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建筑物埋深10m,基底附加压力为300kPa,基底以下压缩层范围内各土层的压缩模量、回弹模量及建筑物中心点附加压力系数α分布见下图,地面以下所有土的重度均为20kN/m3,无地下水,沉降修正系数为Ψs=0.8,回弹沉降修正系数Ψc=1.0,回弹变形的计算深度为11m。试问该建筑物中心点的总沉降量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建筑物埋深10m,基底附加压力为300kPa,基底以下压缩层范围内各土层的压缩模量、回弹模量及建筑物中心点附加压力系数α分布见下图,地面以下所有土的重度均为20kN/m3,无地下水,沉降修正系数为Ψs=0.8,回弹沉降修正系数Ψc=1.0,回弹变形的计算深度为11m。试问该建筑物中心点的总沉降量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 相关考题
考题 某柱下独立矩形基础,基础尺寸、埋深及地基条件如图4-15所示。基础和基础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假定基底附加压力凡为P0为110kPa,黏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Pa,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为3.36MPa。试问,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04 (B) 1.14 (C) 1.24 (D) 1.34

考题 计算基坑地基土的回弹再压缩变形值时,下列哪些选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 A、采用压缩模量计算 B、采用回弹再压缩模量计算 C、采用基坑底面以上土的自重压力(地下水位以下扣除水的浮力)计算 D、采用基底附加压力计算

考题 计算地基变形时如需考虑土的固结状态,下列选用计算指标的各选项中()正确。 A.计算主固结完成后的次固结变形时用次固结系数 B.对超固结土,当土中应力小于前期固结压力时用回弹再压缩指数计算沉降量 C. 对正常固结土用压缩指数及回弹指数计算沉降量 D. 对欠固结土用压缩指数计算沉降量

考题 某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平面尺寸20×40m,埋深8m,基底压力的准永久组合值为607kPa,地面以下25m范围内为山前冲洪积粉土、粉质黏土,平均重度19kN/m3,其下为密实卵石,基底下20m深度内的压缩模量当量值为18MPa。实测筏板基础中心点最终沉降量为80mm,问由该工程实测资料推出的沉降经验系数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A) 0.15 (B) 0.20 (C) 0.66 (D) 0.80

考题 超固结黏土层厚度为4.0m,前期固结压力Pc=400kPa,压缩指数Cc=0.3,再压缩曲线上回弹指数Cs= 0.1,平均自重压力Pcx=200kPa,天然孔隙比e0=0.8,建筑物平均附加应力在该土层中为P0=300kPa,该黏土层最终沉降量最接近于( )cm。 A. 8.5 B. 11 C. 13.2 D. 15.8

考题 某基坑开挖深度3m,平面尺寸为20m×24m,自然地面以下地层为粉质黏土,重度为20kN/m3,无地下水,粉质黏土层各压力段的回弹模量见下表(MP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基坑中心点下7m位置的回弹模量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20MPa B. 200MPa C. 240MPa D. 300MPa

考题 超固结黏土层厚度为4.0m,前期固结压力pc=400kPa,压缩指数Cc=0.3,在压缩曲线上回弹指数Cs=0.1,平均自重压力p0z=200kPa,天然孔隙比e0=0.8,建筑物平均附加应力在该土层中为△p=300kPa,该黏土层最终沉降量最接近于( )。 A8.5cm B11cm C13.2cm D22.9cm

考题 某直径为10.0m的油罐基底附加压力为100kPa,油罐轴线上罐底面以下10m处附加压力系数a=0.285,由观测得到油罐中心的底板沉降为200mm,深度10m处的深层沉降为40mm,则10m范围内土层的平均反算压缩模量最接近于()。 A.2MPa B.3MPa C.4MPa D.5MPa

考题 超固结黏土层厚度为4.0m,前期固结压力pc=400kPa,压缩指数Cc=0.3,在压缩曲线上回弹指数Cs=0.1,平均自重压力p0z=200kPa,天然孔隙比e0=0.8,建筑物平均附加应力在该土层中为△p=300kPa,该黏土层最终沉降量最接近于( )。A.8.5C.m B.11C.m C.13.2C.m D.22.9C.m

