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在一个16000 m2建筑面积的八层楼里,没有任何现成网线,现有1200台计算机需要连网,对网络的响应速度要求较高,同时要求WLAN覆盖整栋楼满足临时连网的需要。设计师在进行物理网络设计时,提出了如下方案:设计一个中心机房,将所有的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放置在该中心机房,用UPS保证供电,用超5类双绞线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在每层楼放置一个无线AP。该设计方案的致命问题之一是()

A. 未计算UPS的负载
B. 未明确线路的具体走向
C. 交换机集中于机房浪费大量双绞线电缆
D. 交换机集中于机房使得水平布线超过100米的长度限制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进行物理网络设计时需要有准确的地形图、建筑结构图,以便规划线路走向、计算传输介质的数量,评估介质布设的合理性。
更多 “在一个16000 m2建筑面积的八层楼里,没有任何现成网线,现有1200台计算机需要连网,对网络的响应速度要求较高,同时要求WLAN覆盖整栋楼满足临时连网的需要。设计师在进行物理网络设计时,提出了如下方案:设计一个中心机房,将所有的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放置在该中心机房,用UPS保证供电,用超5类双绞线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在每层楼放置一个无线AP。该设计方案的致命问题之一是()A. 未计算UPS的负载 B. 未明确线路的具体走向 C. 交换机集中于机房浪费大量双绞线电缆 D. 交换机集中于机房使得水平布线超过100米的长度限制 ” 相关考题
考题 下面关于网络运行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网络的运行环境是指保障网络系统安全、可靠与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基本设施与设备条件B)网络的运行环境主要包括机房与电源两部分C)机房是指放置核心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核心设备的场所,不包括各个建筑物中放置的路由器、交换机与布线设施的设备间、配线间等场所D)网络运行的环境关键网路设备(如核心交换路由器、交换机)对供电的要求很高的,必须保证有专用的UPS系统供电

考题 以下关于网络运行环境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A.网络运行环境是指保障网络系统安全、可靠与正常地运行所必需的基本设施与设备条件B.网络运行环境主要包括网络和电源两个部分C.机房是放置核心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核心设备的场所,同时也包括各个建筑物中放置路由器、交换机与布线设施的设备间、配线间等场所D.关键的网络设备对供电条件的要求是很高的,必须保证由专用的UPS系统供电

考题 在一个16000m2建筑面积的八层楼里,没有任何现成网线,现有1200台计算机需要连网,对网络的响应速度要求较高,同时要求WLAN覆盖整栋楼满足临时连网的需要。设计师在进行物理网络设计时,提出了如下方案:设计一个中心机房,将所有的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放置在该中心机房,用UPS保证供电,用超5类双绞线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在每层楼放置一个无线AP。该设计方案的致命问题之一是(1),其他严重问题及建议是(2)。(1)A.未计算UPS的负载B.未明确线路的具体走向C.交换机集中于机房浪费大量双绞线电缆D.交换机集中于机房使得水平布线超过100m的长度限制

考题 在FTTC结构中,ONU一般放置在交换机房,从交换机房到用户之间仍采用双绞铜线对。 A.错误B.正确

考题 在FTTC结构中,ONU一般放置在交换机房,从交换机房到用户之间仍采用双绞铜线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试题一 (共15 分)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某校园网拓扑结构如图1-1所示。该网络中的部分需求如下:1. 信息中心距图书馆2千米,距教学楼300米,距实验楼200米。2. 图书馆的汇聚交换机置于图书馆主机房内,楼层设备间共2个,分别位于二层和四层,距图书馆主机房距离均大于200米,其中,二层设备间负责一、二层的计算机接入,四层设备间负责三、四、五层的计算机接入,各层信息点数如表1-1所示。表 1-13. 所有计算机采用静态IP 地址。4. 学校网络要求千兆干线,百兆到桌面。5. 信息中心有两条百兆出口线路,在防火墙上根据外网 IP 设置出口策略,分别从两个出口访问Internet。6. 信息中心共有多台服务器,通过交换机接入防火墙。7. 信息中心提供的信息服务包括Web、FTP、数据库、流媒体等,数据流量较大,要求千兆接入。【 问题1】(4 分)根据网络的需求和拓扑图,在满足网络功能的前提下,本着最节约成本的布线方式,传输介质1应采用 (1) ,传输介质2应采用 (2) ,传输介质3应采用 (3) ,传输介质4应采用 (4) 。(1)~(4)备选答案:A.单模光纤B.多模光纤C.基带同轴电缆D.宽带同轴电缆E.1类双绞线F.5类双绞线

