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2020安徽省安庆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评价,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 ( )


正确答案:×
×【解析】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能否概括和提炼文本的思想观点、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作出初步的评价。


阅读教材这种类型的教材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为主来编写,主要体现阅读能力训练的体系。以前的大部分《语文》教材都属于这一类,也有的就直接名为《阅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请问教师资格考试试卷三试题6.电子阅读是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必备的基本能力,下面的()不属于电子阅读能力

6.电子阅读是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必备的基本能力,下面的()不属于电子阅读能力

A.多媒体阅读能力

B.超文本和超媒体阅读能力

C.线性文本阅读能力

D.基于网络和资源库的检索式阅读能力


C.线性文本阅读能力


阅读《大同》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 24~26 小题。

第 24 题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隐:

作:

兵:

小康:


正确答案:
隐:消失。  作:起。  兵:指战争。  小康:康,安。依礼而治的小安社会。


阅读《苦恼》中的一段文字,回答 30~32 小题。

第 30 题 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


正确答案:
语言(对话)描写。


安徽省安庆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上展现儒家智慧上个世纪,不少中外知名学者如汤因比、梁漱溟论述了中国文化的优越性,断言中国文化是未来人类文化的希望。1988年,7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次巴黎会议上声明:“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些名家名言的确支持和提升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心。然而,当今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也遇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向我们这一代人的治国理政的智慧提出了挑战:如果我们不能以儒家智慧解决问题,则何以证明儒家智慧是高明的、适用的?如果我们连自家门前雪都扫不尽,何以能够除去他人瓦上霜?何以证明儒家智慧能够解决未来人类的生存之道?所以,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从当下做起,一步一步,一点一滴,解决当下我们发展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以此证明和展现儒家智慧。必须承认,不少人对于用儒家智慧解决当今中国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持怀疑态度。比如,当今生态环境恶化,在不少地方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如果我们空谈儒家的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而不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环境问题,知行不能合一,那么人们质疑儒家之知,又批评执行不力,就有充分的理由;再比如,我国表示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早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贫富悬殊警戒线,如果我们只是空谈孔子的“富民”思想、“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均贫富理念,而不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贫富悬殊问题,那么孔子的智慧不足以服人,我们对孔子的智慧阳奉阴违的做法也会受到人们的指责和批评。可见,知而不行,知行分离,最终将连累、伤害到知。所以,眼下我们必须知行合一,坐言起行,大幅提升执行力,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为儒家智慧正名。当然,儒家智慧也有一个不断发掘、充实、更新的问题,因为儒家智慧能够解决传统社会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它必然就能够解决当今社会的问题。儒家智慧无论解决何种社会问题,除了给予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以外,还必须能够给出具体的解决之道,包括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拿出一套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这才是圆满无缺的儒家智慧。儒家智慧产生于中国,儒家智慧首先解决中国本土问题,才能让世人信服,才能真正走向世界。在应对日益变化的世界和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中展现儒家智慧,是我们瞻望儒学未来发展所持有的一大愿景。(摘自儒学发展的五大趋势与三大愿景,有改动,新华文摘2018年第21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个世纪,不少中外名家关于中国文化的优越性的论述支持和提升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心。B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认为,人类只有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才能够在21世纪很好地生存、发展下去。C作者批评了不少人对于用儒家智慧解决当今中国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所持的怀疑态度。D完美的儒家智慧在解决社会问题时,既能给予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又能给出具体的解决之道。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自然段首先运用引用论证,旨在提出中国文化的优越性,为后文阐述运用儒家智慧解决现实问题张本。B第一自然段接着立足现实,从反面切入,通过假设分析,突出儒家智慧的价值、意义和局限。C第二自然段按照提出问题(怀疑儒家智慧),再分析问题(为何怀疑儒家智慧),最后解决问题(正名儒家智慧)的思路展开行文。D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也”字承上启下,说明儒家智慧如何解决社会问题,还有一个自身不断发掘、充实、更新的问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我们能以儒家智慧解决中国问题和国际问题,那么就可以证明儒家智慧是高明的、适用的。B人们指责和批评有些人对孔子智慧阳奉阴违,说明孔子的智慧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局限性。