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平原区拦河闸工程,设计流量850m3/s,校核流量1020m3/s,闸室结构如下图所示。本工程施工采用全段围堰法导流,上、下游围堰为均质土围堰,基坑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闸室地基为含少量砾石的黏土,自然湿密度为1820~1900kg/m3,基坑开挖时,施工单位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将闸室地基挖至建基面高程10.0m,弃土运距约1km。



工作桥夜间施工过程中,2名施工作业人员不慎坠落,其中1人死亡,1人重伤。
问题:
1.说明该拦河闸工程的等别及闸室和围堰的级别;指出图中建筑物1和2的名称。
2.根据《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依据土的开挖方法和难易程度,土共分为几类?本工程闸室地基土属于其中哪一类?
3.背景资料中,施工单位选用的土方开挖机具和开挖方法是否合适?简要说明理由。
4.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事故共分为哪几级?本工程背景资料中的事故等级属于哪一级?根据2名工人的作业高度和环境说明其高处作业的级别和种类。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工程等别:Ⅱ等;闸室级别:2级;围堰级别:4级。
图中:1为铺盖,2为消力池。
2.土共分为4类;本工程闸室地基土为Ⅲ类。
3.施工单位选择的开挖机具合适,开挖方法不合适。
理由:本工程闸室地基土为Ⅲ类,弃土运距约1km,选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开挖是合适的,用挖掘机直接开挖至建基面高程不合适,闸室地基保护层应由人工开挖。
4.①质量与安全事故共分为4级,分别为Ⅰ、Ⅱ、Ⅲ、Ⅳ级(或:特别重大、特大、重大、较大),本工程事故等级为Ⅳ级(或较大质量与安全事故)。
②高处作业级别为三级,高处作业种类为特殊(或夜间)高处作业。



1.本案例拦河闸工程,设计流量850m3/s,校核流量1020m3/s,根据《水闸设计规范》,拦河水闸工程规模应根据过闸最大流量确定,故本工程规模为大(2)型,相应其等别应为Ⅱ等;闸室为主要建筑物,其级别应为2级;围堰为临时建筑物,级别应为4级。
图中:1为上游铺盖,2为闸下消力池。
[解答分析]这是一道有关水闸工程基本概念的考题,考核考生对水闸工程等别、建筑物级别以及水闸工程结构布置的掌握情况。
2.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常用土的工程分类,依开挖方法、开挖难易程度等,土共分为4类。



本工程闸室地基为含少量砾石的黏土,自然湿密度为1820~1900kg/m3,闸室地基土为Ⅲ类。
[解答分析]这是一道有关工程地基方面的考题,考核考生对土基知识的掌握情况。
3.根据《土的工程分类》,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常用土的工程分类,依开挖方法、开挖难易程度等,土共分为4类。
本案例闸室地基为含少量砾石的黏土,自然湿密度为1820~1900kg/m3,弃土运距约1km,属于Ⅲ类土。反铲挖掘机是正铲挖掘机的一种换用装置,一般斗容量较正铲小,工作循环时间比正铲长8%~30%。其稳定性及挖掘力均比正铲小,适用于Ⅰ~Ⅲ类土。所以,施工单位选择的开挖机具合适。
临近设计高程时,应留出30~50cm的保护层暂不开挖,待上部结构施工时,再予以挖除。
[解答分析]这是一道有关土方开挖方面的考题,考核考生对不同类别土开挖方法、开挖机具选择以及建基面保护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4.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水建管[2006]202号),按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事故分为Ⅰ级(特别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Ⅱ级(特大质量与安全事故)、Ⅲ级(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Ⅳ(较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四个等级。本工程造成2名施工作业人员不慎坠落,其中1人死亡,1人重伤。故,事故等级为Ⅳ级(或较大质量与安全事故)。
根据《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规定,高度在2~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高度在5~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高度在15~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其中特殊高处作业又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强风高处作业、异温高处作业、雪天高处作业、雨天高处作业、夜间高处作业、带电高处作业、悬空高处作业、抢救高处作业。一般高处作业系指特殊高处作业以外的高处作业。
本案例坠落人员作业高度为33.0-11.7=21.3m,为三级高处作业;工作桥夜间施工,为特殊高处作业。
[解答分析]这是一道关于质量与安全事故方面的考题,考核考生对质量与安全事故分类、高处作业要求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更多 “某平原区拦河闸工程,设计流量850m3/s,校核流量1020m3/s,闸室结构如下图所示。本工程施工采用全段围堰法导流,上、下游围堰为均质土围堰,基坑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闸室地基为含少量砾石的黏土,自然湿密度为1820~1900kg/m3,基坑开挖时,施工单位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将闸室地基挖至建基面高程10.0m,弃土运距约1km。 工作桥夜间施工过程中,2名施工作业人员不慎坠落,其中1人死亡,1人重伤。 问题: 1.说明该拦河闸工程的等别及闸室和围堰的级别;指出图中建筑物1和2的名称。 2.根据《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依据土的开挖方法和难易程度,土共分为几类?本工程闸室地基土属于其中哪一类? 3.背景资料中,施工单位选用的土方开挖机具和开挖方法是否合适?简要说明理由。 4.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事故共分为哪几级?本工程背景资料中的事故等级属于哪一级?根据2名工人的作业高度和环境说明其高处作业的级别和种类。” 相关考题
考题 当河床宽阔,流量较大,工期较长,并有通航要求时,宜采用( )。A.全段围堰法导流B.分段围堰法导流C.基坑淹没法导流D.河床外导流

