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蜜蜂对杀虫剂产生抗性,是基因中碱基序列改变所致。下列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的调查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抗性基因的产生具有低频性
B.甲地区抗性基因的频率为22%
C.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频率最高
D.丙地区家蝇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抗性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A正确;甲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应为20%÷2+2%=12%,B错误;仅根据以上数据,而没有个体总数,无法比较三个地区抗性基因突变频率的高低;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低,敏感性基因频率高,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A。
更多 “蜜蜂对杀虫剂产生抗性,是基因中碱基序列改变所致。下列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的调查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抗性基因的产生具有低频性 B.甲地区抗性基因的频率为22% C.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频率最高 D.丙地区家蝇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 相关考题
考题 家蝇对杀虫剂产生抗性,是基因中碱基序列改变所致。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抗性基因的产生具有低频性 B.甲地区抗性基因的频率为22% C.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频率最高 D.丙地区家蝇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考题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考题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B、地理隔离不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C、自然选择的实质是保留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D、基因突变对多数个体不利,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总是不一致

考题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B、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C、种群是物种的繁殖单位和生物进化的单位D、种群密度和数量变化是种群特有的特征

考题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B、随机交配将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C、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为0.32D、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考题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C、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考题 某昆虫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黑色(A)对浅色(a)是完全显性。该种群第1年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请回答: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假设所处环境的改变不利于浅色个体生存,使得其每年减少10%,而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则第2年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该种群()(会/不会)发生生物进化,判断的依据是()。

考题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突变、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C、某种群中RR个体的百分比增加,则R基因频率也增加D、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考题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考题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某种群中某基因的突变率B、某种基因占基因库中所有基因的比例C、某种群中某种基因的出现比例D、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2

考题 桦尺蠖的体色受—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科学家研究发现在19世纪时,曼彻斯特地区SS基因型个体占4%,ss基因型个体占94%,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煤烟污染了环境,s的基因频率降低,S的基因频率提高。请回答上述调查研究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但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由此说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考题 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甲种群:AA个体为24%,aa个体为4%。乙种群: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B、乙种群生物基因突变率很高C、乙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D、该种生物没有发生进化

考题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该种群()A、显性基因的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频率B、随机交配将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C、繁殖一代后,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为0.32D、基因频率若发生变化,说明新物种已经产生

考题 研究证实,杂草解毒能力增强是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之一。从种群水平分析,这是因为()A、种群内的基因突变加快B、大量使用除草剂诱导杂草产生抗除草剂突变C、种群内形成了生殖隔离D、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考题 某豌豆种群的基因型全为Aa,让其连续自交(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该过程中种群A基因频率和AA基因型频率的变化情况是()。A、基因频率变化,基因型频率不变B、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变化C、两者都变化D、两者都不变

考题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考题 研究证实,杂草解毒能力增强是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之一。从种群水平分析,这是因为()A、种群内的基因突变加快B、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C、种群内形成了生殖隔离D、种群内的基因突变朝着抗药性发展

考题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若某种群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aa个体占6%,则A基因的频率为56%C、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增长曲线呈现“J”型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趋势可根据其年龄组成

考题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是哪一项?()。A、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若某种群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aa的个体占6%,则A基因的频率是56%C、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D、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趋势可根据其年龄组成预测

考题 影响大田种群对杀虫剂抗性的选择作用三因子是什么?

考题 当某一害虫种群对某一农药抗性指数为120时,该种群对农药()。A、敏感性下降B、产生了低水平抗性C、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D、产生了高水平抗性E、产生了极低水平抗性

考题 在害虫抗性治理中采用饱和治理策略的前提是()。A、抗性基因为显性,且必须有敏感种群侵入B、抗性基因为隐性,且必须有敏感种群侵入C、抗性基因为显性,且不得有敏感种群侵入D、抗性基因为隐性性,且不得有敏感种群侵入

考题 研究小组对某公园的金鱼草种群进行调查及基因鉴定,得知红花(CC)金鱼草35株、粉红花(Cc)40株、白花(cc)25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鱼草种群中全部C和c的总和构成其基因库B、不同花色数量的差异是由适应环境的变异造成的C、基因重组产生的粉红花为自然选择提供选择材料D、种群中C的基因频率为55%,Cc的基因型频率为40%

考题 问答题影响大田种群对杀虫剂抗性的选择作用三因子是什么?

考题 单选题当某一害虫种群对某一农药抗性指数为200时,该种群对农药()。A 敏感性下降B 产生了低水平抗性C 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D 产生了高水平抗性E 产生了极高水平抗性

考题 多选题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若某种群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l8%,aa的个体占6%,则A基因的频率是56%C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D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趋势可根据其年龄组成预测

考题 单选题在害虫抗性治理中采用饱和治理策略的前提是()。A 抗性基因为显性,且必须有敏感种群侵入B 抗性基因为隐性,且必须有敏感种群侵入C 抗性基因为显性,且不得有敏感种群侵入D 抗性基因为隐性性,且不得有敏感种群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