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为减少拥塞现象和死锁,必须进行()控制。


参考答案

更多 “为减少拥塞现象和死锁,必须进行()控制。” 相关考题
考题 为防止网络阻塞和死锁现象的发生必须采用()。 A.流量控制B.差错控制C.CRC冗余校验

考题 TCP使用慢启动拥塞避免机制进行拥塞控制。当前拥塞窗口大小为24,当发送节点出现超时未收到确认现象时,将采取的措施是______。A.将慢启动阈值设为24,将拥塞窗口设为12B.将慢启动阈值设为24,将拥塞窗口设为1C.将慢启动阈值设为12,将拥塞窗口设为12D.将慢启动阈值设为12,将拥塞窗口设为1

考题 ● TCP使用慢启动拥塞避免机制进行拥塞控制。当前拥塞窗口大小为 24,当发送节点出现超时未收到确认现象时,将采取的措施是(17) 。(17)A. 将慢启动阈值设为 24,将拥塞窗口设为 12B. 将慢启动阈值设为 24,将拥塞窗口设为 1C. 将慢启动阈值设为 12,将拥塞窗口设为 12D. 将慢启动阈值设为 12,将拥塞窗口设为 1

考题 进程出现死锁现象时,通常采用(29)办法来解除死锁。A.终止一个死锁进程B.从非死锁进程中抢夺资源C.终止所有死锁进程D.从死锁进程处抢夺资源

考题 时间戳的引入主要是为了防止()A.死锁B.丢失C.重放D.拥塞

考题 拥塞管理是指网络在发生拥塞时,如何进行管理和控制。处理方法是使用队列调度技术。 A.错误B.正确

考题 TCP 采用慢启动进行拥塞控制,若 TCP 在某轮拥塞窗口为 8 时出 现拥塞,经过 4 轮均成功收到应答,此时拥塞窗口为( )。A.5B.6C.7D.8

考题 时间戳的引入主要是为了防止()。A、死锁B、丢失C、重放D、拥塞

考题 网络拥塞会使网络性能恶化,最严重的后果是()。A、丢包B、死锁C、吞吐量下降D、传输出错

考题 TCP进行的拥塞控制,其工作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开始时为慢启动阶段,拥塞窗口cwnd的初始值为1,随着传输轮次增加,cwnd按()规律增长,当拥塞窗口cwnd增长到门限值ssthresh时,进入拥塞避免阶段,此时拥塞窗口按()规律增长,当网络出现超时,拥塞窗口变为(),又重新执行慢开始算法。

考题 网络拥塞导致的最坏结果是死锁。

考题 时间戳的引入主要是为了防止数据的()A、死锁B、丢失C、重放D、拥塞

考题 拥塞控制的方法是慢开始和拥塞避免、快重传和快恢复。

考题 请解释活锁和死锁的产生原因和现象?

考题 为防止网络阻塞和死锁现象的发生必须采用()。A、流量控制B、差错控制C、CRC冗余校验

考题 计算机网络中信息传递的调度控制技术可分为三类,以下不属于此控制技术的是()。A、流量控制B、拥塞控制C、防止死锁D、时延控制

考题 交换机通过减少通信量和增加(),缓解了以太网中的拥塞现象。

考题 接纳控制和拥塞控制功能的益处有哪些()A、限制业务的数目,保障接入业务的服务质量B、早期避免拥塞C、实现不同业务间的带宽共享,高效利用传输资源D、减少业务中断的时间,改善数据丢失状况

考题 流量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网络内的数据流量的平滑均匀,提高网络的吞吐能力和可靠性,防止阻塞和死锁现象的发生。

考题 单选题时间戳的引入主要是为了防止数据的()A 死锁B 丢失C 重放D 拥塞

考题 单选题计算机网络中信息传递的调度控制技术可分为三类,以下不属于此控制技术的是()。A 流量控制B 拥塞控制C 防止死锁D 时延控制

考题 单选题为防止网络阻塞和死锁现象的发生必须采用()。A 流量控制B 差错控制C CRC冗余校验

考题 填空题交换机通过减少通信量和增加(),缓解了以太网中的拥塞现象。

考题 判断题拥塞管理是指网络在发生拥塞时,如何进行管理和控制。处理方法是使用队列调度技术。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时间戳的引入主要是为了防止()。A 死锁B 丢失C 重放D 拥塞

考题 问答题请解释活锁和死锁的产生原因和现象?

考题 多选题对于网络拥塞控制描述正确的有( )A拥塞控制主要用于保证网络传输数据通畅,是一种全局性的控制措施B拥塞控制涉及网络中所有与之相关的主机和路由器的发送和转发行为C拥塞控制涉及网络中端到端主机的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行为D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没有任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