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2010年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货物出口额占全年货物出口额的( )。
A
60%
B
75.2%
C
69.6%
D
76.8%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由表1可知,2010年国有企业的货物出口额为2344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的货物出口额为8623亿美元,2010年全年货物出口额为15779亿美元,所求比重为(2344+8623)÷15779×100%≈69.6%。
由表1可知,2010年国有企业的货物出口额为2344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的货物出口额为8623亿美元,2010年全年货物出口额为15779亿美元,所求比重为(2344+8623)÷15779×100%≈69.6%。
更多 “单选题2010年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货物出口额占全年货物出口额的( )。A 60%B 75.2%C 69.6%D 76.8%” 相关考题
考题
单选题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随着奖励、赞美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赞美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体现了阿伦森效应的是( )。A
小张初入公司时,领导对他很严厉,一点小错便批评他,小张牢骚满腹,后来他发现领导对谁都这样,便渐渐释怀,工作逐渐有干劲B
明明与女朋友刚开始谈恋爱时,总是有说不完的甜言蜜语,两人如胶似漆。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朋友发现明明的话越来越少,给他打电话也不接,觉得明明移情别恋了C
每当玲玲遇到困难并战胜它时,妈妈总是奖励她一颗糖。多年后,玲玲成为了世界知名的设计师,她说是妈妈的奖励使她有了今天的成就D
老王的房子后面总有一群孩子玩耍吵闹,于是老王给每个孩子10元钱请他们在房后玩,此后金额逐渐递减,当变为只给每人1元钱时,孩子们便不肯在房后玩耍了
考题
单选题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工作圆满结束,获得2009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的《诗经》一书,荣获今年“世界最美的书”称号。参加评选活动的共有32个国家和地区,参评图书达到634种,总品种数较去年增长1.28%。中国获奖图书《诗经》由刘晓翔设计,因其典雅、质朴而不失创意获得专家们的青睐。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是( )。A
“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依据的是图书的装帧设计B
中国最美的书注重图书的形式之美同时兼顾图书内容C
中国最美图书的总品种数比去年增长1.28%D
“世界最美的书”总品种数比去年增长1.28%
考题
单选题托勒密派天文学家坚持“地球静止说”,其根据是如果地球是转动的,每天一圈,那么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在很短的时间都将运动很大一段距离。这时,如果一块石头从塔顶落下来,应该落在离塔很远的地方。可是人们看到的情景并非如此。石头总是落在塔基边缘,可见“地球运动说”是错误的。下面哪个选项最能对这些论断提出质疑?( )A
难道从塔顶落下的石头不会受到人为的干扰吗?B
难道塔一定是垂直的吗?C
地球不转动怎么会有白天和黑夜的替换?D
从正在航行的船桅杆顶上落下的一件重物不也是落到桅杆脚下而没有落到船底吗?
考题
单选题民法中的埋藏物:指包藏于他物之中,不容易从外部发现的物。埋藏物是有主物,只是所有人不明,而非无主物。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不属于埋藏物。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埋藏物的是( )。A
老张看见老李将一包东西埋藏起来,老张趁人不注意将其挖出B
老张在公交车上发现的一个皮包C
老张在耕地时挖出的一把八成新铁锨D
老张拾荒时在垃圾堆里捡到的一台废弃电脑
考题
