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成人牙周炎的重要病原菌是()
A
放线菌属
B
拟杆菌属
C
普氏菌属
D
梭杆菌属
E
牙龈卟啉单胞菌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牙龈卟啉单胞菌是口腔常见的产黑色素菌种,其外膜蛋白、菌毛和产生的胰酶样蛋白酶是主要的毒性基因,被认为是成人牙周炎的重要病原菌。此外,放线菌属中的衣氏放线菌、内氏放线菌,拟杆菌属的福赛拟杆菌,普氏杆菌及梭杆菌都被认为与牙周炎有关。
更多 “单选题成人牙周炎的重要病原菌是()A 放线菌属B 拟杆菌属C 普氏菌属D 梭杆菌属E 牙龈卟啉单胞菌” 相关考题
考题
单选题关于开牙合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A
可能由口腔不良习惯引起B
多显示长面型C
上下颌矢状曲线曲度增大D
垂直向异常指数小于72.83°E
牙型开牙合随生长发育可能发展为骨型开牙合
考题
单选题下列有关肺功能检查的描述错误的是()A
潮气量指平静呼吸时一次进出的气量B
补吸气量是随吸气肌功能的改变而发生变化C
正常深吸气量应占肺活量的1/2D
补呼气量主要受呼气肌的影响E
气道阻塞时深吸气量减少
考题
单选题上下前牙切端间无覆牙合关系,垂直向呈现间隙者为前牙开牙合,Ⅲ度开牙合为()A
上下切牙垂直分开3mm以内B
上下切牙垂直分开3~5mmC
上下切牙垂直分开5mm以上D
上下切牙垂直分开6mm以上E
以上都不对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12岁,恒牙,基本中性,上前牙Ⅲ°拥挤,上颌与下颌反、间隙不足,下切牙Ⅰ°拥挤对此患者应采用何种矫治器()A
活动矫治器B
功能性矫治器C
Frankel矫治器Ⅲ型D
方丝弓矫治器E
Begg细丝弓矫治器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28岁,四个第一磨牙远中尖对尖关系,前牙Ⅲ°深覆,Ⅱ°深覆盖,下切牙咬在上牙腭侧龈组织,上下前牙有散在间隙,面中1/3轻度前突,面下1/3较短。
矫治前需做何种治疗()A
根管治疗B
服用抗生素C
干髓治疗D
修复治疗E
超声洁牙,控制口腔炎症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31岁,身体健康,口腔状况良好,右上4因牙隐裂治疗失败拔除,同时行形态大小相同的异体牙移植,供者是14岁的健康青年因正畸拔除的右上4。移植后1年,X线摄影示根周壁内向性吸收,牙骨质、牙本质变薄,牙根变细。临床检查移植牙Ⅱ度松动,牙龈有充血水肿,有牙周袋形成,似牙周病垂直型吸收的骨袋,但无溢脓。2年后移植牙松动脱落。
牙根吸收的原因最可能有()A
供牙储存的情况B
牙骨质健康状况C
植入区牙周组织健康状况D
免疫排斥反应E
细菌感染
考题
单选题病理性再矿化是指()A
在机体生长发育成熟过程中,机体的无机离子在生物调控下在机体的特定部位与有机基质中的生物大分子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矿化组织B
由于机体对生物矿化调控作用失衡,无机离子在不该矿化部位形成异位矿化或异常矿化组织,或造成矿化组织矿化过度或不足C
在生理状态下,牙刚萌出时,唾液中的钙、磷进入釉质表层孔隙内沉淀、矿化形成磷灰石晶体D
牙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发生脱矿后,病损组织重新矿化的现象E
将人或动物的釉质,经酸蚀法或酸性凝胶致人工龋的方法制成标本,然后用再矿化液或者唾液处理这些样本,观察再矿化效果和分析其中发生的变化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13岁,前牙反,侧面观面中部凹陷,右侧上下第一磨牙呈Ⅰ类关系,左侧上下第一磨牙呈Ⅲ类关系,2+2与3+3之间反,上前牙拥挤,四个第三磨牙牙胚不存在,SNA77.0°,SNB80.0°,ANB-3.0°矫正使用的最佳矫正器是()A
方丝弓矫治器B
“2×4”矫正器C
Begg细丝弓矫正器D
Frankel-Ⅲ矫正器E
腭开展矫正器
考题
单选题关于Spee曲线的说法,以下错误的是()A
Spee曲线的定义为连接下颌切牙切缘、尖牙牙尖、前磨牙颊尖以及磨牙近远中颊尖,形成从前向后凹向上的曲线B
临床上测量Spee曲线的深度,以直尺放置于模型中切牙切端及最后一个磨牙的远中颊尖之间,测量各牙尖到直尺的垂直距离,最深者为Spee曲线的深度C
整平Spee曲线可通过压低前牙、伸长后牙或两者兼有D
正常的Spee曲线较为平直,深度约为0~2mmE
整平Spee曲线不需额外间隙
考题
单选题后牙中性、前牙反的矫治原则为()A
缩小牙弓或结合修复治疗B
扩大牙弓,推磨牙向后,减径或减数C
矫治前牙深覆盖D
肌能训练矫治法E
以上都不是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