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拟建设备基础的地基,设备基础的平面尺寸为3m×4m,需加固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层厚6m, 土体初始孔隙比为1. 0。假设硅酸钠溶液的相对密度为1. 00,溶液的填充系数为0.70,问所需硅酸钠溶液用量(m3)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
A. 30 B. 50 C. 65 D. 100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16. 2. 2条和第16. 2. 4条:

式中,Q——硅酸钠溶液用量;
V——拟加湿陷性黄土体积;
——加固前,土平均孔隙率;
dN1——硅酸钠溶液相对密度;
α——溶液填充系数。
当加固设备基础地基时,加固范围应超出基础底面外缘不少于1.0m。
更多 “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拟建设备基础的地基,设备基础的平面尺寸为3m×4m,需加固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层厚6m, 土体初始孔隙比为1. 0。假设硅酸钠溶液的相对密度为1. 00,溶液的填充系数为0.70,问所需硅酸钠溶液用量(m3)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 A. 30 B. 50 C. 65 D. 100” 相关考题
考题 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下述哪种情况不宜采用减液法() A.拟建设备基础 B.受水浸湿引起湿陷,并需阻止湿陷发展的即有建筑基础 C.受油浸引起倾斜的储油灌基础 D.沉降不均匀的即有设备基础

考题 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其压力灌注的施工工艺不适宜下列( )选 项中的场地地基。 A.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基础 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即有建筑物和设备基础的地基 C.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即有建筑物地基和设备基础地基 D.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拟建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地基

考题 关于注浆加固的表述,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 A、 隧道堵漏时,宜采用水泥和水玻璃的双液注浆 B、 碱液注浆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渗透系数为(0.1~2.0)m/d的湿陷性黄土 C、 硅化注浆用于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上既有建筑地基加固时应沿基础侧向先内排、后外排施工 D、 岩溶发育地段需要注浆时,宜采用水泥砂浆

考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2002),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地基,对加固的地基土检验的时间间隔从硅酸钠溶液灌注完毕算起应符合下列哪个选项的要求?() A.3 -7d B.7 -10d C. 14d D.28d

考题 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其压力灌注的施工工艺不适宜的场地地基为( )。A.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设备基础地基和构筑物地基 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地基和没备基础地基 C.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地基和设备基础地基 D.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拟建设备基础地基和构筑物地基

考题 碱液法加固地基,拟加固土层的天然孔隙比为0.82,灌注孔成孔深度6m,注液管底部在孔口以下4m,碱液充填系数取0.64,试验测得加固地基半径为0.5m,则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估算单孔碱液灌注量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0.32m3 B. 0.37m3 C. 0.62m3 D. 1.10m3

考题 某黄土场地中拟建建筑物轮廓为20m×30m,采用单液硅化法消除地基湿陷性,满堂三角形布桩,钻孔间距为0.8m,压力灌注,湿陷性黄土层厚5.0m,孔隙比为0.95,灌注时硅酸钠溶液的相对密度为1.14,溶液填充孔隙的系数为0.7,加固该场地需用硅酸钠溶液( )t。(注: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计算) A. 1166 B. 1265 C. 1317 D. 1368

考题 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拟建设备基础的地基,设备基础的平面尺寸为3mx4m,需加固的自重湿隐性黄土层厚6m,土体初始孔隙比为1.0,假设硅酸钠溶液的相对密度为1.00,溶液的填充系数为0.70,问所需硅酸钠溶液用量(m3)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A.30 B.50 C.65 D.100

考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地基,对加固的地基土检验的时间间隔从硅酸钠溶液灌注完毕算起应符合下列哪个选项的要求?()A、3~7dB、7~10dC、14dD、28d

考题 用碱液法处理湿陷性黄土时,采用的双液是指()。A、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钠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钠溶液D、硅酸钠溶液与氯化钠溶液

考题 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指采用()溶液。A、CaSO4B、Na2SO4C、NaOHD、Na2O·nSiO2