考题 智能网技术的基本思想是()A.交换与业务不分离,紧密结合B.用户特性控制集中于每一个交换机,每增一新业务,网中全部交换机需要增加一软件C.交换机仅完成基本的接续功能,所有的增值业务均由另一个网络层来完成D.在信令网中实现的智能化,与计算机网络无关

考题 ● 在一个占地200*80 m2生产大型机床的车间里布置网络,有200台计算机需要网,没有任何现成网线,对网络的响应速度要求是能实时控制。设计师在进行物理网设计时,提出了如下方案:设计一个中心机房,将所有的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放在该中心机房,用UPS保证供电,用超5类双绞线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并用PVC 线槽设。该设计方案的最严重问题是(32) ,其它严重问题及建议是(33) 。(32)A. 未将机房与厂房分开B. 未给出机房的设计方案C. 交换机集中于机房浪费大量双绞线电缆D. 交换机集中于中心机房将使得水平布线超过100米的长度限制(33)A. 普通超5类线无抗电磁干扰能力,应选用屏蔽线,用金属管/槽铺设B. PVC 线槽阻燃性能差,应选用金属槽C. 超5类双绞线性能不能满足速度要求,应改用6类双绞线D. 生产车间是集中控制,所以应减少计算机数量

考题 ● 某楼有 6层,每层有一个配线间,其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到主机房,同时用超类 UTP 连接到该楼层的每间房,在每间房内安装一个交换机,连接房内的计算机;中心机房配置一个路由器实现 NAT 并使用仅有的一个外网 IP 地址上联至Internet;应保证楼内所有用户能同时上网。网络接通后,用户发现上网速度极慢。最可能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是(36) 。按此措施改进后,用户发现经常不能上网,经测试,网络线路完好,则最可能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是(37) 。(36)A. NAT 负荷过重。取消NAT,购买并分配外网地址B. NAT 负荷过重。更换成两个NATC. 路由策略不当。调整路由策略D. 网络布线不合理。检查布线是否符合要求(37)A. 很多人不使用分配的IP 地址,导致地址冲突。在楼层配线间交换机端口上绑定IP 地址B. 无法获得IP 地址。扩大DHCP 地址池范围或分配静态地址C. 交换机配置不当。更改交换机配置D. 路由器配置不当。更改路由器配置

考题 在一个占地200×80m2生产大型机床的车问里布置网络,有200台计算机需要连网,没有任何现成网线,对网络的响应速度要求是能实时控制。设计师在进行物理网络设计时,提出了如下方案:设计一个中心机房,将所有的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放置在该中心机房,用UPS保证供电,用超5类双绞线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并用PVC线槽铺设。该设计方案的最严重问题是 (32) ,其他严重问题及建议是 (33) 。(32)A.未将机房与厂房分丌B.未给出机房的设计方案C.交换机集中于机房浪费大量双绞线电缆D.交换机集中于中心机房将使得水平布线超过100米的长度限制

考题 某楼有6层,每层有一个配线间,其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到主机房,同时用超5类UTP连接到该楼层的每问房,在每间房内安装一个交换机,连接房内的计算机;中心机房配置一个路由器实现NAT并使用仅有的一个外网IP地址上联至Internet;应保证楼内所有用户能同时上网。网络接通后,用户发现上网速度极慢。最可能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是 (36) 。按此措施改进后,用户发现经常不能上网,经测试,网络线路完好,则最可能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是 (37) 。(36)A.NAT负荷过重。取消NAT,购买并分配外网地址B.NAT负荷过重。更换成两个NATC.路由策略不当。调整路由策略D.网络布线不合理。检查布线是否符合要求

考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网络运行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它主要包括机房与电源两个部分B.网络运行环境是指保障网络系统安全、可靠与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基本设施与设备条件C.关键的网络设备(如核心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对供电条件的要求是很高的,必须保证由专用的UPS系统供电D.机房是放置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核心设备的场所,不包括各个建筑物中放置路由器、交换机与布线设施的设备间、配线间等场所

