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患者女性,35岁,教师。因声嘶2个月来诊。检查:双声带运动好,充血,右声带前、中1/3交界处绿豆粒大小肿物,光滑,粉红色。目前最可能的诊断和最合适的治疗是

A.喉部血管瘤,激光切除
B.喉乳头状瘤,手术加干扰素治疗
C.喉癌,部分喉切除术
D.声带息肉,息肉摘除术
E.声带息肉,大剂量激素治疗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患者女性,35岁,教师。因声嘶2个月来诊。检查:双声带运动好,充血,右声带前、中1/3交界处绿豆粒大小肿物,光滑,粉红色。目前最可能的诊断和最合适的治疗是A.喉部血管瘤,激光切除 B.喉乳头状瘤,手术加干扰素治疗 C.喉癌,部分喉切除术 D.声带息肉,息肉摘除术 E.声带息肉,大剂量激素治疗” 相关考题
考题 患者,女,35岁,教师。因声嘶2个月来诊。检查:双声带运动好,充血,右声带前、中1/3交界处绿豆粒大小肿物,光滑,粉红色。目前最可能的诊断和最合适的治疗是A、声带息肉,息肉摘除术B、喉癌,部分喉切除术C、喉部血管瘤,激光切除D、喉乳头状瘤,手术加干扰素治疗E、声带息肉,大剂量激素治疗

考题 患者,女性,33岁。因声嘶2年入院检查,发现左侧声带充血前中1/3处有米粒大小新生物,表面光滑。与喉癌鉴别需作的检,查是A、喉部CTB、喉部摄片C、喉部磁共振D、喉部彩超E、喉镜下活检

考题 下面关于损伤性肉芽肿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好发于女性患者B、多于声带前、中1/3交界处,有息肉样肿物形成C、主要症状是声嘶D、切除后容易复发E、在插管后2~8周出现

考题 患者男性,13岁,因“声嘶1个月”来诊。电子喉镜检查:双声带前、中1/3交界处对称小突起。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休声,观察B、间接喉镜下手术切除C、纤维喉镜下手术切除D、直接喉镜下手术切除E、显微支撑喉镜下手术切除

考题 患者女性,30岁,教师,因“声嘶3个月”来诊。查体:双声带运动好,充血,左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绿豆粒大小肿物,光滑,粉红色。最可能的诊断和最合适的治疗是 A、声带息肉,息肉摘除术B、喉癌,部分喉切除术C、喉部血管瘤,激光切除D、喉乳头状瘤,手术加干扰素治疗E、声带息肉,大剂量激素治疗

考题 患者女性,40岁,售货员。近半年来声嘶,并咽喉部不适,休息后减轻。检查:双声带充血,黏膜肥厚,但表面尚光滑,闭合时双声带后方有小隙。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喉炎 B.声带麻痹 C.喉癌 D.急性喉炎 E.喉结核

考题 患者,女,40岁,售货员。近半年来声嘶,并咽喉部不适,休息后减轻。检查:双声带充血,黏膜肥厚,但表面尚光滑,闭合时双声带后方有小隙。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喉炎B、慢性喉炎C、喉结核D、声带麻痹E、喉癌

考题 患者男,62岁,因“声嘶3个月”来诊。查体:右侧声带菜花样肿物,未累及前联合和声带突,双侧声带活动好。检查后,诊断:喉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声门型,T1N0M0。临床分期为()。A、ⅠB、ⅡaC、ⅡbD、ⅢE、ⅣaF、Ⅳb

考题 患者男,62岁,因“声嘶3个月”来诊。查体:右侧声带菜花样肿物,未累及前联合和声带突,双侧声带活动好。检查后,诊断:喉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声门型,T1N0M0。可选择的治疗方式包括()。A、单纯放射治疗B、内镜下激光治疗C、手术治疗D、中医治疗E、靶向治疗F、手术+放射治疗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13岁,因“声嘶1个月”来诊。电子喉镜检查:双声带前、中1/3交界处对称小突起。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 休声,观察B 间接喉镜下手术切除C 纤维喉镜下手术切除D 直接喉镜下手术切除E 显微支撑喉镜下手术切除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40岁,售货员。近半年来声嘶,并咽喉部不适,休息后减轻。检查:双声带充血,黏膜肥厚,但表面尚光滑,闭合时双声带后方有小隙。最可能的诊断是()A 急性喉炎B 慢性喉炎C 喉结核D 声带麻痹E 喉癌

考题 单选题下面关于损伤性肉芽肿描述中错误的是()。A 好发于女性患者B 多于声带前、中1/3交界处,有息肉样肿物形成C 主要症状是声嘶D 切除后容易复发E 在插管后2~8周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