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19年资产评估师《资产评估基础》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19-07-20


《资产评估基础》

第一章 资产评估概述

一、考试目的

考查考生对资产评估及其原则和基本作用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我国资产评估发展状况的了解情况。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掌握的内容

1.资产评估专业服务及特点。

2.资产评估的经济技术原则。

(二)熟悉的内容

1.资产评估的基本作用。

2.价值与价格。

3.资产评估的工作原则。

(三)了解的内容

1.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历史及特点。

2.我国资产评估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资产评估的基础理论

一、考试目的

考查考生对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供求理论、市场结构理论、有效市场理论等资产评估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相关理论基本原理和主要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掌握的内容

1.劳动价值论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价值规律。

2.效用价值论的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需求及影响需求的因素。

4.供给及影响供给的因素。

5.均衡价格、供求定理。

6.市场结构的划分。

7.有效市场的形态。

(二)熟悉的内容

1.劳动的二重性原理、商品价值量的确定。

2.效用价值论中商品价值的来源、价值量的确定、价格形成的基本规律。

3.需求函数、需求表及需求曲线。

4.供给函数、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5.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及条件。

6.有效市场假说的前提条件及检验。

(三)了解的内容

1.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发展过程,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2.效用价值论的理论产生过程,对效用价值论的认识。

3.需求关系的特殊情形。

4.市场均衡、局部均衡及一般均衡。

5.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与均衡。

6.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形成原因,寡头垄断市场的分类及典型模型。

7.有效市场理论的形成及主要作用,有效市场理论的局限。

8.资本市场的内在效率和外在效率。

第三章 资产评估法律制度与监管

一、考试目的

考查考生对资产评估法的主要内容、资产评估行业监管体系,以及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制度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掌握的内容

1.资产评估法的调整范围的主要内容。

2.资产评估业务类型。

3.我国对资产评估行业行政监管的主要内容。

4.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自律管理。

5.我国资产评估机构自主管理的主要内容。

6.我国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有关规定文件。

7.我国国有资产评估项目管理的方式。

8.我国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审核与评审的依据。

(二)熟悉的内容

1.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及其权利、义务和责任。

2.资产评估机构的组织形式、设立,以及权利和义务。

3.资产评估法的内容框架。

4.我国资产评估机构备案管理的程序和内容。

5.我国资产评估协会自律管理的主要内容。

(三)了解的内容

1.资产评估法的出台及其意义。

2.资产评估法律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

3.我国财政部门对资产评估的行政监管范围。

4.我国财政部门对资产评估的行政监管原则与监管职责范围。

5.对资产评估行业的监督检查和调查处理。

6.国有资产的形态。

第四章 资产评估准则

一、考试目的

考查考生对我国资产评估准则框架体系、资产评估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以及国际评估准则的主要内容、专业评估执业统一准则中的主要内容、RICS评估准则的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掌握的内容

1.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框架。

2.我国资产评估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

(二)熟悉的内容

1.我国资产评估准则的制定机制。

2.《国际评估准则》的主要内容。

(三)了解的内容

1.我国资产评估准则的产生与发展。

2.我国资产评估准则的主要作用。

3.《国际评估准则》的结构体系。

4.《专业评估执业统一准则》的结构体系。

5.RICS评估准则》的结构体系。

第五章 资产评估基本事项

一、考试目的

考查考生对资产评估基本事项的掌握情况及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掌握的内容

1.资产评估相关当事人的构成、权利及义务。

2.资产评估目的的作用及确定。

3.资产评估常见经济行为的类型、评估目的、评估对象及评估范围。

4.资产评估对象及其组成和确定。

5.资产评估范围的类别及确定。

6.资产评估基准日与资产评估报告日的区别、作用及法律意义。

7.主要价值类型的种类、特征及选择。

8.资产评估假设的作用及主要评估假设的内容与使用。

(二)熟悉的内容

1.资产评估结论的使用期限。

2.资产评估基准日的选择和期后事项的处理原则。

3.价值类型的作用。

(三)了解的内容

1.现实性评估、追溯性评估和预测性评估的差异。

2.非真实性假设及特别假设。

第六章 资产评估程序

一、考试目的

考查考生对资产评估程序的基本内容、主要程序履行要求、资产评估程序履行目的、主要工作步骤、评估程序受限处理等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及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掌握的内容

1.资产评估程序。

2.资产评估基本程序及其主要内容。

3.资产评估业务基本事项的内容。

4.专业能力分析与评价、独立性分析与评价、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的内容及要求。

5.资产评估委托合同的主要内容,评估委托合同的订立、补充或变更、终止履行及解除。

6.现场调查的内容、手段和方式、调查工作受限及处理。

7.评估资料核查验证的意义、方式、程序受限及处理。

(二)熟悉的内容

1.资产评估计划的主要内容、审核、批准及调整。

2.评估资料的分类、收集、分析、归纳、整理。

3.评估报告的引用。

4.评估报告的内部审核。

(三)了解的内容

1.履行资产评估程序的作用。

2.资产评估委托合同及形式。

3.编制资产评估计划的总体要求和考虑的主要因素。

4.评定估算形成结论。

5.与委托人或相关当事人沟通评估报告的内容及要求。

6.外部审核意见的处理。

7.整理归集评估档案。

第七章 资产评估方法

一、考试目的

考查考生对资产评估基本方法内涵、使用前提、具体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资产评估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的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掌握的内容

