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期,不忘重要提醒

发布时间:2019-01-09



重要提醒:2019国家公务员缴费入口还有最后两天,2019国考缴费时间是11月8日开始,到11月14日结束,在这提醒各位考生记得登录网站进行缴费,只有缴费完成,报名才算成功。


距离正式的2019国家公务员笔试仅剩20天左右,今天你的复习状况怎么样?现在是国考的最后一个月冲刺期,也是各位考生冲刺提分的关键期。而复习时最重要的就是认真研究前几年的试题,因为公务员考试题库几年一换,当年的题目可能会和前一年的形式相似,和再之前两年知识点有重合之处。因此至少要将近三年的真题吃透,如果在此过程中发现有哪些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也可以去找一些相关资料来看。那么,除了真题之外,面对这样激烈的竞争,考生要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取得国考的成功?


行测题型


行测作为国考笔试阶段的必考科目之一,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要想取得行测高分,首先要明确其考纲考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行测考试内容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五大项,每一项又包含一种或多种基本题型,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和知识。


常识判断:

行测常识部分的内容多而杂,只能靠不断的积累,并无能投机取巧的方法。它涉及范围广,但也可稍有偏重的复习,比如法律相关的知识,而且常识考点不仅仅是记忆,也有很多考对某常识的理解。建议复习时常识部分每天拿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增加知识储备。


言语理解与表达:

行测言语部分与高中时的语文题相似,通常考验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力和逻辑。这部分分值高,题量大,建议平时花时间提高这部分的准确率,非常值得的。这部分题目语感相当重要,考试的时间很紧张,根本不容许慢慢推敲琢磨选项,语感能让你很快的选择一个答案。


数量关系:

这部分内容建议放到最后,考试所给的时间完全不够,有些题目需要慢慢分类列举,有时候时间紧了还容易算错,策略是先把时间稳定的题型做完,最后啃这个数量关系,主要矛盾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判断推理:

行测的判断推理包括了四种题型: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和逻辑判断。图形推理一般都是考察轴对称、中心对称、旋转、翻转、叠加、数目变化等,考试时遇到的规律基本上都是常见的规律。定义判断和类比推理这类题型,主要考查的是逻辑。最后,还是常说的练题加总结,没有其他选择。


资料分析:

行测的资料分析题,要掌握常见的考点,特别是同比、比重等,思维难度并不大,难点在于短时间的计算能力。看见选项之间的数值差别比较大的就大胆估算吧,看见选项间数值差别小的就抓紧是时间计算。

  

                    申论考试


在申论备考中,你要做到手眼并用,那么,何为“眼”?何为“手”?


“眼”就是,你要持续的关注时事,积累热点。申论考试材料一般都是紧密结合社会热点现象来选取的,主要考查的是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你要眼观八方,比如人民网、半月谈网、光明网等时政网站,你要多去浏览,多看一些评论员文章,仔细揣摩那些文章的写作手法,从逻辑到内容上都要认真分析,并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手”就是,你要动笔去写,一方面,可以避免你考场上想下笔却无话可写的窘境;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你的书法,要知道阅卷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你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分数自然也会比别人高出一些。


如果,你还不知道申论科目复习如何入手,那么就建议做一下历年的真题,每一套真题都要认认真真地做,做完之后再对照答案总结、分析,这样几套真题下来,自然而然也就懂得了申论考查的内容和方式。


古语有云:有志者事竟成。国考贵在于坚持,只有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好。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为了抵达成功的彼岸,纵然身心疲惫,也绝不轻言放弃。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你会发现成功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务员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 )对于 处分 相当于 死刑 对于( )
A.撤职 刑法
B.开除 刑罚
C.严厉 严重
D.警告 抢劫

答案:B
解析:
【答案】B 隶属关系 开除是一种处分 死刑是一种刑罚

()土地矛盾中的利益冲突。()土地变革中的利益关系。政府应当( )公平的底线。



A.破解 调节 恪守
B.化解 理顺 坚守
C.缓解 理顺 遵守
D.解决 调节 退守
答案:B
解析:
先看第二个词,调节:指从数量或程度上调整。用在此处不合适。底线应该要坚守,不能说遵守。一般说遵守纪律。

一、根据所给资料回答问题
(一)社会性别是一个能够影响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状况的重要变量,其对公民参与的途径、政策职能结构偏好和参与绩效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状况在我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和山西等六省为个案,从量化层面考察社会性别对于我国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途径、政策职能结构偏好和参与绩效所带来的影响,并以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视角进行讨论和解释。本研究以在中部六省进行的问卷调查为基础。调查的时间跨度为2004年8月至2006年9月。共发出问卷16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84份。
  公民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公共政策信息,对于公民的参与动机、参与努力和参与规模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所以问卷设计了“你了解国家公共政策信息的第一渠道”的问题。该问题为单选,具体回答情况见表1。
表1 社会性别与公民了解公共政策信息的第一渠道

以上数据能说明的是( )


A. 男、女公民在选择接受政策信息的渠道方面没有明显不同的偏好
B. 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利用“国内报纸”、“各种会议文件”获取政策信息
C. 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利用“国内杂志”、“互联网”获取政策信息
D. 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利用外国或港澳台媒体获取政策信息
答案:B
解析:
从表格中比例两栏可知,男性从“国内报纸”和“各种会议及文件” 中获取政策信息的比例大于女性的比例。故答案为B。

小王的手机通讯录上有一手机号码,只记下前面8个数字为15903428。但他肯定,后面3个数字全是偶数,最后一个数字是6,且后3个数字中相邻数字不相同,请问该手机号码有多少种可能?
  

A.15
B.16
C.20
D.18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倒数第二个数字有0、2.、4、8四种可能;倒数第三个数字同样有4种可能(只需与倒数第二个数字不同即可),故该手机号为4×4=16种可能。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