考题 (2015年)背景: 建筑物地基地层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淤泥质黏土、中粉质壤土、重粉质壤土、粉细砂、中粗砂等,其中粉细砂和中粗砂层为承压含水层,承压水位高于节制闸底板高程。节制闸基础采用换填水泥土处理。泵站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10.5m,节制闸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6.0m(包括换土层厚度)。 事件一:纵、横向围堰均采用土石结构。在基坑四周布置单排真空井点进行基坑降水。 问题: 3.事件一中基坑降水方案是否可行,为什么?你认为合适的降水方案是什么?

考题 某平原区枢纽工程由泵站、节制闸等组成,采用闸、站结合布置方式,泵站与节制闸并排布置于调水河道,中间设分流岛,如图1所示。泵站共安装4台立式轴流泵,装机流量100m3/s,配套电机功率4×1600kW;节制闸最大过闸流量960m3/s。建筑物地基地层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淤泥质黏土、中粉质壤土、重粉质壤土、粉细砂、中粗砂等,其中粉细砂和中粗砂层为承压含水层,承压水位高于节制闸底板高程。节制闸基础采用换填水泥土处理。泵站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10.5m,节制闸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6.0m(包括换土层厚度)。 图1 枢纽工程布置示意图 该枢纽工程在施工期间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方便施工导流和安全度汛,施工单位计划将泵站与节制闸分两期实施,在分流岛部位设纵向围堰,上、下游分期设横向围堰,如图1所示。纵、横向围堰均采用土石结构。在基坑四周布置单排真空井点进行基坑降水。 事件二:泵站厂房施工操作平台最大离地高度38.0m,节制闸启闭机房和桥头堡施工操作平台最大离地高度35.0m。施工单位采用满堂脚手架进行混凝土施工,利用塔吊进行混凝土垂直运输,其中厂房外部走廊采用外悬挑脚手架施工。厂房内桥式起重机安装及室内装饰工程采用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泵站机组利用桥式起重机进行安装;节制闸启闭机房施工时进行闸门安装(交叉作业),闸门在铺盖上进行拼装。 事件三:施工单位为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在施工区入口处悬挂“五牌一图”,对施工现场的“三宝”、“四口”、“五临边”作出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 <1> 、指出本枢纽工程等别、主要建筑物级别以及施工围堰的洪水标准范围。 <2> 、根据事件一,本枢纽工程是先施工泵站还是先施工节制闸?为什么? <3> 、事件一中基坑降水方案是否可行,为什么?你认为合适的降水方案是什么? <4> 、根据事件二的施工方案以及工程总体布置,指出本工程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部位或作业)。 <5> 、事件三中提到的“四口”指的是什么?

