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关于刑法解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犯洗钱罪,需要“没收”实施上游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将其中的“没收”解释为没收或者返还被害人,属于扩大解释
B:学理解释中的类推解释结论,纳入司法解释后不属于类推解释
C:将大型拖拉机解释为《刑法》第116条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汽车”,至少是扩大解释乃至是类推解释
D:《刑法》第65条规定,不满18周岁的人不成立累犯;《刑法》第356条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根据当然解释的原理,对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刑法》第356条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扩大解释是指根据立法精神和刑法的真实含义,结合社会的现实需要,对刑法条文做出超出字面含义的解释。选项A:该项结合了洗钱罪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将“没收”解释为没收或返还被害人,满足扩大解释的特征,属于扩大解释。选项B:刑法中的类推解释是指通过对法律进行类比推理解释的方法将刑法法条中没有包含的事项解释为包含在该法条中。由于这种解释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所以刑法禁止类推解释。例如,刑法仅规定了拐卖妇女、儿童罪。根据我国司法解释的规定,儿童是指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如果认为拐卖刚满14周岁的男孩的危害性和拐卖不满14周岁的男孩的危害性是一样的,则拐卖妇女、儿童罪中的儿童包含14周岁以上的男孩,这就是类推解释。一个解释结论是类推解释还是扩大解释并不是由解释者的身份决定的,而是由法条决定的。如果一个解释结论是类推解释,那么它即使被纳入了司法解释,也仍然属于类推解释。如果认为选项B是正确的,那就意味着司法解释的制作者可以随便进行类推解释了。选项C:《刑法》第116条规定:“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从法条来看,应该是只包括汽车,不包括拖拉机的。根据《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161511-2008)的规定,拖拉机是用于牵引、推动、携带和/或驱动配套机具进行作业的自走式动力机械。有履带拖拉机、手扶、方向盘式等。要驾驶拖拉机,驾驶者必须拥有农机驾驶证G、H或者K。公安驾照(即A、B、C类驾照)不能驾驶拖拉机。因此,从机动车的分类来说,汽车是不包括拖拉机的。但是,在我国某些偏僻的农村地区,有些大型拖拉机也用于交通运输。而刑法规定本罪的目的是要禁止危害公共安全的破坏交通工具的行为,本罪保护的法益是公共安全。因此,刑法理论上一般认为,如果破坏明知是用于交通运输的大型拖拉机,因此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也属于“破坏交通工具”。但是,如果某辆大型拖拉机是用于耕种或者其他农业用途,破坏这种拖拉机不会危害公共安全的,则破坏这种大型拖拉机不属于“破坏交通工具”。因此,“汽车”能否包括“大型拖拉机”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破坏了这种拖拉机就危害了公共安全的,那么就认为“汽车”包括这种拖拉机,这种解释就是扩大解释。如果破坏了某种拖拉机,但并不危害公共安全,此时“汽车”就不包括这种拖拉机。这时,如果认为“汽车”包括这种拖拉机就是类推解释。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选项D:虽然刑法对毒品犯罪再犯没有时间限制,但是从二者的法定后果来看,累犯的法定后果包括“应当从重”,“不得被判处缓刑”,“不得被假释”,“被判死缓的,可以被限制减刑”四项,而毒品犯罪再犯则只有一项法定后果:“从重处罚”。所以,从法律后果来讲,累犯比毒品犯罪再犯要严重,其特殊预防的必要性大于毒品犯罪再犯。那么,既然不满18周岁的人不构成较重的累犯,当然更不应该构成较轻的毒品犯罪再犯。这就是举重以明轻的解释原理(当然解释)。故,选项D是正确的。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更多 “关于刑法解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犯洗钱罪,需要“没收”实施上游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将其中的“没收”解释为没收或者返还被害人,属于扩大解释 B:学理解释中的类推解释结论,纳入司法解释后不属于类推解释 C:将大型拖拉机解释为《刑法》第116条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汽车”,至少是扩大解释乃至是类推解释 D:《刑法》第65条规定,不满18周岁的人不成立累犯;《刑法》第356条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根据当然解释的原理,对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刑法》第356条” 相关考题
考题 ①对于同一刑法条文中的同一概念,既可以进行文理解释也可以进行论理解释②一个解释者对于同一刑法条文的同一概念,不可能同时既作扩大解释又作缩小解释③刑法中类推解释被禁止,扩大解释被允许,但扩大解释的结论也可能是错误的④当然解释追求结论的合理性,但并不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关于上述4句话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第①句正确,第②③④句错误B.第①②句正确,第③④句错误C.第①③句正确,第②④句错误D.第①③④句正确,第②句错误

