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阐述用二分法求解方程近似解的适用范围及步骤,并说明高中数学新课程引入二分法的意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由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根的关系,我们可用二分法来求方程的近似解。

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时,首先需要有初始搜索区间,即一个存在解的区间(要用到此区间的两端点),为此,有时需要初步了解函数的性质或形态;其次需要有迭代,即循环运算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不断“二分”搜索区间;最后需要有一个运算结束的标志,即当最终搜索区间的两端点的精确度均满足预设的要求时(两端点的近似值相同),运算终止。
更多 “阐述用二分法求解方程近似解的适用范围及步骤,并说明高中数学新课程引入二分法的意义。” 相关考题
考题 在用二分法求解方程在一个闭区间上的实根时,采用的算法没计技术是( )A.列举法B.归纳法C.递归法D.减半递推法

考题 正割法.二分法.迭代法.牛顿法都要求方程f(a)f(b) 正割法.二分法.迭代法.牛顿法都要求方程f(a)f(b)

考题 议程的近似方法有() A. 二分法B. 迭代法C. 牛顿法D. 弦截法

考题 用Z变换解常线性差分方程和用拉氏变换求解微分方程是类似的。()

考题 为了用二分法求函数f(x)=x3-2x2-0.1的根(方程f(x)=0的解),可以选择初始区间(64)。也就是说,通过对该区间逐次分半可以逐步求出该函数的一个根的近似值。A.[-2,-1]B.[-1,1]C.[1,2]D.[2,3]

考题 当取何值时,方程组有唯一解,并求解。

考题 采用对流换热边界层微分方程组、积分方程组或雷诺类比法求解,对流换热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 微分方程组的解是精确解 B. 积分方程组的解是精确解 C. 雷诺类比的解是精确解 D. 以上三种均为近似解

考题 阐述用二分法求解方程近似解的适用范围及步骤.并说明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引入二分法的意义。

考题 用有限元方法求解问题获得的解属于()A、近似解B、精确解C、解析解D、半解析解

考题 若用二分法求方程f(x)=0区间[1,2]内的根,要求精确到第3位小数,则需要对分()次。

考题 举例说明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如何利用整体性质讨论方程的近似解。

考题 用近似平衡微分方程和近似塑性条件求解塑性成形问题的方法称为()A、解析法;B、主应力法;C、滑移线法;

考题 如果用二分法求方程x3+x-4=0在区间[1,2]内的根精确到三位小数,需对分()次。

考题 用二分法求解方程f(x)=x3-x-1=0在[1,2]的近似根,准确到10-3,要达到此精度至少迭代()次。

考题 写出地面的热量平衡方程,说明各项的意义。并据此阐述白天地面获得的热量通过哪些消耗的途径可以达到平衡。

考题 以下不属于截面法求解杆件内力的步骤是()。A、取要计算的部分及其设想截面B、用截面的内力来代替两部分的作用力C、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并求解内力D、考虑外力并建立力平衡方程式

考题 威尔逊提出(),将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A、政治与管理二分法B、政治与行政二分法C、行政与管理二分法D、行政与立法二分法

考题 对于常规的技术方案,在采用直线内插法近似求解财务内部收益率时,近似解与精确解之间存在的关系是()。A、近似解精确解B、近似解精确解C、近似解-精确解D、不确定关系

考题 古德诺的()盛行,为这一轮公共改革提供了保障,也是这一轮公共改革的标志。A、政治——行政二分法B、政治——经济二分法C、政治——社会二分法D、国家——市场二分法

考题 单选题用近似平衡微分方程和近似塑性条件求解塑性成形问题的方法称为()A 解析法;B 主应力法;C 滑移线法;

考题 填空题用二分法求解方程f(x)=x3-x-1=0在[1,2]的近似根,准确到10-3,要达到此精度至少迭代()次。

考题 单选题采用对流换热边界层微分方程组,积分方程组或雷诺类比法求解对流换热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2010年真题]A 微分方程组的解是精确解B 积分方程组的解是精确解C 雷诺类比的解是精确解D 以上三种均为近似值

考题 单选题用有限元方法求解问题获得的解属于()A 近似解B 精确解C 解析解D 半解析解

考题 填空题如果用二分法求方程x3+x-4=0在区间[1,2]内的根精确到三位小数,需对分()次。

考题 问答题举例说明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如何利用整体性质讨论方程的近似解。

考题 单选题采用对流换热边界层微分方程组,积分方程组或雷诺类比法求解对流换热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 微分方程组的解是精确解B 积分方程组的解是精确解C 雷诺类比的解是精确解D 以上三种均为近似值

考题 填空题若用二分法求方程f(x)=0区间[1,2]内的根,要求精确到第3位小数,则需要对分()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