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一级公路,交通荷载等级为重交通,路面结构从上而下为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单位人力、设备条件,基层与底基层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合法施工,面层采用滑膜摊铺机铺筑,施工中有如下事件发生:
  事件一:在基层施工中,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的上限取6%的水泥剂量,由于运距较远,含水率较最佳含水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运料过程中遭遇堵车,经过2.5h,运到现场,立即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进行铺筑,基层厚度30cm,分两层铺筑。
  事件二:该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试验室确定的试验室配合比直接配料。
  事件三:面层施工中,水泥混凝土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时每批量附有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指标合格的检验证明,检测中发现水泥混凝土用水泥的成分、物理性能等路用品质部分指标不达标,粗集料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细集料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机制砂,粗细集料质量不低于Ⅱ级的要求。
  【问题】
  1.该底基层的拌合设备有哪些?底基层还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施工。
  2.改正施工单位在事件一中的错误做法。
  3.指出施工单位在事件二、三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4.摊铺该路面面层的基准线布设应满足哪些规定,列举3条。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该底基层可采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合设备,(强制式、水泥混凝土拌合机)。底基层还可采用路拌法进行施工。
2.水泥配合比应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运距较远时,对稳定中、粗粒材料,含水率可高于0.5~1%,对稳定细粒材料,可高于1~2%;运输过程中超过2h,应作废,立即摊铺不正确。
3.事件二不正确,因为施工配料应该采用工地配合比,而不是试验室配合比。
事件三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不正确,水泥混凝土应采用旋窑生产的道路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4.摊铺该路面面层的基准线布设应满足下列规定:
(1)滑膜摊铺一级公路时,采用单向坡双线基准线;
(2)基准线宜使用钢绞线,采用直径2mm的钢绞线时,张线拉力不宜小于1000N;
(3)基准线设置后,应避免扰动、碰撞和振动。
更多 “某一级公路,交通荷载等级为重交通,路面结构从上而下为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单位人力、设备条件,基层与底基层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合法施工,面层采用滑膜摊铺机铺筑,施工中有如下事件发生:   事件一:在基层施工中,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的上限取6%的水泥剂量,由于运距较远,含水率较最佳含水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运料过程中遭遇堵车,经过2.5h,运到现场,立即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进行铺筑,基层厚度30cm,分两层铺筑。   事件二:该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试验室确定的试验室配合比直接配料。   事件三:面层施工中,水泥混凝土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时每批量附有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指标合格的检验证明,检测中发现水泥混凝土用水泥的成分、物理性能等路用品质部分指标不达标,粗集料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细集料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机制砂,粗细集料质量不低于Ⅱ级的要求。   【问题】   1.该底基层的拌合设备有哪些?底基层还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施工。   2.改正施工单位在事件一中的错误做法。   3.指出施工单位在事件二、三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4.摊铺该路面面层的基准线布设应满足哪些规定,列举3条。” 相关考题
考题 适用各级公路的粒料类底基层有( )。A.天然砂砾底基层B.级配砾石底基层C.级配碎石底基层D.填隙碎石底基层E.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考题 案例五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路基宽度12m。上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13),下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20);基层采用18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宽度9.5m;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沥青混合料指定由某拌和站建定点供应,现场配备了摊铺机、运输车辆。基层采用两侧装模,摊铺机铺筑。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端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现场作业指导书,其中部分要求如下: (1)下面层摊铺采用平衡梁法; (2)摊铺机每次开铺前,将熨平板加热至55℃; (3)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不粘轮; (4)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可采取人工摊铺施工。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有;压实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等。 事件三:施工单位试验室确定的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集料比例如表2 所示,水泥剂量为4.5%(外掺),最大干容重为2.4t/m3,压实度98%。 表2 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集料比例表 问题: 1.本项目应采用什么等级的沥青?按组成结构分类,本项目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哪种类型?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还需要配备哪些主要施工机械? 3.逐条判断事件一中现场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4.补充事件二中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的漏项。 5.列式计算事件三中1km 基层需1#料和水泥的用量。(不考虑材料损耗,以t 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 位)

考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68km 的平原区新建高速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土路肩采用M7.5 浆砌片石加固。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施工单位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法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轨道式摊铺机施工面层。在进行混凝土面层铺筑前,施工单位做的准备工作有:模板的加工与制作测量放线、模板支立、摊铺机就位和调试。现将施工单位的部分技术要点摘录如下:①确定基层水泥用量:根据规范“当水泥稳定中、粗粒土做基层时,应控制水泥剂量不超过6%水泥剂量”,为达到最佳强度要求,施工时的水泥用量采用规范规定的最大值6%;②施工中采用一次性塑料模板;③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5.OMPa 时方可进行;④根据拌和物的黏聚性、均质性及强度稳定性试拌确定最佳拌和时间;⑤混凝土入模前,应检查坍落度,控制在配合比要求坍落度±1cm 范围内;⑥清除接缝中夹杂的砂石等后,及时做灌浆处理。问题:1.补充面层施工前准备工作的漏项。2.改正背景中施工技术要点中的错误之处。3.写出图中8×12×100 预制块构筑物的名称和作用。4.背景中,基层施工时拌料与摊铺应分别配置什么机械?

