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土层及其物理指标如图3-4所示,则砂岩顶面处的自重应力最接近( )kPa。

A. 162.05 B. 282.05 C. 297.6 D. 347.05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自重应力的计算公式为:将题中条件代入,可得砂岩顶面处的自重应力为:δz= 17×2+7×3.5+8.2×8+9.5×3 =152.6kPa。砂岩为不透水层,不透水层处的自重应力等于全部上覆的水土的总重, 所以不透水层顶面还应该加上静水压力作用:δz = 152. 6 + 10×14.5 =297. 6kPa。
更多 “某土层及其物理指标如图3-4所示,则砂岩顶面处的自重应力最接近( )kPa。 A. 162.05 B. 282.05 C. 297.6 D. 347.05” 相关考题
考题 某销钉受力及尺寸如图所示,则销钉的挤压应力为( )。

考题 如图所示结构中,圆截面拉杆BC的直径为d,不计该杆的自重,则其横截面上的应力为(  )。

考题 某群桩基础的平面,本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剖面和地基土层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地质情况如下:   ①杂填土:重度γ=17.8kN/m3;   ②淤泥质土:γ=17.8kN/m3,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20kPa,属高灵敏度软土;   ③黏土:其重度γ=19.5kN/m3,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60kPa,土的压缩模量Es1=8.0MPa;   ④淤泥质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70kPa,压缩模量Es2=1.6MPa;在桩长深度范围内各土层的加权平均土层极限摩擦力标准值qsk=21kPa。   且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3600kN,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设计值G=480kN。 4.软弱下卧层顶面处自重应力(kPa)与下列(  )项值接近。 A. 149.56 B. 157.96 C. 172.34 D. 184.1

考题 某矩形基础底面尺寸3m×3m,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分布图如图所示,第②层土的室内压缩曲线如图所示。 1.根据图所示的应力分布图和压缩曲线,第②层土的压缩系数a最接近于(  )。 A. 0.0013 B. 0.0018 C. 0.003 D. 0.006

考题 某矩形基础底面尺寸3m×3m,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分布图如图所示,第②层土的室内压缩曲线如图所示。 3.第②层土的压缩变形量最接近于(  )mm。 A. 64.1 B. 55.3 C. 43.7 D. 36.2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基础尺寸、埋深及地基条件如图4-18所示。计算土的自重应力时,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10kN/m3;游泥质黏土层为软弱下卧层。已知淤泥质黏土层顶面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30kPa,试问,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kPa),必须小于下列何项数值才能满足软弱下卧层的强度要求? (A) 64 (B) 84 (C) 94 (D) 114

考题 某矩形基础底面尺寸3m×3m,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分布图如图所示,第②层土的室内压缩曲线如图所示。 2.第②层土的压缩模量Es最接近于(  )kN/m2。 A. 1584.6 B. 1200 C. 568 D. 158.46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埋置深度为1.2m。取条形基础长度1m计算,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标准组合值:竖向力Fk,弯矩Mk。已知计算G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用的加权平均容重γG=20kN/m3,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 6.假定Fk、Mk、b和x值同题(5),并已计算出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160.36kPa。已知:黏性土层①的压缩模量Es1=6MPa,淤泥质土层②的压缩模量Es2=2MPa,则淤泥质土层②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最接近于(  )kPa。 A. 63.20 B. 64.49 C. 68.07 D. 69.47

考题 某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0.6m,桩长10.0m。承台底面尺寸及布桩如图所示,承台顶面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的竖向力Fk=6300kN。土层条件及桩基计算参数如表10、图10所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用于软弱下卧层④层顶面的附加应力σz最接近下列何值?(  )(承台及其上覆土的重度取20kN/m3) A、8、5kPa B、18kPa C、30kPa D、40kPa

考题 某场地地下水位如图,已知黏土层饱和重度γs=19. 2 kN/m3,砂层中承压水头hw=15 m,(由砂层顶面起算),h1=4 m,h2=8 m,砂层顶面有效应力及黏土层中的单位渗流力最接近()。 (A)43. 6 kPa; 3. 75 kN/m3 (B)88. 2 kPa; 7. 6 kN/m3 (C)150 kPa; 10. 1 kN/m3 (D)193. 6 kPa; 15. 5 kN/m3

考题 山前冲洪积场地,粉质黏土①层中潜水水位埋深1.0m,黏土②层,下卧砾砂③层, ③层内存在承压水,水头高度和地面平齐,如图3-14所示。问地表下7. 0m处地基土的有效自重应力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 ) A. 66kPa B. 76kPa C. 86kPa D. 136kPa

