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男性,17岁,发热、牙龈出血10天,化验检查: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2×109/L,分类显示:中性粒细胞0.7,淋巴细胞0.25,单核细胞0.05,血小板31×109/L。骨髓检查显示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占32%,早幼粒细胞占18%。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MDS
  • B、AA
  • C、急性白血病
  • D、类白血病反应
  • E、CML

参考答案

更多 “男性,17岁,发热、牙龈出血10天,化验检查: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2×109/L,分类显示:中性粒细胞0.7,淋巴细胞0.25,单核细胞0.05,血小板31×109/L。骨髓检查显示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占32%,早幼粒细胞占18%。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A、MDSB、AAC、急性白血病D、类白血病反应E、CML” 相关考题
考题 病人,男性,发热38.5℃,全身有小出血点,头晕、乏力。化验: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1012/L,白细胞3×109/L,血小板70×109/L,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其发热的主要原因是A.营养不良B.缺乏成熟中性粒细胞C.缺氧D.出血E.新陈代谢旺盛

考题 患者,男,20岁。因“反复发热1周,牙龈出血2天”入院。查体:体温40℃,胸骨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未触及。血象: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43.0×109/L,血小板38×109/L;骨髓象检查后考虑为急性白血病。该病例发热原因最可能的诊断是A.真菌感染B.病毒感染C.细菌感染D.白血病细胞高代谢引起E.药物热

考题 病人,男性,50岁。突然大量呕血,既往无痛性病史,查体:体温36.5℃,脉搏100次/分,血压90/50mmHg,肝未触及,脾大,肋下4cm,化验:红细胞32.3×1012/L,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6.5×109/L,最可能的诊断是A.胃癌出血B.应激性溃疡出血C.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D.胆道出血E.肝破裂出血

考题 男性,35岁,发热伴皮肤出血2周。查体:贫血貌,肝脾均为肋下1~2cm,胸骨压痛,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14×109/L,血小板12×109/L,不需做的检查是A.骨髓穿刺B.组化染色C.染色体D.免疫分型E.血小板抗体

考题 男,30岁。发热伴牙龈出血一个月。体格检查:胸骨下段压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10Cm,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160×109/L,血小板60×109/L,骨髓有核细胞显著增生。根据资料回答 73~75 题。第 73 题 本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考题 女,25岁。10天来发热伴牙龈出血。查体:贫血貌,皮肤可见出血点,胸骨有压痛,肝脾肋下各1cm。化验Hb 70g/L,WBC 15.5×l09/L.Plt 20×109./L。下歹J对诊断无帮助的是A.白细胞分类B.血小板抗体C.骨髓穿刺D.骨髓细胞组化染色E.骨髓活检

考题 男性,25岁,发热,牙龈出血,皮肤瘀斑5天.胸骨压痛明显.肝脾肋下触及。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50X109/L,血小板20X109/L。骨髓:原始细胞0.90,POXbr(一),PAS阳性呈粗颗粒状,非特异性酯酶阴性,血清溶菌酶正常,诊断为( )。

考题 男性,30岁,持续发热伴鼻出血5天。查体:T:39℃,中度贫血貌,牙龈增生如海绵状,胸骨压痛明显。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40×109/L,血小板:20×109/L。骨髓检查:原始细胞为0.8,过氧化物酶染色弱阳性,糖原染色可见胞质弥漫性淡染、非特异性酯酶阳性,可被NaF抑制。本例的诊断是( )。

考题 女性,30岁,发热伴牙龈出血3周。查体:贫血貌,脾肋下3cm,胸骨压痛(+),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14.0×l09/L,血小板35×l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占0. 62,为进一步诊断,应首选哪项检查A.染色体核型分析B.细胞化学染色C.血清铁测定D.血细菌培养E.抗血小板抗体检测

考题 患者,男,20岁。因"反复发热1周,牙龈出血2天"入院。查体:体温40℃,胸骨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未触及。血象: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43.0×10^9/L,血小板38×10^9/L;骨髓象检查后考虑为急性白血病。 为寻找发热病因,除哪项外,其余检查必须立即进行A.血培养 B.尿便培养 C.咽拭子培养 D.胸片 E.腹部CT

考题 患者,男性,35岁,因牙龈及全身皮肤出血就医。化验: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4.5×1012/L,白细胞3.0×109/L,血小板20×109/L。骨髓检查:增生不良,应考虑()A、急性再障B、慢性再障C、急性白血病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脾功能亢进

