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下列关于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A.给出了犯罪的一般定义,从性质上明确了犯罪具有危害性和违法性
B.设置了定量要求,表明认定犯罪不仅需要正确“定性”,还需要合理确定危害的 “程度”或“量”
C.“但书”是区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
D.设定“但书”的基本理念在于:通过对犯罪的实质特征提出定量的要求,赋予 司法机关酌情排除犯罪的权力,避免过分拘泥于法律形式而作出刻板教条的 判决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解析:《刑法》第13条包含丰富的内容,但书以前部分给出了犯罪的一般定义,从性质上明确了犯罪具有危害性和违法性,故A项不是但书的意义。B、C、D三项表述都是《刑法》第13条“但书”的意义。
更多 “下列关于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A.给出了犯罪的一般定义,从性质上明确了犯罪具有危害性和违法性 B.设置了定量要求,表明认定犯罪不仅需要正确“定性”,还需要合理确定危害的 “程度”或“量” C.“但书”是区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 D.设定“但书”的基本理念在于:通过对犯罪的实质特征提出定量的要求,赋予 司法机关酌情排除犯罪的权力,避免过分拘泥于法律形式而作出刻板教条的 判决” 相关考题
考题 我国《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这一刑法条文中的“但书”所表述的情况是( )。A.对前段的补充B.前段的递进C.前段的例外D.对前段的限制

考题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o⊙ )C.不构成犯罪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考题 第 28 题 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犯罪以我国刑法分则条文有明文规定的为限,刑法分则条文没有明文规定单位能构成的犯罪,单位都不可能构成这种犯罪B.我国刑法规定的单位犯罪包括法人犯罪,但不限于法人犯罪C.我国刑法规定的大多数犯罪,单位都能成为犯罪主体D.我国刑法规定的单位犯罪一般采用双罚制

考题 我国《刑法》第13条的“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正确理解为( )。A.是犯罪,但不以犯罪论处B.已经构成犯罪,但不以犯罪处罚C.不构成犯罪D.仅是缩小打击面的刑事策略

考题 下列关于“刑法”这一概念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A.“刑法”可以用作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法律部门的名称B.“刑法”可以用作我国的一种法律渊源的名称C.“刑法”可以用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一法律文件的简称D.“刑法”可以用作我国法学体系中一个法学分支学科的名称

考题 第 28 题 下列关于刑法基本原则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是罪刑法定原则的体现B.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体现C.减刑、假释制度是罪刑法定原则的体现D.我国刑法规定的“从旧兼从轻”原则,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体现

考题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考题 《唐律疏议》在我国封建法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关于其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唐律疏议》在我国封建法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关于其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考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关于首要分子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考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单行刑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 B.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我国《刑法》第313条的解释 C.我国《票据法》第102条关于票据欺诈行为刑事责任的规定 D.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考题 关于《刑法》第13条“但书”的理解错误的是 A.“但书”表明认定犯罪不仅仅需要正确“定性”,还需要合理确定危害的“程度”或“量” B.“但书”赋予司法机构排除犯罪的权力,与罪刑法定原则不相容 C.“但书”是区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 D.“但书”可以缩小犯罪或刑事处罚的范围

考题 下列关于刑法这一概念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哪些? A.刑法可以用作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法律部门的名称 B.刑法可以用作我国的一种法律渊源的名称 C.刑法可以用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一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简称 D.刑法可以用作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考题 下列关于我国刑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现行刑法从1979年开始生效 B: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8年12月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是我国刑法典的修正案 C:截至2012年,我国共有8个刑法修正案 D:我国法院和检察院对刑法有进行司法解释的权力

考题 关于刑法的溯及力,我国《刑法》第12条的规定体现了从新兼从轻原则。(  )

考题 (2007年真题)TNI关于“刑法”这一概念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 A.“刑法”可以用作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法律部门的名称 B.“刑法”可以用作我国的一种法律渊源的名称 C.“刑法”可以用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一法律文件的简称 D.“刑法”可以用作我国法学体系中一个法学分支学科的名称

考题 下列关于刑法的效力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原则上均适用我国刑法 B.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我国公民犯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不适用我国刑法 C.外国人在我国境内犯罪的,除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的以外,均适用我国刑法 D.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均适用我国刑法

考题 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的规定,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是犯罪但应免除处罚

考题 下列关于我国刑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从新兼从轻原则C、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没有达到犯罪目的D、我国《刑法》规定,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包括不适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考题 根据我国《刑法》第267条第2款的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我国《刑法》关于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考题 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里的“但书”表示的是( )。A、对前段的补充B、对前段的限制C、对前段的强调D、前段的例外

考题 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C、不构成犯罪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考题 什么是时效?我国刑法规定追诉时效有什么意义?

考题 我国刑法第十三条“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可以理解为()。

考题 填空题我国刑法第十三条“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可以理解为()。

考题 单选题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A 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 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C 不构成犯罪D 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考题 单选题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A 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 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C 不构成犯罪D 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考题 问答题什么是时效?我国刑法规定追诉时效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