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采用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采样的吸收液应在采样前()d配制,配制好的吸收液要密封保存,避免接触空气。
A

2

B

3

C

4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采用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采样的吸收液应在采样前()d配制,配制好的吸收液要密封保存,避免接触空气。A 2B 3C 4” 相关考题
考题 与气泡吸收管的采样效率无关的是A、吸收液的体积B、吸收液的性质C、吸收管的种类D、通过吸收液的空气气泡大小E、采样时间

考题 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氮,判断采样终点的依据是( )。A.达到预先规定的采样体积 B.吸收液体积减少 C.吸收液颜色变黄 D.吸收液颜色变蓝 E.吸收液颜色变紫红

考题 采用碘量法测定烟气中光气时,配制好的碘化钾-丙酮吸收液为什么要密封于棕色瓶中而且还要避光保存?

考题 简述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原理。

考题 甲基橙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或废气中氯气,甲基橙吸收液颜色有明显褪色时,即可停止采样;若吸收液不褪色,采样时间选择30min。

考题 采用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指示剂的用量对分析结果没有影响。

考题 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氮时,判断采样结束的根据是()A、采样前预定的采样体积B、吸收液体积减少10%C、吸收液体积减少5%D、吸收液出现蓝色E、吸收液出现紫红色

考题 苯吸收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硝基苯时,向吸收管内装吸收液及采样后样品的转移过程都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考题 四氯汞盐-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和甲醛-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时,采样时吸收液温度太高、太低都会影响吸收效率。上述两种吸收液最适宜采样温度范围分别为()℃和()℃。

考题 二乙胺乙酸铜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二硫化碳时,配制的吸收液应无色或接近无色,否则应蒸馏精制二乙胺后重新配制吸收液。

考题 采用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在采集二氧化碳的吸收液中加入3m1正丁醇的作用是什么?

考题 采用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按标准方法配制的草酸标准溶液,样品溶液每消耗lml草酸标准溶液,相当于()m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0℃,101.325kPa)。A、0.1B、0.2C、0.3

考题 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样品时,U形玻板吸收管内装10ml吸收液,以()L/min的流量采样;24h连续采样时,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50m1吸收液,以()L/min的流量采样,连续采样24h。

考题 采用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采样的吸收液应在采样前()d配制,配制好的吸收液要密封保存,避免接触空气。A、2B、3C、4

考题 采用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空气采样器在采样前和采样后要用皂膜流量计校准其流量,流量误差不得大于()%。

考题 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在采样前后,吸收管的进、出口均需用乳胶管连接,以免()进入。

考题 碘量法测定废气中光气时,配制好的碘化钾-丙酮吸收液应密封贮于()中避光保存。

考题 中气相色谱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采集二氧化碳样品使用的是装有50m1氢氧化钡吸收液的吸收管。

考题 单选题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氮时,判断采样结束的根据是()A 采样前预定的采样体积B 吸收液体积减少10%C 吸收液体积减少5%D 吸收液出现蓝色E 吸收液出现紫红色

考题 填空题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在采样前后,吸收管的进、出口均需用乳胶管连接,以免()进入。

考题 判断题苯吸收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硝基苯时,向吸收管内装吸收液及采样后样品的转移过程都应在通风橱中进行。A 对B 错

考题 问答题采用碘量法测定烟气中光气时,配制好的碘化钾-丙酮吸收液为什么要密封于棕色瓶中而且还要避光保存?

考题 填空题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样品时,U形玻板吸收管内装10ml吸收液,以()L/min的流量采样;24h连续采样时,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50m1吸收液,以()L/min的流量采样,连续采样24h。

考题 问答题采用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在采集二氧化碳的吸收液中加入3m1正丁醇的作用是什么?

考题 填空题碘量法测定废气中光气时,配制好的碘化钾-丙酮吸收液应密封贮于()中避光保存。

考题 填空题四氯汞盐-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和甲醛-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时,采样时吸收液温度太高、太低都会影响吸收效率。上述两种吸收液最适宜采样温度范围分别为()℃和()℃。

考题 填空题采用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空气采样器在采样前和采样后要用皂膜流量计校准其流量,流量误差不得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