考题 某正常固结土层厚2.0m,平均自重应力po=100kPa;压缩试验数据如表1- 12所示,建筑物平均附加应力R=200kPa,该土层最终沉降量最接近( )cm。 A. 10.5 B. 12.9 C. 14.2 D. 17.8

考题 如图所示土层的自重应力及作用在基岩顶面的土自重应力和静水压力之和最接近(  )kPa。 A.96 B.165 C.120 D.180

考题 计算图3-26所示土层的自重应力及作用在基岩顶面的土自重应力和静水压力之和最接近( )kPa。 A. 96 B. 165 C. 170 D. 180

考题 在条形基础持力层以下有厚度为2m的正常固结粘土层,已知该粘土层中部的自重应力为50kPa,附加应力为100kPa,在此下卧层中取土做固结拭验的数据见表。问该粘土层在附加应力作用下的压缩变形量最接近于下列何值?

考题 如图4-26所示,进行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桩为直径400mm灌注桩,桩长l=9m,各层土的y均为20kN/m3,重要性系数y0=1。计算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自重应力、附加应力及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 )。 A. 210kPa; 30kPa; 317kPa B. 210kPa; 30kPa; 327kPa C. 260kPa; 62kPa; 310kPa D. 220kPa; 41kPa; 317kPa

考题 如图所示,条形基础宽度2.0m,埋深2.5m,基底总压力200kPa,按照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基底下淤泥质粘土层顶面的附加应力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A.89kPa B. 108kPa C.81kPa D. 200kPa

考题 某场地地下水位如图1-2所示,已知黏土层饱和重度γsat= 19. 2kN/m3,砂层中承压水头hw=15m(由砂层顶面起算),hw=4m,h2 =8m。问砂层顶面处的有效应力及黏土中的单位渗流力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43.6kPa, 3.75kN/m3 B. 88. 2kPa,7.6kN/m3 C. 150kPa, 10.1kN/m3 D. 193.6kPa,15.5kN/m3

考题 某柱下独立基础底面尺寸为3 mX4 m,传至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为300 kPa,基础埋深3.0 m,地下水埋深4.0 m,地基的天然重度20 kN/m3,压缩模量Es1=15 MPa, 软弱下卧层顶面埋深6 m,压缩模量Es2=5 MPa,在验算下卧层强度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之和最接近()。 (A) 199 kPa (B) 179 kPa (C) 159 kPa (D) 79 kPa

考题 某厂房柱基础如图所示,bX1= 2X3m,受力层范围内有淤泥质土层③,该层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35kPa,荷载标准组合时基底平均压力Pk=202kPa,则淤泥质土层顶面处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的和为()。

考题 某桩基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其桩型平面布置、剖面及地层分布如图所示,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及有关计算数据见表。已知作用于桩端平面处的平均有效附加压力为420kPa,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Φ=1.1, 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至第⑤层顶面,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验算桩基中心点处最终沉降量, 其计算结果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值?()该图同上上题(略)(C0= 0.09,C1= 1.5,C2 = 6.6)

考题 某均质土层,则该土层深度2m处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考题 某搅拌桩复合地基中桩长为10m,复合土层顶面处附加应力值为200kPa,底面处附加应力为50kPa,复合土层压缩模量为8MPa,复合土层的压缩变形接近()。A、80mmB、156mmC、186mmD、216mm

考题 某正常固结土层厚2.0m,平均自重应力户Pcz=100kPa;压缩试验数据见表,建筑物平均附加应力户Po=200kPa,问该土层最终沉降量最接近()。压力P(kPa):0,50,100,200,300,400空隙比e:0.984,0.900,0.828,0.752,0.710,0.680A、10.5cm(11.9)B、12.9cmC、14.2cm(8.3)D、17.8cm

考题 单选题软弱下卧层顶面处自重应力(kPa)与下列(  )项值接近。A 149.56B 157.96C 172.34D 184.1

考题 单选题某正常固结土层厚2.0m,平均自重应力户Pcz=100kPa;压缩试验数据见表,建筑物平均附加应力户Po=200kPa,问该土层最终沉降量最接近()。压力P(kPa):0,50,100,200,300,400空隙比e:0.984,0.900,0.828,0.752,0.710,0.680A 10.5cm(11.9)B 12.9cmC 14.2cm(8.3)D 17.8cm

考题 填空题某均质土层,则该土层深度2m处的竖向自重应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