1.市场法及其应用前提。

2.市场法的可比因素。

3.常用的市场法具体方法及应用。

4.收益法及其应用前提。

5.收益额、折现率和收益期限及其确定。

6.收益法具体情形的公式及应用。

7.成本法及其应用前提。

8.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及其确定。

(二)熟悉的内容

1.市场法评估的基本步骤。

2.收益法评估的基本步骤。

3.成本法评估的基本步骤。

4.恰当选择资产评估方法的要求和内容。

(三)了解的内容

1.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2.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的局限。

第八章 资产评估报告与档案

一、考试目的

考查考生对资产评估报告和档案的基本内容,国有资产评估报告的特殊编写要求,资产评估档案的编制、归集与管理等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编制资产评估报告及资产评估档案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掌握的内容

1.资产评估报告的基本要求。

2.资产评估报告的基本内容。

3.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

4.资产评估档案的归集和管理。

(二)熟悉的内容

1.资产评估报告的分类。

2.国有资产评估报告的特殊要求。

3.评估档案及作用。

4.工作底稿的分类、内容。

(三)了解的内容

1.资产评估报告及规范要求。

2.评估档案的保密与查阅。

第九章 资产评估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一、考试目的

考查考生对我国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所规范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职业道德要求、我国资产评估法律责任体系,特别是相关法律有关资产评估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规定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相关知识,指导和规范资产评估从业行为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掌握的内容

1.职业道德素质的内容及我国职业道德准则规范的主要内容。

2.资产评估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3.对签署评估报告的禁止性要求。

4.资产评估行政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

5.资产评估民事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

6.资产评估刑事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

(二)熟悉的内容

1.专业能力要求。

2.与委托人和其他相关当事人关系的要求。

3.与其他资产评估机构及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关系的要求。

4.禁止不正当竞争的要求。

5.保密原则。

6.禁止谋取不当利益的要求。

(三)了解的内容

1.行政处罚的种类、原则和追究时效。

2.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诉讼时效。

3.刑事责任的追诉时效。

4.法律责任的免除。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注册资产评估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企业发现现金短缺,在查明原因以前,应计入“( )”科目。

A.应收账款

B.其他应收款

C.营业外支出

D.待处理财产损溢

正确答案:B

建筑法中对于工程承包的规定有()。

A.承包单位应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

B.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

C.承包单位可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其他单位

D.总承包单位不对分包单位的分包工程向建设单位承担责任

正确答案:AB

参见教材P22

 


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中,《伯尔尼公约》保护的对象是( )

A.保护注册商标

B.保护文学艺术作品

C.保护录音作品

D.保护表演者、唱片制作者和广播组织

正确答案:B

什么是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它具体包括哪些费用?在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时如何使用寿命周期费用法进行经济性分析?某工厂为提高现有生产线的生产能力而进行改造,要求改造后设备的生产能力在100万吨到230万吨/年之间,使用寿命为8年。工厂拟定了三种技术改造方案,

A方案:预计一次性投资55万元,改造后的寿命周期为4年,年均维持费用为20万元,年产量为120万吨。为满足8年使用寿命要求,在第4年末需要再次进行改造,再次改造的一次性投资金额、年均维持费用、使用寿命及年产量与第一次相同。

B方案:预计一次性投资150万元,改造后的寿命周期为8年,年均维持费用为10万元,年产量为140万吨。

C方案:预计一次性投资220万元,改造后的寿命周期为8年,年均维持费用为11万元,年产量为210万吨。

若目前旧设备的现值为20万元,折现率为10%,报废后残值为零,试从A、B、C三个技术改造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

正确答案:
(1)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是指设备-生的总费用,即设置费和维持费两者之和(2分)。设置费包括研究开发费、设计费、制造费、安装费及试运行费等,是指设备前期的-次性投入费用(1分);维持费包括运行费、维修费、后勤支援费、报废费用等,是指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分期投入的费用(1分)。
(2)在对设备的技术改造进行经济分析时,-般需要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技术改造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对于改造效果相同的方案,一般用总费用现值进行比较,即计算不同改造方案的设备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现值,择其低者为最佳方案(1.5分)。
对于改造效果不同的方案,需要在计算出寿命周期费用的基础上,计算每个方案的费用效率,再进行方案比较(1分)。
(3)计算选择最优方案
首先计算各方案的总费用现值,计算公式为:
Cp=Py+Pg+Cw×(P/A,i,n)-Fn(P/F,i,n)
(P/A,10%,8)=[(1+0.10)8-1]/[0.1×(1+0.1)8=5.3349
(P/F,10%,4)=1/(1+0.10)4=0.6830
A方案的寿命周期费用现值:
CPA=PY+PgA+PGA×(P/F,10%,4)+CwA×(P/A,10%,8)
=20+55+55x0.6830+20×5.3349
=20+55+37.5650+106.6980
=219.263(万元) (2分)
B方案的寿命周期费用现值:
CpB=Py+PgB+CwB(P/A,10%,8)
=20+150+10×5.3349
=20+150+53.349
=223.349(万元) (2分)
C方案的寿命周期费用现值:
CPc=PY+Pgc+CWC ×(P/A,10%,8) (2分)
=20+220×11×5.3349
=20+220+58.6839
=298.6839(万元)
其次,计算、比较三个方案的费用效率
方案 系统效率 寿命周期费用 费用效率
A 120 219.2630 0.547 (1.5分)
B 140 223.3490 0.627 (1.5分)
C 21O 298.6839 0.703 (1.5分)
结论:C方案的费用效率最高,选用C方案。(1分)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