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某通信楼内共设置六个气体防护区,分别位于二、三、四、五层,气体储存容器安装在二层,采用有管网的组合分配式系统。选择阀操作手柄安装角度不应大于()。
A

1.5m

B

1.7m

C

1.3m

D

1.6m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某通信楼内共设置六个气体防护区,分别位于二、三、四、五层,气体储存容器安装在二层,采用有管网的组合分配式系统。选择阀操作手柄安装角度不应大于()。A 1.5mB 1.7mC 1.3mD 1.6m” 相关考题
考题 某大楼中的计算机主机房、通讯设备间内设置了组合分配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下列关于该系统设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同一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其规格、充压压力和充装量应相同 B.同一防护区,当设计两套及以上管网时,系统启动装置可以分别设置,但集流管必须共用 C.管网上不应采用四通管件进行分流 D.喷头宜贴近防护区顶面安装,距顶面的最大距离不宜大于0.5m

考题 某场所设置在地下一层,平时无人,墙上设有可开启的外窗,场所内安装组合分配式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保护,并设有专用的储存容器间。下面是对该系统安装情况的检查结果,其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系统设有设置机械应急操作装置 B.每个防护区内安装一个选择阀 C.储存容器和集流管之间采用不锈钢软管连接 D.防护区的门能向疏散方向开启,并需要手动将门关闭 E.防护区内未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考题 对气体灭火系统设置的一般要求错误的是( )。A.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 B.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按全部防护区的储存量之和确定,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为防护区设计用量与储存容器的剩余量和管网内的剩余量之和 C.同一防护区内的预制灭火系统装置多于1台时,必须能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差不得大于2s D.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72小时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的,应按系统原储存量的100%设置备用量

考题 选择阀是组合分配气体灭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下列关于该部件安装要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选择阀上应设置标明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名称或编号的永久性标志牌 B.采用螺纹连接的选择阀,其与管网连接处不宜采用活接 C.选择阀上应设置机械应急操作装置 D.选择阀的流向指示箭头应指向介质流动方向

考题 某民用建筑内设置组合分配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下列关于该系统组件安装要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采用螺纹连接的选择阀,其与管网连接处宜采用活接 B.选择阀的流向指示箭头应指向介质流动方向 C.选择阀操作手柄应安装在操作面一侧,当安装高度超过1.5m时应采取便于操作的措施 D.连接储存容器与集流管间的单向阀的流向指示箭头应指向介质流动方向

考题 气体灭火系统根据系统的结构特点进行分类,有预制灭火系统和管网灭火系统两大类,其中管网灭火系统又分为组合分配和单元独立系统,下列关于组合分配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灭火剂储存量,其储存量应为储存量最大的防护区设计用量 B.某单位的组合分配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保护4 个区,在48h 内不能恢复,二氧化碳应设有备用量 C.组合分配的七氟丙烷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5 个 D.除二氧化碳系统外,其他灭火系统储存装置54h 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应按系统设计储存量的100%设置备用量

考题 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操作和控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组合分配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容器阀开启前或同时打开 B.采用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通常设置两种探测器 C.组合分配系统应设置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 D.组合分配系统可以采用按下防护区门外的紧急启动按钮进行启动

考题 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防护区内采用的预制灭火系统,可采用三种不同的启动方式 B.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惰化设计浓度 C.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按面积最大的防护区确定 D.同一防护区,当设计两套管网时,系统启动装置可分别设置,集流管必须共用

考题 某通信机房设置了组合分配式气体灭火系统,下列关于该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本通信机房的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0% B.气体灭火系统在喷射灭火剂前,应自动关闭防护区的通风机 C.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72h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的,应按系统原储存量的100%设置备用量 D.系统有三种启动方式

考题 ()不设选择阀,对于需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的每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分别单独设置灭火剂储存装置。 A.管网灭火系统 B.单元独立灭火系统 C.组合分配灭火系统 D.局部应用气体灭火系统

考题 某通信楼内共设置六个气体防护区,分别位于二、三、四、五层,气体储存容器安装在二层,采用有管网的组合分配式系统。吹扫管道时管道末端的气体流速不应小于()。A、10m/sB、15m/sC、20m/sD、无限制

考题 某通信楼内共设置六个气体防护区,分别位于二、三、四、五层,气体储存容器安装在二层,采用有管网的组合分配式系统。灭火剂输送管道安装完毕后,采用气压强度试验实时,试验压力应为水压强度试验压力的()。A、1.0倍B、1.2倍C、0.8倍D、1.5倍