考题 在一个16000 m2建筑面积的八层楼里,没有任何现成网线,现有1200台计算机需要连网,对网络的响应速度要求较高,同时要求WLAN覆盖整栋楼满足临时连网的需要。设计师在进行物理网络设计时,提出了如下方案:设计一个中心机房,将所有的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放置在该中心机房,用UPS保证供电,用超5类双绞线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在每层楼放置一个无线AP。该设计方案的致命问题之一是交换机集中于机房使得水平布线超过100米的长度限制,其它严重问题及建议是() A. 每层一个AP不能实现覆盖,应至少部署三个AP B. 只有一个机房,没有备份,存在故障风险,应设两个机房 C. 超5类双绞线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应改用6类双绞线 D. 没有网管系统,应增加一套网管系统

考题 在一个占地200*80m2生产大型机床的车间里布置网络,有200台计算机需要连网,没有任何现成网线,对网络的响应速度要求是能实时控制。设计师在进行物理网络设计时,提出了如下方案:设计一个中心机房,将所有的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放置在该中心机房,用UPS保证供电,用超5类双绞线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并用PVC 线槽铺设。该设计方案的最严重问题是() 。A. 未将机房与厂房分开 B. 未给出机房的设计方案 C. 交换机集中于机房浪费大量双绞线电缆 D. 交换机集中于中心机房将使得水平布线超过100米的长度限制

考题 在一个占地200*80m2生产大型机床的车间里布置网络,有200台计算机需要连网,没有任何现成网线,对网络的响应速度要求是能实时控制。设计师在进行物理网络设计时,提出了如下方案:设计一个中心机房,将所有的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放置在该中心机房,用UPS保证供电,用超5类双绞线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并用PVC 线槽铺设。该设计方案的最严重问题是交换机集中于中心机房将使得水平布线超过100米的长度限制 ,其它严重问题及建议是() 。 A. 普通超5类线无抗电磁干扰能力,应选用屏蔽线,用金属管/槽铺设 B. PVC 线槽阻燃性能差,应选用金属槽 C. 超5类双绞线性能不能满足速度要求,应改用6类双绞线 D. 生产车间是集中控制,所以应减少计算机数量

考题 在FTTC结构中,ONU一般放置在交换机房,从交换机房到用户之间仍采用双绞铜线对。

考题 某楼有6层,每层有一个配线间,其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到主机房,同时用超5类UTP连接到该楼层的每间房,在每间房内安装一个交换机,连接房内的计算机;中心机房配置一个路由器实现NAT并使用仅有的一个外网IP地址上联至Internet.应保证楼内所有用户能同时上网。网络接通后,用户发现上网速度极慢。最可能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是(6)。按此措施改进后,用户发现经常不能上网,经测试,网络线路完好,则最可能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是(7)。空白处(6)应选择()A、NAT负荷过重。取消NAT,购买并分配外网地址B、NAT负荷过重。更换成两个NATC、路由策略不当。调整路由策略D、网络布线不合理。检查布线是否符合要求

考题 某校的计算机教室与网络中心机房分别在两栋教学楼里,相距大约100米,一般情况下用于连接计算机教室与网络中心机房的传输介质是()。A、双绞线B、微波C、光缆D、同轴电缆

考题 某学校一栋教学大楼内有6个机房,共需放置600台台式计算机,在进行网络规划时,一般考虑采用的传输介质是()A、光纤+微波B、光纤+双绞线C、同轴电缆+微波D、同轴电缆+双绞线

考题 在一个16000m2建筑面积的八层楼里,没有任何现成网线,现有1200台计算机需要连网,对网络的响应速度要求较高,同时要求WLAN覆盖整栋楼满足临时连网的需要。设计师在进行物理网络设计时,提出了如下方案:设计一个中心机房,将所有的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放置在该中心机房,用UPS保证供电,用超5类双绞线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在每层楼放置一个无线AP。该设计方案的致命问题之一是(3),其他严重问题及建议是(4)。 空白处(4)应选择()A、每层一个AP不能实现覆盖,应至少部署三个APB、只有一个机房,没有备份,存在故障风险,应设两个机房C、超5类双绞线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应改用6类双绞线D、没有网管系统,应增加一套网管系统