考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68kin的平原区新建高速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土路肩采用M7.5浆砌片石加固。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施工单位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法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轨道式摊铺机施工面层。在进行混凝土面层铺筑前,施工单位做的准备工作有:模板的加工与制作测量放线、模板支立、摊铺机就位和调试。现将施工单位的部分技术要点摘录如下: ①确定基层水泥用量:根据规范“当水泥稳定中、粗粒土做基层时,应控制水泥剂量不超过6%水泥剂量”,为达到最佳强度要求,施工时的水泥用量采用规范规定的最大值6%; ②施工中采用一次性塑料模板; ③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5.OMPa时方可进行; ④根据拌和物的黏聚性、均质性及强度稳定性试拌确定最佳拌和时间; ⑤混凝土入模前,应检查坍落度,控制在配合比要求坍落度±1cm范围内; ⑥清除接缝中夹杂的砂石等后,及时做灌浆处理。 问题: 1.补充面层施工前准备工作的漏项。 2.改正背景中施工技术要点中的错误之处。 3.写出图中8×12×100预制块构筑物的名称和作用。 4.背景中,基层施工时拌料与整形应分别配置什么机械

考题 1.背景材料:某一级公路工程K9 + 000~K36 + 000 段路面结构形式为:底基层采用填隙碎石,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面层采用C30 水泥混凝土。施工工期安排在某年夏天,日间气温高达36℃,工程任务重、工期紧。路面施工完成后,该项目的施工单位对路面底基层、基层、面层进行了施工质量自检。对填隙碎石底基层检验实测了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对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检验实测了平整度、中线平面偏位、抗滑构造深 度等,平整度用平整度仪按全线每车道每200m 测1 处,中线平面偏位用经纬仪进行检测,每200m 测2 点,抗滑构造深度用铺砂法进行检测,每200m 测1 处。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 2.问题: (1)该施工单位对填隙碎石的实测项目是否全面?说明理由。 (2)指出施工单位对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检验存在什么问题?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路基宽度12m。上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13),下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20);基层采用18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宽度9.5m;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 沥青混合料制定由某拌合站定点供应,现场配备了摊铺机、运输车辆。基层两侧装模,摊铺机铺筑。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现场作业指导书,其要求如下: (1)下面层摊铺采用平衡梁法; (2)摊铺机每次开铺前,将熨平板加热至80℃; (3)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中不粘轮; (4)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可采取人工摊铺施工。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有:压实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等。 事件三:施工单位试验室确定的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集料比例如表2所示,水泥剂量为4.5%(外掺),最大干容重为2.4t/m3,压实度98%。 表2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集料比例表 【问题】 1.本项目应采用什么等级的沥青?按组成结构分类,本项目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哪种类型?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还需要配备哪些主要施工机械? 3.逐条判断事件一中现场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4.补充事件二中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的漏项。 5.列式计算事件三中1km基层1#料和水泥的用量。(不考虑材料损耗,以t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考题 某一级公路,路线通过地区气候干燥,路面底基层为填隙石,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面层为沥青混凝土。该路段基层施工组织方法应采用()。A、 平行作业法 B、 流水作业法 C、 顺序作业法 D、 平行作业法和顺序作业法相结合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路基宽度12m。上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13),下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20);基层采用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宽度9.5m;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沥青混合料指定由某拌合站建定点供应,现场配备了摊铺机、运输车辆。基层采用两侧装模,摊铺机铺筑。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现场作业指导书,其中部分要求如下: (1)下面层摊铺采用平衡梁法; (2)摊铺机每次开铺前,将熨平板加热至80℃; (3)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不粘轮; (4)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可采取人工摊铺施工。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有:压实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等。? 事件三:施工单位试验室确定的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集料比例如下表所示,水泥剂量为4.5%(外掺),最大干容重为2.4t/m3,压实度98%。 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集料比例表 【问题】 1.本项目应采用什么等级的沥青?按组成结构分类,本项目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哪类型?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还需要配备哪些主要施工机械? 3.逐条判断事件一中现场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4.补充事件二中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的漏项。 5.列式计算事件三中1km基层需1号料和水泥的用量。(不考虑材料损耗,以t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考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35.5km的山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级配碎石。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施工中有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采用路拌法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施工前,项目部分别计算各段需要的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的数量或不同粒级碎石和石屑的数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事件二:施工单位的部分技术要点摘录如下: (1)确定水泥用量:根据规范“当水泥稳定中、粗粒土做基层时,应控制水泥剂量不超过6%水泥剂量”,为达到最佳强度要求,施工时的水泥用量采用规范规定的最大值6%。 (2)纵缝的处理:水泥稳定碎石层的施工应该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斜接,不得垂直相接。 (3)水泥稳定碎石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前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前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问题: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除了事件一提及的方法外,还有哪种方法 2.事件一中,为计算相关材料用量和堆放距离,需要根据哪些资料来计算 3.逐条改正事件二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要点中错误之处。 4.写出背景中的水泥稳定基层施工的拌和与整形工序应配置的施工机械。 5.指出图中A的名称,通常适合设置在哪些地段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项目,合同段总长度36km,路面结构层为15cm厚级配碎石底基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4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面层采用轨道摊铺机摊铺施工。钢材、水泥供应厂家由建设单位指定。施工单位对基层和面层分别组织一个专业队采用线性流水施工,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如下: 摘要(1):基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50m,养护时间至少7天;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00m,养护时间至少14天,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为3600m,其流水施工横道图如下。摘要(2):施工单位现有主要施工设备包括混凝土生产设备、混凝土及原材料运输设备、吊车、布料机、摊铺机、整平机、压路机、拉毛养护机和石屑撒布机,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调用。摘要(3):项目部要求工地试验室在检查了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每批水泥清单。问题:1.计算摘要(1)中路面基层和面层工作的持续时间。2.计算基层和面层的流水工期并按表绘制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注:将表抄绘在答题纸上作答)。3.结合摘要(2),为完成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施工单位还需配备哪两个关键设备?并指出肯定不需要调用的两个设备。4.摘要(3)中工地试验室的做法能否保证进场水泥质量?说明理由。

