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贵州司法考试资格审核授予

发布时间:2019-07-17


通过2018年、2019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的人员,参加2019年主观题考试取得合格成绩的,经审核符合资格授予条件的,由司法部授予法律职业资格,颁发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具体事宜由司法部另行公告。

普通高等学校、军队院校2020年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和以同等学力报考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参加2019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和主观题考试成绩合格的,应于2020年7月31日前,持毕业证书等材料向司法行政机关申请授予法律职业资格。

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适用范围及管理,按司法部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法律职业资格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美国甲公司与我国乙公司在东京签订了一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后双方在中国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发生纠纷。请回答第98 ~ 100题。
关于本案的诉讼程序,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
A.财产保全可以依当事人申请进行,也可由法院主动依职权进行
B.双方当事人的上诉期无论是不服判决还是不服裁定一律都是30日
C.法院向甲公司送达时,可以通过我国驻英国使领馆代为送达诉讼文书
D.法院向甲公司送达时,可向甲公司设在广州的代表处送达

答案:B,C
解析:
《民事诉讼法》统一了国内和涉外民事诉讼中财产保全的规定,选项A正确。如果在中国境内没有住所地的,上诉期为30天,选项B错误。向在外国具有我国国籍的受送达人送达时,可以委托我国驻该国使领馆代为送达文书,选项C错误。外国公司在我国有代表处的,可以向其代表处送达,选项D正确。

在A案中,甲、乙是普通共同诉讼人,在B案 中,丙、丁是必要共同诉讼人,人民法院在作出判决后, 向甲、乙、丙、丁都送达了判决书,甲收到判决书日期为 5月20日,乙为5月18日,丙为6月2日,丁为6月3 日,则:( )
A.甲、乙的上诉期均自5月21日开始起算
B.甲的上诉期自5月21日开始起算,乙的上诉 期自5月19日开始起算
C.丙的上诉期自6月3日起算,丁的上诉期自6 月4日开始起箅
D.丙、丁的上诉期均自6月4日开始起算

答案:B,C
解析:
。根据《民诉意见》第165条的规定,一审判 决书和可以上诉的裁定书不能同时送达双方当事人 的,上诉期从各自收到判决书、裁定书的次日起计算。

.“法学作为科学无力回答正义的标准问题,因而是不是法与是不是正义的法是两个必须分离的问题,道德上的善或正义不是法律存在并有效力的标准,法律规则不会因违反道德而丧失法的性质和效力,即使那些同道德严重对抗的法也依然是法。”关于这段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段话既反映了实证主义法学派的观点,也反映了自然法学派的基本立场

B.根据社会法学派的看法,法的实施可以不考虑法律的社会实效

C.根据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的观点,内容正确性并非法的概念的定义要素

D.所有的法学学派均认为,法律与道德、正义等在内容上没有任何联系


答案:C
解析:
A项:所有的实证主义理论都主张,在定义法的概念时,没有道德因素被包括在内,即法和道德是分离的。具体来说,实证主义认为,在法与道德之间,在法律命令什么与正义要求什么之间,在“实际上是怎样的法”与“应该是怎样的法”之间,不存在概念上的必然联系。所有的非实证主义(自然法学派)理论都主张,在定义法的概念时,道德因素被包括在内,即法与道德是相互联结的因此,这段话并没有反映自然法学派的立场,故A项错误。BC项:法实证主义者是以下列两个要素定义法的概念的:权威性制定和社会实效。我们可以将法实证主义者的法的概念区分为两大类:以社会实效为首要定义要素的法的概念,以权威性制定为首要定义要素的法的概念。“首要”意味着一类法的概念的定义要素并不绝对地排除另一类法的概念的定义要素。以社会实效为首要定义要素的法的概念的主要代表是法社会学和法现实主义。以权威性制定为首要定义要素的法的概念的主要代表是分析主义法学。因此,根据社会法学派的看法,法的实施必须考虑法律的社会实效。故B项错误,C项正确。D项:所有的非实证主义理论都主张,在定义法的概念时,道德因素被包括在内,即法与道德是相互联结的。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下列关于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如何执行问题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一般要剥夺政治权利,其刑期与主刑一样,同时执行
B: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从有期徒刑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执行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
C:被判处拘役的罪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从拘役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执行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
D:被判处管制的罪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刑与主刑刑期相等,同时执行
答案:B,C,D
解析:
根据《刑法》第55条、第57条和第58条规定,本题的答案是BCD。编者认为,本题存在争议。因为假释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对于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是不适用假释的。因此,选项C中说“从拘役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执行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也不正确。BCD为司法部公布的参考答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