C如果我们对儒家智慧不断发掘、充实、更新,并将其运用于社会实践,就可以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D儒家智慧产生于中国,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许多严重问题,进而真正走向世界。(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近日,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披露了一件以在校大学生为作案对象的“校园贷”“套路贷”案件,现阶段共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1人。被害人因沉迷网络赌博,不仅花光了父母给的生活费,还欠下不少债务,在同学的介绍下到校外某贷款公司借钱,后因无法及时偿还贷款,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欠款数目从6000元累积到10余万元,翻了近20倍。(摘编自高校学生陷“校园贷”,借13万欠100余万,法制日报2018年5月2日)材料二: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一些不良校园贷机构利用虚假宣传,诱骗在校大学生陷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小贷”滚成“巨债”,并采取威胁、恐吓甚至暴力方式催贷。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再次提醒广大学生务必“提高警惕”“找准组织”“理性消费”。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表示,不良校园贷机构往往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以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为诱饵,诱骗学生过度消费,其本质就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广大学生要提高警惕,对广告中的“免费”“优惠”“打折”要多留一份心眼、多打几个问号。平常要多学一些金融常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身对网贷业务甄别、抵制的能力,切勿盲目信任。而学校和家长作为监护的责任主体,则需在思想引导、风险教育上下功夫。(摘编自不良校园贷“免费”套路藏风险,北京晚报2018年5月2日)材料三:校园贷沦为“校园害”的背后,既有社会层面的问题,也有容易被忽略的教育问题。正如有人所言,我们的大学生还缺少财商教育。例如,金融被举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金融理财能力被称为“公民实现富裕幸福生活的基础”,金融常识这堂课应该在大学生中普及,尤其是在网上借贷流行、电子支付普及的今天。试想,如果高校能够与时俱进,多进行一些金融常识方面的教育,在普及知识中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在剖析案例中提升学生的防骗能力,在培养财商中提升学生的理财能力,那么学生哪怕看不穿校园贷的套路,也会有所警惕。目前,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重视金融知识教育,加强对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这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非法校园贷走了,但换个马甲的新骗局还可能登场。加强财商教育,就相当于为大学生披上抗击诈骗的盔甲。业内人士认为,非法校园贷潜滋暗长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借贷机构用较低的门槛诱骗学生上当;二是大学生金融知识匮乏;三是虚荣心所致。就此而言,、大学生在学习金融常识的同时,也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当收入满足不了消费、能力撑不起欲望,该怎么办?面对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是否非要进行超出自身能力的高消费?这就需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驾驭和自我克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如果不善于自我管理,最终就会迷失自我。“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贷款消费已成时代潮流,不应再被妖魔化。当非法校园贷被禁绝,也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据报道,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小额信用贷款的业务。(摘编自别让校园贷成为“校园害”,人民日报2017年9月8日)材料四:近日,湖北省公安厅联合相关单位开展2018年防范和处置非法校园贷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学生经历全面深刻的警示教育。文艺会演将宣传防范非法校园贷等金融知识融入歌舞、小品、快板等节目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自觉抵制非法校园贷。(摘编自湖北开展防范非法校园贷活动,人民公安报2018年12月25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些不良校园贷从“小贷”滚成“巨债”,这与个别大学生轻信不良校园贷机构虚假宣传、不识其套路陷阱有关。B在网上借贷、网络支付流行的今天,缺乏金融常识是大学生易上当受骗的原因之一。C当代大学生消费需求旺盛,爱好时尚和潮流,追求超前消费,为非法校园贷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所以要对大学生加强财商教育。D校园贷沦为“校园害”,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长和学校都有责任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加强防范意识。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 33~35 小题。

第 33 题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了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治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做表面文章、辩驳、议论和言谈,而是能权衡轻


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 27~29 小题。

第 27 题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贰:

庸:

及:


正确答案:
鄙:边邑。  贰:两属,属二主。  庸:同“用”。  及:赶上。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1~23 小题。

第 21 题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暗:

穿:


正确答案:
暗:晦暗。  穿:磨穿。


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 24~26 小题。

第 24 题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逐客的危害:损害了秦国自己,增强了敌国的实力。


阅读冰心《往事》(——之十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33~35 小题。

第 33 题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赞美了大海怎样的品格?


