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网络问政”成为2010年两会新亮点。由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推出的“我向总理报民生”两会建议征集活动,吸引了超过20万名网民的参与。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网络问政”()。 ①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新型、有效平台 ②有利于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③使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渠道更加畅通 ④使公民的提案权得到更好的落实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参考答案

更多 “ “网络问政”成为2010年两会新亮点。由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推出的“我向总理报民生”两会建议征集活动,吸引了超过20万名网民的参与。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网络问政”()。 ①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新型、有效平台 ②有利于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③使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渠道更加畅通 ④使公民的提案权得到更好的落实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关考题
考题 网络问政是目前我国电子民主的主要形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A市将召开一次关于网络问政的分析会,假如你是市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的内容,为领导草拟有关网络问政发展情况报告的内容要点。(25分)要求:全面,简洁,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500字。

考题 B· 虽然网络问政方兴未艾, 但是某些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仍然消极、敷衍甚至懈怠网络民意。主要是因为一些官员心里对网络问政有抵触情绪, 被动地接受网络民意。但是, 总体来说,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制度化的网络问政平台。( )参考答案:错误

考题 E· 实施“ 网络问政” , 是落实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具体体现,也是改进政府工作、创新政府服务的时代要求。因此, 政府部门应重视网意, 关注网意, 把网络当作了解民情、

考题 材料5中提到如何使网络问政成为一个“既好看又好吃的东西”,请问你是如何理解这一点的。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不超过200字。(15分)

考题 网络问政,领导之责在于“问”,网民之责在于“正”。何谓“正”?就是要以正确的舆情信息 影响领导干部。即使是涉及自身切身利益的问题,也应出以公心,不夸大,不歪曲,不谩骂。网络 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反映意见、建议和诉求的重要渠道,这个渠道应当重用,但不能滥用,否则 就会削弱其公信力。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 A.网络问政中领导和网民之间的相互责任 B.政府应该如何对待网络问政中出现的问题 C.网民在网络问政中的责任 D.如何增强网络问政的公信力

考题 近年来,我国政府的执政理念正发生着新的转变,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微博等渠道“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疏通政府与百姓互动渠道,在网络上体察民意、汇聚民智。“网络问政”也越来越为普通群众所熟知和接受,并成为通达社情民意的新途径。如“广东省网络问政平台暨广东发展留言板”,网友们能够在此向各级领导反映问题,并有专门人员提交至相关部门领导,促 进问题解决。 本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 A.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与人民群众在网络上的互动 B.广东省的网络监督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C.建议党和政府加快推进网络监督 D.网络监督促进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

考题 在2009年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网络民意”成为耀眼的关键词。据此回答问题。随着网络的发展,网民监督政府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全国铺开天罗地网,使官员的不当行为无处可逃。这表明()。A、监督权是公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B、网络开辟了中国特色民主的新渠道,有利于我国全民民主的实现C、网络问政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D、网民监督政府已成为反腐倡廉的主要途径

考题 2010年两会期间,网民们纷纷通过互联网积极和两会代表沟通,参与国事讨论,提出自己最关切的社会问题,表达自己的愿望——“网”顾民意,成为两会期间的“亮点”之一。 网络民意的表达是()。 ①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体现 ②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增强的表现 ③政府赋予公民提案权的表现 ④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考题 “网络问政”成为2010年两会新亮点。一项由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推出的“我向总理报民生”两会建议征集活动,吸引了超过20万名网民的参与。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网络问政”()。 ①扩大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 ②有利于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③有利于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④不利于公民政治权利的行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考题 当前,网络问政已纳入顶层设计,使用和驾驭网络问政已成为提升各级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如何提高网络问政效率,改进网络问政效果说法合理的有()A、注意执政理念的转变B、注意政策解读的准确性C、注意网络问政平台的建设D、注意网络舆论导向E、及进回应、有效处置网民所反映的问题