考题 (2014年)【背景资料】 某水闸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加固老闸,扩建新闸,开挖引河等。新闸设计流量1100m3/s。施工单位在围堰施工完毕后,立即进行基坑初期排水,基坑初期水深为6.0m。 【问题】施工单位计算确定基坑初期排水设施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考题 某水闸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加固老闸,扩建新闸,开挖引河等。 事件一:施工单位根据本工程具体条件和总体进度安排,提出的施工导流方案如图所示。工程附近无现有河道可供施工导流,施工单位采用的导流方案为一次拦断河床(全段)围堰法施工,具体施工组织方案是在一个非汛期施工完成扩建新闸和加固老闸,在新闸和老闸上、下游填筑施工围堰,期间利用新挖导流明渠导流。监理单位审核后,认为开挖导流明渠工程量较大,应结合现场条件和总体工期安排,优化施工导流方案和施工组织方案。 问题:根据事件一,提出适宜的施工导流方案及相应的施工组织方案。

考题 某平原区拦河闸工程,设计流量850m3/s ,校核流量1020m3/s ,闸室结构如下图所示: 问题: 指出图中建筑物1 和2 的名称。

考题 某平原区拦河闸工程,闸室结构如图所示。闸室地基为含少量砾石的黏土,自然湿重度为18~19kN/m3。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本工程施工导流流量大,河床比较宽,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导流方案,决定采用一次拦断河床围堰导流。基坑开挖时,施工单位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将闸室地基直接开挖至建基面高程 10.0m。 事件二:岸坡石方开挖采用钻孔爆破法施工,隧洞爆破线路的镍铬桥丝电雷管的电阻极差不超过 1Ω;起爆电源开关钥匙有每天负责爆破作业的班组长轮流保管。爆破作业班长亲自控线接电安装照明设施,照明灯置于距爆破作业 10m 处。爆破作用参数如下图所示。 事件三:随着汛期临近,围堰上游水位上涨,基坑靠近堰脚处发生险情,上游面出现漩涡,下游面涌水大,水时混时清,并有逐渐加剧的趋势。 事件四:闸室地基采用帷幕灌浆,施工单位纯压式灌浆,按照灌浆采用上游排孔、中间排孔、下游排孔的顺序依次进行。施工中,地表有浆液冒出,施工立即对该情况进行了处理。 问题: 1、指出图中建筑物 1 和 2 的名称;根据《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 50145—2007,依据土的开挖方法和难易程度,土共分为几类?本工程闸室地基土属于其中哪一类? 2、指出事件一中施工导流方案、开挖机具及土方开挖方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3、指出事件二中爆破作业方法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4、指出图中参数 Wp、L1、L2、h 的名称。 5、判断事件三中险情的类型,并指出险情抢护的原则。 6、指出事件四中做法的不妥之处并改正。说明事件 4 中灌浆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

考题 (2015年)某平原区枢纽工程由泵站、节制闸等组成。泵站共安装4台立式轴流泵,装机流量100m3/s,配套电机功率4×1600kW;节制闸最大过闸流量960m3/s。为方便施工导流和安全度汛,施工单位计划将泵站与节制闸分两期实施,在分流岛部位设纵向围堰,上、下游分期设横向围堰。 【问题】指出本枢纽工程等别、主要建筑物级别、围堰的级别。

