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7月10日,陈某因盗窃被公安机关决定处以行政拘留10日,对陈某的拘留期限应为()。

  • A、7月10日至7月19日
  • B、7月10日至7月20日
  • C、7月11日至7月21日
  • D、7月11日至7月20日

参考答案

更多 “7月10日,陈某因盗窃被公安机关决定处以行政拘留10日,对陈某的拘留期限应为()。A、7月10日至7月19日B、7月10日至7月20日C、7月11日至7月21日D、7月11日至7月20日” 相关考题
考题 陈某因为盗窃被警方控制,在审讯的过程中,陈某供述了自己两年前曾经抢劫过一个女孩的包包,里面共有300元现金。对于盗窃罪()。A.陈某是立功B.陈某是坦白C.陈某是自首D.陈某不属于上面任意一情况

考题 陈某是甲县乙乡人大代表,因参与聚众斗殴,公安机关拟对其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公安机关无权对陈某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除非得到乙乡人大的批准B.公安机关无权对陈某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除非得到甲县人大常委会的批准C.公安机关有权对陈某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但须立即向乙乡人大报告D.公安机关有权对陈某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但须立即向甲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考题 赵某(13周岁)、李某(15周岁、曾因违反治安管理被公安机关处罚)、陈某(17周岁、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和陆某(19周岁、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观看足球比赛时在赛场内燃放烟花,并向场内投掷杂物,情节严重。公安机关对赵某等四人的处罚决定及执行正确的有:A.对赵某给予行政拘留处罚但不予执行 B.对李某给予行政拘留处罚并执行 C.对陈某给予行政拘留处罚但不执行 D.对陆某给予行政拘留处罚但不执行

考题 陈某与王某打架斗殴,乡派出所对陈某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对王某作出罚款100元的处罚,陈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下列哪一选项说法是正确的()A、乡派出所对陈某做出拘留决定前,应告知陈某有申请听证的权利B、派出所可以当场做出对王某的罚款决定,还可当场收缴C、陈某申请复议,复议机关为县公安局D、若王某也不服,可向县公安局申请复议

考题 下列行政案件中,对两种以上违法行为分别决定合并执行符合规定的是()。A、甲因盗窃被抓获,甲还交代了前几天诈骗的事实,对甲的盗窃、诈骗行为分别决定处以行政拘留10B、乙因抢夺被抓获,被处以行政拘留10日,执行5日后,公安机关经举报又查证了他盗窃的事实,对乙的盗窃行为决定行政拘留15日,对其盗窃、抢夺的处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20日C、丙因诈骗被抓获,他不但承认了诈骗的事实,还承认了去年5月嫖娼的事实,公安机关对丙的诈骗、嫖娼行为分别决定处以行政拘留10日和行政拘留5日,合并执行行政拘留15日(不考虑并处罚款问题)D、丁殴打他人被处行政拘留10日,同时还因盗窃被处行政拘留15日,对丁的处罚应当分别决定,合并执行25日行政拘留

考题 陈某某晚潜入胡某家中盗窃价值一万多元的金项链时,被主人发现。陈某夺门而逃,胡某也没有再追赶。陈某就躲在胡某家墙根处的草垛里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村长高某路过时,发现陈某行踪诡秘,就对其盘问。陈某以为高某发现了自己昨晚的盗窃行为,就对高某进行打击,致其重伤。陈某构成盗窃罪、故意伤害罪,应数罪并罚。()

考题 陈某盗窃他人财物被公安机关查获,办案民警在调查中发现其15岁,对陈某应()。A、免予处罚B、从轻处罚C、从轻或减轻处罚D、减轻处罚

考题 张某因盗窃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15日并处1000元罚款的处罚。张某家属认为处罚过重,遂申请行政复议,并交纳了3000元保证金,向公安机关申请暂缓执行行政拘留。公安机关认为符合暂缓执行条件遂决定对其暂缓执行行政拘留。

考题 下列行政案件中,对两种以上违法行为分别决定合并执行符合规定的是()。A、甲因盗窃被抓获,甲还交代了前几天诈骗的事实,对甲的盗窃、诈骗行为分别决定处以行政拘留10日,合并执行行政拘留20日B、乙因抢夺被抓获,被处以行政拘留10日,执行5日后,公安机关经举报又查证了他盗窃的事实,对乙的盗窃行为决定行政拘留15日,对其盗窃、抢夺的处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20日C、丙因诈骗被抓获,他不但承认了诈骗的事实,还承认了去年5月嫖娼的事实,公安机关对丙的诈骗、嫖娼行为分别决定处以行政拘留10日和行政拘留5日,合并执行行政拘留15日(不考虑并处罚款问题)D、丁殴打他人被处行政拘留10日,同时还因盗窃被处行政拘留15日,对丁的处罚应当分别决定,合并执行25日行政拘留

考题 公安机关在查处黄某盗窃案中,查明陈某明知是赃物而购买了黄某盗窃来的一部手机,决定对陈某购买的手机实施扣押。下列做法不符合《行政强制法》规定的是()。A、民警没有通知陈某到场B、陈某反映购买手机时不知道是黄某偷来的,民警表示会再调查核实C、民警事后补作了现场笔录D、民警没有告知陈某扣押的理由,只说是办案需要,不好泄露案情

