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唐朝的中央机构为三省六部。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中书省——草诏

B

门下省——执行

C

尚书省——审议

D

枢密院——军事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唐朝的中央机构为三省六部。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中书省——草诏B 门下省——执行C 尚书省——审议D 枢密院——军事” 相关考题
考题 单选题在首届中国慈善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讲话指出,坚持阳光慈善、透明慈善、高效慈善,以实际行动赢得捐赠者、受助者和管理者的信赖,才能真正实现慈善事业的核心价值。这段话的哲学依据是()A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规律性和真理性B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C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是人民利益D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实现的前提是劳动奉献

考题 单选题中国古代山水的兴起到隋唐以后,从作为人物画背景的地位成为独立的画科,已知年代最早的一幅独立的山水画作品是()。A 《游春图》B 《踏歌图》C 《溪山行旅图》D 《雪景寒林图》

考题 单选题公元183年,雅典商人普拉希特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与当地的皮匠西努耶发生了经济纠纷,上诉至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根据()A 罗马万民法B 埃及习惯法C 雅典自然法D 罗马公民法

考题 单选题青铜器上的铭文在书法字体中属于()。A 隶书B 草书C 楷书D 篆书

考题 单选题2013年7月16日,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办公室公示了318名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名单和事迹。他们身上集中体现出来的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A 科学发展观是处理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B 革命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C 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D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考题 单选题According to Chomsky, ________refers to the actual realization of user's knowledge of the rules of his language in utterances.A competenceB performanceC paroleD langue

考题 单选题"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句诗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观点A 普遍联系B 变化发展C 新事物不可战用胜D 矛盾上事物发展的动力

考题 单选题元朝行省机构的总体权力颇大,但由于群官议政和军事、财政等专官提调,其处理各项庶政又是有所分工,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下列设置与之最为相近的是()A 三公九卿制B 三省六部制C 军机处和内阁制D 知州、通判、转运使

考题 单选题1894年,当中国的洋纱进口比之60年代增长了20倍的时候,洋布进口比之60年代增长仅仅一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B 外商对华洋布营销策略的失当C 外商大量投资中国织布业D 中国传统织布业逐步使用洋纱

考题 单选题2012年某国生产的甲商品单位价值量为60元,2013年该国生产甲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而生产甲商品的某企业劳动生产率不变,劳动者人数增加了50%,若其他条件不变,则2013年该企业生产甲商品的价值总量比2012年增加了()A 20%B 25%C 50%D 75%

考题 单选题赵孟頫在《秀石疏林图》后面的自题诗很有名:“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他强调的是()A 绘画应该精通多种技法B 应该把书法融入绘画中C 艺术应形象地反映生活D 绘画与书法具有一致性

考题 单选题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和古代罗马成文法形成的共同的政治基础是()A 公民社会的现实B 商品经济的要求C 民主政治的传统D 民主机构的设立

考题 单选题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写道:“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在此毛泽东认为,挽救民族危亡必须()A 实行君主立宪B 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C 走十月革命道路D 开展“工农武装割据”

考题 单选题教师在进行“小说与戏剧”专题授课时,选择了以下篇目,其中不适合的是()。A 《雷雨》B 《孔乙己》C 《哈姆雷特》D 《白杨礼赞》

考题 单选题1963年6月26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柏林作题为《我是一个柏林人》的演讲时说:“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只要一人被奴役,所有的人都不自由。”他还说柏林墙是“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于抵御外敌,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的墙”。这些言论意在()A 赞扬联邦德国的自由传统B 赞扬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精神C 指责苏联和东德采取的对抗措施D 批评冷战政策带来的弊端

考题 单选题We must improve the farming method_______we may get high yields.A in caseB in order thatC now thatD even if

考题 单选题下列观点中,值得商榷的是()A 林则徐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B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开始变动C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D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考题 单选题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有了新的内容,这里的“新”指的是()A 改变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B 开始了文学革命C 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D 开始成为一场政治运动

考题 单选题随着网络的普及,高中语文教学也逐渐在各个方面采用网络完成教学。然而有些教师却不以为然。以下四位教师关于网络教学的评价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虽然让学生上网查询资料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但是由于学生的自制力差,故不应把网络引入教学B 网络教学是新时代的必然产物,网络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故我们应大力提倡,并且每一位老师都应尽快实现全面网络教学C 网络教学有很多优势,教师可以从网络平台上搜寻教学资料,至于学生,网络对其学习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D 网络教学虽然有不少副作用,但是只要教师控制得当,教师和学生都是能够从中得到很多有利于学习的资源的

