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2017 年 5 月,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超过 7 天的稳定产气,取得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的历史性突破。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成为继日本、加拿大后,第三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
B.可燃冰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化合物
C.可燃冰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一种清洁高效的未来替代能源
D.可燃冰如果开采不慎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泄漏,将可能引发强烈的温室效应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2017年5月18日,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会在南海神狐海域召开,宣告我国进行的首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可燃冰因绝大部分埋藏于海底,所以开采难度十分巨大。目前,日本、加拿大等国都在加紧对这种未来能源进行试开采尝试,但都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或未达到连续产气的预定目标。此次试开采同时达到了日均产气一万方以上以及连续一周不间断的国际公认指标,不仅表明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和开发的核心技术得到验证,也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综合实力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可燃冰使用前景广阔,但同时也存在风险。据估算,全球海底可燃冰的甲烷总量大约是地球大气中甲烷总量的3000倍,如果开采不慎导致甲烷气体大量泄漏,将可能引发强烈的温室效应。故本题答案选A。
更多 “2017 年 5 月,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超过 7 天的稳定产气,取得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的历史性突破。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成为继日本、加拿大后,第三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 B.可燃冰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化合物 C.可燃冰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一种清洁高效的未来替代能源 D.可燃冰如果开采不慎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泄漏,将可能引发强烈的温室效应” 相关考题
考题 天然气水合物地质理论、资源勘探评价、钻井和安全开采技术是指我国开发的( )技术A. 天然气液态物B.天然气固化物C.天然气压缩物D.天然气水合物

考题 天然气水合物可以实现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可燃冰全称甲烷气水包合物,也称作甲烷水合物、甲烷冰、天然气水合物,是高度压缩的固态天然气.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B.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0%,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C.可燃冰的开采对于目前的科学技术而言尚比较困难,但相对于其他常规能源来说,其开采更安全,对于环境的影响更小D.可燃冰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考题 2017年5月18日,我国宣布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的主要有效成分是:A.甲烷 B.乙炔 C.甲醇 D.乙醇

考题 可燃冰,全称甲烷气水包合物、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与水分子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结合形成的外观似冰的白色或浅灰色固态结晶物质,其成分的80%-99.9%为甲烷。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是20世纪科学考察中发现的一种新的矿产资源,使用方便,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据统计,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储量是现有天然气、石油储量的数倍,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目前只有美国、日本、印度及中国等国家有能力开采这种矿物质。2013年6月-9月间,我国海洋地质科技人员在广东沿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并通过钻探获得可观的控制储量。但在天然气水合物藏的开采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地实现对温压条件的控制,就可能产生如加剧温室效应、海洋生态变化以及海底滑塌事件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据此可以推断,对可燃冰的开采人们至今还在探索是由于: A.可燃冰在世界的分布情况尚不清楚 B.开采可燃冰还缺乏成熟的科学技术 C.开采可燃冰可能会引发国际纷争 D.可燃冰开采对环境影响的探讨还没有定论

考题 根据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条件,防止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基本方法?

考题 2004年7月16日,中德科学家进行首次海上联合调查。发现南海确实存在哪种矿物储藏的证据?()A、天然气水合物B、石油C、页岩气D、可燃冰

考题 根据《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的计划,我国将于()年开始天然气水合物的海上商业试采。A、2016B、2021C、2036D、2041

考题 2007年,我国在()首次采集到了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A、东海,钓鱼岛海域B、南海,南沙群岛海域C、南海,神狐海域D、南海,曾母暗沙

考题 天然气水合物又叫可燃冰,它存在于海水中,其成份主要是甲烷。

考题 2017年5月18日消息,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今天在南海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A、可燃冰B、氮气C、氨气D、干冰

考题 可燃冰也叫(),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A、甲烷水合物B、甲烷冰C、固体瓦斯D、天然气水合物

考题 根据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条件,防止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基本方法是()、()

考题 在天然气集输过程中,天然气水合物对集输有何影响,如何防治天然气水合物?

考题 可燃冰是一种新能源,从组成成分看,它是()。A、乙烷结冰B、天然气水合物C、天然气结冰

考题 自2017年5月10日()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点火测试以来,截至6月10日14时52分,此次试采已连续产气达31天,总产气量达到21万立方米,平均日产6800立方米。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考题 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截至2017年6月21日,我国在南海()海域已连续试采可燃冰达42天。A、神虎B、神湖C、神狐D、神护

考题 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今天在南海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

考题 “可燃冰”不是冰,专家们称之为“天然气水合物”或者“气水合物”

考题 单选题根据《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的计划,我国将于()年开始天然气水合物的海上商业试采。A 2016B 2021C 2036D 2041

考题 判断题“可燃冰”不是冰,专家们称之为“天然气水合物”或者“气水合物”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2004年7月16日,中德科学家进行首次海上联合调查。发现南海确实存在哪种矿物储藏的证据?()A 天然气水合物B 石油C 页岩气D 可燃冰

考题 单选题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今天在南海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A 第一B 第二C 第三D 第四

考题 多选题2017年7月29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圆满结束,此次试采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关于可燃冰及此次试采,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此次开采地位于南海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石油和水C除了海域,可燃冰还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区等地区D可燃冰在我国已经用于大规模工业应用

考题 单选题自2017年5月10日()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点火测试以来,截至6月10日14时52分,此次试采已连续产气达31天,总产气量达到21万立方米,平均日产6800立方米。A 渤海B 黄海C 东海D 南海

考题 单选题2007年,我国在()首次采集到了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A 东海,钓鱼岛海域B 南海,南沙群岛海域C 南海,神狐海域D 南海,曾母暗沙

考题 单选题2017年5月,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超过7天的稳定产气,取得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的历史性突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我国成为继日本、加拿大后,第三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B 可燃冰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化合物C 可燃冰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一种清洁高效的未来替代能源D 可燃冰如果开采不慎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泄漏,将可能引发强烈的温室效应

考题 单选题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截至2017年6月21日,我国在南海()海域已连续试采可燃冰达42天。A 神虎B 神湖C 神狐D 神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