正确答案:
温柔而沉静、超绝而威严、神秘而有容、虚怀而广博。


更多 “2020安徽省安庆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相关考题
考题 阅读《马伶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 24~26 小题。第 24 题 这段选文在全文结构中属于哪一部分? 正确答案:结尾,作者对马伶的论赞。

考题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 33~35 小题。第 33 题 概述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正确答案:南国的和风细雨和柔和淡雅并不鲜明地突出秋天的悲凉过程。南国之秋色淡、味浅。

考题 问答题结合实际论述阅读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正确答案: 作用: (1)阅读能为孩子提供正确的语言示范,发展孩子的倾听和理解能力。 (2)阅读为孩子提供了接触优秀文学作品的机会,为孩子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和发展连贯的讲述能力提供机会。 (3)在阅读中孩子能培养出对文字的敏感。 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包括: (1)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 (2)每天最好有相对固定的亲子共读时间。 (3)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阅读有关文本阅读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轰轰烈烈,各种语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纷纷呈现,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但仍存在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的痕迹。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生命的光彩,迸发智慧的火花,我想只有用阅读这种感性的阳光充满语文课堂,把语文阅读贯穿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高中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力,并且最终成为学生的乐园。对上述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A 枯燥乏味的课文梳理和技巧训练使语文的人文性难以体现B 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文本阅读,陶冶性情,涵养心灵C 教师应强化“阅读与鉴赏”,弱化“表达与交流”D 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原因之一是教师忽视了阅读的作用正确答案: C 解析: “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两个教学目标,同等重要。

考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7~29 小题。第 27 题 解释这段文字中J加点字的含义。考课:放:榜: 正确答案:秀:吐穗开花。 考课:考核地方官吏的政绩以定升降。 放:免。 榜:张贴。

考题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 24~26 小题。第 24 题 在这段话中,孟子提出了哪些实行王道仁政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富而教民。首先进行物质文明建设,发展经济,解决百姓吃饭问题,植桑养畜,使民以时,“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然后再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进行礼义教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通过实行仁政,最终达到统一天下。

考题 阅读《报刘一丈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 24~26 小题。第 24 题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袭:盥栉: 正确答案:袭:熏染。 盥栉:洗脸梳头。

考题 问答题结合实际论述阅读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正确答案: 作用: (1)阅读能为孩子提供正确的语言示范,发展孩子的倾听和理解能力。 (2)阅读为孩子提供了接触优秀文学作品的机会,为孩子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和发展连贯的讲述能力提供机会。 (3)在阅读中孩子能培养出对文字的敏感。 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包括: (1)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 (2)每天最好有相对固定的亲子共读时间。 (3)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结合实际论述阅读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正确答案: 作用: (1)阅读能为孩子提供正确的语言示范,发展孩子的倾听和理解能力。 (2)阅读为孩子提供了接触优秀文学作品的机会,为孩子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和发展连贯的讲述能力提供机会。 (3)在阅读中孩子能培养出对文字的敏感。 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包括: (1)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 (2)每天最好有相对固定的亲子共读时间。 (3)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结合实际论述阅读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正确答案: 作用: (1)阅读能为孩子提供正确的语言示范,发展孩子的倾听和理解能力。 (2)阅读为孩子提供了接触优秀文学作品的机会,为孩子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和发展连贯的讲述能力提供机会。 (3)在阅读中孩子能培养出对文字的敏感。 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包括: (1)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 (2)每天最好有相对固定的亲子共读时间。 (3)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
最新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