单选题孙某丈夫外出做买卖五年未归,也没有任何音讯。孙某欲改嫁,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孙某丈夫视为死亡,孙某可以直接改嫁B
孙某丈夫不论是生还是死,孙某均可以改嫁C
孙某丈夫经人民法院宣告失踪后,孙某可以改嫁D
孙某丈夫经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孙某可以改嫁
考题
单选题2008年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机场的平均旅客吞吐量和平均货邮吞吐量分别为( )。A
4682.5万人次,173.2万吨B
4682.5万人次,169.1万吨C
4537.9万人次,173.2万吨D
4537.9万人次.169.1万吨
考题
单选题①因为细胞这种旺盛的生长过程如不加抑制地发展下去,细胞病变生成肿瘤的可能性极大②当人体处于生长发育期时,体内细胞生长迅速③但是,衰老程序一旦启动就不可逆转④但这一细胞迅速生长的过程同时也给人体带来了危险⑤这一在人类年轻时启动的保护程序,最终发展成了人类的死亡程序⑥为了避免这种危险,人体就会启动衰老程序。通过一些功能基因降低细胞增殖能力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A
⑤②①⑥③④B
②④①⑥③⑤C
②⑥①④③⑤D
⑤⑥②③①④
考题
单选题吴旭、郑洁和沈瑶三人打算到南京故地重游,三人选择了飞机、火车、汽车和轮船之一出行,但各人出行方式均不相同。如果郑洁选择汽车出行,则吴旭不选择轮船;如果吴旭选择火车出行,则沈瑶不选择飞机;沈瑶选择飞机、火车之一出行。根据以上陈述可知,下列哪项必定是错误的?( )A
沈瑶选择飞机,而郑洁选择汽车B
沈瑶选择飞机,而郑洁选择轮船C
沈瑶选择火车,而郑洁选择汽车D
沈瑶选择火车,而郑洁选择飞机
考题
问答题(十三) 【给定资料】 1.一个问题总横在他们的脑子里,是在“北上广”被挤得像沙丁鱼,还是在老家当死咸鱼呢? 在他们对城市作出选择的背面,是城市对他们的选择:“北上广”抑或是小城市,都拒绝这些经济上以及心灵上均处于无根状态的人。 这些年轻人左右为难的旅程背后,是几乎一代普通青年艰难安放的前途与希望。 刘寅租住在北京东六环,每次在国贸打车,黑车司机在嚷嚷,20块,通县走不走?他非得纠正,是去通州吗?说的是一个地方,但他怕那个“县”字,一下子把他打回原形。 刘寅生在江苏一个县城,来北京工作了五年,月收入过万,两年没加过薪。他密切留意房市消长,观望了几年的结果是,手里的存款一路贬值,时至今日,他买不起北京五环内一套两居室的房子。 无车无房无根,撤离的念头连同妻子肚子里的孩子,越来越茁壮。他变得像罹患产前忧郁症的“卡夫卡”,买房、挤地铁、喝水,甚至呼吸空气,日常生活的一纤一毫,都让这个“80后”男人疲惫不堪,“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 在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里,刘寅是北京市704.5万外省市来京人员之一,数字仍在往上走。这近千万人口数里,有许多像刘寅这样勉强的中下产,抵达了人生的某个瓶颈,幸福指数开始往下走。 还有“蚁族”,大学扩招后数量迅速膨胀的毕业生们,他们生活在郊区的聚集群落,月收入两千左右,可以没有独立的厨房和厕所,但决不能没有网络。如果在大城市打拼五年,没有实现梦想,他们大部分会选择离开,往往“三十而离”。据估计,北京地区至少还有这样的十五万“蚁族”。 北京市政府尚未完成由“管理”流动人口到“服务”外省人的华丽转身,而这管控的态势,随着1800万人口上限提前十年到来,愈发严峻了。2011年年初,一连串的新政又抬高了外地人的生存门槛:清理群租和人防地下室,房市限购令,车市限购令,以“纳税满五年”为条件,摇号另算。 有专家呼吁年轻人不要扎堆“北上广”,像是冥冥中四十多年前一个声音在感召,“去农村吧,去基层吧,广阔天地,大有所为。” 很多次,刘寅假设人生三种曲径分岔的可能性: 其一,滞留北京,继续苦哈哈的生活,能认识更多人,获得更多学习机会; 其二,回归南京准一线的市井,买车买房,吃吃喝喝,心宽体胖; 其三,回县城找块地,养鸭子喂猪,彻底的田园牧歌。 刘寅的下一站在哪里呢? 上个月,刘寅看了部叫《白蛇传说》的片子,里边一个角色最能诠释他对京城的感触,那是一个小和尚,叫“能忍”,忍到最后,结果还是变蝙蝠妖了。 相比小城市而言,大城市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更廉洁高效的政务部门,更现代、更有质感的生活细节。这也就是念叨了几年,刘寅始终还没有离开北京的原因。关于人生假想种种,始终停留在浮着白沫的自来水、挤不上去的地铁、买不起的房子和无限虚掷的时间成本里。眼看着,孩子就要出生,他还在艰难地为去留做决定。