考题 单选题某校高三年级195各学生已编号为1,2,3,…,195,为了解高三学生的饮食情况,要按1:5的比例抽取一个样本,若采用系统抽样方法进行抽取,其中抽取3名学生的编号可能是()。A 3,24,33B 31,47,147C 133,153,193D 102,132,159

考题 单选题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A 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B 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C 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D 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考题 单选题阅读以下教学导入,按照要求答题。“相信未来”“食指”“1968”,这三个词都是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诗歌密切相关的关键词,你们首先最想了解的是哪个词?(生答“食指”)顾城有一首诗叫做《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歌,是一首朦胧诗,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作者食指,和顾城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先来看看书下的注释(念注释)。食指,原名郭路生,大家猜一猜“路生”这个名字的来历。(叫答学生)1948年,食指的母亲在行军途中生下了他,因此取名叫“路生”。食指在文学史上是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的,他的创作为一代诗人的崛起奠定了坚固的基石,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这个“新诗潮诗歌”,指的主要就是“朦胧诗”,食指和顾城都是朦胧诗的先驱。对上述导入的分析不恰当的是()。A 生动、有趣,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B 采用了温故知新的导入方式C 从导入部分了解到了顾城的生平及地位D 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和学习氛围

考题 单选题教学评价按评价性质的不同可分为()。A 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B 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C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D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考题 单选题程汉大在《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英国国王在(光荣)革命前保证“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文件”,而革命后保证“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这主要表明()A 崇尚法治是英国的传统B 革命前后英国民主制度无实质性变化C 革命后国王成为可有可无的虚君D 革命前后英王权力来源发生了重大改变

考题 单选题保尔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一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真正认识到()。A 实行粮食税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B 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C 恢复货币和商品流通并不是发展资本主义D 新经济政策能改善工农联盟并能巩固政权

考题 问答题案例: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案例片段。 一节音乐鉴赏课上,教师正播放着作品时,一个学生不耐烦说道:“都什么年代了还听这个,难听死了,真没劲,都想睡觉了!老师从网上下载点流行音乐给我们听听吧。”一时间,同学们七嘴八舌,教室里乱哄哄的。“你们怎么这样……反正书上的曲子是一定要学的。”王老师激动得语无伦次。面对同学们的抱怨,王老师无奈之下只得让步,为了进行下去,这节课就在流行音乐中结束了。 要求: (1)对教学过程进行客观评价。 (2)对案例提出教学建议。

考题 单选题以下是一位教师的教学反思,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在教材使用上,我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努力把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实际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取舍,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在教《世间最美的坟墓》这篇散文时,只抓住托尔斯泰墓“逼人的朴素”下是他的毕生追求、“向往平民化、回归自然”这一伟大人格的外化重点讲深、讲透。再如,莫泊桑的《项链》中外驰名,学生乐于阅读,但仅此一篇难以满足学生求知的渴望,我在讲解课文的基础上,又给学生补充了莫泊桑的其他小说,如《羊脂球》等,并把莫泊桑和另外两位短篇小说巨匠--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作比较,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又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语文课的特点,渗透思想教育内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历史伟人如屈原、杜甫、白居易、辛弃疾、文天祥、谭嗣同等,他们的爱国豪情充塞着青年学生的胸膛:张衡、蔡伦、沈括,他们之所以被历代人们称颂,是因为他们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天山的壮丽,泰山的博大,黄山的神奇,三峡的秀美,内蒙古的辽阔,都让学生心向神往,爱国的热情澎湃于胸中。其次,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挖掘课文内涵,让学生从中领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拿来主义》教会了学生如何对待传统;《(呐喊)自序》让学生看到了一个伟人对真理的不懈追求;《阿Q正传》让学生了解了一个灵魂残缺之人的可悲;《师说》帮助学生摒弃盲目自大,养成求实好学的习惯。每学期我都要结合课文教学引入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以上教师的教学反思做简要评析,分析不正确的是()。A 课堂上根据讲课内容随时提出紧密联系现实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思考习惯B 课下引导学生从中了解社会,为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C 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D 对本节课的内容扩充得太宽泛,不利于学生对本课文章的掌握

考题 单选题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周武王克商封国,把所灭国及空隙地带作为封地,授予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不同于商代的邦国,开始成为该地域的次级“统治中心”。据此可知,分封制()A 扩大了地方权力B 加强了中央集权C 巩固了西周统治D 瓦解了贵族政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