考题 陈某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公安机关处以罚款处罚。陈某逾期未缴纳罚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直接对陈某强制执行B、可以对陈某变更为行政拘留处罚C、可以对陈某加处罚款D、对陈某加处的罚款不得超过罚款数额

考题 陈某于某晚潜入胡某家中盗窃贵重物品时,被主人发现。陈某夺门而逃,胡某也没有再追赶。陈某就躲在胡某家墙根处的草垛里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村长高某路过时,发现陈某行踪诡秘,就对其盘问。陈某以为高某发现了自己昨晚的盗窃行为,就对高某进行打击,致其重伤。陈某构成盗窃罪、故意伤害罪,应数罪并罚。

考题 下列情形中,应当执行行政拘留的是()。A、甲,70周岁,因殴打他人被公安机关决定行政拘留5日B、乙,17周岁,盗窃邻居一辆山地车(以前未受过治安处罚)被查获并被决定处以行政拘留5日C、丙于8月21日生育一男孩,次年9月21日仍在哺乳,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查获并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D、丁16岁生日当天寻衅滋事,被公安机关决定处以行政拘留5日

考题 陈某向公安机关申请典当业许可证,公安机关在接受材料时发现其提供虚假材料,公安机关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不予受理陈某的申请B、对陈某予以警告C、不批准陈某的申请D、作出陈某在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典当业许可证的决定

考题 陈某(满18周岁)在马路上抢劫时被巡逻的两名民警发现,民警立即将陈某控制。以下说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民警将陈某口头传唤至公安机关接受讯问,应当补办传唤证B、民警对陈某的传唤讯问时间可以延长至24小时C、民警对陈某传唤的时间结束后,应当报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是否对陈某采取刑事拘留措施D、民警对陈某传唤的时间结束后,可以再次对其传唤讯问,但不得超过2次

考题 陈某系镇人大代表,因嫖娼被公安机关抓获,公安机关决定对陈某行政拘留10日,决定前,应当经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

考题 张某因盗窃被某县公安机关决定行政拘留10日,执行行政拘留2日后,张某提出其家有年迈的父亲需照顾申请暂缓执行,拘留所民警李某便决定让其交纳1600元保证金后将其释放。

考题 李某,13岁,因多次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公安机关便对其处行政拘留,但不执行。

考题 陈某因违反治安管理被某县公安局处以罚款500元,陈某一直未缴纳罚款,公安机关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陈某因家庭经济困难,经县公安局批准,可以暂缓缴纳或者分期缴纳罚款B、县公安局可以对陈某加处罚款,但加处罚款金额不得超过500元C、县公安局可以对陈某决定拘留10日D、经催告后,陈某仍不缴纳罚款,县公安局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考题 王某因殴打他人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5日,王某不服处罚决定,其必须先提起行政复议,之后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考题 张某因盗窃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3日后发现其盗窃数额未达到追诉标准,公安机关撤销刑事案件后对其作出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决定,送拘留所执行行政拘留10日。

考题 在未成年人王某殴打陈某一案中,王某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10日。对处罚决定不服,无权提起行政复议的是()。A、王某本人B、陈某C、王某的老师D、王某的父亲

考题 民警陈某在出警过程中违法使用警械,被群众投诉。下列对陈某处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陈某可以降级或者撤职B、对陈某处分后,可以对其降低警衔或者取消警衔C、对陈某的处分只能由其所属公安机关决定D、陈某对处分不服,可以控告

考题 陈某盗窃他人财物被公安机关查获,办案民警在调查中发现其15周岁,对陈某应()。A、免予处罚B、从轻处罚C、从轻或减轻处罚D、减轻处罚

考题 李某和陈某在商场盗窃衣服(价值200元),李某被抓获,陈某逃跑。经调查,公安机关对李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李某执行行政拘留7日时,陈某被抓获,交代了自己5个月前曾盗窃一辆自行车(价值200元),并与李某3个月前盗窃路面井盖,由于井盖太严实,没有盗窃成功。后经查证,陈某交代属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多个盗窃行为,对其多个盗窃行为应当分别决定,合并执行B、对李某盗窃路面井盖公共设施的行为处行政拘留,待正在执行的行政拘留执行完毕后,再执行新的行政拘留C、对李某盗窃路面井盖的行为应当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D、对陈某可以从轻处罚

考题 陈某盗窃他人财物被公安机关查获,办案民警在调查中发现其15岁,对陈某应如何处理()A、免予处罚B、从轻处罚C、从轻或减轻处罚D、减轻处罚

考题 某建筑公司发生以下事件:职工李某因工负伤而丧失劳动能力;职工王某因盗窃自行车一辆而被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职工徐某因与他人同居而怀孕;职工陈某被派往境外逾期未归;职工张某因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被判刑。对此,建筑公司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有()。A、李某B、王某C、徐某D、陈某E、张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