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GB50057-2010第5.3.8条要求当采用建筑物的钢构件或混凝土柱中钢筋作防雷引下线时,应当利用该建筑物所有柱子,为避免屋顶避雷带网格过于密集,这里所指的所有柱子是否可理解为建筑物四周和内庭园四周的柱子?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问答题GB50057-2010第5.3.8条要求当采用建筑物的钢构件或混凝土柱中钢筋作防雷引下线时,应当利用该建筑物所有柱子,为避免屋顶避雷带网格过于密集,这里所指的所有柱子是否可理解为建筑物四周和内庭园四周的柱子?” 相关考题
考题 下列关于防雷引下线敷设位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沿建筑物四周并最短的路径 B.沿建筑物内部柱子 C.沿电梯井的墙壁 D.沿核心筒的墙壁

考题 二类防雷建筑物高度超过45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物,应采取防侧击和等电位的保护措施,以下哪个错误?( )A.钢构架和混凝土的钢筋应互相连接 B.应利用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 C.应将45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D.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

考题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在防雷的接地装置同其他接地装置和进出建筑物的管道相连 的情况下,对6m柱距或大多数柱距为6m的单层工业建筑物,当利用柱子基础的钢筋作为 外部防雷装置的接地体并符合下列条件()时,可不另加接地体。

考题 请依据下述条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是一个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避雷网及引下线布置图,请找出图中有几处不符合规范的要求?并请逐条说明正确的做法。 ( ) 注:1.避雷网网格最大尺寸10mx10.5m。 2.引下线共12处,利用建筑物四周柱子的钢筋,平均间距为22.5m。 3.金属烟囱高出屋顶3m,不装接闪器,不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汽或粉尘。 (A)—处 (B)两处 (C)三处 (D)四处

考题 建筑物的防雷引下线,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引下线采用直径8mm的圆钢沿建筑物外墙暗敷; B.利用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等作为引下线,各部件之间连成电气通路; C.多根明敷引下线均在距地面1.8m处装设断接卡,并对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 的一段接地线采取镀锌角钢或改性塑料管保护; 丨,: D.当利用混凝土柱子内钢筋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不设断接卡, 但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柱子上距地0. 5m处设若干接地连接板。

考题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当仅利用建筑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 度设引下线,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 A. 1Om; B. 12m; C 15m; D. 18m。

考题 GB50057-2010第5.3.8条中“当其垂直支柱均起到引下线作用时”…… (1)这里讲的垂直支柱是指位于建筑物四周的所有柱子?还是包括位于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的所有柱子? (2)如果问题一的答案是指包括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的所有柱子均作引下线时,建筑物内的柱子上端不一定刚好有屋面接闪器网格,该柱内钢筋(引下线)又如何与接闪网连接

考题 三类防雷建筑物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柜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不应大于25m。

考题 利用金属屋面、钢柱和柱子基础钢筋作防雷装置的单层工业厂房,可不另加接地体。

考题 第三类建筑物为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时,其钢构件或钢筋之间的连接满足GB50057-2010规范的规定并利用其作为引下线的条件下,当垂直支柱均起到引下线的作用时,引下线之间的间距不得大于18m。

考题 建筑物防雷引下线不应小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8m,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m。

考题 GB50057-2010第5.3.8条要求当采用建筑物的钢构件或混凝土柱中钢筋作防雷引下线时,应当利用该建筑物所有柱子,为避免屋顶避雷带网格过于密集,这里所指的所有柱子是否可理解为建筑物四周和内庭园四周的柱子?