11月4日,他做了个梦,他出国了,天上有一条金灿灿的中国龙在飞,正欢喜呢,一泡尿把他给憋醒了。一醒来就看见窗外灰蒙蒙的,没有远处和阳光,心忽然沉了沉。 2.2010年年底,曾静离开了广州,前往广东东莞常平镇一家外企做企划投资。谈起这段经历,曾静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当初“逃离”广州的原因虽然很多,但真正吸引她的却是东莞这家企业“提供食宿”的福利。 “广州当时进行‘城中村’改造,我住了两年的农民房不能再续租了,而且要立即搬离。”曾静说,“你不知道在广州租房子有多难!租金与楼价一样急剧飙升,在公司5公里范围内根本找不到2000元以下一室一厅的房子,光房租就要占月收入的一大部分。”加上工作时间不固定,吃饭成了曾静面临的另一大问题:自己做太累,出去吃小店又不放心,所以她经常靠方便面、饼干、面包填肚子。 在大城市,房子贵、交通难、生活烦,票子不够花,成为很多身处“北上广”的人逃离的理由。那么,节奏缓慢、房价相对低廉的二、三线城市,真的就是“世外桃源”吗? “当时我想,东莞虽然小,但企业提供食宿、工作时间固定,收入低点也无所谓。”曾静说,但真正到了东莞,她却感到诸多不适应:企业提供4人一间的集体宿舍,跟大学宿舍差不多。有些室友经常带小伙子来玩,深夜才走,这让她无法忍受;食堂还算令人满意,厂里每月还把补贴打到饭卡上,但晚饭后走出厂区,根本没有休闲去处,连看个电视也要待在食堂…… 这还不是最难以忍受的。对26岁的曾静来说,现在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厂里生活圈子太窄,那些经常试着约她出去吃烧烤的小伙子,无论学识还是眼界都与曾静的要求相去甚远。这不由让她怀念在广州星海音乐厅听音乐会的日子,留恋在珠江边与友人聚会的时光。 几经考虑,2011年10月曾静又回到了广州,继续她辛苦的打拼。但和一年前离开广州时的心态完全不同,现在的曾静多了几分稳重与成熟:“工作虽然辛苦,但不会像以前一样心烦意乱。相反,我更加珍惜今天的一切。” 人生处处是“围城”。原以为在小地方生存,压力会更小、过得会更舒服,但事实或许并非如此。有了大城市生活的经历,重新回到二、三线城市的“都市人”,感觉又跳进了一个“围城”。 3.促使李涵最终逃离上海的导火线是房东,“当时房东非要涨房租,一个房间就要涨500元,谈判了几次,根本压不下价来,突然就有一种要露宿街头的感觉。”恰好当时有个高中同学在邮件中告诉她,郑州的一个事业单位正在招人,让她赶紧报名。 “离开时有一种悲凉的感觉,我记得特别清楚,在上海火车站的候车室,我拉着个行李箱,周围都是说着河南话的人。”李涵说,当时她心中只有一句话:“我就这样回去了,真的就这样回去了。” 一开始,父母并不知道李涵已经辞掉了上海的工作。当李涵告诉父母自己已在郑州一个事业单位上班时,父母才恍然大悟:“闺女回来了,郑州也行啊,也是个省城啊。” 朝九晚五,李涵的郑州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她也以为自己的一生就交待给郑州这个城市了。她甚至开始去相亲,“高中同学好多在郑州,不少结婚了,有的还有了孩子,我算比较落后的了,同学们很热心,介绍了几个,我都去见了。”然而接下来在这个事业单位中,李涵遇到了一些她很不能接受的事情,“每个月会发一些补贴,虽然不多,但是在郑州也算可以的了,我一个新人刚去没有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无意中却得知和我一起进单位的另一个女孩有,同事说,因为那女孩的老爸是另一家事业单位的领导。” 同事张大姐劝李涵这些都要看得开,毕竟在中小城市,一切都要看关系,“有人罩着,那自然好办事,大树底下好乘凉嘛。”李涵也才明白,当时她选择“逃离”上海的时候,就有人说:“小地方,要靠爹!”张大姐还告诉她,每到年底的时候,大家都会排着队到领导家送礼呢,“不送礼,有时候工作都会保不住的,这叫怎么回事啊。” 来自河南农村的李涵明白,自己的父亲不过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在郑州不能给她构建什么关系网,“这种感觉很不一样,上海是累,但是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公司的薪酬奖励很明确,多劳就会多得,不会有这些弯弯绕,这些弯弯绕,我还真玩不好。” 从那开始,李涵就思考,自己到底回郑州来干什么?“其实不止那一件事情,我觉得周围人的思维和我也不一样,一到周末去参加同学聚会,感觉和他们谈不到一块,就是不在一个圈子里的感觉。另外我大学读的是传播学,做广告策划是最自然不过的,但是做了一个办事员,不能说低就了,就是有点使不上劲的感觉。”李涵也试图努力过,在单位有文化活动的时候,她总想露上一手,写出个漂亮的策划案,“但根本行不通,领导才不管你什么策划案呢,就是追求那种庸俗的热闹。” 夜深人静,李涵心中的两个“人”总是在打架,一方是上海,一方是郑州。