考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考题 关于刑法的解释说法错误的是()A.刑法解释是指对刑法规定的真实含义的说明B.任何刑法都有解释的必要C.对刑法的解释结论并非都具有效力D.刑法解释可以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

考题 关于汉代法律和法制,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汉朝汉文帝对肉刑进行了废除B.汉朝刑法中代表性的有亲亲得相首匿原则C.汉朝没有思想言论罪D.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考题 关于《大清新刑律》,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大清新刑律》是中国刑法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法典B.《大清新刑律》规定刑罚分主刑、从刑C.《大清新刑律》的内容完全属于资本主义刑法性质的内容D.《大清新刑律》于1911年公布,但没有实施

考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有以下观点:①罪刑法定只约束立法者,不约束司法者②罪刑法定只约束法官,不约束侦查人员③罪刑法定只禁止类推适用刑法,不禁止适用习惯法④罪刑法定只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第①句正确,第②③④句错误B.第①②句正确,第③④句错误C.第④句正确,第①②③句错误D.第①③句正确,第②④句错误

考题 下列关于刑法立法解释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刑法立法解释具有与刑法同等的效力B.刑法立法解释的效力低于刑法的效力C.刑法立法解释的效力与刑法司法解释的效力是相同的D.以上说法都不对

考题 关于法定刑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了五种主刑和三种附加刑 B.可以选择的刑罚方法既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几种 C.我国刑法分则存在绝对确定的法定刑 D.法定刑不同于宣告刑,在立法时即已确定

考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罪刑法定原则允许扩大解释,但不允许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但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不在禁止之列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习惯法,不允许依据特定的社会习惯解释刑法 D.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判例法,但允许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性案例

考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解释,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对甲法条中的“暴力”作扩大解释时,就不可能同时再作限制解释,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乙法条中的“暴力”也须作扩大解释 B、《刑法》第237条规定的强制猥亵、侮辱罪中的“侮辱”,与《刑法》第246条规定的侮辱罪中的“侮辱”,客观内容相同、主观内容不同 C、当然解释是使刑法条文之间保持协调的解释方法,只要符合当然解释的原理,其解释结论就不会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D、对刑法分则条文的解释,必须同时符合两个要求:一是不能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二是必须符合分则条文的目的

考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解释,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坚持事前的罪刑法定,当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相冲突时,应当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B.当刑法解释存在不同观点和学说时,应当按照有利于行为人的角度解释刑法 C.当然解释是使刑法条文之间保持协调的解释方法,但即使符合当然解释的原理,也有可能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D.在学理解释中属于类推解释的解释结论,即使成为立法解释,也同样属于类推解释

考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刑法的解释,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罪刑法定原则旨在用立法权限制司法权滥用,因此不能约束立法权 B: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的解释不能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禁止扩大解释 C:刑法的目的在于保护合法权益,所以刑法的解释不能违背保护合法权益的目的 D:罪刑法定原则不禁止有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和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考题 ①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刑法解释的结论不应该超出国民的预测可能性 ②扩大解释的结论,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③类推解释的结论,必然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④当然解释的结论,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关于上述四句话,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第①句话正确,第②③④句话错误 B.第①②句话正确,第③④句话错误 C.第①③句话正确,第②④句话错误 D.第①②③④句话都正确

考题 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是: (1)禁止溯及既往(_____的罪刑法定) (2)排斥习惯(_____的罪刑法定) (3)禁止类推解释(_____的罪刑法定) (4)刑罚法规的适当(______的罪刑法定) 下列哪一选项与题干空格内容相匹配()A、事前——成文——确定——严格B、事前——确定——成文——严格C、事前——严格——成文——确定D、事前——成文——严格——确定

