯级工程,进行规划阶段坝址勘探,该坝址设计坝长400m,最大坝高为80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规定,坝址轴线河床部位控制性钻孔设计深度宜为(  )。A 40mB 50mC 80mD 160m

考题 单选题《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推荐的分类方法中,修正因素是指()。A 地下水评分和主要结构面产状评分B 岩石强度评分和岩体完整程度评分C 岩体完整程度评分和结构面状态评分D 结构面状态评分和地下水评分

考题 单选题《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定义的活断层是指(  )以来有过活动,今后还可能活动的断层。A 全新世B 早更新世C 中更新世D 晚更新世

考题 单选题《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定义的活断层是指()以来有过活动,今后还可能活动的断层。A 全新世B 早更新世C 中更新世D 晚更新世

考题 单选题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坝址区的工程地质测绘应采用的比例尺为()。A 1:2000~1:10000B 1:5000~1:2000C 1:5000~1:10000D 1:50000~1: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