几番回合下来,李涵还是决定离开郑州,重返上海。 回到上海,并不像李涵想得那么容易,老东家已经没存空缺职位,“先回来就是胜利嘛,我战胜了自己,我觉得自己不会再选择逃避,在上海,我相信什么都会有的。” 4.别人看来,北京的这些年里,外省青年们学会了大城市的傲慢;而在他们眼里,也许是小城市变得更加世故了。他们和北京出租车大叔聊人民币升值、突尼斯的城管和利比亚独裁者,那时候他们觉得地球是平的。回到小城市,年轻人们忙着老去,城市忙着建新城,忙着变“堵”,忙着让房价跟一线城市看齐。 刘沛因为姥姥身体不好,在北京待了七八年后,回到老家成都。爸妈都是下岗工人,给不了什么便利,他找回老本行,就职成都某家电视台。结果,他名牌大学的学历和流利的英文,都成了负累,同事看不惯他的高调,背地里说:“北广毕业的又咋样,还不是跟初中生一样在扛摄影机。”地方电视台禁忌多多,连2009年那起成都公交车自燃事件也被禁止报道。倒是各种婆媳矛盾、老婆和小三掐架的节目,收视率居高不下。 身边人踊跃买房买车,这是成功人士的象征,哪怕最便宜的QQ车,也得先补缺再说。有时他们抱怨,唉,又堵车了,话语里带几分家乡经济蒸蒸日上、迈入“堵城”的自豪感。刘沛骑自行车上班,别人纳闷:“你咋不买车呢?”逍遥惯了的刘沛说:“骑车15分钟就到,买车干吗?” “装了windows7的系统,就用不惯windows98的了。”刘沛很是水土不服。 为了增强他的归属感,有人给他介绍了一桩亲事,对象是某税务局局长的女儿。媒婆激励他:“娶了这姑娘,你的人生少奋斗二十年!”刘沛许多女性朋友便如是,回老家找个科级以上中青年干部结婚,从此安下心来。刘沛鼓着勇气出门了,结果实在没看上。 刘沛在成都的生活维持了一年。生活高度同质化、模式化,出门跑现场,看来看去都是那几个人;总是去九眼桥的苏荷泡吧,每次都坐同一张桌子,隔壁桌的也都是同样的面孔;到了后半年,刘沛脑子都有点钝了,每天上班就止不住地想,晚上吃什么玩什么。 5.“逃离”广州对刘梅来说,无奈的成分小一些,更多的是一种不被认同感,“当时经济压力其实也有,但更多的是寻求一种平衡,我在广州能得到什么,耳边是听不太懂的粤语,亲人又那么遥远,照顾不过来;而回到重庆这些似乎都能得到解决。” 仔细盘算了一下,刘梅一年前从广州回到了重庆万州,“身为重庆人,总觉得回到家应该大有用武之地。”在广州的时候,刘梅在一家大公司的大客户部工作,主要服务一些重要客户,“给他们做活动,写文案。” 然而在重庆万州工作了不到一年,刘梅感到种种不适应,“在广州给客户服务的时候,就是谈案子,在重庆万州这边客户并没有那么国际化,拼的全是酒桌上的功夫,喝酒喝好了,文案写得不行,这单子咱也能签下来;还有一次,我和另一家公司比文案,我的案子应该是一流的,但是没想到,那客户还是签了那家公司,后来才知道对手有熟人关系,并送了礼。” 回到重庆万州的刘梅深刻感觉到“人生地不熟”,“这是我的家乡吗?我为什么一点优势都没有呢?”更让刘梅痛苦的是这样一次经历——有一次她好不容易签下一国际客户,当时要给这家公司做一个酒会,邀请函上写着“请着正装”。但是隆重出场身着晚礼服的她发现,“就我一个人身着晚礼服,像个什么似的,其他人穿什么的都有,还有人穿着拖鞋就过来了,有的人带了孩子,孩子在现场大呼小叫,让客户很不满意。” 刘梅一直在思考,是不是自己要求过高?“从广州回重庆,真的是怀着抱负的,要做点事情给家乡的,但是没想到是这个样子。”就这样,刘梅挥一挥衣袖,没带走任何东西,又回了广州,“现在想开了,广州虽然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但是我应该适应这里,应该把这里当成我的第二故乡,也许我还会回到重庆的,但不是现在。” 6.2011年10月,某报刊登了一篇评论文章,内容如下: “逃离”一直在继续,就如涌入从未停止。“北上广”的繁华与耀眼之下,各色人物有着异样的命运。成功者如鱼得水,享受着城市文明的不尽福祉;失败者穷困潦倒,品尝着冰冷都市的残酷无情。更多的人居于二者之间,谈不上失败,亦难言成功;虽不算困窘,也不见腾达之希望。他们,对于大城市有着复杂的情感,留下无望、弃之不甘。最终,这群人开始分化,有的固执坚守,有的识趣逃离。之于前者,往往难逃蚁族、房奴、孩奴的宿命;之于后者,仿佛不远处有了可期的美好前景。 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从来不是温情脉脉之所。与钢铁丛林相契合,其间多奉行优胜劣汰的法则。若要立足,一番打拼在所难免。这个时代,大城市生存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一方面,随着数十年的城市化扩张,“北上广”发展空间日趋饱和,人才吸纳能力并没有预期中那么强大;另一方面,随着高校扩招,大量毕业生滞留“北上广”,无论是人才结构,还是绝对数量,高校毕业生都与产业需要不甚合拍。 没有哪个城市可以无限扩张,从世界经验看,一定时期逆城市化进程必将出现。