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丙类建筑,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规定,必须采取的抗液化措施是( )。
A.全部消除液化沉陷
B.部分消除液化沉陷,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C.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或更高要求的措施
D.可不采取措施,或采取其他经济措施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第4. 3. 6条,可根据表9 -4判断不同条件下的抗液化措施。
更多 “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丙类建筑,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规定,必须采取的抗液化措施是( )。 A.全部消除液化沉陷 B.部分消除液化沉陷,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C.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或更高要求的措施 D.可不采取措施,或采取其他经济措施” 相关考题
考题 下列各类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抗震设计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的是( )。A.甲类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l度采取抗震措施 B.乙类建筑除抗震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可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C.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采取抗震措施 D.丁类建筑可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l度采取抗震措施,但设防烈度为6度时可不降低

考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抗震设计时,与设计有关的下述各项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建筑的抗震设防分类有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类别 B.建筑场地类别分为Ⅰ、Ⅱ、Ⅲ、Ⅳ共四类 C.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分为一、二、三、四共四个等级 D.地基液化等级分为弱液化、轻微液化、中等液化、严重液化四个等级

考题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时,合理的抗液化措施是( )。A.部分消除液化沉陷 B.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C.A+B D.A或B

考题 拟建场地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时,下列措施尚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是(  )。 A、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的建筑物采用桩基础,桩深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足够长度 B、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的建筑物采取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且对基础和上部结构进行处理 C、抗震设防类别为丁类的建筑物不采取消除液化措施 D、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的建筑物进行地基处理,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小于5

考题 经计算液化指数ILE,场地液化等级为严重,正确的抗震措施为()。 A.乙、丙、丁类建筑均应采取全部消除液化的措施 B.对乙类建筑除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性质外,尚需对基础及上部结构进行处理 C.对乙类建筑只需消除地基液化性,不需对上部结构进行处理 D.对丙类建筑只需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

考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 2010),存在饱和砂土或粉土的地基,除( )度设防外,应进行液化判别。 A. 6 B. 7 C. 8 D. 9

考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 )。A.甲类建筑 B.乙类建筑 C.丙类建筑 D.丁类建筑

考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  )。A.甲类建筑 B.乙类建筑 C.丙类建筑 D.丁类建筑

考题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选择建筑场地时,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 A、对抗震有利地段,可不采取抗震措施 B、对抗震一般地段,可采取一般抗震措施 C、对抗震不利地段,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D、对抗震危险地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考题 地震烈度7度区,某建筑场地存在液化粉土,分布较平坦且均匀,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下列哪些情况可以采用不消除液化沉陷的地基抗液化措施?(  ) A、地基液化等级严重,建筑设防类别为丙类 B、地基液化等级中等,建筑设防类别为丙类 C、地基液化等级中等,建筑设防类别为乙类 D、地基液化等级严重,建筑设防类别为丁类

考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在选择场地时,应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作出综合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应在不利地段建造甲、乙、丙类建筑 B.不应在危险地段建筑甲、乙类建筑,但采取有效措施后可以建筑丙类建筑 C.在不利地段只允许建筑丙、丁类建筑 D.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考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影响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的因素有下列哪些选项?(  ) A、设计地震分组 B、可液化土层厚度 C、标贯试验深度 D、场地地下水位

考题 基础埋置深度不超过2m的天然地基上的建筑,若所处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基土由上向下为非液化土层和可能液化的砂土层,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处于图中Ⅰ、Ⅱ、Ⅲ和Ⅳ区中的哪些区时间不考虑砂土液化对建筑的影响?(  ) A、Ⅰ区 B、Ⅱ区 C、Ⅲ区 D、Ⅳ区

考题 某一高层建筑物箱形基础建于天然地基上,基底标高-6.0m,地下水埋深-8.0m,如图所示: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为判定液化等级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如图所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01)计算液化指数并划分液化等级,下列()是正确的。

考题 某8度烈度区场地位于全新世一级阶地上,表层为可塑状态黏性土,厚度为5 m,下部为粉土,粉土黏粒含量为12%,地下水埋深为2 m,拟建建筑基础埋深为2.0 m,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初步判定场地液化性为( )。 A 不能排除液化 B不液化 C 部分液化 D 不能确定

考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计时,与设计有关的下述各项分类中,哪一项分类是不正确的?( )A.根据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建筑的抗震设防分类有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类别 B.建筑场地类别分为Ⅰ、Ⅱ、Ⅲ、Ⅳ共四类 C.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分为一、二、三、四共四个等级 D.地基液化等级分为弱液化、轻微液化、中等液化、严重液化四个等级

考题 对于某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的建筑,地基液化等级为轻微的砂土地基,宜采用以下哪种抗液化措施()A、全部消除液化沉陷B、部分消除液化沉陷,或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C、部分消除液化沉陷且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D、可不采取措施

考题 我国国家标准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设防烈度为()度及以上的地区,建筑物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考题 某丙类建筑的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其抗液化措施是()。A、全部消除液化沉陷B、部分消除液化沉陷,且对基础和上部结构进行处理C、对基础和上部结构进行处理,或更高要求的措施D、可不采取措施,或采取其他经济的措施

考题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对饱和砂土或粉土进行液化初判时,判别条件包括( )。A、地质年代B、黏粒含量C、地下水位D、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

考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选择建筑物场地时,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A、对抗震有利地段,可不采取抗震措施B、对抗震一般地段,可采取一般抗震措施C、对抗震不利地段,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有效措施D、对抗震危险地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考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规定,抗震设防要做到“()、()、()”。

考题 填空题我国国家标准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设防烈度为()度及以上的地区,建筑物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考题 单选题某丙类建筑的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其抗液化措施是()。A 全部消除液化沉陷B 部分消除液化沉陷,且对基础和上部结构进行处理C 对基础和上部结构进行处理,或更高要求的措施D 可不采取措施,或采取其他经济的措施

考题 单选题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存在饱和砂土或粉土的地基,除(  )度设防外,应进行液化判别。A 6B 7C 8D 9

考题 多选题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下述()不正确。()A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对8度烈度区甲类建筑宜按9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B建筑场地为Ⅱ类时,9度烈度区乙类建筑宜按8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C建筑场地为Ⅲ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的地区宜按9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D建筑场地为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的地区,宜按7度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考题 多选题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对饱和砂土或粉土进行液化初判时,判别条件包括( )。A地质年代B黏粒含量C地下水位D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