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19-07-17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时间比较固定,一般集中在每年的10-11月份,对于有意向报考的考生来说,现在正是备考的好时期。如果你刚刚决定要考公务员,那么从现在开始复习也不晚。在备考初期,首先要做的就是搜集国考招录的相关政策,比如报考时间、报考条件、考试科目等等。接下来,我们将为各位考生们介绍一下关于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资格条件,最新政策以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为准。

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报名资格条件:

《公务员法》第11条规定,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满十八周岁;()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良好的品行;()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此外,《公务员法》第23条规定,报考公务员,除应当具备本法第11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说明:所谓“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是指公务员招考公告中规定的原则性资格规定和职位表中具体职位的资格条件限定,比如对学历层次、所学专业、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资格资质证书、政治面貌等提出要求。)

《公务员法》第24条规定,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曾被开除公职的;()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注意,以上是《公务员法》规定的报考公务员的基本资格条件,而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各省份公务员考试,都会在当年的招考公告中有更为详细、更为具体的报考条件说明,包括了《公务员法》中未细致规定的条件。因此,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务必要仔细阅读招考公告和相关报考指南,详细了解当年的招考政策。

如,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规定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报考人员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录职位。

上面提到的仅仅是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的基本条件,专业、学历、学位、基层工作经历等具体条件考生可以参阅《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9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职位表。报考政策、考务安排等事宜的详细情况可参阅《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9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需要注意的是,去年的考试文件只能当做是了解政策的参考,各招录机关的招考职位、招考人数这些每年都会有变化,考生还应以报考当年发布的考试信息为准。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务员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环形跑道长400米,老张、小王、小刘从同一地点同向出发。围绕跑道分别慢走、跑步和骑自行车。已知三人的速度分别是1米/秒,3米/秒和6米/秒,问小王第3次超越老张时,小刘已经超越了小王多少次?

A.3
B.4
C.5
D.6
答案:B
解析:
小王第三次超越老张时用时为400x3÷(3-1)=600秒,则此时小王和小刘的路程差为600x(6-3)=1800米,1800÷400=4.5,所以小刘超越了小王4次。

2012年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477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 7%,增速比1— 10月份提髙1. 3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36719亿元,同比增长14. ,增 速比1—10月份提高0. 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4035亿元,增长19. 4%,增速 提高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4018亿元,增长5%,增速提高2个百分点。
根据资料,下列对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论述错误的是( )。
A. 2012年1 一 11月份,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B. 2012年1一 11月份,东部地区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总投资额的65%以上
C. 2012年1—11月份,东部地区房地产住宅投资额是中部.地区的3倍
D. 2012年,东部地区1—10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为14.3%

答案:C
解析:
C [解析]2012年1一11月份,东部地区房地产住宅投资额为25070亿元,中部为 9865亿元,显然不足3倍。C项错误,当选。

下列自然现象的产生与人类排放大气污染物无关的是( )。



A.阴霾天气
B.臭氧层空洞
C.酸雨
D.雷电
答案:D
解析:
A项,气象学上把大气中悬浮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称为阴霾天气。故而阴霾天气,与排放污染物有关。B项,臭氧层空洞主要是由于平流层内超音速飞机排放大量的NO,以及人类大量生产与使用的氯氟烃化合物(氟利昂)等引起的。C项,酸雨主要是由于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引起的。A、B
、C项均为人类排放大气污染物引起的环境破坏或环境污染现象,而D项雷电则为自然现象,故本题选D。

近年来,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少国家掀起了“汉语热”,汉语拼音成为了解中国的选修课。在最新版的《牛津英语词典》中,“Jiaozi”( 饺子)“Renminbi”(人民币)赫然在列,拼音化的汉语词汇逐渐被世界接受。当汉语拼音从“中国标准”变为讲述中国故事的“国际标准”,这把“语言钥匙”也就成了世界的“文化桥梁”。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汉语热”方兴未艾
B.汉语拼音有益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C.汉语拼音比汉字更受其他国家的欢迎
D.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大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通过背景铺垫标志词“近年来”,介绍了“汉语热”的现象,指出汉语拼音成为了解中国的先修课,之后举《牛津英语词典》的例子进行论证,尾句重点强调出汉语拼音成了连接世界的“文化桥梁”,即可以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文段结构是“分—总”结构,主旨句是尾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