考题 某公路路面工程,里程桩号为K5+000-K29+000,总长度为24km。路面结构层分为级配砾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混凝土面层(单层),面层采用轨道摊铺机摊铺施工。建设单位(业主)希望施工单位尽可能用最短时间完成该路面工程施工。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能力准备组织2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以完成该路面工程。每个路面施工队的施工能力相同,各完成12km。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底基层专业队组(班组)施工进度(速度)200m/D、(已经包含各种影响,下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150m/D、,养生时间至少7D、,所需工作面的最小长度为1000m;水泥混凝土面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为160m/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1200m。要求施工单位用最快方式,根据上述给定条件组织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施工过程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发生一起质量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万元。项目部在事后的第5天向上级公司进行了汇报。事件二:施工单位现有主要施工设备包括混凝土生产设备、混凝土及原材料运输设备、吊车、布料机、摊铺机、整平机、压路机、拉毛养生机和石屑撒布机,项目部可根据实际情况调用。问题:1.计算各结构层工作的持续时间。2.分析底基层与基层之间的搭接关系并计算搭接时距。3.分析基层与面层之间的搭接关系并计算搭接时距。并计算工程工期。4.事件一中所述事故属于几级一般质量事故项目部处理方式是否恰当说明理由。该起质量事故由谁负责调查处理5.指出事件二中肯定不需要调用的两个设备。为完成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施工单位还需配备哪两个关键设备

考题 可以采用挖坑法测定厚度的结构层是()。A、沥青面层B、水泥混凝土路面板C、水泥稳定碎石基层D、级配碎石基层

考题 可以采用钻孔法测定厚度的结构层有()A、水泥混凝土路面板B、水泥稳定碎石基层C、级配碎石基层D、沥青混凝土面层

考题 不能采用挖坑法测定厚度的结构层有()。A、级配碎石过渡层B、水泥稳定碎石基层C、水泥混凝土路面板D、沥青混凝土面层

考题 多选题以下不属于路面工程施工中路面粒料基层施工方法的有()。A级配碎石路拌法B级配碎石中心站集中拌合法C无机结合料基层路拌法D无机结合料中心站集中拌合法E填隙碎石施工

考题 单选题可以采用挖坑法测定厚度的结构层是()。A 沥青面层B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C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D 级配碎石基层

考题 多选题不能采用挖坑法测定厚度的结构层有()。A级配碎石过渡层B水泥稳定碎石基层C水泥混凝土路面板D沥青混凝土面层

考题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一级公路工程K9+000~K36+000段路面结构形式为:底基层采用填隙碎石、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施工工期安排在某年夏天,日间气温高达36℃,工程任务重、工期紧。路面施工完成后,该项目的施工单位对路面底基层、基层、面层进行了施工质量自检。对填隙碎石底基层检验实测了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对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检验实测了平整度、中线平面偏位、抗滑构造深度等,平整度用平整度仪按全线每车道每200m测1处,中线平面偏位用经纬仪进行检测,每200m测2点,抗滑构造深度用铺砂法进行检测,每200m测1处。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 (1)该施工单位对填隙碎石的实测项目是否全面?说明理由。 (2)指出施工单位对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检验存在什么问题?

