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临床医学理论《操作指导》操作规范:膝关节腔穿刺术

发布时间:2020-08-15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越来越近,今天的你有没有好好学习呢?优异的成绩是靠坚持不懈的累积得来的,下面就和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一起进行复习吧!

临床医学理论《操作指导》操作规范:膝关节腔穿刺术

膝关节腔穿刺术

膝关节腔穿刺术常用于检查关节腔内积液的性质,或抽液后向关节腔内注药。

【方法】

1.患者仰卧于床或操作台上,两下肢伸直。

2.穿刺部位按常规进行皮肤消毒,医师戴无菌手套,铺消毒孔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3.自髌骨上缘外侧,向内下方穿刺,即可从髌骨后面进入膝关节腔。

4.抽液完毕后,如需注人药物,则应另换无菌注射器。

5.术后用消毒纱布覆盖穿刺部位,再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1.穿刺器械及手术操作均需严格消毒,以防无菌的关节腔渗液继发感染。

2.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关节软骨。

3.如关节腔积液过多,于抽吸后应适当加压固定。

耻骨上膀胱穿刺术

用于急性尿潴留、导尿未成功或无导尿条件者,需穿刺法置管建立膀胱造瘘者。 .

【方法】

1.仰卧位,可不剃毛,常规皮肤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检查器械用物。

2.在耻骨联合上2横指中线处作局部麻醉达膀胱壁。

3.用普通腰椎穿刺针于麻醉点刺入皮肤,使与腹壁成45°倾斜向下、向后刺向膀胱。在刺入3~4cm时,拔出针芯,用50mL注射器试行吸尿。如无尿,在维持空针抽吸的情况下,继续向深处推进,至有尿抽出时,将穿刺针再缓缓送入1~2cm.抽出首次尿液送常规检查及培养。固定穿刺针,防止摆动,并保持深度。反复抽吸,将尿抽尽后把针拔出。穿刺部位用碘酒消毒后,覆盖无菌辅料,用胶布固定。

4.需穿刺置管引流者,应在穿刺点用尖刀作皮肤小切口,用套管针刺入膀胱,拔出针芯,将相应粗细之导管放入膀胱,然后拔出套管针,缝合切口,固定导管,将引流管接无菌瓶及一次性引流袋。

【注意事项】

1.严

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穿刺前必须确定膀胱已极度充盈。

2.穿刺点切忌过高,以免误刺入腹腔。

3.穿刺针方向必须斜向下、向后,且不宜过深,以免伤及肠管。

4.抽吸尿液时,应固定好穿刺针,防止摆动并保持深度,以减少膀胱损伤,并保证抽吸效果。

5. 膀胱穿刺后,应及时安排下尿路梗阻的进一步处理,防止膀胱充盈时针眼处尿外渗。

6.尽量避免反复膀胱穿刺。过多穿刺可致膀胱出血及膀胱内感染。

7.膀胱穿刺术后,应适当使用尿路抗炎药物。

本次的分享就到此结束啦!不只是你在努力前进,别人可能会比你更加努力,相信最终我们都会收获丰收的果实!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临床执业医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和证候诊断的巨著。此书的作者是

A.张仲景

B.王叔和

C.钱乙

D.李时珍

E.巢元方

正确答案:E
解析: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为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和证候诊断的专著,共67门,列证候1720条,涉及内、外、妇、儿、眼科。

对直肠癌术前放疗目的的错误叙述是 ( )

A、降低癌细胞活力

B、肿瘤缩小,增加手术切除率

C、减少局部种植和复发

D、提高生存率

E、防止癌旁组织纤维化

参考答案:E

支原体肺炎首选

A.青霉素

B.庆大霉素

C.红霉素

D.林可霉素

E.耐青霉素酶的头孢菌素

正确答案:C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首选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或头孢菌素。对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等。支原体肺炎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

(题共用题干)

女,2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怕脏,反复洗手,有时反复洗手持续约半小时,一接触物品就洗手,为此严重影响了生活及工作。

这是一种什么症状 查看材料

A.躁狂症状

B.关系妄想

C.焦虑症状

D.强迫症状

E.强制性思维

正确答案:D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