今天的“北上广”,已经处于饱和边缘。恰如一辆拥挤不堪的公交车,虽仍在蹒跚前行,却早已载不起更多人的寻梦旅程。继续涌入,或许并非最优选择。除非你有足够的能力与机会,自信能在一场惨烈的淘汰赛中笑到最后。 如今,我们把目光投诸“逃离北上广”的那群人。其后的动因显而易见,合理性也毋庸置疑。无论专家还是市民,都对这种趋向表示认可。言语间,“选择离开”大有化身为理性回归、民智成熟的同义词之势。在公众的朴素期待中,“逃离”不失为个人与大城市双赢之举。就这样,“无奈放弃”被美其名曰“理性选择”——“逃离”不再是失败,而是审时度势的观念升华。 此等说辞固然冠冕堂皇,实际上却陷入了预设的陷阱。对大城市的迷恋,真的只是基于观念?甚至,“北上广”的拥挤效应,真的可以归因于“大城市崇拜”?须知,从来没有人天然偏爱冷酷、杂乱与拥挤。所谓年轻一代的大城市情结,不过是个伪命题。考虑到资源分配倾斜到无以复加之地步,谁不想留下分羹一杯呢? 另一层面,需要反思大城市存在着怎样的淘汰机制。是基于能力的遴选,还是基于家世的纳斥?现实中,上述两者并存,且很多时候后者重于前者。正因为如此,“逃离北上广”并不那么令人欣喜。要知道,离开的可能恰是事实上的精英。首先要有公平的竞争,其后才有“合理的离开”。若竞争不公平,则“逃离者”必会带走创造力。最终,一个城市的运转效率将被拖累。 7.“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蚁族现象引发社会的强烈关注。就“年轻人是否应该逃离北上广”问题,一些专家学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党国英(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不需要逃离。但国家应该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应该在中小城市部署一些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不能把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搞成“大而全”的经济体。“蜗居”和“蚁族”现象的原因是大学生工资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劳动力市场不均衡的问题。中国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太强、劳动时间太长,出现了马克思讲过的那种“恶性循环”,加剧了失业问题。政府应严格实行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坚决处罚过度盘剥劳动者的不法商人。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我认为逃离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大学生蚁族的出现,一是由于我们的大学教育不仅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且还无目的的扩招。二是因为当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还是简单加工,服务业不够发达。现在的蚁族,大部分都是地方院校毕业生。他们所受的高等教育,基本上是无效的。因此只能从事低工资的工作。他们之所以集中在“北上广”这样的大都市,是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地方,他们才能找到一份工作。如果在其他地方,连这样的工作都难找。越是不发达地区,工作机会越少,市场性的工作工资越低,而铁饭碗则被权势家族垄断。 秋风(知名独立学者):谁有资格让他们离开?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喜欢生活、工作、定居的地方的自由。再者说了,逃到哪儿?如果北上广都找不到机会,那其他地方就更没有机会。大学生们之所以在毕业之后,聚集在“北上广”,是因为这里的机会相对来说还多一些,因为在这里,蛮横的权力似乎被庞大的人口稀释了,而到了地方上,那里的权力更为霸道,权力和财富在极少数寡头内部世袭,庶民子弟基本上没有任何上升空间。 高尚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在哪里发展是个人的选择,年轻人喜欢在大城市接受挑战也无可置疑。不过,这需要这代人做好充足的准备。不过这个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于目前一些资源过于集中在个别城市,现在中央提出了新的城镇化路线,要发展中小城镇,我想这会给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机会。 