考题 男性,25岁。半个月来原因不明地出现牙龈出血,下肢皮肤发现出血点和瘀斑。既往体健。化验:血红蛋白122g/L,白细胞5.4×109/L,中性粒细胞0.64,淋巴细胞0.32,M4%,血小板23×109/L。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A、凝血功能检查B、骨髓检查C、骨髓活检D、血小板功能检查E、束臂试验

考题 女性,30岁,发热伴牙龈出血三周。查体:贫血貌,脾肋下3cm,胸骨压痛(+),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14.0×109/L,血小板35×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占0.62,为进一步诊断,应首选哪项检查()A、染色体核型分析B、细胞化学染色C、血清铁测定D、血细菌培养E、抗血小板抗体检测

考题 女,45岁。发热伴皮肤黏膜出血1周。查体:贫血貌,胸骨压痛,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14×109/L,血小板12×109/L。最需做的检查是()A、骨髓穿刺B、出凝血功能C、尿便常规D、血清铁、铁蛋白E、血小板抗体

考题 患者男性,25岁,发热、牙龈出血,皮肤淤斑1个月余,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6×109/L,血小板20×109/L,诊断需与下列疾病鉴别,除了()。A、再生障碍性贫血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C、巨幼细胞贫血D、缺铁性贫血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考题 单选题男性,25岁。半个月来原因不明地出现牙龈出血,下肢皮肤发现出血点和瘀斑。既往体健。化验:血红蛋白122g/L,白细胞5.4×109/L,中性粒细胞0.64,淋巴细胞0.32,M4%,血小板23×109/L。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A 凝血功能检查B 骨髓检查C 骨髓活检D 血小板功能检查E 束臂试验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25岁,发热、牙龈出血,皮肤淤斑1个月余,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6×109/L,血小板20×109/L,诊断需与下列疾病鉴别,除了()。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C 巨幼细胞贫血D 缺铁性贫血E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考题 单选题男性,17岁,发热、牙龈出血10天,化验检查: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2×109/L,分类显示:中性粒细胞0.7,淋巴细胞0.25,单核细胞0.05,血小板31×109/L。骨髓检查显示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占32%,早幼粒细胞占18%。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A MDSB AAC 急性白血病D 类白血病反应E CML

考题 单选题男,17岁,发热,皮肤淤点、牙龈出血10天;化验检查: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2×109/L,分类示中性粒细胞0.7,淋巴细胞0.25,单核细胞0.5,血小板31×109/L;骨髓检查示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占32%,早幼粒细胞占18%。最可能的诊断是()A MDSB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 慢性白血病D 急性白血病E 类白血病反应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突然大量呕血,既往无腹痛病史,查体:体温36.5℃,脉搏100次/分,血压90/50mmHg,肝未触及,脾大,肋下4cm,化验:红细胞32.0×1012/L,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6.5×109/L,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腮道出血B 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C 应激性溃疡出血D 胃癌出血E 肝破裂出血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33岁,发热伴牙龈出血3周。查体:贫血貌,脾肋下3cm,胸骨压痛(+),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14.0×109/L,血小板35×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占0.62,为进一步诊断,应首选以下哪项检查?(  )A 血细菌培养B 细胞化学染色C 血清铁测定D 染色体核型分析E 抗血小板抗体检测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35岁,因牙龈及全身皮肤出血就医。化验: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4.5×1012/L,白细胞3.0×109/L,血小板20×109/L。骨髓检查:增生不良,应考虑()A 急性再障B 慢性再障C 急性白血病D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 脾功能亢进

考题 单选题男性,35岁,发热伴皮肤出血2周。查体:贫血貌,肝脾均为肋下1~2cm,胸骨压痛,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14×109/L,血小板12×109/L,不需做的检查是(  )。A 骨髓穿刺B 组化染色C 染色体D 免疫分型E 血小板抗体

考题 单选题男性患者,14岁,不规则发热半月,骨痛及牙龈出血。体格检查:胸骨压痛(+),脾肋下2cm,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18×109/L,原始细胞0.2,血小板40×109/L。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白血病B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 类白血病反应E 淋巴瘤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35岁,因牙龈及全身皮肤出血就医。化验:血红蛋白10g/L,红细胞4.5×1012/L,白细胞3.0×109/L,血小板20×109/L。骨髓检查:增生不良,应考虑()A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B 缺铁性贫血C 急性白血病D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 脾功能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