考题 关于《大清新刑律》,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大清新刑律》是中国刑法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法典B、《大清新刑律》规定刑罚分主刑、从刑C、《大清新刑律》的内容完全属于资本主义刑法性质的内容D、《大清新刑律》于1911年公布,但没有实施

考题 关于汉代法律和法制,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汉朝汉文帝对肉刑进行了废除B、汉朝刑法中代表性的有亲亲得相首匿原则C、汉朝没有思想言论罪D、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考题 下列关于刑法说法错误的是()。A、刑法是一门独立的法律B、刑法属于刑事法C、刑法属于程序法D、刑法属于公法

考题 下列哪一选项效力等级最高()。A、宪法B、法律C、刑法D、行政法

考题 关于刑法的解释说法错误的是()A、刑法解释是指对刑法规定的真实含义的说明B、任何刑法都有解释的必要C、对刑法的解释结论并非都具有效力D、刑法解释可以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

考题 刑法文字发生错误时,统观刑法全文加以补正,以阐明刑法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是()A、历史解释B、比较解释C、补正解释D、当然解释

考题 多选题①对于同一刑法条文中的同一概念,既可以进行文理解释也可以进行论理解释②一个解释者对于同一刑法条文的同一概念,不可能同时既作扩大解释又作缩小解释③刑法中类推解释被禁止,扩大解释被允许,但扩大解释的结论也可能是错误的④当然解释追求结论的合理性,但并不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关于上述4句话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2011年真题]A第①句正确,第②③④句错误B第①②句正确,第③④句错误C第①③句正确,第②④句错误D第①③④句正确,第②句错误

考题 单选题关于刑法用语的解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4年真题]A 按照体系解释,刑法分则中的“买卖”一词,均指购买并卖出;单纯的购买或者出售,不属于“买卖”B 按照同类解释规则,对于刑法分则条文在列举具体要素后使用的“等”“其他”用语,应按照所列举的内容、性质进行同类解释C 将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认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属于当然解释D 将盗窃骨灰的行为认定为盗窃“尸体”,属于扩大解释

考题 单选题关于刑法用语的解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按照体系解释,刑法分则中的“买卖”一词,均指购买并卖出;单纯的购买或者出售,不属于“买卖”B 按照同类解释规则,对于刑法分则条文在列举具体要素后使用的“等”、“其他”用语,应按照所列举的内容、性质进行同类解释C 将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认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属于当然解释D 将盗窃骨灰的行为认定为盗窃“尸体”,属于扩大解释

考题 单选题关于罪刑法定原则有以下观点:①罪刑法定只约束立法者,不约束司法者②罪刑法定只约束法官,不约束侦查人员③罪刑法定只禁止类推适用刑法,不禁止适用习惯法④罪刑法定只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2年真题]A 第①句正确,第②③④句错误B 第①②句正确,第③④句错误C 第④句正确,第①②③句错误D 第①③句正确,第②④句错误

考题 多选题下列关于刑法解释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A在对同一刑法条文中的同一概念进行解释时,可以同时使用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B类推解释必然被罪刑法定原则所禁止C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刑法解释的界限是刑法规定用语的可能语意界限D当然解释的结论必然被罪刑法定原则所接受

考题 单选题刑法文字发生错误时,统观刑法全文加以补正,以阐明刑法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是()A 历史解释B 比较解释C 补正解释D 当然解释

考题 单选题关于刑法解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13年真题]A 学理解释中的类推解释结论,纳入司法解释后不属于类推解释B 将大型拖拉机解释为《刑法》第116条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汽车”,至少是扩大解释,乃至是类推解释C 《刑法》分则有不少条文并列规定了“伪造”与“变造”,但不排除在其他一些条文中将“变造”解释为“伪造”的一种表现形式D 《刑法》第65条规定,不满18周岁的人不成立累犯;《刑法》第356条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根据当然解释的原理,对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刑法》第35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