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建筑采用筏形基础底面尺寸为10m×20m,底面压力为220kPa,基础底面下设300mm褥垫层,基础埋深2.0m,勘察资料如下:
I.0~10m,淤泥质土,y = 19.5kN/m3, qsk =7kPa, fak =80kPa, Es =8. 8MPa;
II.10~20m,砂土,y= 18.5kN/in3, qsk=25kPa,fak =200kPa;
III.地下水埋深2.0m。
采用深层搅拌法处理,桩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径为500mm,桩长9m,水泥掺入比为15% ,桩体平均强度fcu=2.8MPa,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为0.4,桩端天然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0.5,桩身强度折减系数为0.33,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 2002)计算。
(6)如水灰比为0.5,泵量为60L/min,水泥密度为3t/m3,搅拌头提升速度不宜大于 ( )m/min。
A. 1.06 B. 1. 16 C. 1.26 D. 1.36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计算步骤如下:
更多 “某建筑采用筏形基础底面尺寸为10m×20m,底面压力为220kPa,基础底面下设300mm褥垫层,基础埋深2.0m,勘察资料如下: I.0~10m,淤泥质土,y = 19.5kN/m3, qsk =7kPa, fak =80kPa, Es =8. 8MPa; II.10~20m,砂土,y= 18.5kN/in3, qsk=25kPa,fak =200kPa; III.地下水埋深2.0m。 采用深层搅拌法处理,桩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径为500mm,桩长9m,水泥掺入比为15% ,桩体平均强度fcu=2.8MPa,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为0.4,桩端天然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0.5,桩身强度折减系数为0.33,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 2002)计算。 (6)如水灰比为0.5,泵量为60L/min,水泥密度为3t/m3,搅拌头提升速度不宜大于 ( )m/min。 A. 1.06 B. 1. 16 C. 1.26 D. 1.36” 相关考题
考题 持力层下有软弱下卧层,为减小由上部结构传至软弱下卧层表面的竖向应力,应()。 A、加大基础埋深,减小基础底面积B、加大基础埋深,加大基础底面积C、减小基础埋深,加大基础底面积D、减小基础埋深,减小基础底面积

考题 根据《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T50500-2008),下列基础土方的工程量计算,正确的( )。A.基础设计底面积×基础埋深B.基础设计底面积×基础设计高度C.基础垫层设计底面积×挖土深度埋深D.基础垫层设计底面积×基础设计高度和垫层厚度之和

考题 建筑物基础的埋深,指的是( )。A.从±0.00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B.从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C.从室外设计地面到垫层底面的距离 D.从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考题 有关基础埋深的叙述,()是正确的。 A.由室外的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称为基础埋深B.由室外的设计地面到基础垫层底面的距离称为基础埋深C.由室内的设计地面到基础垫层底面的距离称为基础埋深D.由室内的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称为基础埋深

考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关于基础土方开挖的工程量计算,说法正确的是( )。A.基础设计底面积乘以基础埋深 B.基础设计底面积乘以基础设计高度 C.基础垫层设计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 D.基础垫层设计底面积乘以基础设计高度和垫层厚度之和

考题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算规范》(GB 50500—2008),下列挖基础土方的工 程量计算,正确的是( )。 A.基础设计底面积X基础埋深 B.基础设计底面积X基础设计高度 C.基础垫层设计底面积X挖土深度埋深 D.基础垫层设计底面积X基础设计高度和垫层厚度之和

考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下列挖基坑土方的工程量计算,正确的( )。A、基础设计底面积×基础埋深 B、基础设计底面积×基础设计高度 C、基础垫层底面积×挖土深度埋深 D、基础垫层底面积×基础设计高度和垫层厚度之和

考题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下列挖基础土方的工程量计算,正确的是(  )。 A.基础设计底面积×基础埋深 B.基础设计底面积×基础设计高度 C.基础垫层底面积×挖土深度 D.基础设计底面积×基础设计高度和垫层厚度之和

考题 根据《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下列基础土方的工程量计算,正确的( )。A.基础设计底面积×基础埋深 B.基础设计底面积×基础设计高度 C.基础垫层设计底面积×挖土深度埋深 D.基础垫层设计底面积×基础设计高度和垫层厚度之和

考题 某建筑采用筏形基础底面尺寸为10m×20m,底面压力为220kPa,基础底面下设300mm褥垫层,基础埋深2.0m,勘察资料如下: I.0~10m,淤泥质土,y = 19.5kN/m3, qsk =7kPa, fak =80kPa, Es =8. 8MPa; II.10~20m,砂土,y= 18.5kN/in3, qsk=25kPa,fak =200kPa; III.地下水埋深2.0m。 采用深层搅拌法处理,桩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径为500mm,桩长9m,水泥掺入比为15% ,桩体平均强度fcu=2.8MPa,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为0.4,桩端天然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0.5,桩身强度折减系数为0.33,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 2002)计算。 (2)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宜为( )kN。 A. 145 B. 155 C. 168 D. 181

考题 某建筑基础采用独立桩基,桩基尺寸为6m×6m,埋深1.5m,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 Fk=6000kN,基础和基础上土重Gk =1200kN,场地地层为粉质黏土,fak = 120kPa,y=18kN/m3,由于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拟采用灰土换填垫层处理,当垫层厚度为2.0m时,采用《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计算,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最接近( )kPa。 A. 27 B. 63 C. 78 D. 94

