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国家环保总局规定,每座核电站向环境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对公众中任何个人造成的有效剂量当量,每年应小于()
A

0.25mSv

B

2.4mSv

C

1.0mSv

D

0.5mSv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国家环保总局规定,每座核电站向环境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对公众中任何个人造成的有效剂量当量,每年应小于()A 0.25mSvB 2.4mSvC 1.0mSvD 0.5mSv” 相关考题
考题 反映放射性物质放射性强度的指标是A.照射量B.吸收剂量C.放射性活度D.铅当量E.剂量当量

考题 关于X线防护标准的规定,错误的是A.全身均匀照射时≤50mSv/年B.公众的个人剂量当量:全身≤5mSv/年C.公众的个人剂量当量:单个组织≤50mS/年D.未满16岁者可以参与放射工作E.非放射专业学生教学期间有效剂量当量≤0.5mSv/年

考题 国家规定,每一座核电站每年向环境释放的剂量必须控制在0.15毫希伏之内。()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放射工作人员年个人剂量当量小于()时只用将个人剂量当量视为有效剂量。 A.10毫希沃特B.20毫希沃特C.30毫希沃特

考题 评价放射性核素排放到环境后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其主要内容是估算关键居民组中的个人平均接受的()负荷,并与相应的剂量限值作比较。A、 有效剂量当量和总剂量当量B、 总剂量当量和剂量当量C、 有效剂量当量和剂量当量D、 有效剂量当量和平均剂量当量

考题 根据国家辐射防护标准,辐射工作人员5年累积有效剂量应不超过()mSv,且任何一年不应超过()mSv;眼晶体每年不应超过()mSv,皮肤每年不应超过()mSv。辐射防护标准中剂量当量限值不包括()和()两种照射。

考题 国家环保总局规定,每座核电站向环境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对公众中任何个人造成的有效剂量当量,每年应小于() A.0.25mSvB.2.4mSvC.1.0mSvD.0.5mSv

考题 关于X线防护标准的规定,错误的是A、全身均匀照射时≤50mSv/年B、公众的个人剂量当量:全身≤5mSvC、公众的个人剂量当量:单个组织≤50mSvD、未满16岁者可以参与放射工作E、非放射专业学生教学期间有效剂量当量≤0.5mSv/卑

考题 放射性物质被人体摄入后,在一段时间内体内组织因核素受到的当量剂量称为()A、无效剂量B、无效剂量率C、有效剂量D、有效剂量率E、待积剂量

考题 环境辐射影响评价主要围绕“源项-途径-剂量-效应”开展研究,旨在定量分析、预测和估算放射性核素向环境释放对公众与非人类物种的影响,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以有效()可能产生的放射性污染问题。A、避免B、防止C、减轻D、预防

考题 ()异常矿体露头取样应佩戴防护手套和(),尽量减少取样()。井下作业应佩戴(),限制个人吸收剂量当量。放射性标本、样品应及时放入矿样袋,按规定地点存放、处理。A、金属;口罩;数量;个人剂量计B、非金属;眼镜;作业时间;个人剂量计C、放射性;眼镜;数量;个人剂量计D、放射性;口罩;作业时间;个人剂量计

考题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主要是什么物质外泄造成严后果的?()A、化学物质B、细菌C、放射性物质

考题 公众中个人全身受到的年有效剂量当量限值()A、0.5mSvB、1.0mSvC、1.5mSvD、2.0mSvE、5.0mSv

考题 以下属于环境监测的目的()A、评价核电站控制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的设施的效能,检验核电站周围的环境介质是否符合环境标准和有关限值B、估算环境中放射性物质对电厂员工产生的照射剂量和潜在的照射剂量C、发现环境介质中放射性水平的短期变化,并评估其长期变化趋势D、为异常释放提供快速评估,并在需要时决定采取应急措施

考题 核电厂向环境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对公众任何人造成的有效剂量,每年必须小于()msv的剂量约束值。A、0.25B、0.5C、1.5D、2

考题 适用于任何电离辐射和受照的任何物质的是()A、照射量B、吸收剂量C、比释动能D、当量剂量E、有效剂量

考题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中规定,放射性运输的专业人员所受的剂量按辐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限值10mSv控制。

考题 1986年,()发生重大核事故,堆芯严重损毁、大量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事故”之一()。A、切尔诺贝利核电站B、美国DavisBessee核电厂C、日本福岛核事故D、大亚湾核电站

考题 环境辐射影响评价主要围绕“源项-途径-剂量-效应”开展研究,旨在定量()放射性核素向环境释放对公众与非人类物种的影响。A、分析B、预测C、估算D、评估E、监测

考题 下列关于铀矿地质勘探、开采和加工工业环节特点说法正确的有()。A、是从事天然放射性物质的开放性作业B、工作环境条件差C、从业人员多D、生产自动化水平较低E、是核燃料循环系统中辐射危害大、剂量高和安全事故多工业环节F、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G、对环境潜在危害大H、环境公众受照剂量高

考题 环境辐射影响评价主要围绕“源项-途径-剂量-效应”开展研究,旨在定量分析、预测和估算放射性核素向环境释放对()的影响。A、公众B、环境C、非人类物种D、A和C

考题 要依靠()和严格管理,防止放(辐)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保证职业人员和公众受到的照(辐)射不超过相应的剂量当量限制,并保持可以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A、监测控制B、监督检查C、消毒灭菌D、屏障隔离

考题 单选题公众中个人全身受到的年有效剂量当量限值()A 0.5mSvB 1.0mSvC 1.5mSvD 2.0mSvE 5.0mSv

考题 单选题适用于任何电离辐射和受照的任何物质的是()A 照射量B 吸收剂量C 比释动能D 当量剂量E 有效剂量

考题 单选题环境辐射影响评价主要围绕“源项-途径-剂量-效应”开展研究,旨在定量分析、预测和估算放射性核素向环境释放对()的影响。A 公众B 环境C 非人类物种D A和C

考题 单选题1986年,()发生重大核事故,堆芯严重损毁、大量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事故”之一()。A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B 美国DavisBessee核电厂C 日本福岛核事故D 大亚湾核电站

考题 单选题关于X线防护标准的规定,错误的是()A 全身均匀照射时≤50mSv/年B 公众的个人剂量当量:全身≤5mSvC 公众的个人剂量当量:单个组织≤50mSvD 未满16岁者可以参与放射工作E 非放射专业学生教学期间有效剂量当量≤0.5mSv/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