张千帆(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这也是一个自愿选择,但是制度还是会影响选择。一方面,青年大学生如果想留在“北上广”,就要做好长期当“房奴”的准备。这不止是在中国如此,在发达国家也是一样,纽约、东京、首尔的房价要比目前京沪还高许多倍,所以青年应该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另一方面,我也希望中国的资源不要过分集中在京沪等大城市,尤其不要通过国家控制农产品价格、控制农业地区的工商业建设、控制民营企业信贷、区别对待城乡福利和医保等强制性措施人为加大地区差异。让中国各地通过自由和自主发展产生更多的北京、上海、广州,为不同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平等的资源、机会、希望乃至梦想,才能分散“北上广”的人口和就业压力,延缓这些中心地区的房价上涨。 刘瑜(剑桥大学讲师、哈佛大学博士后):我觉得那些已经在“北上广”有稳定工作、住房的人轻轻松松地说“年轻人应该逃离北上广”,好像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的大学毕业生真的很不容易,他们唯一的过错就是出生晚了几年,结果位子、机会都给“50后”“60后”“70后”给占了,哪怕他们在才智方面并不比这些人差。不过另一方面,一个社会的机会和位子并不是恒定的,转型社会更是如此,年轻人慢慢来也能干好。如果我现在大学毕业,是不会为了留在北京而留在北京的,假如在北京待了几年,事业毫无起色,不妨考虑去外地。以中国的规模与人口,“小型版”的“北上广”完全可能——或者说正在——在“北上广”之外出现。按照中国城市化的进度,目前中国不到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离发达国家80%、90%以上人口城市化的比例还很远,二线或三线城市还有相当的发展潜力。 【问题】 “给定资料1”提到当代许多年轻人的生存困境:“北上广,抑或是小城市,都拒绝这些经济上以及心灵上均处于无根状态的人。”请根据全部给定资料,提出突破这一困境的应对之策。 要求:条理清楚,所提对策具体、有针对性。不超过500字。
考题
单选题有一些植物需经过低温后才能开花并成长结实。通过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结实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有些花卉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过程叫做春化阶段,而使花卉通过春化阶段的这种低温刺激和处理过程则叫做春化作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未利用春化作用原理的是( )。A
来自温带地区的耐寒花卉,较长的冬季和适度严寒能更好地满足其春化阶段对低温的要求B
通过使用赤霉素,二年生甜菜、萝卜、大白菜等不经低温处理就可以开花C
冬性草本植物(如冬小麦)一般于秋季萌发,经过一段营养生长后度过寒冬,于第二年夏初开花结实D
把刚刚发芽的冬性禾谷类种子在播种之前用0~5℃冷冻一定天数,则不论何时播种,均能正常拔节
考题
多选题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京剧是由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B京剧的脸谱分为红、白、黑、蓝和绿四类C《霸王别姬》和《贵妃醉酒》是梅派的主要代表剧目D四大名旦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杨小楼
考题
单选题职务轮换,也称岗位轮换,是企业有计划的按照大体确定的期限,让员工或管理人员轮换担任若干种不同工作的做法,从而达到考察员工的适应性和开发员工多种能力的目的。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职务轮换的是( )。A
新员工在就职培训结束后,让他们在各个工作岗位上轮流工作一定时期,最后才确定他们的正式工作岗位B
安排员工做不同的工作,开发其潜在能力,以取得多种技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C
为了培养经营管理骨干对企业业务工作的全面了解和对全局性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对各部门经理级干部实行轮换制D
对表现优秀的干部和员工进行升职提拔,总公司的部门主管可以升到公司副总或者地方分公司总经理