考题 某建筑采用筏形基础底面尺寸为10m×20m,底面压力为220kPa,基础底面下设300mm褥垫层,基础埋深2.0m,勘察资料如下: I.0~10m,淤泥质土,y = 19.5kN/m3, qsk =7kPa, fak =80kPa, Es =8. 8MPa; II.10~20m,砂土,y= 18.5kN/in3, qsk=25kPa,fak =200kPa; III.地下水埋深2.0m。 采用深层搅拌法处理,桩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径为500mm,桩长9m,水泥掺入比为15% ,桩体平均强度fcu=2.8MPa,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为0.4,桩端天然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0.5,桩身强度折减系数为0.33,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 2002)计算。 (5)复合地基压缩模量为( )MPa。 A. 12 B. 18 C. 21 D. 25

考题 某建筑场地天然地面下的地质参数如表所示,无地下水。拟建建筑基础埋深2.0m,筏板基础,平面尺寸20m×60m,采用天然地基。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满足下卧层②层强度要求的情况下,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该建筑基础底面处于的平均压力最大值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330kPa B、 360kPa C、 470kPa D、 600kPa

考题 某淤泥质土场地,淤泥质土层厚度为10m,10m以下为基岩,场地中拟建建筑物采用筏形基础,基础埋深为2.0m,基础底面附加压力为300kPa,地表下10m处的附加应力为100kPa,地基采用粉体喷搅法处理,搅拌桩桩径为0.5m,桩间距为1.5m,三角形布桩,桩体材料压缩模量为300MPa,桩间土压缩模量为4MPa,该筏形基础的沉降量为( )mm。 A. 18 B. 24 C. 30 D. 47

考题 某建筑采用筏形基础底面尺寸为10m×20m,底面压力为220kPa,基础底面下设300mm褥垫层,基础埋深2.0m,勘察资料如下: I.0~10m,淤泥质土,y = 19.5kN/m3, qsk =7kPa, fak =80kPa, Es =8. 8MPa; II.10~20m,砂土,y= 18.5kN/in3, qsk=25kPa,fak =200kPa; III.地下水埋深2.0m。 采用深层搅拌法处理,桩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径为500mm,桩长9m,水泥掺入比为15% ,桩体平均强度fcu=2.8MPa,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为0.4,桩端天然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0.5,桩身强度折减系数为0.33,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 2002)计算。 (1)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宜小于( )kPa。 A. 190.8 B. 200 C. 210 D. 220

考题 有关基础埋深的叙述,()是正确的。A、由室外的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称为基础埋深B、由室外的设计地面到基础垫层底面的距离称为基础埋深C、由室内的设计地面到基础垫层底面的距离称为基础埋深D、由室内的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称为基础埋深

考题 深度大于3m的带形基础运输道按()计算。A、基础底面积B、垫层底面积C、基槽底面积D、槽长乘以槽深

考题 根据《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下列挖基础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正确的是()。A、基础设计底面积×基础埋深B、基础设计底面积×挖土深度C、基础垫层设计底面积×基础设计高度D、基础垫层设计底面积×挖土深度

考题 有垫层的基础,在基础详图中,基础的深度,要()表示。A、标注垫层底面的标高,可不标注垫层和基础的竖向尺寸B、标注垫层顶面的标高,可不标注垫层和基础的竖向尺寸C、标注垫层底面的标高,并且用竖向尺寸标注基础和垫层的尺寸D、标注垫层顶面和底面的标高,可不标注基础和垫层的尺寸

考题 基础的埋深指()距离。A、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B、由室内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C、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垫层底面D、由室内设计地面到垫层底面

考题 基础的埋深是指()。A、从室内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B、从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C、从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垫层底面的垂直距离。D、从室内设计地面到基础垫层底面的垂直距离。

考题 单选题根据《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T50500--2008),下列基础土方的工程量计算,正确的()。A 基础设计底面积×基础埋深B 基础设计底面积×基础设计高度C 基础垫层设计底面积×挖土深度埋深D 基础垫层设计底面积×基础设计高度和垫层厚度之和

考题 单选题某柱基础底面尺寸为4m×4m,基础埋深为2.0m,传至基础顶面的中心荷载为3000kN,如要求基础底面零应力区面积不超过15%,则基础顶面水平力不宜大于(  )kN。A 1378B 1478C 1578D 1678

考题 单选题有垫层的基础,在基础详图中,基础的深度,要()表示。A 标注垫层底面的标高,可不标注垫层和基础的竖向尺寸B 标注垫层顶面的标高,可不标注垫层和基础的竖向尺寸C 标注垫层底面的标高,并且用竖向尺寸标注基础和垫层的尺寸D 标注垫层顶面和底面的标高,可不标注基础和垫层的尺寸

考题 单选题某均质黏性土场地中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底面宽度2.0m,埋深为1.5m,基础线荷载为500kN/m,土层天然重度为19kN/m3,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采用2.0m厚的粗砂垫层,垫层重度18kN/m3,场地中地下水埋深为4.0m。按规范JGJ79-2002计算。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应力为()。A 70.3kPaB 78.3kPaC 82.4kPaD 96.3kPa

考题 单选题某均质黏性土场地中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底面宽度2.0m,埋深为1.5m,基础线荷载为500kN/m,土层天然重度为19kN/m3,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采用2.0m厚的粗砂垫层,垫层重度18kN/m3,场地中地下水埋深为4.0m。按规范JGJ79-2002计算。垫层底面尺寸宜为()。A 4.41mB 4.61mC 4.81mD 5.0m

考题 单选题基础的埋深指()距离。A 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B 由室内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C 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垫层底面D 由室内设计地面到垫层底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