考题 在一个16000m2建筑面积的八层楼里,没有任何现成网线,现有1200台计算机需要连网,对网络的响应速度要求较高,同时要求WLAN覆盖整栋楼满足临时连网的需要。设计师在进行物理网络设计时,提出了如下方案:设计一个中心机房,将所有的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放置在该中心机房,用UPS保证供电,用超5类双绞线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在每层楼放置一个无线AP。该设计方案的致命问题之一是(3),其他严重问题及建议是(4)。 空白处(25)应选择()A、恰当,考虑周全B、不很恰当,因现有预算足够买国产设备C、不恰当,因无需增加预算也能采购到好的进口设备D、不恰当,因政务网的关键设备不允许使用进口设备

考题 在一个16000m2建筑面积的八层楼里,没有任何现成网线,现有1200台计算机需要连网,对网络的响应速度要求较高,同时要求WLAN覆盖整栋楼满足临时连网的需要。设计师在进行物理网络设计时,提出了如下方案:设计一个中心机房,将所有的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放置在该中心机房,用UPS保证供电,用超5类双绞线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在每层楼放置一个无线AP。该设计方案的致命问题之一是(3),其他严重问题及建议是(4)。 空白处(3)应选择()A、未计算UPS的负载B、未明确线路的具体走向C、交换机集中于机房浪费大量双绞线电缆D、交换机集中于机房使得水平布线超过100米的长度限制

考题 单选题以下关于网络运行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网络运行环境是指保障网络安全、可靠与正常地运行所必需的基本设施与设备条件B 它主要包括机房与电源两部分C 机房是放置核心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核心设备的场所,不包括各个建筑物中放置路由器、交换机与布线设施的设备间、配线间等场所D 关键的网络设备(如核心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对供电条件的一要求是很高的,必须保证由专用的UPS系统供电

考题 单选题在一个16000m2建筑面积的八层楼里,没有任何现成网线,现有1200台计算机需要连网,对网络的响应速度要求较高,同时要求WLAN覆盖整栋楼满足临时连网的需要。设计师在进行物理网络设计时,提出了如下方案:设计一个中心机房,将所有的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放置在该中心机房,用UPS保证供电,用超5类双绞线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在每层楼放置一个无线AP。该设计方案的致命问题之一是(3),其他严重问题及建议是(4)。 空白处(3)应选择()A 未计算UPS的负载B 未明确线路的具体走向C 交换机集中于机房浪费大量双绞线电缆D 交换机集中于机房使得水平布线超过100米的长度限制

考题 单选题在一个16000m2建筑面积的八层楼里,没有任何现成网线,现有1200台计算机需要连网,对网络的响应速度要求较高,同时要求WLAN覆盖整栋楼满足临时连网的需要。设计师在进行物理网络设计时,提出了如下方案:设计一个中心机房,将所有的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放置在该中心机房,用UPS保证供电,用超5类双绞线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在每层楼放置一个无线AP。该设计方案的致命问题之一是(3),其他严重问题及建议是(4)。 空白处(25)应选择()A 恰当,考虑周全B 不很恰当,因现有预算足够买国产设备C 不恰当,因无需增加预算也能采购到好的进口设备D 不恰当,因政务网的关键设备不允许使用进口设备

考题 单选题在一个16000m2建筑面积的八层楼里,没有任何现成网线,现有1200台计算机需要连网,对网络的响应速度要求较高,同时要求WLAN覆盖整栋楼满足临时连网的需要。设计师在进行物理网络设计时,提出了如下方案:设计一个中心机房,将所有的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放置在该中心机房,用UPS保证供电,用超5类双绞线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在每层楼放置一个无线AP。该设计方案的致命问题之一是(3),其他严重问题及建议是(4)。 空白处(4)应选择()A 每层一个AP不能实现覆盖,应至少部署三个APB 只有一个机房,没有备份,存在故障风险,应设两个机房C 超5类双绞线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应改用6类双绞线D 没有网管系统,应增加一套网管系统

考题 单选题某校的计算机教室与网络中心机房分别在两栋教学楼里,相距大约100米,一般情况下用于连接计算机教室与网络中心机房的传输介质是()。A 双绞线B 微波C 光缆D 同轴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