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与100名对照具有暴露史。据此资料,计算OR值为()。

  • A、16
  • B、18
  • C、20
  • D、10
  • E、无法计算

参考答案

更多 “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与100名对照具有暴露史。据此资料,计算OR值为()。A、16B、18C、20D、10E、无法计算” 相关考题
考题 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与100名对照具有暴露史。据此资料,计算OR值为( )A、16B、18C、20D、10E、无法计算

考题 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其病例与对照的暴露资料均可在发病或死亡之前获得,并可减少回忆偏倚,可比性好,检验效率高。能够反应以上特点的设计类型是A、病例对照不匹配研究B、频数匹配研究C、个体匹配研究D、巢氏病例对照研究E、自身对照研究

考题 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其病例与对照的暴露资料均可在发病或死亡之前获得,并可减少回忆偏倚,可比性好,检验效率高。能够反应以上特点的设计类型是A、病例对照不匹配研究B、频数匹配研究C、个体匹配研究D、巢式病例对照研究E、定性研究

考题 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的目的是A、提高统计效率,控制混杂因素B、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相同的样本量C、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一致的研究因素D、便于选择对照组E、便于计算发病率

考题 在一项l00名病例与l00名对照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70名病例与25名对照具有暴露史,其中病例和对照均有暴露史的为10对。据此可计算出OR值为A.6.OB.4.OC.0.17D.1.5E.不能计算

考题 在一项100名病例与100名对照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70名病例与25名对照具有暴露史,其中病例和对照均有暴露史的为10对。据此可计算出OR值为A.6.0B.4.0C.0.17D.1.5E.不能计算

考题 在一项100名病例与100名对照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70名病例与25名对照有暴露史,其中病例和对照均有暴露史的为10对,据此可以计算出OR值为A、6.0B、4.0C、0.17D、1.5E、不能计算

考题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过头会造成 ( )

考题 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和100名对照有暴露史,0R值应为( )

考题 病例对照研究的分类是A.病例与对照频数匹配 B.以上均是 C.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D.病例与对照1:1配对 E.病例与对照1:M匹配

考题 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病例与对照不匹配、()、巢氏病例对照研究。

考题 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病例与对照匹配、巢氏病例对照研究。

考题 病例对照研究的分类是()A、病例与对照不匹配B、病例与对照频数匹配C、病例与对照1:1配对D、病例与对照1:M匹配E、以上均是

考题 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是指()A、对照组、病例组样本含量相等B、使对照组与病例组在研究因素上一致C、使对照组与病例组在所有特征上可比D、使对照组与病例组在研究因素数量一致E、使对照组与病例组在某些可能起混杂作用的因素上一致

考题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统计效率,控制混淆因素的作用B、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相同的样本量C、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一致的研究因素D、便于研究对象回忆暴露因素E、便于选择对照组

考题 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病例与对照不匹配、病例与对照匹配、()。

考题 在300名病例与300名对照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200名病例与50名对照具有暴露史。根据此资料,可计算出OR值为()。A、18B、16C、20D、10E、无法计算

考题 填空题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病例与对照不匹配、()、巢氏病例对照研究。

考题 填空题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病例与对照不匹配、病例与对照匹配、()。

考题 单选题病例与对照的暴露资料均可在发病或死亡之前获得,暴露与疾病的先后顺序清楚,而且没有回忆偏倚;病例组与对照组可比性好,并且具有较高的检验效率。具有以上优点的病例对照研究是()。A 病例队列研究B 巢氏病例对照研究C 病例对照不匹配研究D 个体匹配病例对照研究E 频数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考题 填空题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病例与对照匹配、巢氏病例对照研究。

考题 单选题病例对照研究的分类是()A 病例与对照不匹配B 病例与对照频数匹配C 病例与对照1:1配对D 病例与对照1:M匹配E 以上均是

考题 单选题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与100名对照具有暴露史。据此资料,计算OR值为()A 16B 18C 20D 10E 无法计算

考题 单选题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是指()A 对照组、病例组样本含量相等B 使对照组与病例组在研究因素上一致C 使对照组与病例组在所有特征上可比D 使对照组与病例组在研究因素数量一致E 使对照组与病例组在某些可能起混杂作用的因素上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