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增透膜是用氟化镁(n=1.38)镀在玻璃表面形成的,当波长为λ的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增透膜表面是,膜的最小厚度为()


参考答案

更多 “增透膜是用氟化镁(n=1.38)镀在玻璃表面形成的,当波长为λ的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增透膜表面是,膜的最小厚度为()” 相关考题
考题 在玻璃(折射率n3=1.60)表面镀一层MgF2(折射率n2=1.38)薄膜作为增透膜,为了使波长为5000Ǻ的光从空气(n1=1.00)正入射时尽可能少反射,MgF2薄膜的最少厚度应是() A、1250ǺB、1810ǺC、2500ǺD、906Ǻ

考题 有一玻璃劈尖,置于空气中,劈尖角为θ,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时,测得相邻明纹间距为l,若玻璃的折射率为n,则θ,λ,l与n之间的关系为( )。A. B. C. D.

考题 在玻璃(折射率n3=1.60)表面镀一层MgF2(折射率n2=1.38)薄膜作为增透膜,为了使波长为500nm(1nm=10-9m)的光从空气(n1=1.00)正入射时尽可能少反射,MgF2薄膜的最少厚度应是(  )。 A.78.1nm B.90.6nm C.125nm D.181nm

考题 有一玻璃劈尖,置于空气中,劈尖角为θ,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时, 测得相邻明纹间距为l,若玻璃的折射率为n,则θ,λ,l与n之间的关系为:

考题 氢原子能级如图 5 所示, 当氢原子从 n=3 跃迁到 n=2 的能级时, 辐射光的波长为 656n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氢原子从 n=2 跃迁到 n=l 的能级时, 辐射光的波长大于 656nm B. 用波长为 325nm 的光照射, 可使氢原子从 n=1 跃迁到 n=2 能级 C. 一群处于 n=3 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两种谱线 D. 用波长为 633nm 的光照射时, 不能使氢原子从 n=2 跃迁到 n=3 能级

考题 如图2-12所示,在玻璃(折射率n3=1.60)表面镀一层 MgF2 (折射率n2=1.38)薄膜作为增透膜,为了使波长为500nm (1nm=10-9m)的光从空气(n1=1.00)正入射时尽可能少反射, MgF2薄膜的最少厚度应是( )nm。 A. 78.1 B. 90.6 C. 125 D. 181

考题 有一玻璃劈尖,置于空气中,劈尖角为θ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时,测得相邻明纹的间距为ι,若玻璃的折射率为n,则θ、λ、ι与n之间的关系为( )。

考题 在玻璃(n=1.50)表面上镀一层ZnS(n0=2.35),以增加对波长为λ的光的反射,这样的膜称之为高反膜,其最小厚度为()

考题 若以氟化镁(n=1.38)作为透镜(n=1.5)的增透膜材料,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为在可见光中心波长550nm处得最佳增透效果,增透膜的最小厚度为:()A、0B、99.6nmC、327.1nmD、1108.2nm

考题 借助于玻璃表面上所涂的折射率为1.38的MgF2,透明薄膜,可以减小折射率为1.60的玻璃表面的反射,若波长为500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为了实现最小的反射,此透明薄膜的厚度至少为()nm

考题 某些透镜表面涂有一层“增透膜”,()。A、“增透膜”的成分一般都是二氧化硅B、“增透膜”厚度是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2时,可大大减少光的反射损失C、由于有了“增透膜”,使透镜的两个面上的反射光路程差恰好等于半个波长,因而互相抵消D、“增透膜”的厚度一般由人视觉最敏感的绿色光来决定

考题 在玻璃(n0=1.50)表面镀一层MgF2(n=1.38)薄膜,以增加对波长为λ的光的反射,膜的最小厚度为()

考题 借助于玻璃表面上所涂的折射率为n=1.38的MgF2透明薄膜,可以减少折射率为n'=1.60的玻璃表面的反射,若波长为500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为了实现最小的反射,问此透明薄膜的厚度至少为多少nm?()A、5;B、30;C、90.6;D、250;E、1050。

考题 由两块玻璃片(n1=1.75)所形成的空气劈尖,其一端厚度为零,另一端厚度为0.002cm,现用波长为7000Å的单色平行光,从入射角为30°角的方向射在劈尖的表面,则形成的干涉条纹数为()A、27B、56C、40D、100

考题 由两块玻璃片(n1=1.75)所形成的空气劈尖,其一端厚度为零,另一端厚度为0.002cm.现用波长为700nm的单色平行光,从入射角度为30°角的方向射在劈尖的上表面,则形成的干涉条纹数为()。

考题 折射率n2=1.2的油滴掉在n3=1.50的平板玻璃上,形成一上表面近似于球面的油膜,用单色光垂直照射油膜,看到油膜周边是明环。

考题 氟化镁增透膜的折射率为n2,当光垂直入射时,其透射光的光程差为()。

考题 波长为500nm的单色光从空气中垂直地入射到镀在玻璃(折射率为1.50)上折射率为1.375、厚度为1.0×10-4cm的薄膜上。入射光的一部分进入薄膜,并在下表面反射,则这条光线在薄膜内的光程上有多少个波长?反射光线离开薄膜时与进入时的相位差是()A、2.75,5.5πB、2.75,6.5πC、5.50,11πD、5.50,12π

考题 单选题利用玻璃表面上的(n2=1.38) 透明薄膜层可以减少玻璃(n3=1.6)表面的反射,当波长为λ=5000mm的光垂直入射时,如图所示,为了使反射光干涉相消,此透明薄膜层需要的最小的厚度为( )nmA 500 B 78.1 C 181.2 D 90.6 ​

考题 问答题光学玻璃表面镀的增透膜对各个波长的增透效果都一样吗?为什么?

考题 单选题在玻璃(折射率为1.60)表面镀一层MgF2(折射率为1.38)薄膜作为增透膜,为了使波长为500nm的光从空气(折射率为1.00)正入射时尽可能少反射,MgF2薄膜的最小厚度应是()。A 125nmB 181nmC 78.1nmD 90.6nm

考题 填空题在玻璃(n=1.50)表面上镀一层ZnS(n0=2.35),以增加对波长为λ的光的反射,这样的膜称之为高反膜,其最小厚度为()

考题 填空题增透膜是用氟化镁(n=1.38)镀在玻璃表面形成的,当波长为λ的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增透膜表面是,膜的最小厚度为()

考题 填空题在玻璃(n0=1.50)表面镀一层MgF2(n=1.38)薄膜,以增加对波长为λ的光的反射,膜的最小厚度为()

考题 单选题有一玻璃劈尖,置于空气中,劈尖角为θ,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时,测得相邻明纹间距为1,若玻璃的折射率为n,则θ、λ、l与n之间的关系为(  )。[2011年真题]A θ=λn/(2l)B θ=l/(2nλ)C θ=lλ/(2n)D θ=λ/(2nl)

考题 多选题某些透镜表面涂有一层“增透膜”,()。A“增透膜”的成分一般都是二氧化硅B“增透膜”厚度是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2时,可大大减少光的反射损失C由于有了“增透膜”,使透镜的两个面上的反射光路程差恰好等于半个波长,因而互相抵消D“增透膜”的厚度一般由人视觉最敏感的绿色光来决定

考题 填空题借助于玻璃表面上所涂的折射率为1.38的MgF2,透明薄膜,可以减小折射率为1.60的玻璃表面的反射,若波长为500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为了实现最小的反射,此透明薄膜的厚度至少为()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