考题
单选题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中,我们已有的外贸主导型经济模式可持续性越来越小。农业是经济危机的避风港,只有通过强农惠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市场竞争力,来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广阔的农村市场需求的大升级,才能全面扩大内需,推进我国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的顺利转型。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
当前我国扩大内需最有效的途径应是大力发展农业B
世界经济危机可以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一个契机C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D
强农惠农政策是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考题
单选题根据文章意思,下列对于宋儒和清儒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宋儒重视义理,也就是“六经”的义理和思想,重构了儒家的思想体系B
清儒反宋是因为他们认为宋儒空谈义理,对《周易》的研究太过于空洞C
宋儒对“六经”做了一大批注释、传疏、义证D
清儒把字、词、义解释得更清楚了,宋儒的不少错误得到了纠正
考题
单选题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完后的废电池应该集中回收处理B
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C
“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为绿色的食品D
“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粉尘造成的污染
考题
问答题(十一) 【给定资料】 “过去说科普,我们总是在说发了多少书,做了多少讲座。”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秘书长L在科协八大分团讨论时说,“但科普工作更应当注重宣传科学精神,而这正是目前社会比较缺失的”,“温家宝总理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勇于探索、追求真理,这是科学技术与生俱来的禀性,也是科学精神的实质。科技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民族,才是真正有生机、有希望的民族。无论是科技工作者,还是社会公众,这种精神都必不可少”。 中国科协前第一书记D公开表示,由于缺乏科学精神,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不少富裕起来的人们热衷于愚昧迷信活动,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党员干部、知识分子成了伪科学甚至邪教的俘虏,这些都说明公民科学素质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自动提高,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并不就代表有基本的科学素质。 【问题】 “给定资料”中提到,“温家宝总理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勇于探索、追求真理,这是科学技术与生俱来的禀性,也是科学精神的实质。科技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民族,才是真正有生机、有希望的民族。”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弘扬科学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1000字左右。
考题
单选题五只相套接的彩色圆环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显著的标志,象征五大洲运动员的友谊和团结。奥运会五环旗首次出现在哪个城市?( )A
巴黎B
伦敦C
华盛顿D
雅典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