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对某一段距离丈量了三次,其值分别为:29.8535m、29.8545m、29.8540m,且该段距离起始之间的高差为-0.152m,则该段距离的值和高差改正值分别为()
A

29.8540m ;-0.4mm

B

29.8540m ;+0.4mm

C

29.8536m ;-0.4mm

D

29.8536m ;+0.4mm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对某一段距离丈量了三次,其值分别为:29.8535m、29.8545m、29.8540m,且该段距离起始之间的高差为-0.152m,则该段距离的值和高差改正值分别为()A 29.8540m ;-0.4mmB 29.8540m ;+0.4mmC 29.8536m ;-0.4mmD 29.8536m ;+0.4mm” 相关考题
考题 视距测量中,当视线水平时求距离和高差的公式为D=(),h=();当视线倾斜时求距离和高差的公式为D=(),h= ()。

考题 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将闭合差反其符号,按与各段距离或测站数成正比分配到各测段高差观测值上。()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点与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其距离、角度和高差来确定。()

考题 距离保护的第三段不受振荡闭锁控制,主要是靠该段的()来躲过振荡。A定值大小B延时C重合闸功能设置D定值大小和重合闸功能设置

考题 视距测量是用望远镜内视距丝装置,根据光学原理可同时测定两点之间的()的一种方法。A、竖直距离和角度B、水平距离和角度C、水平距离和高差D、竖直距离、角度和高差

考题 通视判定的计算法公式为()。A、观目高差÷观目距离≥遮低高差÷遮低距离B、观目高差÷观目距离遮低高差÷遮低距离C、观目高差÷遮低高差≤观目距离÷遮低距离D、观目高差÷遮低高差观目距离÷遮低距离

考题 对某一段距离丈量了三次,其值分别为:29.8535m、29.8545m、29.8540m,且该段距离起始之间的高差为-0.152m,则该段距离的值和高差改正值分别为()A、29.8540m ;-0.4mmB、29.8540m ;+0.4mmC、29.8536m ;-0.4mmD、29.8536m ;+0.4mm

考题 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72.365m和72.353m,则其相对误差为()。A、1/6030B、1/6029C、I/0028D、1/6027

考题 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123.456米,直线两端高差为1.987米,则高差改正值为0.016m。

考题 用钢尺对某段距离进行往返观测,结果分别为85.360米和85.320米,则该段距离的丈量精度为()。A、1/2133.5B、1/2134.0C、1/2133.0D、1/4267.0

考题 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两点间的()。A、距离和高差B、水平距离和高差C、距离和高程D、水平距离与高程

考题 对水上抛石的坡度变陡处要通过丈量高差和水平距离的方法计算实际坡度值。

考题 确定地面点位关系的基本元素是()A、竖直角、水平角和高差B、水平距离、竖直角和高差C、水平角、水平距离和高差D、水平角、水平距离和竖直角

考题 坡度值i是坡道线路中心线与水平夹角的正切值,即坡道段的始点和终点的高差与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之比值。

考题 坡度值是指坡道段的始点和终点的高差与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之比值。

考题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段距离测量了五次,各次长度分别为:121.314m,121.330m,121.320m,121.327m,121.335m。试求: (1)该距离算术平均值; (2)距离观测值的中误差; (3)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4)距离的相对误差。

考题 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123.456米,直线两端高差为1.987米,则高差改正值为()。A、-0.016B、0.016C、-0.032D、1.987

考题 单选题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123.456米,直线两端高差为1.987米,则高差改正值为()。A -0.016B 0.016C -0.032D 1.987

考题 判断题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123.456米,直线两端高差为1.987米,则高差改正值为0.016m。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对水上抛石的坡度变陡处要通过丈量高差和水平距离的方法计算实际坡度值。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视距测量是用望远镜内视距丝装置,根据光学原理可同时测定两点之间的()的一种方法。A 竖直距离和角度B 水平距离和角度C 水平距离和高差D 竖直距离、角度和高差

考题 单选题对某一段距离丈量了三次,其值分别为:29.8535m、29.8545m、29.8540m,且该段距离起始之间的高差为-0.152m,则该段距离的值和高差改正值分别为()。A 29.8540m;-0.4mmB 29.8540m;+0.4mmC 29.8536m;-0.4mmD 29.8536m;+0.4mm

考题 判断题坡度值是指坡道段的始点和终点的高差与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之比值。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坡度值i是坡道线路中心线与水平夹角的正切值,即坡道段的始点和终点的高差与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之比值。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两点间的()。A 距离和高差B 水平距离和高差C 距离和高程D 水平距离与高程

考题 单选题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观测量是( )。A 距离、角度和高差B 角度、高差和高程C 距离、高差和高程D 距离、角度和坐标

考题 单选题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72.365m和72.353m,则其相对误差为()。A 1/6030B 1/6029C I/0028D 1/6027

考题 单选题测设数据是确定建筑物的特征点与控制点或地物点之间的()之间的关系。A 已知角度、已知距离和已知坡度B 已知角度、已知距离和已知高程C 已知半径、已知坡度和已知高差D 已知半径、已知距离和已知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