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PS业务的阻塞特性取决于可接受的时延,因此容量分析应该基于()模型进行计算比较准确。

  • A、Erlang B公式
  • B、泊松公式
  • C、Erlang C公式
  • D、目前尚无合适模型

参考答案

更多 “PS业务的阻塞特性取决于可接受的时延,因此容量分析应该基于()模型进行计算比较准确。A、Erlang B公式B、泊松公式C、Erlang C公式D、目前尚无合适模型” 相关考题
考题 双模双待+双卡双号+用户知悉1号码业务承载效果预期有().A、对于普通语音可规避2/3G互操作问题,话音和数据业务体验能充分利用两网优势B、TD模位置更新时延略有增加C、VP业务接续时延略有增加(增加了号码翻译流程)D、并发业务采用PS挂起实现

考题 容量估算是基于『____』理论的『____』业务容量估算方法。

考题 要降低端到端业务的时延,以下哪些特性不是关键特性()。 A.用户面下沉B.OFDMC.缩短调度时延D.增加SDAP协议

考题 5G()特性支持医疗中医学影像无线传输、()特性满足低时延的远程操控类医疗业务开展需求、()特性支持医疗设备连接及管理、()特性支持院内外多场景、灵活、无缝的广域覆盖。 A、带宽、安全、可靠性、时延B、带宽、时延、连接数、覆盖C、速率、时延、移动性、覆盖D、速率、延迟、可靠性、成本

考题 时延是一个端到端的概念,完整的业务时延应该包括以下哪些组成部分?() A.空口传输时延B.设备转发处理时延C.地面接口传输时延D.服务器响应时延

考题 衡量PS域时延KPI的是(). A.T3168B.T3192C.T3122D.RTT时延

考题 基于业务系统间切换能实现何种业务的切换()A.语音业务B.视频电话业务C.PS业务

考题 从时延差公式可见,多模阶跃型光纤的时延差与()成正比,多模渐变型光纤的时延差与()成正比,因此,()光纤的色散较小。

考题 直放站设计时应考虑宿主基站与直放站的()关系,保证满足系统的时延特性需求。A、覆盖B、干扰C、容量D、距离

考题 UE的PS业务在UMTS网络和EUTRAN网络(LTE网络)的双向切换,在当前系统载波质量不好时触发此特性,从而保持PS业务的()。

考题 GoS指的是呼叫建立时所需要保证的质量,因此,GoS的指标主要是呼损,呼叫排队时可接受的时延和覆盖概率指标。QoS主要是指呼叫质量,多用BLER/FER或者解调门限来描述。

考题 危害识别可以基于()。A、产品特性B、预期用途C、经验D、可接受水平

考题 简述单站验证时PS业务PS64/128/384的下载和PS64的上传业务速率要求?

考题 偏振模色散系数单位是()。A、ps/nm.kmB、ps/umC、ps/nmD、ps/[(km)↑(1/2)]

考题 三层交换优点:()A、基于硬件包转发、低时延、低花费B、基于软件包转发、低时延、高花费C、基于软件包转发、低时延、低花费D、基于硬件包转发、高时延、低花费

考题 基于业务系统间切换中,调整TimeToTrigger可造成的影响:()A、影响终端的测量上报时延B、影响切换时间点C、起呼到切换时延加长D、影响终端在TD侧振铃的比例

考题 在TD-SCDMA系统中,将业务根据Qos特性进行分类,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会话类业务,其特征是时延小,且上下业务量对称B、流体类,该类业务对时延要求宽松C、交互类和背景类业务的瞬时速率变化较大,对时延要求不严格D、按照会话类、流体类、交互类、背景类的顺序,业务时延要求越来越不严格,而误码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考题 分析测量系统的某一特性时,我们基于哪些考虑?

考题 基于业务系统间切换能实现何种业务的切换()A、语音业务B、视频电话业务C、PS业务

考题 衡量PS域时延KPI的是().A、T3168B、T3192C、T3122D、RTT时延

考题 填空题从时延差公式可见,多模阶跃型光纤的时延差与()成正比,多模渐变型光纤的时延差与()成正比,因此,()光纤的色散较小。

考题 单选题衡量PS域时延KPI的是().A T3168B T3192C T3122D RTT时延

考题 填空题UE的PS业务在UMTS网络和EUTRAN网络(LTE网络)的双向切换,在当前系统载波质量不好时触发此特性,从而保持PS业务的()。

考题 单选题直放站设计时应考虑宿主基站与直放站的()关系,保证满足系统的时延特性需求。A 覆盖B 干扰C 容量D 距离

考题 单选题PS业务的阻塞特性取决于可接受的时延,因此容量分析应该基于()模型进行计算比较准确。A Erlang B公式B 泊松公式C Erlang C公式D 目前尚无合适模型

考题 问答题分析测量系统的某一特性时,我们基于哪些考虑?

考题 多选题危害识别可以基于()。A产品特性B预期用途C经验D可接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