考题 进行单液硅化或碱液加固时,下述()不正确。()A、两种方法均适用于加固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地基B、施工前宜在现场进行单孔或群孔灌注溶液试验C、采用压力灌注单液硅化法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既有建筑物的加固D、碱液法加固地基的深度,一般自基底起算2~5m

考题 采用碱液法加固黄土地基时,双液是指()。A、硅酸钠溶液B、烧碱溶液C、氯化钙溶液D、氯化钠溶液

考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地基,对加固的地基土检验的时间问隔从硅酸钠溶液灌注完毕算起应符合()。A、3~7dB、7~10dC、14dD、28d

考题 单选题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地基,对加固的地基土检验的时间间隔从硅酸钠溶液灌注完毕算起应符合(  )。[2008年真题]A 3~7dB 7~10dC 14dD 28d

考题 单选题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下述哪种情况不宜采用碱液法?(  )[2009年真题]A 拟建设备基础B 受水浸湿引起湿陷,并需阻止湿陷发展的既有建筑基础C 受油浸引起倾斜的储油罐基础D 沉降不均匀的既有设备基础

考题 多选题采用碱液法加固黄土地基时,双液是指()。A硅酸钠溶液B烧碱溶液C氯化钙溶液D氯化钠溶液

考题 单选题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其压力灌注的施工工艺不适宜( )中的场地地基。A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基础B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和设备基础的地基C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地基和设备基础地基D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拟建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地基

考题 单选题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其压力灌注的施工工艺不适宜下列( )选项中的场地地基。A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基础B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即有建筑物和设备基础的地基C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即有建筑物地基和设备基础地基D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拟建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地基

考题 单选题进行单液硅化或碱液加固时,下述()不正确。()A 两种方法均适用于加固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地基B 施工前宜在现场进行单孔或群孔灌注溶液试验C 采用压力灌注单液硅化法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既有建筑物的加固D 碱液法加固地基的深度,一般自基底起算2~5m

考题 单选题某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单液硅化法处理,场地尺寸为30m×30m,处理土层深度为7.0m,采用浓度为12%的水玻璃溶液掺2.5%的氯化钠,要求灌注时水玻璃溶液的相对密度为1.14,地基土天然孔隙比为1.0,填充系数为0.6,水玻璃出厂时比重为1.45,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加固整个场地需用配制后的水玻璃溶液()t。A 2100B 2155C 2200D 2255

考题 单选题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指采用()溶液。A CaSO4B Na2SO4C NaOHD Na2O·nSiO2

考题 单选题某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单液硅化法处理,场地尺寸为30m×30m,处理土层深度为7.0m,采用浓度为12%的水玻璃溶液掺2.5%的氯化钠,要求灌注时水玻璃溶液的相对密度为1.14,地基土天然孔隙比为1.0,填充系数为0.6,水玻璃出厂时比重为1.45,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加固该场地时需从工厂购进水玻璃()t。A 650B 660C 670D 680

考题 单选题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拟建设备基础的地基,设备基础的平面尺寸为3m×4m,需加固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层厚6m,土体初始孔隙比为1.0,假设硅酸钠溶液的相对密度为1.00,溶液的填充系数为0.70,所需硅酸钠溶液用量(m3)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2008年真题]A 30B 50C 65D 100

考题 单选题某黄土场地采用单液硅化法处理,场地尺寸为20m×50m,处理深度为5.0m,灌注时水玻璃的相对密度为1.15,地基土天然孔隙比为0.90,填充系数为0.7,水玻璃出厂时比重为1.48,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处理该场地时需配制水玻璃溶液()t。A 1708B 1808C 1908D 2008

考题 单选题某黄土场地采用单液硅化法处理,场地尺寸为20m×50m,处理深度为5.0m,灌注时水玻璃的相对密度为1.15,地基土天然孔隙比为0.90,填充系数为0.7,水玻璃出厂时比重为1.48,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需采购水玻璃()t。A 450B 500C 550D 600

考题 单选题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地基,对加固的地基土检验的时间问隔从硅酸钠溶液灌注完毕算起应符合()。A 3~7dB 7~10dC 14dD 2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