考题 某水闸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加固老闸,扩建新闸,开挖引河等。新闸设计流量1100m3/s。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 施工合同约定工程施工总工期为3年。工程所在地主汛期为6~9月份,扩建新闸、加固老闸安排在非汛期施工,相应施工期设计洪水水位为10.0m,该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根据本工程具体条件和总体进度计划安排,提出的施工导流方案如图3所示。工程附近无现有河道可供施工导流,施工单位采用的导流方案为一次拦断河床(全段)围堰法施工,具体施工组织方案是在一个非汛期施工完成扩建新闸和加固老闸,在新闸和老闸上、下游填筑施工围堰,期间利用新挖导流明渠导流。监理单位审核后,认为开挖导流明渠工程量较大,应结合现场条件和总体工期安排,优化施工导流方案和施工组织方案。 事件二:施工单位优化施工导流方案和施工组织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批,并开展施工导流工程设计,其中施工围堰采用均质土围堰,围堰工程级别为4级,波浪高度为0.8m。 事件三:施工单位在围堰施工完毕后,立即进行基坑初期排水,基坑初期水深为6.0m。开始排水的当天下午,基坑水位下降了2.0m,此时围堰顶部在基坑侧局部出现纵向裂缝,边坡出现坍塌现象。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并经监理单位同意后继续进行后续工作。 事件四:新闸闸室地基采用沉井基础,施工单位经项目法人同意选择符合资质条件符合的某专业基础处理公司进行施工,并要求该公司选派符合要求的注册建造师担任项目负责人。 <1> 、根据事件一,提出适宜的施工导流方案及相应的施工组织方案。 <2>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计算事件二中施工围堰的设计顶高程;该围堰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最小应为多少? <3> 、根据事件三,施工单位计算确定基坑初期排水设施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 、根据事件三,基坑围堰出现险情后,施工单位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 <5> 、根据《注册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分析事件四中沉井工程的注册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以及该项目负责人应具有的注册建造师级别。

考题 某平原区拦河闸工程主要用于防洪,其保护人口为 100万人,闸室结构如下图所示。本工程施工采用全段围堰法导流,上、下游围堰为均质土围堰,闸基为轻粉质砂壤土,基坑采用深井降水。施工过程中突然发现上游围堰后(基坑侧)有大面积管涌群,施工单位为防止事故发生,及时就近挖取黏性土进行封堵,随着上游水位继续上涨,封堵失败,围堰决口,导致刚浇筑的闸室底板、下游消能防冲设施被冲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0万元。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按“四不放过”原则,组织有关单位制定处理方案,报监理机构批准后,对事故进行了处理,处理后不影响工程正常使用,对工程使用寿命影响不大。 【问题】 1.说明该拦河闸工程的等别及闸室和围堰的级别;指出图中建筑物部位 l和 2的名称。 2.本工程事故发生前施工单位对管涌群采取的处理措施有何不妥?并简要说明本工程管涌的抢护原则和正确抢护措施。 3.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工程质量事故一般分为哪几类?并指出本工程质量事故类别。 4.根据水利部《关于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实施意见》(水建管[2012] 581号),说明背景材料中“四不放过”原则的具体内容。

考题 某平原区拦河闸工程,设计流量850m3/s,校核流量1020m3/s。闸室结构图如下图所示。本工程施工采用全段围堰法导流,上下游为均质土围堰,基坑开挖采用井点排水,闸室地基为含少量砾石的黏土,自然湿密度为1820~1900kg/m3。基方开挖时施工单位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将闸室地基挖至基准面高程10.0m,弃土运距为1km。 工作桥夜间施工过程中,2名施工作业人员不慎坠落,其中1人死亡.1人重伤。 问题: 1.说明该拦河闸工程的等别及闸室和围堰的级别;指出图中建筑为1和2的名称。 2.根据《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依据土的开挖方法和难易程度,土分为几类?本工程闸室地基土属于其中哪一类? 3.背景材料中,施工单位选用的土方开挖机具和开挖方法是否合适?简要说明理由。 4.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事故共分为哪几级?本工程背景材料中的事故等级属于哪一级?根据2名工人的作业高度和环境说明其高处作业的级别和种类。

考题 某桥梁工程,承包商在桥梁基础上施工的具体方法如下:(1)基坑开挖采用混凝土加固坑壁进行施工。(2)对围堰的施工采用双壁钢围堰施工。(3)基坑排水施工采用帷幕法,并详细制订了排水管道的布置方式。(4)地基加固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短桩将基础范围内的地基土挤密,使地基土与桩体形成复合地基,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问题】3、除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法外,围堰的施工方法还有哪些?双壁钢围堰施工的工序有哪些?

