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师生理学考点,精华都在这里!

发布时间:2019-07-05


夏至来临,同学们在面临酷暑时,心静自然凉,距离临床执业医师笔试还有1个多月啦。有的同学们在趁着实践技能考完处于放松之际,有的同学已经加足马力在朝着笔试冲刺了。今天带领大家复习生理学的精华考点哦。

内分泌与激素

一、内分泌与内分泌系统

激素(hormone)是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以体液为媒介,在细胞之间递送调节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激素递送信息的主要方式有:①远距分泌;②旁分泌;③自分泌;④神经分泌;⑤口腔分泌。

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发挥调节作用,其作用可大致归纳为:①整合机体稳态;②调节新陈代谢;③维持生长发育;④维持生殖过程。

二、激素的化学性质

根据化学结构,激素可分为胺类、多肽和蛋白类以及脂类激素三类。

三、激素的细胞作用机制

1.靶细胞的激素受体:可分为膜受体和胞内受体。激素对靶细胞的作用是通过与靶细胞上相应的受体结合来实现的。

2.细胞膜受体介导的激素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认为,①激素作为“第一信使”,与靶细胞上特异的膜受体结合;②激素与受体结合,激活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③在Mg2+存在的条件下,腺苷酸环化酶催化三磷酸腺苷(ATP)转变为环-磷酸腺苷(cAMP);cAMP作为“第二信使”,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等功能蛋白质,最终引起生物效应。

3.细胞内受体介导的激素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认为,①激素进入细胞后,先与胞质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受体蛋白发生构型变化,使激素-胞质受体复合物获得进入细胞核内的能力;②复合物与核受体结合,转变为激素-核受体复合物,调节基因转录和表达。

4.激素作用的终止:激素的调节效应只有及时终止,才能保证靶细胞不断接受新信息,适时产生精确的调节功能。激素作用的终止是许多环节综合作用的结果:①完善的激素分泌调节系统使内分泌细胞能适时终止分泌激素;②通过控制细胞内某些酶活性的增强;③激素被靶细胞内吞处理;④激素在肝、肾等脏器和血液循环中被降解;⑤激素在信号转导过程中生成一些中间物质,能及时限制自身信号转导过程。

四、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1.特异作用:激素只选择性地对能识别它的靶细胞起作用,表现为激素的特异性。此外,激素还可调节与其结合的特异性受体的数量。高浓度激素能使其特异性受体数量减少,称为减衰调节,简称下调;低浓度激素能使其特异性受体数量增多,称为增量调节,简称上调。

2.信使作用:激素对其作用的细胞,既不能添加新功能,也不能提供额外能量,只能影响体内原有的生理生化过程,仅起“信使”的作用。

3.高效作用: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促级联反应,逐级放大,形成一个效能极高的生物放大系统。

4.相互作用:表现为①协同作用;②拮抗作用;③允许作用。

五、激素分泌的调控

1.生物节律性分泌:如褪黑素、皮质醇表现为昼夜节律性分泌;成年女性性激素呈月周期分泌。激素的这种节律性受机体生物钟的控制,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可能是机体生物钟的关键部位。

2.体液调节

(1)轴系反馈调节:如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调节系统是控制激素分泌稳态的调节环路。一般而言,在此系统内高位激素对下位内分泌细胞活动具有促进性调节作用;而下位激素对高位内分泌细胞活动多表现为负反馈性调节作用,可分别形成长反馈、短反馈和超短反馈等闭合的自动控制环路。

(2)体液代谢物调节效应:激素所参与的物质代谢过程中某些物质的变化可调节激素的分泌;有些激素的分泌受自我反馈调控;此外,有些激素的分泌直接受功能相关联或相抗衡的激素的影响。

3.神经调节:许多内分泌腺都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支配。

最后希望大家在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临床执业医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列属于正常细胞性贫血的是

A.急性失血性贫血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缺铁性贫血

D.慢性失血性贫血

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正确答案:A

不产生肠毒素的细菌是

A.白喉棒状杆菌

B.霍乱弧菌

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

D.产气荚膜梭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正确答案:A

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改变为

A.出现病理性Q波

B.各导联ST段均弓背向上抬高

C.除aVR外,其余导联皆出现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

D.于冠状动脉所支配的相应导联上出现ST段弓背向上抬高

E.于冠状动脉所支配的相应导联上出

现ST段水平下降

正确答案:C
67.答案[C]
解析:急性心包炎时心电图改变主要由
心外膜下心肌受累而引起,所以除aVR导联
外的常规导联皆出现ST段抬高,呈弓背
向下。
168

育龄妇女,28岁。停经10周,现阴道出现少量流血。妇科检查示子宫如4个月妊娠大小,B超示宫腔内为"落雪状"回声。初步诊断为

A、双胎妊娠

B、葡萄胎

C、早期流产

D、侵蚀性葡萄胎

E、晚期流产

参考答案:B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