考题 构建网络问政平台,创新网络问政的渠道和手段,通过网络引导民众()。A、批评政府B、知政、议政、参政C、扩大信访D、建言献策

考题 在2010“两会”众多议题中,()成为“两会”热点话题。A、能源经济B、低碳经济C、循环经济

考题 从“表哥”和“房叔”的落马,到两会上的“微博提案”,可见微博力量不可忽视。如今,“微博问政”已成为民众与政府交流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形式()。 ①有利于充分反映民意 ②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 ③保证政府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清正廉洁 ④成为“反腐败”的一种方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考题 微博,每篇最长100多字,与手机短信、MSN绑定,可随时随地发表。“微言大事,博论两会”的“微博问政”已经成为今年“两会”的新风景。利用“微博”问政()。 ①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新形式 ②更能表达真实鲜活的民意 ③是政府制定政策的基础 ④进一步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考题 “网络问政”成为2010年“两点”新亮点。一项由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提出的“我向总理报民生”“两会“建议征集活动,吸引了超过20万网民的参与。“两会”前夕,温总理与网民进行了在线交流。 “网络问政”()。 ①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新型、有效平台; ②有利于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③使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渠道更加畅顺; ④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考题 2011年2月22日,湖南第一家大型网络问政平台、最权威的网络问政直通道——红网《问政湖南》频道正式上线。网友、湖南各级党政一把手,可以通过网络沟通彼此,实现“一对一”、“零距离”的交流对话。 《问政湖南》频道上线()。 ①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 ②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③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汇集民智 ④方便了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考题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十一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回答问题。 “网络问政”成为2010年两会新亮点。由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推出的“我向总理问民生”两会建议征集活动,吸引了超过20万名网民的参与。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网络问政”()。 ①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新型、有效平台 ②有利于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③使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渠道更加畅通 ④使公民的提案权得到更好的落实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考题 2010年10月12日,湖南衡阳市政府召开“网友看衡阳”座谈会,衡阳市领导就重大项目、城市品位、社区服务、新农村建设等老百姓关心的话题向31名网友“问政”,气氛活跃,别开生面。 回答下列各题。 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和见解,正在成为衡阳老百姓参与政治的新形式和潮流。这表明()。A、网友直接行使国家权力B、网络开辟了中国特色民主的新渠道,有利于我国全民民主的实现C、网络问政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D、网友监督政府已成为反腐倡廉的主要途径

考题 在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下,“节俭”成为2013年全国两会的新亮点:会场不摆鲜花,代表用的铅笔是用旧报纸做的,会议用过的稿纸要回收利用。节俭新风正在改变中国。这一改变体现了()。 ①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有导向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考题 互联网的发展、网民数量的增加、民主政治的进步,使得互联网已成为党委政府了解民情、听取民声、体察民意、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平台,网络问政也越来越成为一种要求,一种时尚,这表明网络发展()。A、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B、拓宽了公民政治的参与渠道C、有利于党和政府履行职能D、改变了公民的政治关系

考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网络问政”悄然兴起,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执政新风,成为中国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政府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材料表明()。 ①网络拓宽了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网络问政”已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③公民上网应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④作为大众传媒的互联网,能够汇集各地的信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

考题 定海悠悠的海上古城文化,已成为()黄金旅游线上的一个新亮点。A、浙东B、浙南C、浙西D、浙北

考题 单选题在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下,“节俭”成为2013年全国两会的新亮点:会场不摆鲜花,会议用过的稿纸要回收利用。节俭新风正在改变中国。这一改变体现了()。 ①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有导向作用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考题 单选题网络问政,领导干部之责在于“问”,网民之责在于“正”。何谓“正”?就是要以正确的舆情信息影响领导干部。即使是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也应出以公心,不夸大,不歪曲,不谩骂。网络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反映意见、建议和诉求的重要渠道,这个渠道应当重用,但不能滥用,否则就会削弱其公信力。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A 网络问政中领导和网民之间的相互责任B 政府应该如何对待网络问政中出现的问题C 网民在网络问政中的责任D 如何增强网络问政的公信力

考题 填空题在2010年两会上,生态环保、()成为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容就是谈低碳环保。

考题 单选题构建网络问政平台,创新网络问政的渠道和手段,通过网络引导民众()。A 建言献策B 扩大信访C 知政、议政、参政D 批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