考题 某通信楼内共设置六个气体防护区,分别位于二、三、四、五层,气体储存容器安装在二层,采用有管网的组合分配式系统。选择阀操作手柄安装角度不应大于()。A、1.5mB、1.7mC、1.3mD、1.6m

考题 用一套灭火剂储存装置同时保护多个防护区的气体灭火系统,称为()。A、单元独立气体灭火系统B、组合分配气体灭火系统C、管网气体灭火系统D、无管网气体灭火系统

考题 某通信楼内共设置六个气体防护区,分别位于二、三、四、五,气体储存容量安装在二层,采用有管网的组合分配式系统。集流管宜采用()制作。A、丝扣方法B、焊接方法C、卡箍方法

考题 用一套气体灭火剂储存装置通过管网的选择分配,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的气体灭火系统,称为()。A、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B、局部应用气体灭火系统C、单元独立气体灭火系统D、组合分配气体灭火系统

考题 单选题用一套气体灭火剂储存装置通过管网的选择分配,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的气体灭火系统,称为( )。A 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B 局部应用气体灭火系统C 单元独立气体灭火系统D 组合分配气体灭火系统

考题 单选题某通信楼内共设置六个气体防护区,分别位于二、三、四、五层,气体储存容器安装在二层,采用有管网的组合分配式系统。灭火剂输送管道安装完毕后,采用气压强度试验实时,试验压力应为水压强度试验压力的()。A 1.0倍B 1.2倍C 0.8倍D 1.5倍

考题 单选题某图书档案建筑设置了组合分配的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保护5个防护区。下列关于系统的设置,不符合要求的是()。A 二氧化碳有备用量B 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为0.5hC 选择阀靠近储存容器安装,高度为1.7mD 防护区内设火灾声报警器,入口处设光报警器

考题 单选题某单位通信机房,拟采用组合分配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保护,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中,错误的是( )。A 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B 一套系统保护的防护区数量不应超过8个C 灭火剂的储存量应按储存量最大的防护区确定D 灭火剂的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考题 多选题《建筑消防安全检测评价技术规程》规定,气体灭火系统中选择阀的技术要求()A应设置标明防护分区名称或编号的永久性标志牌B流向指示箭头应和介质流动方向相同C操作手柄应安装在操作一面,当安装高度超过1.7m时,应采取便于操作的措施D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容器阀动作之后或同时打开E在组合分配系统中,每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应设一个选择阀

考题 单选题某通信楼内设置管网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储瓶间内设有启动钢瓶2个、灭火剂储瓶3个。下列有关该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 按加压方式分类属于内储压式气体灭火系统B 当通信机房需要灭火剂量较多时,可采用两套单元独立系统保护C 组合分配系统的储存量,应按储存量最大的防护区确定D 灭火剂储瓶内为液态的七氟丙烷和空气

考题 单选题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某电子机房的气体灭火系统进行验收检查,该机房使用组合分配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共设有7只150 L七氟丙烷灭火剂储存容器,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下列检查结果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 手动启动、停止按钮安装在防护区人口部位,安装高度为中心点距地面1.5 mB 气体喷放指示灯安装在防护区人口的正上方C 灭火剂储存容器高度差最大值为18 mmD 驱动气体储存容器高度差最大值为12 mm

考题 单选题检查人员在对气体灭火系统中各组件安装的检查结果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 防护区入口设置的手动/自动转换开关距地面1. 5mB 气体喷放指示灯安装在防护区入口的正上方C 选择阀操作手柄安装在操作面一侧,安装高度1. 5mD 储存容器涂红色油漆,正面除标有灭火剂名称,未有其他标识

考题 单选题用一套灭火剂储存装置同时保护多个防护区的气体灭火系统,称为()。A 单元独立气体灭火系统B 组合分配气体灭火系统C 管网气体灭火系统D 无管网气体灭火系统

考题 单选题某通信楼内共设置六个气体防护区,分别位于二、三、四、五层,气体储存容器安装在二层,采用有管网的组合分配式系统。吹扫管道时管道末端的气体流速不应小于()。A 10m/sB 15m/sC 20m/sD 无限制

考题 单选题某通信楼内共设置六个气体防护区,分别位于二、三、四、五,气体储存容量安装在二层,采用有管网的组合分配式系统。集流管宜采用()制作。A 丝扣方法B 焊接方法C 卡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