考题 问答题(二)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路基宽度12m。上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13),下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20);基层采用450px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宽度9.5m;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沥青混合料指定由某拌和站建定点供应,现场配备了摊铺机、运输车辆。基层采用两侧装模,摊铺机铺筑。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端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现场作业指导书,其中部分要求如下: (1)下面层摊铺采用平衡梁法; (2)摊铺机每次开铺前,将熨平板加热至80℃; (3)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不粘轮; (4)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可采取人工摊铺施工。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有;压实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等。 事件三:施工单位试验室确定的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集料比例如表2所示,水泥剂量为4.5%(外掺),最大干容重为2.4t/m³,压实度98%。 表2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集料比例表 问题: 1.本项目应采用什么等级的沥青?按组成结构分类,本项目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哪种类型?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还需要配备哪些主要施工机械? 3.逐条判断事件一中现场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4.补充事件二中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的漏项。 5.列式计算事件三中1km基层需1#料和水泥的用量。(不考虑材料损耗,以t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考题 多选题可以采用钻孔法测定厚度的结构层有()A水泥混凝土路面板B水泥稳定碎石基层C级配碎石基层D沥青混凝土面层

考题 多选题适用各级公路的粒料类底基层有( )。A天然砂砾底基层B级配砾石底基层C级配碎石底基层D填隙碎石底基层E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考题 多选题沥青路面施工中,应浇洒透层沥青的条件有()。A沥青路面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基层B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C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层D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筑沥青层E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筑沥青层

考题 问答题案例背景材料:“路面工程质量检验”案例答案解析题 某一级公路工程K9+000~K36+000段路面结构形式为:底基层采用填隙碎石、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施工工期安排在某年夏天,日间气温高达36℃,工程任务重、工期紧。路面施工完成后,该项目的施工单位对路面底基层、基层、面层进行了施工质量自检。对填隙碎石底基层检验实测了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对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检验实测了平整度、中线平面偏位、抗滑构造深度等,平整度用平整度仪按全线每车道每200m测1处,中线平面偏位用经纬仪进行检测,每200m测2点,抗滑构造深度用铺砂法进行检测,每200m测1处。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 问题: (1)该施工单位对填隙碎石的实测项目是否全面?说明理由。 (2)指出施工单位对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检验存在什么问题?

考题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二级公路路基宽度8.5m(0.75m+7.00m+0.75m),路面结构组成为:30cm填隙碎石底基层、25cm无机结合料基层、22cmC30水泥混凝土面层.先进行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主要施工顺序如下:备料——运输粗碎石——摊铺——摊铺填隙料和碾压 问题: 1、填隙碎石底基层在备料这个施工程序前还应该有哪些准备工作? 2、填隙碎石底基层是路面粒料基层施工方法的一种,请列出其他两种路面粒料基层施工方法的名字. 3、填隙料的摊铺和碾压可采用的施工方法有那几类?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4、路面底基层施工中常见的质量控制关键点一般有哪些?

考题 单选题某地拟新建一条一级公路,经交通分析,属于重交通荷载等级,拟订路面结构组合如下:面层为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垫层为天然砂砾。进行结构分析时,该路面应采用下列哪个选项的力学模型?(  )A 弹性地基单层板模型B 复合板模型C 弹性地基双层板模型D 结合板模型

考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项目,合同段总长度36km,路面结构层为15cm厚级配碎石底基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4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面层采用轨道摊铺机摊铺施工,钢材、水泥供应厂家由建设单位指定。施工单位对基层和面层分别组织一个专业队采用线性流水施工,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如下, 摘要(1):基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50m,养生时间至少7天;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00m,养生时间至少14天,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为3600m,其流水施工横道如下图。 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摘要(2):施工单位现有主要施工设备包括混凝土生产设备、混凝土及原材料运输设备、吊车、布料机、摊铺机、整平机、压路机、拉毛养生机和石屑撒布机,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调用。摘要(3):项目部要求工地试验室在检查了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每批水泥清单。问题:结合摘要(2),为完成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施工单位还需配备哪两个关键设备?并指出肯定不需要调用的两个设备。

考题 多选题某一级公路路基为低透水性细粒土,处于湿润多雨地区,现拟订基层结构类型,较为合理的方案有下列哪些选项?(  )A20cm厚开级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厚密级配碎石底基层B20cm厚开级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厚密级配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C10cm厚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20cm厚密级配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D10cm厚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20cm厚开级配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