考题 某平原区拦河闸工程,施工采用全段围堰法导流,上、下游围堰为均质土围堰,基坑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闸室地基为含少量砾石的粘土,自然湿密度为1820~1900kg/m3,基坑开挖时,施工单位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将闸室地基挖至建基面高程10.0m,弃土运距约1km。工作桥夜间施工过程中,2名施工作业人员不慎坠落,其中1人死亡,1人重伤。因为系夜间施工时发生,公司领导及有关主管部门领导均在非工作时间,安全事故上报需要等待上班时间才能进行。()

考题 当河床宽阔,流量较大,工期较长,并有通航要求时,宜采用()。A、全段围堰法导流B、分段围堰法导流C、基坑淹没法导流D、河床外导流

考题 浙东某“百项千亿”工程,主体项目为排涝泵站,设计流量30m3/s,规模中型,为市重点工程。该工程建于一市级河道上,采用明渠导流需设围堰。施工围堰采用土石结构,设计标准为非汛期5年一遇,堰高5米,地基为砂砾石覆盖层,采用高喷墙防渗,堰体设粘土防渗心墙,迎水面抛石防冲。泵站基坑需挖除砂砾石层至弱风化岩,作为泵站基础,开挖深度9米。项目划分中,泵站作为单位工程,基坑开挖确认为重要隐蔽单元工程。 根据该工程概况,请回答以下问题:围堰施工、基坑开挖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吗?需要召开专家审查论证会吗?为什么?

考题 某平原区拦河闸工程,施工采用全段围堰法导流,上、下游围堰为均质土围堰,基坑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闸室地基为含少量砾石的粘土,自然湿密度为1820~1900kg/m3,基坑开挖时,施工单位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将闸室地基挖至建基面高程10.0m,弃土运距约1km。工作桥夜间施工过程中,2名施工作业人员不慎坠落,其中1人死亡,1人重伤。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施工前,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的是施工企业的()。A、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B、项目负责人C、技术负责人D、安全员

考题 某平原区拦河闸工程,施工采用全段围堰法导流,上、下游围堰为均质土围堰,基坑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闸室地基为含少量砾石的粘土,自然湿密度为1820~1900kg/m3,基坑开挖时,施工单位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将闸室地基挖至建基面高程10.0m,弃土运距约1km。工作桥夜间施工过程中,2名施工作业人员不慎坠落,其中1人死亡,1人重伤。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事故共分为()。A、Ⅰ(特别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B、Ⅱ(特大质量与安全事故)C、Ⅲ(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D、Ⅳ(较大质量与安全事故)E、Ⅴ(一般质量与安全事故)

考题 某平原区拦河闸工程,施工采用全段围堰法导流,上、下游围堰为均质土围堰,基坑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闸室地基为含少量砾石的粘土,自然湿密度为1820~1900kg/m3,基坑开挖时,施工单位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将闸室地基挖至建基面高程10.0m,弃土运距约1km。工作桥夜间施工过程中,2名施工作业人员不慎坠落,其中1人死亡,1人重伤。 本案例高处作业的级别属于三级高处作业。()

考题 单选题按水利工程建设程序,某丘陵地区拟建一座进水闸,水闸由闸室和上、下游连接段组成。闸室采用分离式底板,底板厚1.2m,闸底板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控制在2.3—3.0之间。下游连接段包括翼墙、护坦、海漫、防冲槽等。闸室建在岩基上,地基需要进行固结灌浆处理。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基岩采用爆破开挖,炮孔孔径为50mm,孔深2m。本工程施工采用全段围堰导流。 根据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本工程闸底板混凝土采用的砂属于( )。A 粗砂B 中粗砂C 中砂D 细砂