考题 某多层砌体结构建筑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2m。其基础剖面及地质条件如图1-23所示,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基础及其以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假定,黏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40kPa,基础宽度为2.5m,对应于荷载效应准 永久组合时,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为100kPa。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基础底面中点A的沉降量,总土层数按两层考虑,分别为基底以下的黏土层及其下的淤泥质土层,层厚均为2.5m;A点至黏土层底部范围内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为0.8,至淤泥质黏土层底部范围内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为0. 6,基岩以上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压缩模量当量值为3.5MPa。试问,基础中点A的最终沉降量(mm)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提示: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可取至基岩表面。 (A) 75 (B) 86 (C) 94 (D) 105

考题 计算建筑基坑地基土的回弹变形量时,正确的是()。A、采用压缩模量计算B、采用回弹模量计算C、采用基坑底面以上土的自重压力(地下水位以下扣除水的浮力)计算D、采用基底附加压力计算

考题 当地基土需要进行建筑物基础的沉降历时关系分析时,需要确定地基土的()。A、压缩指数B、回弹指数C、先期固结压力D、固结系数

考题 计算地基变形时,下述()说法不正确。()A、地基内的应力分布,可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B、计算最终变形量可按规范推荐公式计算C、每层计算土层的压缩模量应取土的自重压力与自重压力同附加压力之和的压力段的值D、沉降计算的经验系数可按基底附加应力大小确定

考题 用规范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时,需用如下参数()A、附加应力系数B、平均附加应力系数C、沉降计算经验系数D、土的变形模量

考题 下列何因素对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影响最为显著()A、基底附加应力B、基础地面尺寸C、土的压缩模量D、基础埋深

考题 建筑中常用的地基土的压缩性指标为:()。A、沉降系数B、沉降量C、压缩系数D、压缩模量

考题 按"土工试验标准",固结试验测定的参数中,()不正确。()A、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固结系数B、压缩模量、体积压缩系数C、变形模量、压缩指数、回弹指数D、前期固结压力、压缩系数

考题 地基变形时如需考虑土的固结状态,下列选用计算指标的各选项中( )正确。A、计算主固结完成后的次固结变形时用次固结系数B、对超固结土,当土中应力小于前期固结压力时用回弹再压缩指数计算沉降量C、对正常固结土用压缩指数及回弹指数计算沉降量D、对欠固结土用压缩指数计算沉降量

考题 多选题地基变形时如需考虑土的固结状态,下列选用计算指标的各选项中( )正确。A计算主固结完成后的次固结变形时用次固结系数B对超固结土,当土中应力小于前期固结压力时用回弹再压缩指数计算沉降量C对正常固结土用压缩指数及回弹指数计算沉降量D对欠固结土用压缩指数计算沉降量

考题 单选题按"土工试验标准",固结试验测定的参数中,()不正确。()A 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固结系数B 压缩模量、体积压缩系数C 变形模量、压缩指数、回弹指数D 前期固结压力、压缩系数

考题 单选题采用规范法计算地基沉降时,沉降经验系数ψs与()无关。A 基底附加压力值B 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C 基础底面形状

考题 单选题计算地基变形时,下述()说法不正确。()A 地基内的应力分布,可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B 计算最终变形量可按规范推荐公式计算C 每层计算土层的压缩模量应取土的自重压力与自重压力同附加压力之和的压力段的值D 沉降计算的经验系数可按基底附加应力大小确定

考题 单选题0m的油罐基底附加压力为100kPa,油罐轴线上罐底面以下10m处附加压力系数a=0.285,由观测得到油罐中心的底板沉降为200mm,深度10m处的深层沉降为40mm,则10m范围内土层的平均反算压缩模量最接近于()。A 2MPaB 3MPaC 4MPaD 5MPa

考题 单选题超固结黏土层厚度为4.0m,前期固结压力Pc=400kPa,压缩指数Cc=0.3,再压缩曲线上回弹指数Ce=0.1,平均自重压力Pcz=200kPa,天然孔隙比e0=0.8,建筑物平均附加应力在该土层中为P0=300kPa,该黏土层最终沉降量最接近于()。A 8.5cmB 11cmC 13.2cmD 15.8cm

考题 单选题下列何因素对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影响最为显著()A 基底附加应力B 基础地面尺寸C 土的压缩模量D 基础埋深

考题 单选题当地基土需要进行建筑物基础的沉降历时关系分析时,需要确定地基土的()。A 压缩指数B 回弹指数C 先期固结压力D 固结系数

考题 多选题计算建筑基坑地基土的回弹变形量时,正确的是()。A采用压缩模量计算B采用回弹模量计算C采用基坑底面以上土的自重压力(地下水位以下扣除水的浮力)计算D采用基底附加压力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