考题 为防雷电波侵入建筑物,以下措施错误的是()A、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等B、建筑内部金属物或金属管道与圈梁钢筋或均压环不连接C、利用钢柱或钢筋混凝土柱内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D、对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或电气线路全线或部分埋地引入并接地,对于低压架空线路在进出线处设避雷器并接地

考题 对于利用非自建房作基站机房的接地系统,建筑物防雷设施其中一种类型是:利用建筑物外围柱子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接闪器的引下线,简称为()。A、专用雷电流引下线B、共用雷电流引下线C、圆型避雷网D、笼式避雷网

考题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当仅利用建筑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A、1OmB、12mC、15mD、18m

考题 构成建筑物骨架的构件有()。A、基础B、门窗C、屋顶D、楼梯E、柱子

考题 当勘察新建机房时,对建筑物防雷要求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市电进入机房的线路上,不用安装电源防雷装置B、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装设避雷网或避雷带C、接地体宜采用建筑物本身的金属构件(如墙,柱内的钢筋)作为防雷接地的引下线,这些引下线应进行电气联通,使建筑物内的电位均衡D、突出屋面的物体如烟囱,天线,水塔等,不应在其上部安装架空防雷线或避雷针

考题 建筑物防雷设计没有按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专用防雷引下线”,且没有利用所有柱子作为防雷引下线,仅仅是利用部分柱子内的的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审查时如何定性?

考题 2012年《建筑电气》第1期P12页中披露采访林维勇对GB50057-2010第4.3.3(4.4.3)条设置专设防雷引下线的要求是当不满足第5.3.8条要求时才须设置防雷专设引下线。那么,当设计图中仅采用部分钢柱或混凝土柱中钢筋作防雷引下线,且又未设防雷引下线或专设防雷引下线间距大于18(25)米时,是否应判定违反强制性条文第4.3.3(4.4.3)条规定?

考题 根据新版防雷规范GB50057-2010第5.3.8条,当利用钢柱或钢筋混凝土柱内的钢筋作为引下线时,是应当把所有垂直支柱作为引下线还是只要满足专设引下线的间距要求即可?(《建筑电气》杂志2012第一期P13林维勇的回答中好像要把每根柱子作为引下线)

考题 高度超过45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物应采取以下哪些防侧击和等电位的保护措施?()A、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B、应将45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C、钢构架和混凝土的钢筋应互相连接D、应利用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

考题 建筑物的防雷引下线,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引下线采用直径8mm的圆钢沿建筑物外墙暗敷;B、利用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等作为引下线,各部件之间连成电气通路;C、多根明敷引下线均在距地面1.8m处装设断接卡,并对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线采取镀锌角钢或改性塑料管保护;D、当利用混凝土柱子内钢筋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不设断接卡,但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柱子上距地0.5m处设若干接地连接板。

考题 问答题GB50057-2010第5.3.8条中“当其垂直支柱均起到引下线作用时”…… (1)这里讲的垂直支柱是指位于建筑物四周的所有柱子?还是包括位于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的所有柱子? (2)如果问题一的答案是指包括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的所有柱子均作引下线时,建筑物内的柱子上端不一定刚好有屋面接闪器网格,该柱内钢筋(引下线)又如何与接闪网连接

考题 问答题2012年《建筑电气》第1期P12页中披露采访林维勇对GB50057-2010第4.3.3(4.4.3)条设置专设防雷引下线的要求是当不满足第5.3.8条要求时才须设置防雷专设引下线。那么,当设计图中仅采用部分钢柱或混凝土柱中钢筋作防雷引下线,且又未设防雷引下线或专设防雷引下线间距大于18(25)米时,是否应判定违反强制性条文第4.3.3(4.4.3)条规定?

考题 填空题三类防雷建筑物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柜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不应大于25m。

考题 多选题防跨步电压应符合哪些规定:()。A利用建筑物金属构架和建筑物互相连接的钢筋在电气上是贯通且不少于10根柱子组成的自然引下线,作为自然引下线的柱子包括位于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B引下线3m范围内土壤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30kΩm。或敷设5cm厚沥青层或15cm厚砾石层。C用网状接地装置对地面作均衡电位处理。D用护栏、警告牌使进入距引下线3m范围内地面的可能性减小到最低限度。

考题 问答题建筑物防雷设计没有按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专用防雷引下线”,且没有利用所有柱子作为防雷引下线,仅仅是利用部分柱子内的的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审查时如何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