考题 单选题当河床宽阔,流量较大,工期较长,并有通航要求时,宜采用()。A 全段围堰法导流B 分段围堰法导流C 基坑淹没法导流D 河床外导流

考题 判断题某平原区拦河闸工程,施工采用全段围堰法导流,上、下游围堰为均质土围堰,基坑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闸室地基为含少量砾石的粘土,自然湿密度为1820~1900kg/m3,基坑开挖时,施工单位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将闸室地基挖至建基面高程10.0m,弃土运距约1km。工作桥夜间施工过程中,2名施工作业人员不慎坠落,其中1人死亡,1人重伤。 本案例高处作业的级别属于三级高处作业。()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按水利工程建设程序,某丘陵地区拟建一座进水闸,水闸由闸室和上、下游连接段组成。闸室采用分离式底板,底板厚1.2m,闸底板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控制在2.3—3.0之间。下游连接段包括翼墙、护坦、海漫、防冲槽等。闸室建在岩基上,地基需要进行固结灌浆处理。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基岩采用爆破开挖,炮孔孔径为50mm,孔深2m。本工程施工采用全段围堰导流。 根据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7—3.1之间为粗砂,在3.0~2.3之间为中砂,在2.2—1.6之间为细砂。3.本工程导流方式宜采用( )导流。A 明渠B 束窄河床C 分期D 闸室

考题 单选题按水利工程建设程序,某丘陵地区拟建一座进水闸,水闸由闸室和上、下游连接段组成。闸室采用分离式底板,底板厚1.2m,闸底板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控制在2.3—3.0之间。下游连接段包括翼墙、护坦、海漫、防冲槽等。闸室建在岩基上,地基需要进行固结灌浆处理。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基岩采用爆破开挖,炮孔孔径为50mm,孔深2m。本工程施工采用全段围堰导流。 根据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本工程海漫的构造要求包括( )。A 表面粗糙B 透水性差C 整体刚度大D 块石上小下大

考题 多选题某平原区拦河闸工程,施工采用全段围堰法导流,上、下游围堰为均质土围堰,基坑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闸室地基为含少量砾石的粘土,自然湿密度为1820~1900kg/m3,基坑开挖时,施工单位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将闸室地基挖至建基面高程10.0m,弃土运距约1km。工作桥夜间施工过程中,2名施工作业人员不慎坠落,其中1人死亡,1人重伤。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事故共分为()。AⅠ(特别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BⅡ(特大质量与安全事故)CⅢ(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DⅣ(较大质量与安全事故)EⅤ(一般质量与安全事故)

考题 单选题按水利工程建设程序,某丘陵地区拟建一座进水闸,水闸由闸室和上、下游连接段组成。闸室采用分离式底板,底板厚1.2m,闸底板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控制在2.3—3.0之间。下游连接段包括翼墙、护坦、海漫、防冲槽等。闸室建在岩基上,地基需要进行固结灌浆处理。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基岩采用爆破开挖,炮孔孔径为50mm,孔深2m。本工程施工采用全段围堰导流。 根据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本工程属于立项过程的是( )。A 规划阶段B 项目建议书阶段C 初步设计阶段D 施工准备阶段

考题 单选题按水利工程建设程序,某丘陵地区拟建一座进水闸,水闸由闸室和上、下游连接段组成。闸室采用分离式底板,底板厚1.2m,闸底板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控制在2.3—3.0之间。下游连接段包括翼墙、护坦、海漫、防冲槽等。闸室建在岩基上,地基需要进行固结灌浆处理。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基岩采用爆破开挖,炮孔孔径为50mm,孔深2m。本工程施工采用全段围堰导流。 根据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本工程地基固结灌浆的浆液浓度应遵循( )的原则。A 先浓后稀B 先稀后浓C 先浓后稀再浓D 先稀后浓再稀

考题 单选题按水利工程建设程序,某丘陵地区拟建一座进水闸,水闸由闸室和上、下游连接段组成。闸室采用分离式底板,底板厚1.2m,闸底板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控制在2.3—3.0之间。下游连接段包括翼墙、护坦、海漫、防冲槽等。闸室建在岩基上,地基需要进行固结灌浆处理。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基岩采用爆破开挖,炮孔孔径为50mm,孔深2m。本工程施工采用全段围堰导流。 根据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本工程的爆破方法属于( )爆破。A 浅孔B 深孔C 中孔D 中深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